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经纬陨落:皆因政商关系破裂

  

2013年4月22日下午16:10,李宁基金会秘书长张健发布了一条微博消息:“沉痛哀悼李经纬先生,原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先生因病于2013年4月22日13点56分在三水病故,享年74岁。”

  

这一条冰冷的“讣告”,给曾经有着“魔水”教父之称的李经纬的人生画上了休止符。在与病魔斗争了11年后,这位健力宝最“牛气”的“悲情英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与如今褚时健靠着种植橙子东山再起,被企业界视为励志的榜样相比,李经纬只能满怀遗憾,孤悲地离开这个让他爱恨交织的世界。   

而对于我们,李经纬的离去,我们多想以及但愿:预示着他那个悲情的时代已正式结束。

  

“魔水”教父,“牛气”老板

     

据媒体报道,李经纬是三水市白坭镇人,苦孩子出身,遗腹子,父亲死于战乱,母亲无力抚养,在广州东山区孤儿院长到少年。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没进过一天学堂。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时来运转,担任三水酒厂厂长,一生事业奠基于此。

  

据当地一位官员说:“他充其量是个科级干部,未免太牛气了罢。”他所谓“牛气”,就是李经纬常常不把当地政府放在眼里,而政府往往又无可奈何。健力宝是个国有企业,它的“老板”是三水市政府,也就是说,真正的控制权应该在政府手里,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真实的控制权在李经纬手里。

  

李老板的叫板能力显然不是来自家庭背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事实上他很乐意回顾青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以及随后的远大前程。

1984年,李经纬看中了一种运动饮料配方,当时它躺在广东省体育科研所的文件夹里无人问津,李经纬感到机会来了,健力宝由此诞生。接着又借力洛杉矶奥运会,名声大噪,从而在短短几年打造了这个当时中国唯一的全球性知名品牌。

  

在最初的18年里,这位“魔水”教父成了当地最“牛气”的老板。健力宝为三水市政府贡献利税高达28亿元,在鼎盛时期,占当地财政收入的45%。市场成功的同时,李经纬相应地获得了政治成功,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九届人大代表。

  

但是缺乏激励与约束的控制权,缺乏监督的控制权,往往酝酿着灾难。

  

最大的失误:没有处理好与政府的利益分配

     

1998年,“国退民进”运动开始,当时的联想、海尔、春兰、科龙、TCL等都在试图进行产权改革,李经纬的所为,也建立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给予管理层和员工以回报无可厚非。但在这个过程中,李经纬没有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分配,是他最大的失误。

  

当时的健力宝,名义上是三水的地方国有企业,而却是李经纬独力做大的事业,“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事实。

  

据健力宝内部一位工作十几年的中层干部回忆,那10年间,“股份制改造”几乎是健力宝的一个主题词,非但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健力宝的改制,就是李经纬本人“对改制也是很有决心的”。

    

谁有资格卖掉健力宝呢?那就是李经纬的“老板”——三水市政府,但决定权却似乎在李经纬那里。

    

1993年,健力宝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上市名单,但是到了最后,健力宝拒绝了。

    

1998年,李经纬决定冲刺上市。一位当事人回忆说,“当时决心很大,专门花了大价钱请了香港的百富勤,准备在H股上市。李总当时非常高兴,专门在广州的利苑酒家宴请了百富勤和香港的一家财务公司。”

    

结果是,H股上市需要的全部资料都已经备齐,该计划却遭到几位副手的激烈反对,他们没有香港居民身份,没法在港买到股票。机会再次与健力宝失之交臂。问题在于,何以副手们的激烈反对——纯粹出于私人考虑——就能断然否定整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呢?

    

答案只有一个:健力宝的控制权已经完全落在了内部人——主要是李经纬为代表的职业经理层——手里,他们以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点。

    

而一个企业一旦沦落到如此地步,那么它的衰落就可以预期了。从1997年开始,健力宝的销量开始以每年七八万吨的速度持续下降。到2000年,改制问题再度提出。但是这方案最终也流产,改制再度搁浅。

    

最后,来自内部人士的消息说,市政府并不是不同意改制,关键是改制的价格;对李经纬来说亦然。

    

那一年李经纬61岁,如果不能在任期内解决掉这个问题,那么随着退休——它意味着控制权的完全让渡——不仅控制权的回报没有,股权回报更无从谈起。

  

