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沃尔沃特约

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10网易经济学家年会。

刚才主持人讲了我今天讲的题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的总体回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

所以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这场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中国国际国内的形势是我们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下面我想讲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滞后,体制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方式的体制和机制。

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共中央在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中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5年来,虽然有不少变化,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国六十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4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体制性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三个方面:

从资源配置来看,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突出问题是土地、资本、能源等要素市场发挥滞后,价格形成机制过多受到行政的干预。比如说,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在当前政绩考核制度和征地制度下,土地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和招商引资的手段,往往一届政府把以后几届政府的土地都批出去了,结果就是鼓励企业规模扩张,使得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国还有大量土地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

二是从市场主体来看,政府过多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投资自主权还没有真正落实,主要问题是政府投资决策的机制不规范,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决策者不对决策后果负责,在当前的这种体制下造成了政府追求政绩,政府官员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也与官员任期较短,投资往往集中在短期见效项目上,甚至不惜引入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恰恰投资不足,使得我国投资率居高不下,而且投资结构扭曲,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三是从财税体制来看,目前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行的分税制使得本地财政收入出于就业考虑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污染的项目,比如钢铁产能过剩了将近2亿吨,在建的是五千八百万吨,现在要压缩富余的生产能力,但是很难,因为会影响到地方政绩、影响到税收、影响到劳动力就业,所以压缩过剩产能比较困难。

如何加快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由于以上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体制创新入手,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领域的改革:

一是加快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尽快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信价的完善,市场体制就是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向富有活力市场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作用。

要抑制对生产要素过度需求引发的生产,最有效的是改变资源定价机制,加快形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由市场来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同时要完善经济发展方针,转变财政政策和制度,今年应当不失时机地征收资源税改革,主要方向是扩大征税范围,提高征税率,征税防守由目前的存量计增改为存价计增,按照税率百分之三的存价计增,我国原油税的改革将从原来存量计增的5倍左右,这样可以大大促进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

其次是要注重节能产品的开发,最近我去了广州,比如现在的污水处理标准还是16年以前的,脱水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了,但标准还没有修改,因此这样就鼓励了浪费。

最近我看到了政协的贾庆林主席关于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讲话,他讲到,现在百分之六十五的技术创新、百分之七十五的专利,百分之八十的新产品由非公有制经济来实现,拿华为公司来说,它已经加入到一百多个国际标准组织中,申请专利39000多件。我们有几个加入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的,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华为靠自主创新(实现了)。

刚才说了几个数字,国有的往往还不如非公有制的,因为体制性原因,政府官员任命企业,都是有期限的,是短期行为,他在任期间主要考虑短期项目,研发新产品需要七八年时间,在他任期内就不考虑,这是和体制原因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要加快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改革的立场来看,我国发展方式专型的主要挑战不在于经济社会本身,而在于政府的决策和政府的转型,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消除政府扩张投资的冲动,增强其公共服务的功能,在当前干部考核的体制和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局限于追随任期内的政绩,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很少考虑下一届政府的事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投资率过高的问题。所以解决的办法还是靠改革,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型政府、管制性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转变。

把政府职能转到以提高公共服务为主的管道上来,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的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要落实到企业,所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我最近去广东,广东专门开了十届六中全会,广东书记汪洋(音)同志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作,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最佳主角,政府要当好自主创新的导演,尽心尽力地解决主角演出所需要的服务,就像演出中解决灯光的问题,主角是企业,政府要为企业创新创造环境。

三是加快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的社会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我国已经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的时代,未来几年社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以)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作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要努力扩大就业,鼓励全民创业,要注重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开启农村市场,要依靠结构性的改革,通过政策创新、体制改革、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保证城乡一体化不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四,加快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全方位的改革,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这要成为各个国家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复苏和应对气侯变化的基本共识。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一直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来)。

如此重大的应对气侯变化的责任,使经济发展面临着空前挑战,我们要利用这样的机制加快全方位的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为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到人们的思想、道德、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当中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推动者、政策提供者和监管者,要切实把二氧化碳排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加以考核。

改革人事干部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考核体系。

通过制度创新和立法,比如《能源法》、碳税、碳交易、环境、金融制度、低碳产业政策等,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理顺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发展低碳经济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积极条件实现碳排放交易,建立和发展碳排放市场。

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排减的主体,发展战略性绿色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应当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重要产业,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火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在中国推进新能源汽车,以中国巨大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路,甚至于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某种模式,同时要依靠全社会公众的参与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因此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要转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意识和习惯。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滚动报道

 

网友互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