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观点·言论

更多
尚福林:中小行要坚持服务小微企

今后一段时期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仍然很复杂。[详细]

胡晓炼:中小行未试点利率市场化

胡晓炼表示,相关部门并没有准备或已开展中小银行利率市场化试点工作。[详细]

辜胜阻:放手民资组建社区银行

加快建立民营社区中小银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满足其融资需求,还能拓宽民资投资空间。[详细]

刘鸿儒:中央已经统一认识打破银行垄断

刘鸿儒曾对郭树清表示,银行是半垄断状态,这个必须改。现在大家已经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调研明确讲,为什么大银行利润高,就是垄断。中央已经统一认识了,要改变这个垄断状态。 [详细]

蔡江婷:小微企业风险优惠政策二季度落实

从“银十条”政策出台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已经批准了12家中小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小微企业的风险优惠政策也会在今年二季度真正落实。 [详细]

现场报道

活动信息

主办单位:《当代金融家》杂志社
学术支持:央行研究生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对外贸易经济大学金融学院
举办时间:2012年4月7日
举办地点:北京好苑建国饭店
网易财经:特约网络直播媒体

2011城商行排行榜

银行代表

说说您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建议

我来为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献策:

文字实录

返回顶部

主题: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暨2011最佳中小银行评选颁奖典礼

时间:2012.04.07 上午

地点:好苑建国酒店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当代金融家》杂志社的助理主编冯戈,感谢大家参加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和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举办的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暨2011最佳中小银行评选颁奖典礼。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论坛的主要领导和重要嘉宾,他们是: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老先生

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先生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文先生

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先生

华润银行董事长蒋伟先生

鄂尔多斯农商行董事长张增强先生

龙江银行行长关喜华女士

三峡银行行长丁世录先生

南粤银行行长廖文义先生

乌海银行行长崔洪杰先生

鄂尔多斯农商行行长刘生荣

汉口银行副行长雷丰新

河北银行副行长李艳霞

西安银行副行长王欣

洛阳银行副行长刘萍

福建海峡银行副行长舒平

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郭凯军

杭州银行行长助理丁锋

石嘴山行长首席风检管刘永宁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粟勤

国裕集团董事长刘颋

《当代金融家》杂志主编李哲平

此外,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来自其他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学术界、新闻界的人士和朋友们,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首先请《当代金融家》杂志主编李哲平先生致欢迎词。

李哲平:我先补充一点,刚才冯戈介绍的时候,中国银监会监管二部副蔡江婷主任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论坛,让我们对他表示欢迎!

尊敬的刘主席、尊敬的蔡主任、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当代金融家》杂志社,也代表刘鸿儒基金会对各位莅临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小银行发展论坛是专为中小银行而设立的一个论坛,其中不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观察到,有一些论坛邀请到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但话题基本集中在大银行,中小银行话语权很小。因此,和大银行比起来,中小银行虽然在本地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中小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缺乏足够响亮的主流声音。在我国目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急需发展中小银行的新时期,中小银行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中小银行的沟通与交流,对未来的变革转型进行深入研讨,我们策划了本次论坛,而且将每年一届持续办下去,把论坛办成中小银行交流、管理思想、分享经营智慧、研讨业界问题的最佳平台。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型与差异化,我们知道去年两会王岐山副总理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提出批评。到目前为止,这种批评是暂时性的,还是一个中长期的,是有区别的还是一刀切,没有答案。但是从领导的态度看,城商行跨区经营至少短期内很难避免,随着资本金融监管约束加强,银行业包括中小银行将面临着资本监管约束。因此,中长期看,一是资本约束,二是跨越禁止,转型已经别无选择。

从差异化来讲,2010年5月开始,我们杂志每期刊登一篇介绍国外中小银行特色与差异化的文章,迄今已经介绍了美国、法国、德国等20多家中小银行,这些银行的资本规模在几亿到几十亿美元之间,很多银行有上百年的历史。总结起来,这些银行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真正融入当地经济,比如说硅谷银行就是以高科技业务为特色,这些银行又真正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的一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社区的建设。这些银行也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流客户,在服务上挖空心思,追求精益化。这些银行很少创新,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这些银行得以幸免。

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德克萨斯州有一家美国最小的银行,只有500个客户,320万美元的资产,每年净利润是1600美元,但是这样一家银行成立于1900年,他们只做基本存取款,而且是手工操作,但是客户忠诚度仍然很高。从国外中小银行差异化的历史可以看出,差异化的根本就是客户的差异化,进而提供服务产品的差异化,相信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结构差异很大,我们的中小银行在差异化方面必定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刘鸿儒教育基金会还有我们杂志社。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拓荒人,以刘老师名字命名的,以推动我国金融教育及高端金融研究为主要宗旨的基金,成立以来已经获得两届最重要的奖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第一任获奖人是黄达教授,第二任是洪教授和王教授,马上4月20号我们在湖北的李教授给东北财大的教授颁奖。接下来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还要推出杰出贡献奖、中青年贡献奖励,相信这些奖项的颁发,将极大的推动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学科研究。刘主席虽然从领导岗位退休了,但是他仍然为中国的金融改革事业不断贡献着新的推动力。

《当代金融家》杂志创刊于05年,我们有一个特点,是拥有一个强大的编委阵容,这些编委都不是挂名的,他们百忙之中会实际参与我们的办刊指导,经常给我们点题。从2012年开始,我们杂志全面进行改版,从内容上覆盖银行、资本市场、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全领域,报道也更加鲜活。同时,我们也大力举办各类细分的综合论坛和专业论坛。规划中,2012年我们将举办大大小小各种论坛40多项。相信在这样一个金融业大发展时代,有如此众多的金融界各方人士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当代金融家》杂志一定能办得更好,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中小银行的发展,我们是金融家的朋友,我们更是中小银行的朋友。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主编的发言!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老先生讲话!刘主席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旗手和金融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虽然退休多年,但刘主席仍然心系我国金融事业,对我们本次论坛,刘主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论坛的成功召开,刘主席亲自召集了中小银行高级座谈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主席演讲!

刘鸿儒:各位同事,会前我见了不少银行的负责人,说来说去还都认识,大家谈起来很亲切。我因为已经过了80岁了,就不参加这种演讲、论坛活动,但是一遇到学生找我就不好办,五道口的学生很多,他们找到我,我就支持一下,李哲平也是我的学生,办了这个刊物又要搞论坛,要我支持一下,而且挂一下基金会的名字,所以我就抽出空来关心关心。但是我一看这个论坛的内容,我说我脱离这个工作已经很久了,我离开人民银行是1990年,然后就搞股份制改革、房地产改革还有资本市场,对银行本身不太熟悉,所以就请了几个城市商业银行的朋友开一个座谈会,大家聊聊天,知道你们的情况,也了解了一些你们的愿望和想法。

从与大家的接触来看,我觉得办这个论坛很重要,为什么说重要呢?就是这些小银行的成长期需要人关注,需要了解信息,需要交流经验,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给予特殊的支持。他的呼声、他的愿望、他的困难,要有人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所以,我觉得这种论坛就有必要了。有些论坛我是不支持的,规模很大,来的人官也挺大,到这儿都是念一番报纸上看过的稿子,花了不少钱,其实效果也不怎么样。在座的各位都是小银行起步的,我们就来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家能够充分发言、反映实际情况的,认真交流经验和思想的座谈。今天这个会议的形式稍微改了改,我觉得还不满意,应该把这边放上一个台子,我们随便坐着说,大家自由交换意见,不要搞一个主席台长篇大论,说了很多废话,大家感觉白来一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咱们应该搞一个实事求是,办出特色的论坛。

