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陆家嘴论坛

全体大会一:经济复苏挑战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发展

6月26日 09:00-10:40 紫金楼三楼盛事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

  • 尚福林[主持人]

    中国证监会主席

  • 易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 刘明康

    中国银监会主席

  • 吴定富

    中国保监会主席

视频回放

[全体大会一全场文字实录]

刘明康:不要依赖和迷信外部评级

论坛传真

更多

精彩观点

尚福林:加强新股询价定价过程监督

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究推出改革后续措施,加强对询价、定价的监督。[详细]

刘明康:保持股市与银行之间防火墙

为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必须保持资本市场与吸收存款机构之间的防火墙。[详细]

全部文字实录

[东方网] 2010陆家嘴论坛今天上午正式开幕,东方网独家全程现场直播。我们的直播马上开始。 [08:30:58]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有请俞正声等领导入场。请各位嘉宾,媒体朋友就坐。今天的开幕式马上开始。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到2010陆家嘴论坛。 [08:33:13]

[主持人] 本次论坛很荣幸邀请到了中外政府高层官员、世界金融界的领袖、企业家以及著名专家、学者,今天他们将深度探讨危机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今天将为我们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的是2010陆家嘴论坛的共同主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有请尚福林先生。 [08:33:47]

[尚福林]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再次聚首,参加由上海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的2010陆家嘴论坛。 [08:34:15]

[尚福林]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出席今天论坛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先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先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的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先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先生,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先生。 [08:35:06]

[尚福林]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女士,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先生,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玛丽莎·拉戈女士,日本银行副行长西村清眼先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宗智先生,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先生,前欧盟贸易代表、前英国第一国务大臣商业创新及技能大臣曼德尔森,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沈联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的其他领导,来自全球各地的著名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的高管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08:39:12]

[尚福林]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正走出最困难的时期,并缓慢的复苏。金融业的功能也正在逐步恢复和发展。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影响世界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今天,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反思这影响深远的国际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共识是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增长,必须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 [08:41:26]

[尚福林] 本届陆家嘴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危机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这是新形势下,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变化对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先生做论坛开幕主题演讲。 [08:41:51]

[俞正声]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首先,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对2010陆家嘴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08:42:24]

[俞正声] 两年来,世界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过国际社会的携手应对,目前正在逐步走出最困难的时期,初步出现了复苏的态势。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复苏并不均衡,还存在不少不确定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论坛以“危机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为主题,探讨金融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很有意义,也非常重要。 [08:42:56]

[俞正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较快地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实现了经济的回升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要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保持中国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08:43:32]

[俞正声] 目前,上海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08:43:50]

[俞正声] 去年以来,上海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部际协调机制,坚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集聚,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2009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长值1817.85亿元,同比增长25.6%,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2%。 [08:45:43]

[俞正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近20年前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着眼于提高我国经济、金融国际竞争力,还是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海都将力争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先驱者和带动者,我们将紧紧围绕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并制定有效破解金融业发展主要瓶颈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如何进一步建立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结合的机制;如何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金融监管的体系;如何建设有利于金融开放创新的信用环境、监管环境和法制环境;如何增强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和促进金融人才的成长。 [08:48:25]

[俞正声] 参加本次论坛的来宾都是国内外经济、金融界的专业人士,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心上海的发展,在这次论坛期间希望你们畅所欲言,积极为上海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献计献策。我们一定认真聆听、虚心学习,相信各位的远见卓识必将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08:48:51]

[俞正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世博会是各国加强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和谐进步的盛会,2010年世博会正在上海举行,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体现了人类社会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想和憧憬,展示了一系列极具创造力和科技含量的应用模式,其中也包含金融对城市发展的支持。欢迎各位抽出宝贵时间前往参观。 [08:50:02]

[俞正声]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上海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08:50:10]

[尚福林] 感谢俞正声书记的精彩演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本届论坛将围绕经济复苏挑战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发展,全球金融合作与金融体制的变革,上海2020与世界国际金融中心新格局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希望与会嘉宾及各位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我们相信,通过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本届论坛一定能够广泛凝聚智慧和共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有益的帮助。同时,也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 [08:51:20]

[尚福林] 现在,我宣布2010陆家嘴论坛开幕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8:51:31]

[主持人] 感谢尚福林主席为我们主持2010陆家嘴论坛的开幕式。现在即将进入本次论坛的第一场全体大会,为我们主持全体大会一的是,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先生。 [08:51:56]

[吴定富]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现在我们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会议的议题是“经济复苏挑战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发展”。 [08:52:22]