一颗“弃子”

  

早前的风光背后,李经纬已是烦恼不断。

  

“健力宝从来不把自己的经营状况向市政府汇报。”三水市当时已对此表现出极大反感。当地一位官员曾抱怨过:“他充其量是个科级干部,未免太牛气了吧。”据知情者称,健力宝大厦的建造当时并没有通过三水政府的批准,而其造价之高更是让人有转移资产的嫌疑。

  

此时的李经纬,已经被打上了可疑的标签。 于是,接下来的一切,就可以理解了。

  

1997年香港上市失败。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矛盾开始激化。从次年开始,三水政府开始介入掌控健力宝的资金,其开发每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通过政府审批,然后再拨经费。

  

此后几年时间,李经纬的固执让他根本没有想过放下身段去和当地政府缓和关系获得谅解。

  

而在1999年三水政府换届之后,一些和李经纬交情不错的官员或退休或调职,李经纬的境地更加不堪。当时,李经纬开出4亿多的价格自筹资金买下当地政府所持有的健力宝股份,却被拒绝。

  

到2001年,健力宝的销售量已经从顶峰的50多亿下滑到30亿左右。于是,出售健力宝的想法被当地政府提上日程。

        

英雄坠落      

2001年7月,三水市政府为健力宝召开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全数到齐, 90%的官员都主张卖掉健力宝,但却表态绝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一开始的买家是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但是因为李经纬的对抗和媒体的介入,这个计划迅速流产。

  

2002年1月,当地政府终于同意让李经纬拿出4.5亿元买走全部的健力宝股份。但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叫张海的“神童大师”突然出现。事后多年,这个当时28岁的年轻人,改变了健力宝和李经纬的命运。张海最终以同样的价格得到了健力宝,而李经纬却功败垂成。许多年后,李经纬当时的落寞悲情,决然地被定格在了中国的企业史上。有媒体报道,在2002年1月15日的签约仪式上,李经纬“含泪仰天,不发一语”,引得全国媒体与读者唏嘘不已。

  

9天后,李经纬突发脑溢血,从此再也没有从轮椅上站起来,这一坐就是九年。而当年10月,他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检察院称其“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时间来到2011年11月,年过七旬的李经纬因贪污罪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李经纬的余生,就此被一锤定音。不禁让人感叹:英雄的坠落。

  

然而如此“下野”之后的李经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对得起三水,对得起员工,对得起党和国家。”

  

其中味,有悲凄有无奈有英雄式的感叹。

     

出局是政商破裂的结果

  

“一个悲剧的时代,找不到罪犯。这也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这是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做出的感叹。的确,90年代中后期大批国企转制,太多的企业管理者都以失去自己“领导”的企业为最终结局,原因甚多,但最重要的即是半官半企的组织结构所诟。   

在纠缠多年的李经纬案中,吴晓波是“特赦李经纬”的强力支持者,他认为,“企业家原罪是制度性原罪,李经纬入狱,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健力宝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李经纬与地方政府进行博弈,并最终致使其间的政商关系破裂。”华晨的仰融、红塔山的褚时健,都因为此种原因黯然离场。他们的悲剧都是时代的悲剧,最终却要由个人来承担沉重的责任。吴晓波认为,从本质上看,李经纬案件是中国在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政商破裂的结果。

  

李经纬的沉浮,用延续至今的一个主题来解释:即是企业家应该与政府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恰到好处?这一层关系的懵懂、产权不明晰、关系不清不楚,或许就是李经纬没能“转身”健力宝真正的老板、经理人,把健力宝收归自己管理团队的因由。

     

从健力宝掌门人到一颗弃子,再到面临牢狱之灾,直至死去。李经纬有太多的身份符号:

  

孤儿,官员,厂长,品牌创始人,企业家,罪人……最后成为被一众人怜悯的逝者。

  

一边是个人命运的多舛,一边是家国之法的无情。这最终构筑了“公务员兼国企管理者”身份的李经纬坎坷的一生之“变”。

  

李经纬逝世后,李宁就这样对媒体表示过,“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这一代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他们个人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人生代价。无论怎样,我永远敬佩他们这一代人。”

  

无论怎样,这一代人都值得每一个后来者感怀。(文/杨顺霖)

0人跟贴 | 0人参与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0人参与 | 手机发跟贴 | 注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