我们现在的研究风气,我最近一段在有些地方说过,有必要端正学风。论坛也好、演讲也好,你总是讲一番通常的大道理,报纸上都能看到的,重重复复。一种是叫做不深入调查研究,凭自己的想象到处发表演讲,收费还挺高,实际上收获并不大。还有一种我认为需要端正的就是以骂人为主,就是善于揭露问题,老百姓倒挺高兴,说这是有良心的学者,实际上真正的经济学家、真正的学者,是既要深刻的揭露问题,又能明确的具体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家。如果光会揭露问题、骂人,什么都不满意,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家。所以,我们研究之风,有端正的必要,提倡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研究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政府有关部门才能参考,便于决策。我当证监会主席的时候,我就跟新闻媒体说我不怕骂,有人公开说要拿炸弹炸我的都有,恐吓信我也接过,这些都不怕,怕的是你不帮我说怎么办,我也想做好。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重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工作有帮助、对交流经验也会非常有好处。

我们的论坛我就建议,我就建议变成自由发言座谈会,不要求长,大家可以随时把问题说出来,起两个作用。第一个,真正的揭露问题,分析问题,把原因搞清楚,然后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样,才便于有关方面记录咱们这个论坛提出的意见。第二,要交流意见,因为在千变万化的经济形势下,成长中的中小银行遇到的问题很多,那么,有的解决快一些,有的解决慢一些,别人怎么解决?我说的交流经验主要是讲创新经验,讲创新经验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要解决防范风险的平衡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怕风险不敢创新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但是,只讲创新不讲防范风险,你这个创新就不会成就,所以就要找一个平衡点,所以大家要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这样我们的论坛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至于说这个论坛,我们发表这些意见能不能反映上去?主管部门能不能听得到?当然,我们也请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来了,今天是二部的领导同志到了,也是我们人民银行的,他们的主任是我的学生,我还可以给你保证一条,假如你们的意见很好,李哲平整理出来,我也可以直接送到上面去,因为上面是老部下、老同志,上面经常见我,所以我们的关系比较密切,经常见面,也可以整理出来直达上面,这些都没有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拿出东西来,大家的发言能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原因搞清楚了,方案搞清楚了,而且可行,这种意见肯定能反映上去。但是我跟大家说一下,我也没少办论坛,所有论坛和实际工作会议的区别在哪里?开实际工作会议就讨论怎么办、现在的问题怎么解决,论坛的最重要区别是它在于第一要有针对性,第二要有前瞻性,就是说未来怎么发展,要有前瞻性,而不是基于今天怎么办,而是明天后天怎么办,往哪里发展。其作用是交流思想,启发思考,这是论坛的主要任务,论坛不是在会上定什么,你定不了,证监会主席也没来,银监会主席也没来,国务院主管领导也不在,定不了事。但是,它可以启发你思考,这个思考得到启发以后,就会有灵感、就会有创造性,就会有辅助行动,就会推动你的实际工作。所以,关于论坛,我讲到这儿,时间的关系不能多说。

第二个,我想说一下我们研究问题要考虑一下宏观的整个金融形势、或者整个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大家多关心一些这方面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的发展动向和未来的趋势。这与你本行未来怎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你的路往哪走。最近,领导讲话也多,开会的文件也不少,外电报道也很多。最近我看到外电报道,说中国的金融改革动作比较大,步伐在加快,大家多看一看这些方面的材料,我因为离开实际岗位了,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他们最新出的一本书60年金融业的变化,60周年大庆的时候让我写的,大家要看一看历史。但是我浏览了一下报刊和媒体的一些报道,我觉得有三个问题大家要多关心一下。

第一是国际化问题,未来的改革思路很多,改革内容也很多,这不是我要讲的,因为我没有这个资格来讲。但是我讲的要研究的问题,对我们工作有关的问题,第一是国际化的问题。所谓国际化的问题是这样,涉及到我们这个银行,考虑问题的起点究竟放到哪里?放到汉口、包头、重庆,还是哈尔滨?思考问题的起点,我认为大家现在有必要想一想,放到国际化。为什么?因为中国金融改革到目前这个阶段。我插一句话,80年代我是搞金融改革的,国务院金融改革研究小组的组长,整体改革方案定下来进中央文件以后,我归纳了四个体系,就是四大目标,一个宏观调控体系、一个金融体系,一个信用体系,一个管理体系。现在这个目标看来是对的,但是基本实现了。那么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我看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国际化。我说的国际化,从发展状况来看,一个是从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革,现在已经发展到要直接进入运用国际规则、运用国际经营管理基本做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研究。为什么?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已经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里面的重要成员。所有国际上探讨的问题离不开中国,所以要讨论问题,我们第一步就是要进来,必须要以高标准来看自己。第二个,我们过去是引进来,现在我们要走出去,而且鼓励走出去,原来是限制。再一个,我们现在要参与国际金融重大问题的决策,并且有重要的话语权。今天在这儿我听凤凰卫视广播,美国搞的新太平洋这个东西想面对中国,中国不参加不好办。咱们参加国际货币基金,我问他们什么感觉?他们说最大的感觉,国际上重大事件不是我们要不要参加的问题,而是拉着我们必须去参加的问题。所以我们想问题,国际也好,中国的发展和国际的变化已经到了这一步,让你想问题,必须要想怎么国际化的问题,把自己的标准提高。中国的土特产80年代比较多,现在在逐渐淡化,所有和国际接轨,这个书最后一章讲经验教训的时候,所谓国际接轨是讲基本规则接轨,这些东西你要熟悉。你今天是小银行,明天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是世界大银行,你没有这个起点思考问题,你们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第二点,市场化。我们过去的市场改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转轨的30年,现在我们过度强调转轨,必须直接思考市场化的高度水平下,我们怎么工作的问题。上次有一个会,在这个会之前我还说过,上次郭树清到了证监会,我们俩见面,说到外面公共银行的利润等等这些事,我说银行是半垄断状态,这个必须改,他还有所思考。现在大家看到了,温家宝在广西调研明确讲,为什么大银行利润高,就是垄断,中央已经统一认识了,要改变这个垄断状态。证监会刚成立的时候,对于银行上市交易股票前景如何,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我就找了一个国外做银行工作的学生,他说在国外,银行股票卖价不是最高的,为什么?他利润并不高,为什么利润并不高?就因为竞争激烈,银行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因此很多银行之所以成长发展利润高,是采取了其他创新的服务项目发展,逼着他创新。其中有一家银行,是电脑操作负责人当了行长,就是因为这个操作软件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成本。所以,去掉武断的问题、或者减少武断的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要想这样利润市场化,很多银行行长说条件具备,应该加快步骤推进。在竞争过程中,每家银行的差异和特点必然出现,重重复复,跟着别人走你就没有前途。不光是小银行,大银行也如此,因为国家把你的垄断地位削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对小银行是有利的,因为小银行现在动不动就论出身,担心你太多,因为你承受风险的能力弱,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大银行的承受能力强,足球还有财政部。所以说,必须从市场化强调差异化,迎接竞争。最近,学者们给我编金融思想,实际上我还挺庆幸,1980年我搞第一次演讲,就提出来银行的竞争问题,那时候遭到了全体银行界的反对。所以,各位一定要迎接高度市场化情况下竞争的压力,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突破点。