[吴定富] 过去的两年,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严峻的考验,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了复苏。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国际金融危机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推进金融业健康的发展,如何发挥好金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08:53:12]

[刘明康]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就金融变革的议题,在陆家嘴论坛上与各界嘉宾交流一点体会。我的角度是,从持续提高银行业的监管有效性的几点总结上,来看待我们这次的金融变革。 [08:53:55]

[刘明康] 银监会成立七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体系,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且经受住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下面我重点与大家交流一下,在持续提高监管有效性方面有四个方面的三点经验。 [09:00:18]

[刘明康] 第一方面,提高银行业风险吸收能力的三点经验。较强的风险吸收能力是全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这一方面,我们的体会有如下三点。一是注重对资本质量和资本水平的监管。对于资本质量,我们一直要求股本和留存的利益组成的核心资本,不得低于总资本的75%,并且主张从严的扣减项目。比如说,对银行间互持次级债必须进行扣减。这一质量的要求,在全球来说,中国的标准也是十分严格的。关于水平的问题,在银监会成立之初,我们就研究制定了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五年规划。在2008年,顺利完成该规划之后,我们还要求所有的银行提取两个百分点,就是2%的留存资本的缓冲,要求大型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取一个百分点,就是1%的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 [09:01:48]

[刘明康] 另外,还针对去年信贷快速增长,我们迅速要求大型银行再增加0.5%的逆周期的资本缓冲。目前,我国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经从03年的负2.98%,提升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1.1%,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从2003年的8家小银行,到现在100多家全部达标。 [09:02:27]

[刘明康] 二是,注重对大额风险暴露上限的监管。我们严格坚持单一客户的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金额的10%,加上关联企业,整个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15%。这一限制在全球来说,也是最为严格审慎的。 [09:04:40]

[刘明康] 三是注重动态的对拨备进行要求和监管。重点是引导商业银行强化以丰补欠的意识,在财务状况较好的时候多提拨备。这是对提高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稳健度的重要法宝。比如说去年,我们信贷高速增长,盈利保持很高水平的情况下,我们迅速反应,曾经在六个月当中把2009年度的拨备覆盖率要求从100%提高到130%。六个月当中,又进一步把这个标准提高到150%。因此,在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上升到170.2%。事实上,资本质量和水平、大额的风险暴露和动态拨备这三项,共同构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风险的最前端的防线,为我国银行业成功应对危机、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9:06:37]

[刘明康] 第二个方面,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自身建设方面的三点经验。我们更深一步来看,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运行的稳健度。这一方面,我们有三点经验。 [09:07:41]

[刘明康] 一是注重推动银行业机构完善公司治理。要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的健康稳健,最关键的是提高他的公司治理科学性和风险内控的有效性。这些年来,我们积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且通过派监管人员列席所监管银行的每次董事会议,与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开展座谈的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明晰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和工作权限,健全完善机制,强化内控管理,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方式、盈利模式的转变。我们制定了《商业银行薪酬机制监管指引》,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和薪酬的确定,分期分年支付、可追可赔等风险挂钩的科学激励机制。 [09:10:24]

[刘明康] 二是提高透明度。银监会一成立就将提高透明度作为监管理念的重要基本内容之一,不仅下决心迅速解决了困扰我国银行业多年的所谓“两本帐”的问题,还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压力测试办法和信息披露制度规范,重大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时效性显著提高。我们银监会自己也以身作则,坚持重大立法都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每年5月份一定出版高质量的中英文年报,披露监管做法和监管实践,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09:11:53]

[刘明康] 三是注重引领银行业机构提高人员素质。人力资源是行业的第一资源,高效决策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高质量的数据又来自高效的信息系统。但是,银行业信息系统的背后还是一个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注意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尊重客户需求、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从高管准入、队伍培养、结构优先等多方面加强建设,特别是重视班子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实践证明,公司治理透明度、人员素质得到提升,协同增强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09:15:53]

[刘明康] 第三方面,推动银行业体制、机制建设的三点经验。要做好上述各点,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度,我们的抓手是,一是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和重组。我们一直把推进银行业机构的战略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优化内部决策程序、业务流程作为重中之重。在监管、监督、引领方面,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化解了历史的风险,有效地控制了新增的风险,逐步构建了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余额和比例实现了持续双降。 [09:18:22]

[刘明康] 二是注重对银行管理者的再教育和培训。银监会的培训,不仅重内也重外。比如说,我们已经多年按季度召开银行高级、高管人员参加的经济、金融形势的通报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提示,并且持续为银行业机构的董事和高管开展任职前和履职中的专业培训。 [09:19:00]

