0

诺基亚死于“完美无瑕”?

曾经的诺基亚,可谓高处不胜寒,一直在独孤求败。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巅峰时期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不无夸张的说正是因为诺基亚,手机才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新闻周刊》曾如是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2013年9月初,微软宣布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让曾经的神话瞬间破灭。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历经百余年沧桑的企业巨头在短短几年间,就败的一塌糊涂?

技术落后么?非也。早在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甚至是现在当红的3D技术。翻开诺基亚的财报,单去年诺基亚的研发费用,估计就花到58亿欧元,是苹果的4倍以上。即使到了如今,其他企业仍担心掌握大量技术的诺基亚成为专利流氓。

管理出了问题吗?也不是。诺基亚是工业时代的王者,它遵循精益生产的法则,它拥有全球最精密的采购链,每个环节都必须精确控制风险与成本,力求在成本与质量之间达到某种动态平衡。实际上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诺基亚在营销、在品牌建设等等方面几乎都无可挑剔。

有业内人士指出,诺基亚很有可能就是死于完美无瑕。市场领先型企业往往因管理上的精细造成固化,导致无法在内部产生颠覆性的创新。这种大企业轰然倒下或者被后来者超越的现象,缘于市场领先企业的一种“自欺”行为。“自欺”是市场领先企业的通病,当领先企业遭遇后来者挑战时,往往会觉得自己产品的优势是一劳永固的,挑战者的攻势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所有的迹象都已表明企业正在走下坡路,但是决策者拒绝正视。因为拒绝正视,也就拒绝了积极应对、力挽狂澜的可能性。

然而世界不会因为某一家企业的自欺而停滞的。实际上诺基亚也不是没有看到正发生着改变,但曾经的荣耀这时反而成了桎梏,无法让自己那么容易就选择改变。正如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说:“衰败发生得安静而平缓,就像脱线的毛衣一样,从松动的那一针开始,一点点脱线。”等到终于察觉的那一刻,一切已经晚了。

一旦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头羊”,伴随目标感的消失,倦怠之情油然而生,如果不能突破自我,重塑自身,建立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陷入“领先者的迷茫”。一点点丧失进取的雄心和锐气,变得平庸、低效。这时候,靠着既有的成功和行业的惯性,它也许还能维持几年的辉煌,造成领先的假象,而事实上,它的竞争力正在加速衰退,变得大而无当,脆弱不堪。即便一个不在同一重量级的竞争者,都可能把它打垮。

另一方面,万物相克相生,就如同动物界一样,必然要有天敌的存在,才能不断促进自我的进化。然而诺基亚十几年来却为自己建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城,自以为在城中万无一失,却放弃了一次次打开城门改变自己的机会。诺基亚之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它掌控着电信技术、终端上的标准和潮流,影响运营商和其它硬件制造商。它的塞班系统也是行业领导者,一度拥有智能手机系统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为公司赢得丰厚的利润。而当时的苹果iPhone还只能在小众人群中流行。(文/曹东辉)

0人跟贴 | 0人参与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0人参与 | 手机发跟贴 | 注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