第三个,多元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发展不成熟的问题,它是一个过程、前进中的问题,就是单一化,因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必须多元化。多元化才能适应多元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的发展需要。过去为什么单一呢?因为国有经济是单一的,现在为什么要多元呢?除了大国有企业以外,一系列的不同的企业经济实体都出现了,因此,就要求我们金融机构必须是多元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特色的金融机构。大家看我的书里经验教训里讲到,我搞30年金融改革,其中有一条不成功,没有达到我的愿望,就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信用合作系统,  农村的信用合作是很有前景的,硬是把它城市化的,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把自己处于农民家系去,走进农民家里,住在农村。城市信用社是我从河南发现,到武汉汉正街考察,到上海去看,我发现太好了。一大堆硬币,小商小贩存到我这儿来,我就给他点,而且我不收服务费,大银行给他点吗?不可能。汉正街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城市信用社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这不是各位的原因,而是领导的思想和体制的问题。原来人民银行要成立中央银行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不愿意用人民银行几个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外国都是这么叫的,比如德意志银行。为什么不愿意用人民银行呢?我们到各位去调查,人民银行都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而且服务的非常好,带有合作社性质。所以,这个还得到国外解释,我是中央银行。考虑到人民银行的票子上已经印了,所以就不改了。当然,现在大家都了解了。农村社在这里不说的,教训更深,在这个书里都写过。

我觉得要多元化,金融市场要多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原来我们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现在这个市场一定要多元化、多层次,搞一个股票市场是不可以的,要发展债券市场,有企业债、公司债,对私人企业、中小企业也要发展债券,还要多层次,现在主板、创业板正在  推进所谓的第三板,要组织机构来做,总之要多元、多层次,才能适应经济的多元、多层次的客观需要。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就要为多元、多层次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成长,能够办出特雷,能够真正服务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实体经济。

现在,小机构一出现,我在银行的时候也是这样管的,大的我不怕,它倒不了,倒了有财政部。这小的一倒就脑闹事,别说现在银监会、证监会什么思想了,我看跟我那时候的思想也差不多。由于这种思想,就妨碍了多元化和多层次改革的推进。看来你风险少了,不让他发展,不让他跨区域,不让他干这个、不让他干那个,风险就少了,主管部门就安定了,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风险出现了,中小企业、微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难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未来靠什么?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靠高科技,靠有成长性企业的出现,靠结构的调整。你把这些都耽误了,转型怎么转?这不是影响经济发展最大的风险吗。所以,这些问题必须得认真考虑。

我说这些改革思路,因为我不管金融改革了,不是说主管想怎么做。我是说你思考问题、你的出发点要高,高在哪?高在国际化、市场化和多元化,从这个角度来想你自己的问题,我怎么发展。因此,就有一个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是简单的把这几个大银行规模搞大,然后上市,还是说我在未来的竞争中发展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特点,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拿自己的弱点和人家的优点去竞争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你拼得过四大银行吗?一定要讲自己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你自己的竞争力。

所以,这里头我要重复一句,核心的问题是创新,没有创新你就不会有自己的特色,只能跟着别人后面走。要创新,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没有人才,创新是闯不出来的,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要研究国内,人家的银行是怎么干的,人家的金融机构是怎么干的,还要研究国际。但更重要的,就是我刚才重复说过了,如何防范风险,把创新和防范风险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样,我相信各家银行都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实践中练真功夫,展示自己的真本事,创造出最好的佳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主席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有请中国银监会监管二部副主任蔡江婷女士演讲。

蔡江婷:尊敬的刘主席、各位女士、先生,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也结合这次论坛的主题转型与差异化,讲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转型是为了中小银行更好更快的发展,大家的牌照稀缺,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整体改革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但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同质化竞争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银行思考思路趋同,市场定位大中小全方位发展,客户、产品与服务没有差异,也没有特色,主要依靠过度消耗资本,信贷规模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简单粗放,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利差,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现在已经显现,银行的经营越来越难。在今年,可能大家体会更深刻。

第二个,规模,一个是利差逐步收窄,虽然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启动,但是中小银行始终面临稳定市场的压力,同时负债成本显著上升,部分银行不得不以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第二个是规模扩张受到限制,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总量的增长控制在20%左右,也决定了银行不能无限度放贷,很多银行围绕规模的各种创新层出不穷,这些非信贷业务发现风险的概率比较高。

第三个,是因为现在中小银行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制跑马圈地进行区域扩张,还是要立足于本地,服务好本地、社区和三农,在本地精耕细作,发现机会。

我们认为现在是银行转型的很好时期,因为前几年实体经济较快发展,社会资金充裕,有利于银行增资扩股,中小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和个体风险水平得到了根本改善。第二年,这几年中小银行的经营水平有了大的提升,各项监管指标改善,也为银行的转型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我相信在座的董事长和行长对近年来中小银行的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居安思危,求新求变,在行业竞争中谁转型成功谁受益,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是这样,银行的转型也是这样。

其次,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全面的转型,彻底的转型,在这里我讲三点和转型相关的问题,希望抛砖引玉,有助于大家在这次论坛中讨论和思考。

第一个是转变信贷结构。信贷结构反映在银行的客户、产品和收入结构,当前的中小银行普遍热衷于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这是转型的首要问题。银行转型必然要转变信贷结构,同时信贷结构也成为了衡量银行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同时,优化信贷结构也符合银行和经济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在经济转型大趋势下,一方面银行体系要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要顺应经济转型大潮,规避行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政策风险,在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占领先机。“十二五”规划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具体来讲,就是依靠出口转变和内外需结合,第二个是向绿化经济转变,第三是向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转变,第四是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银行在调整信贷结构中,要持续加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既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银行培育忠诚客户,形成银行与客户的共赢。第二是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第三是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绿色信贷,严格把握行业准入的界限。

第二个转型,就是在于转变管理的方式,当前银行同质化竞争严重,客户、产品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是银行的管理粗放,转型必须转变经营管理的方式,做到科学决策,管理精细,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实现集约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过程中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强资本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第二是加强业务流程改进,通过规范合理的流程强化内控。第三是完善银行的数据支持,第四是完善薪酬激励体系,第五是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信贷文化是银行公司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一家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层面和各个操作环节,信贷包括文化包括市场、风险、客户、服务、创新、成本意识等等,良好的信贷文化应该被银行各个层面、每个部门和所有的操作环节主动接受,指导他们按照一致的价值观念、银行的发展目标自觉开展自己的工作,能够发挥信托激励机制不能发挥的作用。

第三个转型,要注重服务和创造。加强服务是银行业急需改善的问题,要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产品,提供服务,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相比没有网络、资金优势,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水平。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人对金融创新谈虎色变,我们要吸取教训,避免过杠杆杆和信息不透明的创新,通过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会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小银行的创新和发展。09年以来,加大了引导的力度,倡导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另外,也尤其重点支持中小银行提供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我们下发了银行支持企业金融服务的一些政策措施,业内叫银十条,包括批量的分支机构,还有批准发行小微企业债,在资本充足率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还有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绿也给予了一定的容忍度。从01年这个政策出台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已经批准了12家中小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专项金融债,小微企业的风险优惠政策也会在今年二季度真正落实。

回顾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的历程,差异化、特色化将是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小银行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抓住宝贵的机遇,加快自身转型,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能力,积极为经济发方式转型作出贡献,实现银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在转型的同时,银监会始终把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的风险作为首要任务,确保中小银行能够持续的发展和稳健的经营。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实现中小银行的持续壮大和繁荣发展,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蔡江婷副主任的精彩演讲!刚才蔡主任在讲话中也透露我们监管部门的监管思路,将会指导我们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

接下来有请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先生发表演讲!