[刘明康] 三是注重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竞争动力和银行业资源的支持能力。银监会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审慎有序、自主坚定的科学开放战略,努力提高开放水平,最大可能地吸取国际上一切先进的经验,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银监会成立的初期,03年和04年期间,国内的大部分银行还对风险成本的计量,以及利用资本市场来筹集资本上市、增发配发股,包括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等概念,都还不甚了了。但随着改革重组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今天几乎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小型的银行,也都熟知这些概念,并且将它运用到银行的建设中去。正因为开放,我们才会有今天;正因为开放,我们才有可能参与到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当中,去吸收更多有益的原则和建议,并且充分表达我们的经验和体会。 [09:20:55]

[刘明康] 第四个方面,秉持科学监管理念方面的三点经验。思想指导行动,理论引导实践,在秉持科学监管理念方面,我们主要体会有三点:一是注重防火墙机制的建设。为了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实现金融稳定,在今天纷纭复杂的所谓金融创新的时期中,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作为传统的、有零售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本市场与吸收存款机构之间的防火墙,必须在银行集团内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以及银行内部不同的前台、中台、后台之间始终保持防火墙。 [09:22:06]

[刘明康] 二是注重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的结合。七年多来,我们在不断强化机构监管的同时,先后成立了创新业务监管部、科技信息中心、案件稽查局等五个功能部门,加强了对创新业务、信息科技风险、各类案件风险等的功能监管。同时,在市场风险监管方面,不仅注重加强专业的功能监管团队建设,而且还不断强化他们和机构监管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 [09:23:54]

[刘明康] 三是注重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紧密结合。在法规、规制导向方面,我们重点抓了立法、普法、执法和法律法规后评价四个环节,凡是银监会颁布的法规两年之内都必须做一次重新的评估,实现与时俱进。促进立法和执法的良性互动。同时,我们始终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充分地把监管的原则和指引作为我们传递监管要求和普及最佳实践的重要方式,作为法规的重要补充。由于原则性的监管的出现和坚持,有利于我们提高监管的强度、扩大监管范围、明确风险边界和风险底线,也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灵活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具体风险。 [09:26:17]

[刘明康] 此外,我们还坚持所用的监管工具应当简单有效,不应该过于追求复杂而不管用的模型,不应该过多的依赖和迷信外部的评级。这些做法和经验已经在实践当中经受了检验,并且在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反思和金融变革当中获得了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同。 [09:27:27]

[刘明康] 女士们、先生们,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望我们携手同心,为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谢谢各位! [09:28:02]

[吴定富] 感谢刘明康主席的演讲,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安排提问了。下面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09:28:14]

[尚福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本届陆家嘴论坛围绕“危机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这一主题,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面我就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09:29:02]

[尚福林] 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优化金融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到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自主创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各个领域,需要有相应的、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做支撑。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投资、消费和储蓄结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从服务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业的结构,发挥金融系统的整体合力,提高全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09:30:36]

[尚福林]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往往与金融市场结构及直接融资体系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上世纪后期美国能够率先走出石油危机后的滞胀局面,融资结构的优化支撑了推动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融资结构有所改善,但直接融资比重仍然偏低,银行系统承接了较多的融资风险。这种金融结构难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同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09:33:55]

[尚福林]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稳步推出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金融创新。围绕着转方式、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融资、配置资源、风险管理等方面,将产生大量新的金融需求。相比之下,我国金融创新总体上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种类仍然偏少,品种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力度不足,金融企业同质化的竞争还比较突出,也影响了金融体系结构的改善。要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机制,稳步发展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09:35:19]

[尚福林]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合力。转方式、调结构,涉及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必须推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例,既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新的中小型银行机构,扩大银行服务的覆盖面和供给能力,也需要加快推进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聚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途径,提供丰富多样的融资渠道。在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低碳经济等众多领域,银行、证券、保险都需要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共同发挥好金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09:36:38]

[尚福林] 第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升金融服务业务国际化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组合,特别是随着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产业竞争与整合加速,国内企业越来越多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2006年-2009年,中国已经有2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32次海外并购,总金额是991亿元。要立足于我国经济走出去的需要,通过银行信贷、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形式,提供及时全面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优质企业兼并收购境外企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拓展海外业务,稳步扩大海外布局,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09:38:07]

[尚福林] 第二个问题是资本市场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严重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坚持完善市场基础性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9:39:00]

[尚福林] 一是加强基础性建设,着力提升市场效率。2009年以来,在花大力气解决影响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的同时,适应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创新发展的需要,深化了新股发行改革,启动了创业板,前不久又正式推出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这一系列重大基础性建设的稳步推进,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能力。 [09:39:58]