赵瑞安:尊敬的刘鸿儒主席、蔡江婷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北京银行董事长做今天的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以专注、专业、专营的差异化战略引领中小银行的转型与升级”。今天,我的发言是代表我个人,观点中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在经营转型,深化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举办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探讨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我想谈三个方面。一是中小银行的发展进入了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深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化解地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中小银行仍然是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目前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发展环境。一是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今年年初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深入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制度变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利率市场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中小银行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中小银行比较未雨绸缪,高度重视。刚才蔡主任也提到,理财业务的发展,应该说是非常迅速,也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前奏。

第二点,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不仅体现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的竞争,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等的发展非常迅速,对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形成了竞争和挑战。目前,信托业的资产已经达到4.8万亿,租赁公司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了金融业子行业的竞争,银行业的内部竞争也在加剧,目前上市银行已经达到16家。

第三点,银行业利用综合金融平台的竞争已经展现出来,一些大的银行已经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些交叉经营对于中小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客户的争抢、业务的争夺、价格的竞争、服务的比拼,已经使中小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些中小银行传统的中小企业客户在经历了发展壮大之后,大的银行也都纷纷抢过去,大小通吃,中小银行的客户基础也面临着威胁。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的营销能力、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需要中小银行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的行动。银行监管更加严格和国际化,今年新的资本管理办法正式执行,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发展进入了强资本约束时代,随着资本监管力度的加大,中小银行面临着根本压力。第三是业务与风险复杂化,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国内经济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小银行必须准确判断形势,牢筑风险防范体系。

第二方面,我谈一下北京银行发展的情况。北京银行坚定不移的实施特色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作为一家在金融改革开放大潮中孕育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发展经历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历程,2005年北京银行引入荷兰金融集团等境外金融公司进入,目前在国内十个中心城市设立了200多个分支机构,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上市,2008年以来先后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和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京银行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目前,总资产已经突破一万亿元,2011年的利润总额已经超过100亿元,人均创利超过100万元。去年的资产收益率是1.06%,资本收益率是16.2%。今年以来,北京银行完成了定向增发,目前资本充足率14.1%,不良率0.53%。成立16年以来,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首都、服务中小银行、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重点支持了首都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累计贷款上万亿元,为七万多户中小银行提供结算和贷款金融服务。专注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的市场品牌,成立了中关村分行,支持国家自主创新园区的建设。

夯实银行管理的基础。北京银行设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引入外籍董事等制度,建立强有力的董事会,有效的监事会,开拓进取的经营班子,持续强化风险管理,加强与ING的战略合作,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开发综合现代管理系统,测试信用风险的压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快机制体制的创新,率先设立统一集中的核算中心,和全行大集中的核心业务数,打造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建立起开放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岗位,肯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空间,干成事的人有激励。

持续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按照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使命,打造人与事业的和谐发展,培育幸福银行的良好氛围。

第三个方面是推进中小银行专注、专业、专营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中小银行的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正确措施。我想在这里提几点建议,一是对银行的分类管理要打破以出身论英雄的传统观念,借鉴国际标准,采取对银行的规模、财务状况、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指标,遵循市场化、动态化管理原则,各类银行按照大中小进行分类,打破目前按照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类监管的体制,提升银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点建议,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力度。支持一家中小银行就是支持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扶持中小银行就是支持中小企业。在有些场合,有些人提出来,要建立新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我本人是不太赞成这种观点的。因为服务中小企业需要成千上万家中小银行,把目前的这些中小银行办好,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放弃或者是歧视中小银行,应该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力度。如果说办一两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金融难的问题,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中小企业是遍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的产品、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千差万别,需要各种类型的中小银行为他服务,因此办好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也建议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实施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营业税实行减半优惠政策,那么我们中小银行就可以有更大的动力服务好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当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一定比例的呆坏帐,建议实行税前核销的政策,这样的话,我想我们中小银行的动力就会更足。

最近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包括鼓励银行发行中小企业专项债券,这样举措非常好。目前发行中小企业专项债,主要是前两位的银行,就是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能够发金融专项债的很少,所以我建议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占比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制,如果说一家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占比达到70%,他的存款准备金可以降低到10%,采取这样一种政策,那么我们中小银行也搞活了,中小企业也搞活了。应该说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政策有很多,只要政府监管部门、社会方方面面都给予关注和支持的话,中小银行的发展也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中小银行发展要以专注、专业、专营的经营模式实现差异化的发展,中小银行要集中自身的优势,聚焦目标客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中小银行与其他大中型银行竞争的竞争优势,实现银企双赢,实现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小银行的高盈利能力的发展,并且防范金融风险。目前金融业出现的一些风险,就是由于不了解相关的客户和相关的产品,所以说我想中小银行专注、专营、专业,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牢固基础。

最后,预祝本届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赵瑞安副行长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有请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文先生演讲,有请!

郭志文:尊敬的刘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感谢《当代金融家》杂志和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举办这个论坛,这个题目选得很好,刚才李主编专门讲了,这个论坛这个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商业银行群体,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哈尔滨银行在近些年来探索差异化、特色化转型过程当中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这方面。

我们从04年开始逐步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特别是银监会六项机制出台以后,我们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市场定位,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经过8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到去年底,我们小企业贷款余额是187亿元,累计为6.5万户小企业发放贷款400多亿元,有效带动45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目前我行以小企业贷款为主的小额贷款已经占到全部信贷资产总额的61%,收入占到总额收入的66%以上,成为我们的主要盈利来源,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1年荣获《亚洲银行家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小企业银行服务国内外奖项20余项,连续三次被银监会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下面介绍一下主要介绍,一是建立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05年我们提出并积极践行和谐共富的理念,核心思想就是建立有效的全方位的为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普惠制金融体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08年,我们提出用3—5年建成国内一流,5—10年建成国际知名的小额信贷银行的发展战略,目前应该说运营良好,我们相信,经过十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建成国内知名的小信贷银行的目标,为推动我国的小额信贷事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监控模式。06年开始,就已经建立小企业金融部及营销产品分控考核为一身,支行建立300人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审批效率,全方位满足小企业客户短、小、平、齐的特点,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立小企业运营模式,前台抓营销,中台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实行制度管控。分支行小企业客户经理划分为营销、产品、风险经理,协同作战,协调配合,铁三角的运行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四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信贷定位和营销策略,小企业信贷客户范围重点锁定一圈两链,一区两会,一优两新。

五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信贷产品体系,现在已经形成了多达27款产品的小企业信贷产品体系,组合成五大产品链条,即各类商品市场和集群客户为目标采取批量营销的做法,以商超通等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产品链条,以使用权抵押贷款为主的融资产品链条,以汽车合格证、应收贷款融资、质押授信业务为主的销售链融资产品链条。以微贷、增信贷等为主的产品链条。

六是建立以真实性为核心的小企业信贷技术。以一个原则、两个重点、三个辨别、四个关注、五个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现场调查技术。

七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信贷风险技术,独立研发小企业评定模型,对客户进行评级打分,作为客户准入筛选的第一关,目前形成以打分卡为核心的客户风险识别技术,同时在全行通过对现有信贷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信用平衡卡的电子化管理,科学设置财务与非财务、担保信息多位指标,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国内同行业实现与评级相结合的预授信制度,采用10+2的方法,10就是把握授信过程中的10个关键点,二是合法合规。

八是建立小额信贷IT技术。借助国际小额信贷先进技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微小企业贷款管理系统,数字化房产评估系统,拥有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颁发的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这些系统已成为哈尔滨银行小额信贷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2011年,我们又自主编制了新一代小企业需求系统需求书,构建了小企业信贷系统构架蓝图,形成了精细化数据管理等七大模块功能创新,进一步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九是建立独特的快速复制推广机制。我们小额信贷已经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复制技术,具备一定的快速复制能力,目前已复制推广到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和黑龙江内大部分地区,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

十是建立独特的专业化人才体系,我行立足于打造本土化队伍,培养自己的小企业信贷培训师和业务骨干,目前我行已有小企业信贷从业人员640名,占我行信贷队伍人数的64%,小企业信贷专家15名,形成一支专家型小企业信贷团队,努力打造中国小企业信贷的摇篮。

在这里,刚才听了刘主席的一番讲话,特别是提到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我想对我们以及在座的都非常有启发。这次《当代金融家》杂志组织的这个论坛和组建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这样一个平台,我觉得意义非常好,也希望我们《当代金融家》杂志更多的组织以中小商业银行为对象的各类座谈活动,使大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第三个,目前,无论是国家、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大多数银行都在探讨,都在谈论差异化、特色化和商业银行的转型,都在谈论探讨实施对小企业、小微企业方面的支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从哈尔滨银行这些年在差异化、特色化和对中小银行、小微企业包括农户这方面融资的支持,我们体会这是一项非常好的事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希望借助于这样一个平台,跟在座的各位同仁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

小额信贷这个领域对于我们国家还是刚刚起步,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毕竟探索和实践的时间还短,最多也不过十年左右。在国际上,我们这个时间还很短,特别是在国际上,我们小额信贷的话语权还少,积累的成功经验、技术、专家各个方面毕竟还是有限的,我们很希望借助于这样一个平台,联合国内更多的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这条道路上能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我们希望中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郭董事长的精彩演讲!国裕集团副总裁王亚洲先生致词,有请!

王亚洲:尊敬的刘主席、各位金融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参加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与各位金融界的朋友共叙中小银行的发展,我们国裕集团作为从事云计算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直在关注并参与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希望通过我们国裕集团打造的海量云存储基地和云端金融街,推动我们银行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支撑和促进金融业稳定快速发展重要的基础。金融业数据大集中也是一种趋势,它也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花最少的钱销售最优质的服务。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哈尔滨具有充足的电力、人才、地下水等资源,有稳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有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的洁净度,这些资源都是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最重要基础。业内专家也一致认为我们哈尔滨是全国最适合发展云计算产业、打造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最好的基地,哈尔滨也是全国最绿色、最节能的数据中心,我们也是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云端金融街的整体发展理念。云端金融街也是在政府相关指导下,在一行三会的监管下,通过我们整合云计算的众多知名厂商的平台,联合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成一套,包括交易平台、结算平台、网上支付平台、外汇交易实体平台、中小金融企业云服务平台等金融活动为一体的全面的整合的金融平台,为我们的金融客户提供生产中心、存储中心、灾难恢复、金融演练、远程数据保护、IT系统运维、网络优化、安全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外包以及各种云平台服务。最终,将形成金融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的海量云存储基地总的规模面积是12.8万平方米,将提供4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其中我们的云端金融街是2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有1.4万平方米投入使用,现在也是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入驻。我们也是将构建全国最大的金融行业后台为核心,以我们中国运谷海量云存储基地为基础,以云安全为支撑,全面汇集银行云、保险云、证券云和中小企业金融云、监管云等行业云,显著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助力金融行业的发展。云端金融街将入驻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中国分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一百家。同时,汇集全国的金融资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结算中心、外汇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各大金融平台。

在海量云存储基地的基础之上,我们首先打造的是云安全平台,因为金融行业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如何将我们的数据安全、信息安全能够有效的保障,就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国裕数据提供云平台的防护服务,云计算安全平台架构体系也是依托多住户,是现在多住户体系的身份认证、安全隔离。也是在安全平台的支撑下,我们云端金融街提供四大方面的服务,第一方面是IT资源的交互服务,依托我们的海量云存储基地,为金融客户提供建设信息化系统所需要的所有基础资源,网络及软硬件平台。金融客户无需再购买软件和硬件设备,机房建设,招聘专业的IT人才,可以通过专线或者互联网来访问使用我们的IT资源,就像购买水和电一样方便和快捷。金融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国裕数据获取所需的IT资源,从而减少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的扩展,来减少和增加我们的使用范围,然后按使用量进行计费。

第二大方面,是我们推出了金融产品超市。金融产品超市是在投资者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机构之间建立的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提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产品的发展、评比、交易的平台,客户可以登录平台后,就可以查看各种金融产品,通过对比选择,条件筛选等多种方式,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可通过平台直接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网上买卖,也就是像现在我们所用的电子商务淘宝网一样。同时,我们为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融资平台,为其提供贷款、投融资、担保等多种金融服务,方便企业货币参加,作出最正确的选择。金融用户也可以在平台上查看资信资质的企业的融资需求,便于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

第三方面的服务是银保通服务,在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构建一个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下,多个交易方进行连接交易,屏蔽了各系统之间的差异,适应不同的业务、交易流程和交易接口,跨区域性的全面快捷实现数据的传输。

最后一个服务是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国裕数据也是依托我们海量云存储基地和金融行业交互平台,搭建上层的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平台,帮助金融客户发现并获取表面数据之下核心商业价值,锁定优质终端客户,提升金融行业终端客户的竞争力。

我们国裕集团作为专业从事云计算的企业,将通过我们打造的绿色、海量云存储基地,和我们推出的云端金融街解决方案,为在座的各位金融界的朋友提供服务,也将推动中小银行转型和差异化发展。最后,也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王亚洲先生的致词,下面是茶歇时间,接下来就进行圆桌议题的第一项。

(茶歇)

主持人:继续我们的论坛议题。首先我们有请华润银行董事长蒋伟先生作主题演讲。

蒋伟: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因为我是非银行出身的人,我一直是作为华润的CFO,因为华润收购珠海城市商业银行以后加入的银行业,以前都是作为借款人跟银行打交道,现在是反过来怎么样作为银行去跟借款人打交道。大会给的题目叫“谁捆住了中小银行的手脚”,我想给这个题可能是想让我们一块来讨论中小银行的发展,怎么样才能让中小银行发展得更加好。