[尚福林] 二是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着力改善融资结构,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开展直接融资。2008年和2009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境内资本市场融资额达到8862亿元,为我国企业在逆境中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注重改善融资结构,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推动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过去两年实现公司债券融资1811亿元。今年以来鼓励和引导银行通过内部资本积累,定向增发补充资本金,为优化融资渠道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09:40:53]

[尚福林] 三是发挥市场并购重组功能,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资本市场具备了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基础条件。在股权分置的前提下,国有股和法人股在市场上是没有价格的,影响了一个重要功能的发挥,即并购重组,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市场具备了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们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制度体系,创新并购重组手段和方式,大力支持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迅速。2008年、2009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额达到6965亿元,加快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应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 [09:42:38]

[尚福林] 四是完善市场体系结构,着力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经过长期准备,2009年我们平稳推出了创业板。截至今年5月底,创业板已经受理331家企业发行申请,共有86家企业挂牌上市,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6家,比例高达88%。创业板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自主创新等方面作用逐步显现。再有就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绝大部分,95%以上是民营企业,创业板的推出,对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09:43:36]

[尚福林] 总体来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资本市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的态势不断巩固,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资本市场在引导民间投资、促进结构调整、鼓励自主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09:44:46]

[尚福林] 第三个问题是,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攻坚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不断加强资本市场自身建设,拓展广度,增加深度,有效扩大资本市场的覆盖面,提高市场整体的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09:45:41]

[尚福林] 拓广度,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进一步丰富市场层次体系,增强市场的整体包容能力,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一是要积极推进股票市场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大力发展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鼓励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积极推进国际板建设,研究中关村代办股权转让试点扩大方案,逐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的路径。 [09:46:45]

[尚福林] 二是要加快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一个瓶颈。要优化和改善公司债券市场准入、债券审核、信用评级以及投资者服务等制度安排,有效增加公司债融资规模,继续推进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银行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09:47:58]

[尚福林] 三是要稳步发展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确保股指期货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的速度与监管的能力相适应,继续推动重要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积极稳妥地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衍生产品,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 [09:48:25]

[尚福林] 增加深度就是要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和新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的效率和活力。一是要继续深化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研究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后续措施,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真正形成既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支持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09:49:35]

[尚福林] 二是要大力推进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安排,提高并购重组的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支持部分改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连交易,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09:50:16]

[尚福林] 三是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加强融资融券试点统计监测与业务监管工作。在确保试点风险可测、可控前提下,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适时推出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相配套的转融通业务。 [09:50:45]

[尚福林] 四是要优化传统创新机制,紧密结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与市场发展自身要求,进一步完善以风险控制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的产品和业务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结构在市场筛选、定价、调节供求等方面的作用,形成既有利于监管到位,又具有充分活力、富有效率的市场局面。 [09:51:57]

[尚福林] 第四个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单个市场的风险,还必须高度关注风险在各个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之间的传导和反馈的效应,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防范金融风险。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和整顿,历史遗留的一些系统性风险隐患已经基本排除,证券、期货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态势在不断巩固。但随着市场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资本市场内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之间,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在不断加深,关联互动在逐步加大,必须积极探索和加强资本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09:53:11]

[尚福林] 一是要强化常规监管,防范资本市场内部的风险积累。目前资本市场的规则体系基本健全,常规监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抓落实。要有效落实相关市场主体的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逐步健全市场化的监管机制,推动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稳健经营,不断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和竞争实力。同时,要创新监管手段和内容,完善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市场监管的合力,及时化解风险苗头和隐患,防止资本市场风险集聚和溢出。 [09:54:35]

[尚福林] 二是完善功能监管,防范金融市场间的风险转移。要在稳步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工作协调,逐步探索和强化对跨市场交叉产品的功能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建立起风险防火墙,防止风险在不同的市场间扩散和转移。 [09:55:03]

[尚福林] 就监管工作来讲,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随着新的机构的出现和新的产品创新不断推进,监管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那就是怎么样找好监管的合适程度,既保持市场能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又能够防止风险。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三公”原则,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深化,一些原有的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比如说过去讲做庄,现在这些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做庄的情况不是太明显了。另外,随着市场的逐步深化发展,一些新的情况出现,比如说企业并购重组过程当中,有一些内幕交易等情况,上升为市场监管的一些主要矛盾。我们要始终坚持“三公”原则,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从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出发,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来促进市场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09:56:37]

[尚福林] 三是加强外部风险监控,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传递,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监测和预判市场风险的外部因素,加强对于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落实重大防范预警,更好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维护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 [09:57:27]

[尚福林]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际经验表明,发展资本市场与建设金融中心具有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这必将对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09:59:01]

[吴定富] 感谢尚福林主席的演讲。刘明康主席和尚福林主席长期在金融系统担任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们的演讲体现了对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前瞻性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让我们再一次对刘明康主席和尚福林主席的演讲表示感谢! [09:59:45]

[主持人] 感谢吴定富主席为我们主持全体大会一第一阶段的论坛。接下来我们进入全体大会一的第二阶段论坛,有请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为我们主持,有请刘明康主席。 [09:59:55]

[刘明康]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现在我们继续进行大会一,继续围绕“经济复苏挑战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发展”这一议题继续讨论。接下来有两位演讲嘉宾,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先生。大家知道,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保监会的领导下,中国保险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先生发表演讲。 [10:00:51]

[吴定富]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第三届陆家嘴论坛。陆家嘴论坛作为国际金融界的盛会,见证了上海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国际金融风云的变幻。三年来,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和“两个中心”的建设平稳地推进,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三年中,国际金融业剧烈的动荡,引发了全球的大国关系、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的调整。 [10:02:39]

[吴定富]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大国共识的背景下,本届论坛汇聚各方精英,研究和探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现在,我就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10:02:58]

[吴定富] 一,保险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和体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保险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金融危机不仅对保险业防范系统性风险,是一次现场练兵,也是对保险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凸显了不审慎经营和不审慎监管带来的巨大危害,这对中国保险业在思想和理念上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和洗礼,相信中国一代保险经营者和监管者都会从深刻反思金融危机中获益匪浅。 [10:04:02]

[吴定富]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保险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行业的实际,着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应对危机和抓住机遇相结合。我们始终强调把握危与机的辩证关系,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全面提升保险业监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契机,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压力转变为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应对危机中查找工作的不足,弥补制度的漏洞,推动深层次的改革。二是应对危机与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相结合。我们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运用好金融危机给保险公司转变经营方式带来的倒逼机制的压力,运用好保险监管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引导全行业更新发展理念,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三是应对危机与提升行业服务能力相结合。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一手抓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服务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和稳定外贸的需要;一手抓养老、医疗、农业等重点领域保险的发展,拓展发展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民生。 [10:06:03]

[吴定富] 回顾中国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保险业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对保险行业运行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就是保险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保险创新不能脱离经济金融发展的阶段,保险监管不能偏离防风险促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目标,保险经营不能违背稳健经营的规律。 [10:06:49]

[吴定富] 二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财产保险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亏损的局面,市场竞争逐步走向规范有序。保险业更加注重长期性和保障性的业务,公司后援服务和管理向大集中的方向发展,业务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稳步拓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的空间不断地扩大。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比2005年翻了一番,提前一年完成保险业“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10:07:40]

[吴定富] 三是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的进展。新保险法顺利颁布实施,保险法规不断地加强,基本形成了覆盖保险经营和监管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框架,建立并全面实施了监管制度,加强了对保险公司法人、高管人员的监管,强化监管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0:08:53]

[吴定富] 四是在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方面积累了新的经验。在危机中,我们建立了金融危机跟踪研究制度、风险排查制度、预警监测制度和压力测试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机制,强化了保险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了一系列风险应急预案,保险业应对突发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保监会对一些公司的风险隐患进行了严肃的、认真的清理和处置,消除了保险业发展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尽管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和对金融危机的反思,还在不断地深化,但总体上看,通过应对金融危机,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不断地夯实,保险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0:11:28]

[吴定富] 第二点,我想谈一下中国保险业前景的展望。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在全面复苏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的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保险市场仍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对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的发展前景,我们有几点看法。 [10:12:14]

[吴定富] 一是中国将在未来一个时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纵观世界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人均GDP在2000到1万美元的阶段,也是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保险业发展速度会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保险业仍将继续处于这个高速增长阶段。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规模在世界位列第6位。这个排名将在未来不断地提高,中国将从一个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中国保险市场将为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10:12:48]

[吴定富] 二是高质量的增长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保险市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们研究认为,过去几年保险业取得的最大进步不仅仅是保费收入的扩张,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夯实了四个方面的基础,为保险业长远发展铺好了路。从市场基础来看,保险业基本完成了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建设和分支机构的铺设,大大缩减了行政审批的过程,推动了市场化定价的进程。从监管基础来看,保监会对照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28条核心监管原则,探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市场行为、公司治理三支柱的保险监管体系。从人才基础来看,大批优秀的人才涌入了保险业,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成长了一批自己的行业人才。从社会基础看,全社会保险意识逐步提升,保险知识逐步普及,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10:14:03]