这个题目从我们自身的思路来看,其实因为华润集团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华润过去业务的成长都是在不超过十年的时间成长起来的,从产业业务的形成过程来看,一个生意我们要想把它做好,要想建成在行业有领导地位,实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我们的战略,就是我们战略所必须要解决的作为一个组织,你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我想产业的经验对银行来讲也是非常相像的。虽然说银行是受到监管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尤其是现在舆论,包括温总理讲到的打破银行垄断,包括我们自身的所谓利率市场化等等,都要求银行必须要去思考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寻找一个持续盈利的生意模式。

对于我们来讲,这个命题实际上跟华润集团去收购这个银行是非常直接相关的。因为华润集团作为综合性的多元化企业,我们实际上在产业的业务发展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发展,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汇报一下。华润集团在香港成立,总资产7800亿左右,营业额3500亿左右,行业范围包括地产、啤酒、零售、医药、燃气、电力还有水泥等等,在这些行业里都具有非常举足轻重的作用。华润本身这个产业的发展来讲,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利用金融手段去探索怎么样提供一种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金融解决方案,并以此来获取利润的一种思路。实际上在国外来讲,有很多比较成功的企业,比如说像美国的GE,通用金融,他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管理实践和骄人的业绩。当然,08年金融海啸,GE也是受到了冲击,可能市场和理论界对于GE的模式有很多的质疑,但是我是觉得实际上GE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的。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华润集团怎么去走,我们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很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做到把我们的金融跟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特色的经营,以华润的产业为基础,利用这个产业基础,去把这种产业的客户转换成银行可以提供服务的优质客户。这些客户既包含了机构的客户,也包含了个人。机构来讲,因为前面有很多的领导和同仁都谈到了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实际上对于一个产业来讲,我们可以说不管是多大的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其实它的上下游很多发生关系的都是中小银行。比如说我们的零售,我们在中国有差不多四千个零售店,我们有超过三万个供应商,这些供应商都是非常小的,完完全全是符合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的定义。由于从产业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摸索清楚这些产业的上下游的客户,他们的金融需求是什么,并以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相关的产品。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比如说像幸福通,比如说我们做的业主贷款等等,都是基于这么一个思路去做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怎么样把产业的个人客户转换成银行可以服务的客户。比如说我们华润的燃气,我们现在进入中国,是中国最大的燃气公司,我们做城市管网的经营。我们的有效客户现在应该有三千多万,按照我们的战略规划,5年以后会超过七千万。我们的置地,包括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万科有非常多高素质的客户,这些都是有机会转换成我们可以提供服务的客户。还有就是我们的零售,有四千多个网络,有超过13亿次的交易,实际上这些都是潜在的客户,可以从我们个人金融方面来说是很重要的客户。所以,利用产业基础特色经营,打造有竞争力的生意模式,实现一个金融银行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具备这么一个条件的。当然,这里头也有很多值得探索、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为了做好这个,实际上从我们来讲,我们从人的层面是最核心的,现在我们银行的组成,刚才刘主席讲得非常好,就是国际视野,市场化竞争。在我们自己来讲,我们的银行,我们的行长是从汇丰银行请来的,他是做信托服务的全球总经理,是华润里面做得最好之一,当然他有很强的中国经验,我们做风控的也是来自于汇丰超过30年的风控专家,也有从台湾请来的专门从事零售金融的副行长。在国际视野这个基础上,我们也请了大量国内的同行,尤其是我们在广东地区,有很多同行都加入到我们团队里面来,在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金融,各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坚力量。

对人的关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两天,我们在北京附近的白洋淀管理工程学院,我们从产业里精挑细选38位30—35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人士,开了一个产融结合班,这个班既有两个半月的理论学习,还有纽约大学的学习考察,还有就是在银行内部的轮岗,以及最后利用询证学会的方式,真正去摸索总结一些银行金融产品出来,最后能够真正转化成价值,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索,我觉得也是寻找银行发展之路的核心所在,就是所谓的人。

第二个,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所谓的创新对银行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但是对于创新来讲,可能每个同仁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觉得,当然创新对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也有很多的思路和想法。比较简单的,产品创新,其实还有组织创新、生意模式的创新,等等,都是非常核心的。对于中小银行的发展来讲,刚才休息的时候,我跟李主编做了一个简单的交流,我们可能指望我们上市,可能指望我们的股东给钱,但是这条路是不是都可以走得通?是摆在中小银行面前很重要的一条路,就是我们自己要抱团取暖,为此,我们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发起了城商行俱乐部,是基于共同发展的一个非正式的俱乐部。现在来讲,因为华润产业的基础,我们有很多供应链,上下游有很多的客户,除了城商行、中小银行以外,包括国有大银行,这五大家已经有好几家表示出非常强烈的兴趣,愿意参加这个俱乐部一起来做这些客户。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对于我们中小银行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也特别希望将来有机会,在座的各位同行在这方面进一步的去探索,共同去发展。

当然,创新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产业和金融的结合,真正能够给中小银行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可能全面金融解决方案这个词翻译过来比较拗口,我觉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创新的理念。一般想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就是想到对他的贷款,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针对他设计出一系列的金融服务,除了银行,还有信托、证券公司、基金类似这些思路的文化类基金,可以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我们可以给我们的中小银行提供一个综合的方案。所以,我们华润银行有一条使命,叫做成为客户首选的业务成长伙伴,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支持中小银行最后能够长大成人,成为这个行业领军企业的这么一个想法。当然了,银行创新里头很核心的还有一个就是风险管理,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我们同仁来讲,大家非常认同。风险管理能力,我们觉得是银行最核心的能力之一,没有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谈不上发展,也不可能有创新。

第三点,关于中小银行发展,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对监管部门要提一个要求,就是所谓的差别监管。通过差别监管,我们希望能够催生出一些特色银行,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我们要寻找特殊的模式,特色化发展。对于监管部门,可能他要在监管政策上有一些差异性的监管,实际上我们讨论这个银行发展的时候,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今天上午蔡主任代表银监二部也做了很好的发言,看得出来他们也对差别监管做了很多的探索,这个实际上可以持续不断的供中小银行大家共同来研究,作为我们这个层面来讲,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利用这个差别监管,最后能够支持到中小银行的发展。差别监管实际上来讲,可能要根据银行本身的管理能力,我们可能还要根据银行的业务形态,比如说像华润这么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多元化企业,我们实际上是跟着客户走,我们在江苏有一千亿的投资,我们在广东到现在有八九百亿的投资,在广西有四百亿投资,未来在中国大概有七八千亿的投资,预示着我们在这么一个重大的广泛范围里头,有非常优质的客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非常好的体现。所以,类似像这样的一些企业,类似这样的特色银行,可能它的发展,我们就要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去支持它的发展。

我觉得还有一个差别监管,就是对于基于市场化这么一种条件下的中小银行之间的并购、重组、整合,政策上可能也有必要去研究怎么样去推动这个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实际上从我们产业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必经的这个阶段,就是行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和重整。其实华润很多的产业很大程度上我们是靠并购重整发展起来的,银行来讲,因为是监管的一个行业,现在在这方面的政策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和行业本身是有这么一个需要的,也是非常需要我们在座的同行共同去思考、寻找到一条很好的路,支持我们中小银行的发展。

最后,结束语我想说,其实我们应该是要差别监管、特色经营、市场化运作,去寻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蒋伟董事长的精彩演讲!接下来的时间将进入到今天论坛讨论的第一个议题“谁捆住了中小银行的手脚”,由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粟勤女士来主持这个议题,有请!

粟勤:谢谢主持人!这个论坛的目的,今天上午刘主席已经讲过了,就是交流思想、启发思考。我想,来了那么多在座的银行家,大家来的目的就是想要交流思想、得到启发。我们第一个论坛的议题是“谁捆住了中小银行的手脚”,从这个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主要讨论中小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比方说中小银行需要怎么样的政策扶持,需不需要政策扶持?如果需要的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中小银行是不是应该跨区经营?我知道的信息,很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跨出了本地的城市,已经在很多其他区域设置了分支机构,还有很多的中小银行在外省市发起成立了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这些的一些鼓励中小银行跨区经营的政策应不应该持续下去?应不应该鼓励中小银行上市?中小银行的创新能力遇到了哪些外部环境的制约?所以,我想肯定在座的各位银行家有很多的话想说,所以我有不再多说了,看看哪位先发言。上午已经有一些发言了,比如像北京银行的赵行长已经谈到了对于发展政策的意见,我想大家还有很多话想说,希望大家能够交流出来,畅所欲言。

丁锋:我是杭州银行的,我因为兼北京银行的分行长,我谈两个事情,一个是中小银行需不需要政策扶持?我的观点跟大家说的不太一样,大家都认为中小银行要扶持,刚才也讲到差异化的监管,我倒认为还是讲平等吧,中小银行要求的不是说政策的倾斜,只是要求国民待遇,跟大中小银行不讲出身,不讲成分论。只要是公平的政策、公平的待遇就行了,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各自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在细分市场上作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来。这是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关于跨区经营问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跨区经营的实践经验。就像北京这个事情来说,现在主流观点认为北京总部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北京是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北京的金融机构非常聚集,所以北京不需要中小银行过来,你们中小银行到北京来,主要是追逐大户,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观点。包括国务院分管金融的领导同志可能现在也是这个观点,你们应该做社区银行,你们应该服务好本地。但是我想,因为北京金融竞争的情况,北京的总部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这是硬币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北京也是一个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庞大,而且质量相对于其他地方更高的一个地方,科技含量、文化含量底蕴更好。但是,服务于这些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在北京非常少,跟杭州相比,我们杭州银行,举一个数字,北京两千多个专业市场,60多万从业人员,我们看大红门卖服装的、卖海鲜水产的、汽车配件的,做木材的,做石材的这些,在杭州银行到北京之前,我可以说基本上这些一个空白的市场,有个案,抵押的做、担保公司做,其他的几乎不做。我们08年来了以后,09年开始介入,第一个就是搞的市场的联保,坦率的说,民生银行就是跟我们学的,我们2000年就开始在杭州搞联保贷款。目前在监管部门统计的口径,我们现在都讲中小企业,大家都在混淆这些概念,很多都说我们中小企业占比多少多少,但是刚才哈尔滨银行也说了,他报的这个数字比较实在,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统计500万以下的概念,这个话在北京现在整个贷款里面,我占到了20%,但是客户数已经达到了85%。去年光是专业市场的客户做了1800户,户均贷款90多万,其中50万以下的1100户。在这个市场上,民生银行在跟进、邮政储蓄银行在跟进,然后包商来了。但是这个市场的容量是杭州的5—8倍,杭州有将近30家银行在干这个事,而在北京只有6、7家银行,贷款额可能不到杭州的十分之一,所以这个市场非常大。我感觉跨区域这个课题从这个数字来说,大家感觉需不需要中小银行到北京来,已经不言而喻了。

再举一个例子,在北京顺义区大概有两千亿的金融资产,2010年我到顺义做了解,不要说是在我们国家比较偏远的省份或者地市,就是在浙江,上两千亿金融资产的11个地级市里面也只有一半,浙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但是就这么一个地方,在浙江余杭,一千亿资产的县级市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区,有30家金融机构,所有股份制银行全部到齐以外,现在有的城商行基本上都有,在这个地方的竞争才叫激烈。在顺义那个地方,股份制银行十二三家,才只开了3家,国有银行工商银行顺义只有一家,两百亿存贷款规模,15个分支机构,多少对公信贷客户数?不到30个。在我老家余杭,杭州银行我筹建的,现在700个对公信贷口,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所以,北京在小企业金融市场上是一个蓝海,是一个处女地,某种意义上落后杭州5—8年。所以,要不要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从市场的需求来说,这两个例子我认为已经不言而喻了。

至于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对中小银行本身的提高来说,是另一个课题,由于跨区域发展,让中小银行资源配置、资产配置多元化。比如杭州银行在浙江,浙江的经济特点主要是加工工业制造业,大家都看到,这两年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顶峰期,但是在北京可能科技企业这一块比杭州要强得多。我们到了北京之后,搞了一个中关村科技支行,做这块业务,发挥我们政策灵活的优势,我们来细分市场。在北京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型金融的支持代表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做了一些资质、产权质押,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中关村几万家企业,这几家银行做得过来吗?去年我们杭州银行作为中关村第九家专业支行,我们细分市场,我们做了一个什么事呢?就是刚才刘主席讲的新三板市场的金融服务,我记得这是06年国务院给中关村的特殊政策,非上市企业经过中关村管委会的批准,可以在深圳交易所挂牌场外交易,现在有一百多家企业。这个市场由于是轻资产,传统信贷的抵押担保公司的方式难以满足,没有人去做这个事,我们去年搞股权质押贷款,一百多家我现在建立了60多家的关系,30多家5个多亿的授信,下去了3个多亿。今年这30多家里面,有1家下个月上市。对我们杭州银行反过来说,刚才蔡主任讲的调整信贷结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来制造业在杭州占比很高,我们最高的时候,制造业贷款可能要占39%左右,我们这两年在逐步的下降,也是跟我们跨区域发展的布局有很多关系。

还有一个人才,以前局限在杭州,招不到人,可能杭州的竞争机制也非常激烈。到了北京,坦率的说,现在我们分行就有多位来自于国有银行或者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人,也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从中小银行的发展来说,这个答案已经是不言而喻。我只谈这么两个问题。

粟勤:谢谢丁行长!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杭州银行在北京设立分行做得不错,当然比如像包商银行也做得不错,请郭凯军先生讲讲你们在北京做的情况,顺便也提一下政策建议。

郭凯军:我来自包商银行,是李镇西董事长的助理,作为董事长助理,我管的是战略,而且是不管具体业务。但是我想针对这个问题粗略说一下我的意见,我非常赞同丁行长说的,现在我们不要奢望说对于中小银行特殊的支持和关照,给一个公平就可以了。我们知道外资银行在我们中国开天辟地,在好多地方都打开一片江山了,允许他们的支行在我们下面的城市,甚至设立村镇银行,现在我们对内开放反倒有一些约束。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中国在市场化道路上,终究有一天,市场的力量是主要的。而且我们业务的发展,不管市场定位怎么样,对未来的战略怎么样定位,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什么?市场我们知道的这只手总是牵引着我们向某一个方向发展。比如说包商银行在小微企业这方面,可以这么说,虽然我是去年4月份加入这个团队的,但是我感觉他在微贷行业会做出自己的一个模式,完全是被挤到这个行业的,因为在很多大项目上你跟大银行争不过的,所以这是市场的导向。所以,我认为我们未来仍然是要集中在市场,要深刻的研究市场。我们北京分行去年4月份成立的,大家可能从中央二台看到我们北京分行在小微企业做得非常精细,比如我们的微贷人员非常辛苦,类似扫大街的做法。