[吴定富] 有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保险业发展就处于清晰、高效的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之下,就会得到市场需求和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保险业的发展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就有了保证,高质量的增长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主旋律。 [10:14:40]

[吴定富] 三是服务民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全局中,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保险业长期以来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金融危机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民生建设在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抓住了服务民生这个关键,保险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就有可靠的依托,保险业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符合社会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 [10:15:35]

[吴定富] 过去一个时期,保险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低收入群体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未来一个时期,这些探索中的星星之火将逐步发展壮大为燎原之势。保监会一直倡导保险要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未来一个时期,这一倡导将逐步成为现实。 [10:15:58]

[吴定富] 第四点展望,保险业的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将在未来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发展。近年来,保险业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支撑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未来一个时期,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在市场化方面,保险创新和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地提升。保险市场对于公司股东、高管人员的约束作用将不断地增强,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不断地深化,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得以建立,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10:17:02]

[吴定富] 在信息化方面,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监管机构监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提升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国际化方面,保险市场将更加开放,保险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中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共同发展,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0:17:58]

[吴定富] 第五点展望,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的底线。中国保险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尤为重视。这次金融危机中,曾经被中国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奉为学习的美国AIG集团,由于风险管控不力,一度影响美国金融体系整体的安全。这些都将对保险业风险防范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在金融体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将大幅度的提升,防范风险的责任越来越重。只有真正守住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这条底线,保险业才能真正抓住发展机遇,未来一个时期才能真正成为保险业历史上的黄金机遇期。 [10:20:19]

[吴定富] 第三个问题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回顾历史,每次重大危机都孕育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姿态迈上新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底线,不断完善统一、开放、规范、灵活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加强科学、依法、专业、透明的保险监管体系,促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21:09]

[吴定富] 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要与保险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相适应,与保险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求相适应,与投保人对保险服务的需求相适应,与保险市场竞争国际化的趋势相适应。要抓住管理、创新、技术、服务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地提升保险公司内涵式增长和差异化竞争的能力。通过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保险需求,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10:23:39]

[吴定富] 二是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体系。过去三、四年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市场作用的逐步发挥。保险业要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更加需要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做支撑。我们将致力于建设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培育健康和有活力的保险市场,及时约束可能危害市场有效运行的各种行为,不断健全保险业以市场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机制。 [10:24:35]

[吴定富] 三是进一步加强改进保险监管。近些年,我们逐步搭建了保险监管的制度体系,但与保险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差距。下一步,保监会将按照依法科学有效监管的总体思路,不断提高监管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监管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做好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使监管在保障行业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10:25:15]

[吴定富] 四是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我们将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对风险的高度警惕,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逐步完善保险业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和风险处置机制,切实保护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切实维护保险市场的安全。 [10:26:34]

[吴定富] 同志们,朋友们,保险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的保险业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在很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不仅服务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方面对于全国保险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借此机会,我对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保险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0:27:07]

[刘明康] 谢谢吴定富主席的精彩演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安排提问了。大家都知道,二十国集团各国的领导人现在正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开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这个会议,因此他今天不能来参加陆家嘴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同志,代表他出席了这次论坛。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易纲先生给我们做演讲。 [10:27:45]

[易纲] 尊敬的俞正声书记,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能够参加陆家嘴论坛,我讲演的题目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和经验”。 [10:28:39]

[易纲] 大家知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集中地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通过迅速地传导,爆发在金融中心,波及全世界,对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并且造成了实体经济的衰退。它是一次典型的金融危机,从爆发到传染,然后到危及实体经济的过程,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可以有以下几条。 [10:30:02]

[易纲] 首先,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当。我们知道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是,在危机以前的次贷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然后造成了不良资产所引发的。那么,次贷在相当长的过程中,是由于过低的利率持续了过长的时间,对于造成次贷的危机和房地产泡沫,起到了重要的宏观原因的解释。从财政政策上看,许多国家包括欧洲国家,长期积累了不少财政的赤字。不管是年度的赤字,和财政余额占GDP的比重,都达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所以,我们看整体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稳健和适度,实际上是维持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环境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失当,那么会对整个经济的运行环境埋下隐患。 [10:31:14]

[易纲] 第二个原因是微观的原因,微观的原因就是监管不力,无效。那么,发出了这么多的次贷,监管当局长期以来做了什么,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做没做提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过度的相信评级机构,他们以为他们买的东西都是很高等级的,实际上是问题很多的。长期不做监管,使得这种次贷的运行模式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发贷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根本不进行认真的贷款审查。因为他们发了贷款以后,能够很快、很顺利的把这个贷款卖出去,他们不对这个贷款承担责任了。这样的运行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然后造成了次贷,造成了很多机构手里拿着,他们都不知道的有问题的资产,然后发生恐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实际上,监管不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0:31:58]

[易纲] 第三个原因是危机发生以后,由于没有清晰地授权,在救助危机中发生问题。一个比较重要的例子是像雷曼这样的系统性重要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它没有存款,大家知道一个机构有了存款的话,监管当局或者最后贷款人对他的救助,是有法可依的。但是,由于他没有存款,在救助中、决策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样,还有一个例子,比如说英国的北岩银行发生了问题,由于监管当局和最后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对北岩银行整个整顿和救助过程、决策的过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0:33:35]

[易纲] 第四个原因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复苏,但是很快又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这是因为危机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应当说是过度的杠杆化,有大量的债务,那么,在危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大量的债务从金融市场和私人部门到了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解救危机的过程,实际上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过程,也是政府和中央银行再杠杆化的过程。再杠杆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各主要国家都发生了财政赤字大幅度的攀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过高。当国债余额占GDP比重过高以后,对有些国家就产生了风险溢价。也就是说,它的国债收益率要上去,国债的价格要下来。因此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 [10:35:09]

[易纲] 我们知道主权债务危机实际上和金融危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政府和央行为了救市场去承担了很大的债务,帮助了市场,度过难关,稳定了市场。但是,大量的债务如果产生了主权债务危机,或者说你的主权债的风险溢价,也就是说你的主权债收益大量提高,主权债价格下降的话,实际上也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隐患。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持有国债最大的机构是银行,如果银行持有的大量国债,价格下跌的话,就像刚才刘主席讲的,它的资本充足率、它的流动性都会发生问题。 [10:36:28]

[易纲] 所以,以上四个原因是导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传导,并且最终传到实体经济,然后救助,在救助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要认识危机,首先我们要对危机发生的原因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然后我们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10:36:56]

[易纲] 我讲话的第二部分就是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针对我上面讲的四个原因分析,我们能够吸取以下经验。 [10:37:12]

[易纲] 第一,必须要实行正确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稳健、可持续。我们的各种政策工具要留有弹性、留有余地,使得在关键的时候,政策是有力的。如果政策是有弹性的,是有力的,市场是相信你的,如果你发力的话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政策工具已经用到没有余地了,没有弹性了,当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大家会怀疑你的政策,因为你的政策已经用到头了。 [10:38:18]

[易纲] 我给大家举几个没有弹性的政策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假如你的汇率是死盯住一种主要货币的话,那么你的汇率政策失去弹性了。第二个例子,假如说你的利率是零利率政策,你的利率政策已经松到头了,你不可能低于零了。虽然在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下,还可能做一些数量宽松的操作,但是那个操作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货币政策到零了,你也用到头了,没有弹性了。第三个例子,财政赤字过高,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100%以上,接近200%。那你财政政策也用到头了。因为你国债再往上走,市场会对你发生怀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避免的,我们应该保持政策的弹性,保持政策的余地。这样我们政策的调控是有力的。如果大家看中国的情况,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非常低,只有20%左右。中国的各种货币政策,目前都保持着弹性和余地,可以做到松紧有度。 [10:39:13]

[易纲] 第二,加强金融监管。我们要积极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和危机以后的救助过程,是人类对我们监管方式和立法过程的一次比较深刻的反思。大家知道,1933年著名的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决定进行分业经营。那次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对1929年大危机、大萧条金融系统崩溃的一次反思和总结。60多年后,1999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美国现代金融服务法案。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一种否定。不到十年发生了这次次贷危机,现在美国的国会正在讨论新的金融改革法案。就在这几天,就可能有结果。所以,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到现在的金融法案,到美国马上要通过的金融法案,实际上是代表着人类对监管体制和立法,和监管模式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在英国,在欧洲,也正在进行着。 [10:42:09]

[易纲] 大家知道英国新的财政大臣已经公布了英国的监管框架的路线图。所以,我们中国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要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游戏规则的制定。那么,在危机中,G20框架和G20下边的很多机构,比如说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监会组织、会计准则理事会等等,所有的这些机构都在认真的反思危机的经验教训,从而制定了一整套金融监管新的标准,和有效执行的模式。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人类的智慧、专家的智慧,花了无穷的时间开国际会议,讨论出了这么多的监管标准。 [10:43:42]

[易纲] 我们说这些监管的标准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并不是说这些监管标准百分之百都适合中国,但是这些监管标准的绝大部分,它的原则、它的理念,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那么,出来这些标准以后,许多国家对这些标准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大家知道,银行、证券、保险实行这些标准都是有政策含义的。最后这些政策含义都会体现在他们的盈利水平上,和他们的竞争力上。所以,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大家争论得也很激烈。 [10:44:26]

[易纲] 在我国现在这样一个发展水平上,我们如果率先实现这些标准和准则和框架的许多重要的条款的话,对我国缩小与国际上的差异,推动我国的金融改革、加强国内的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达到共识比较困难。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率先实现这些标准和准则,对中国总体而言,有好处。而且G20的框架,各种委员会都鼓励各国实行这些标准。我觉得这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一个机遇。 [10:48:04]

[易纲] 同时,我们也会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大家知道今年4月25号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标志着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给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今年秋天到明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会做同样的事,把更多的发言权份额转给被低估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这一点,中国也会得到很多的份额,从而提高我们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发言权。推动金融改革坚定不移,对中国有着长期的重要性。对这一点,虽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10:50:05]

[易纲] 第三点经验,我们应当建立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我们要做好基础工作,在统计方面,在预警系统方面,都要加强基础工作,防患于未然。应对机制有这样几个要点:一是要明确责任,发挥好财政和中央银行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存款保险机制的作用。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存款保险在各国还是发挥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三是要明确损失的承担者,从而防范道德风险。好人要得好报,坏人要让他损失。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在金融危机的借助和预警的过程中,由于现在的全球金融市场是高度一体化的,这种传染跨境也是非常快的。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 [10:51:47]

[易纲] 第四点经验,也是我讲话的结论,我重点讲一下在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的背景下,如何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从而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认为,在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最有利于我们的一种安排,中国是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受益国之一。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们应当关注,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维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这样一个大环境。 [10:52:15]

[易纲]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看法,怎么样看待全球化,怎么样看待WTO,怎么样看待国际游戏规则,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思维方式是阴谋论的看法,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看法。应该说,阴谋论的看法是一个很有市场的看法,如果你要写一本阴谋论的书,那么它的销量会很大,你要写一本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书可能会卖不出去,但这确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10:52:42]

[易纲] 我们知道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在国内工作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方式,开始了改革开放。我们不但没有垮,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中,越来越强大,老百姓、人民得到了实惠。所以,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对中国是有好处的。这是第一点。 [10:53:28]

[易纲] 第二点,改革开放对中国有利。我们要继续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引进外国的先进理念、制度和方法。在这一点上,虽然从原则上说,没有什么争论,但是一到实际问题,争论还是很大的。我们改革开放走过来的30年,每个重大的改革开放都会有激烈的辩论,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加入WTO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朋友认为加入WTO以后,我们在很多的行业上、产业上,可能全军覆没。但事实证明,中国加入了WTO以后,这些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我们的贸易增长,中国的竞争力都大幅提高,并没有像预测的那样会全军覆没。 [10:54:38]

[易纲] 第三点,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有利。中国人最适合市场经济,因为中国人勤劳。中国储蓄率高,聪明,可以不休假,吃苦耐劳。这种品格的群体,它最适合市场经济,因为它最有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中国有利。 [10:55:05]

[易纲] 第四点,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对中国有利。大家知道,无论是G20框架也好,国际的各种委员会也好,在过去的几年中国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发言权大幅度提高。这对我们是一件好事。但我也要提醒一句,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应对这个局面。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很多国际组织它下面的专门小组,都在希望中国人能做这些专门小组、技术小组、提出方案小组的牵头人。中国人如果做牵头人的话,我们可以协调各国的意见,然后拿出方案。现在问题是,我们有多少的人才,能够在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中,能够平等的讨论,拿出自己的见解。这方面的人才是匮乏的。所以,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我们可以应对目前的挑战的方法。 [10:55:42]

[易纲] 第五点,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有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维护我们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致力于国际合作,要维护良好的国际环境。只要是有这样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平发展,实际上这是对中国最有利的一个格局。我们不希望打贸易战,我们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很多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在很多比较敏感的问题上,要处理好。比如说,人民币汇率、气侯变化、多哈回合谈判,我们要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就可以尽量的维护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在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10:56:43]

[易纲] 谢谢大家! [10:56:51]

[刘明康] 谢谢易纲行长的精彩演讲。我们也谢谢吴定富同志做的精彩演讲。我们全体大会一到这里结束了,之后是全体大会二,由中国银监会的首席顾问沈联涛先生主持。谢谢大家! [10:57:10]

2010年陆家嘴论坛滚动报道

2010年陆家嘴论坛滚动报道

 

[点击查看全部新闻]

网易财经2010年陆家嘴论坛报道组 2010.06 分享到: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