刚才丁行长说了,北京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我同意,我们也做了调查,光海淀区小微企业就有80万户,目前我们金融服务满足不了这80万户,甚至他们渴望金融给予支持。这是数据,能够支持我们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未来如果这个银行有理想有抱负,当然了中央政策是对的,因为他更多考虑的是什么?他这个系统考虑的是一个全国的范围,你能扎扎实实把地区的经济支持好,那你的中小银行的定位对不对?也对,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比如说英国的四大银行,他的起家是怎么起来的?他就是类似农村信用社起来的,在成长过程当中,看他找准市场定位没有,找准市场定位,未来的发展又满足了市场需求,甚至创造了市场需求,然后,创造需求之后再去满足他的需求,这样一个拉动和推动作用,这个银行就会发扬光大,任何一个大企业、大银行都是从小企业、小银行起来的。如果我们限制了一些优秀的银行,对国有的大银行形成竞争,他们的管理或者他们的变革步伐就会迟滞。如果我们用市场的角度看,鼓励城商行做得好一点能把控风险,市场定位非常精准的走出去,不仅带来对市场的满足,或者是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催生一部分非常优秀的银行。

以前我是搞研究的,在这之前我是建设银行的高级战略研究员,进到包商银行之后,我发现有一批团队,恰恰是这部分银行未来很可能有一批脱颖而出的银行。我个人认为一定要给一个竞争,我们觉得我们不怕垄断,我们就怕你把我的竞争途径封死,只要竞争存在,垄断最后会打破。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国家在现在这个时候是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因为宏观经济面,我们的三架马车两个问题都出现了,比如说投资唯有消费增长,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人均工资水平在世界的比例上排50名之后,所以有巨大的困境。因为城镇化这个过程,我敢说20年不会结束。这样的话,我们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也初具规模,如果把得住市场契机,我想不捆住手脚,即使有些银行的暂时生态环境不太好,长远看,我们这块业务追究会面对市场。谢谢!

粟勤:感谢包商银行郭凯军先生的发言,下面我们期待更多的银行家参与我们的讨论,有请南粤银行的廖行长。

廖文义:很高兴参加李总举办的这个论坛,今天的话题是转型与差异化,无论是大银行小银行都存在转型的问题,国家的产业结构在转型,整个社会都在转型。我们银行处于第三体系,也存在转型问题。怎么转?从公司发展转型到业务的发展模式,到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到人才、到金融理念、企业文化,所有这些一系列的对城商行目前来说,都存在一个转型问题。转型是一个不可质疑的话题,现在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转型的路径在哪里,转型的政策支持在哪里。比如说关于各家银行的战略目标的问题,现在提法很多,每一个城商行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怎么个提法,有的是人提社区银行,有的是提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有的是提未来的上市银行。我觉得这里面都有一些差别,那么在监管政策上怎么样引导,我觉得不是很明确。

第二个,要解决这些转型的问题,有没有政策上的扶植,或者说转型的力度,我觉得我们这些小银行的转型要顾及三个问题,第一是你的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你的社会地位,没有规模就没有我们的股东和员工的效益。还有一个是质量问题,还有一个是效益问题。现在我们南粤银行的董事长提出来,南粤银行的转型应该是把这三个目标同步做,这个难度就很大了。打一个比方,好象是在耍杂技,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又要规模、又要效益,还要速度。因为现在是一个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你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包括设置异地分支机构的机遇,包括抢占市场和人才的机遇,不抓住这些机遇,你就比别人慢了几步。实际上我们21世纪的前十年,也就是我们第二梯队发展最快的十年,2003年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都是很小的,经过10几年的发展,他们达到了两万多亿的规模,我觉得我们这一百多家的城商行,再过十年肯定也会培养出像第二梯队那样的全国性、规模比较大的、内控比较严的银行出来。所以监管政策不能一刀切。

现在我看监管部门的内部调研的政策动向也在调研这个问题,是不是按照资产规模来监管,还是按照特色来监管,目前银监会还是按照机构类别来监管的,所以导致在每一个版块里面没有差别,版块与版块之间差别又比较大,所以这个不利于做出特色、也不利于做出差异化。

全国的城商行我不太了解,像广州银行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资源,东莞银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发展起来的,珠海银行原来很困难,现在有大股东的背景,华润是大股东,他可以依托华润集团的业务,业务做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像平安银行,原来是深圳银行,现在依托平安集团。像南粤银行,我们原来是湛江市商业银行,去年9月份由银监会批准改为南粤银行,他没有政府的背景,也没有一个绝对控制股东,所以,我们宏观调控的时候引起的这两大版块,一个是政府平台公司的业务,一个是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业务,我们这两块都很少,我们的市场定位完全依靠我们的高管团队和核心团队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从股东结构到客户结构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银行。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所以什么叫特色化、什么叫差异化?这种特色化和差异化在监管政策的扶植和支持下,它的差别又在哪里?所以,我个人理解,我觉得现在整个外部的监管环境,没有体现对城商行的这种差别发展,特色化发展的整个政策的支持体系,不是特别的细致。所以,我觉得我刚才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说各家银行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依托于政府平台,有的依托于大股东的平台,有的完全是依靠市场的平台,所以城商行我可以大体上分为这三个类别。

就第三种情况来说,一个市场的发展平台的城商行怎么发展?一个要政策的支持,第二个要整个社会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对我们来说,转型遇到了哪些困难?第一,我觉得目前监管政策对分支机构一刀切的政策非常不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刚才各位也都提到了,国外很多的股份制银行都是从小银行发展起来的,比如说加拿大的枫叶银行也是小银行,也是城商行,1980年当时人民银行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也是美国的一个社区小银行,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向全球,我们就不行吗?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所以在机构发展上,是按资产、还是按照风险评级综合指标,还是按照这三大类别来进行区分,这个值得探讨一下。

第二个,就是随着一部分城商行从二三线走向省内,甚至走到省外这么一个管理半径延长。二三线城商行在跨区域经营之后,面临着管理半径延长,人才是最短缺的,也带来了我们的科技系统的短缺,所以,一个省的省会中心城市往往是这个地区的金融中心城市,只有到这些人才高地、信息中心、资金中心去设立一些第二准入,如果有这个政策,我想会有利于解决城商行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中央能够支持各家银行到上海设立第二总部,人民银行带头到上海设立第二总部,最近银监会又批准中国银行到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兴业银行、广发行很多第二梯队的股份制银行到上海设立第二总部,为什么没有中小银行到省会城市设立第二总部的政策出台呢?他们担心的是你没有人才,本身没有人才,所以我需要到这些地方去招人才,这些人才可能不一定到二三线城市去,像广东的人才主要是集中在三大城市,第一是广州,第二是深圳,第三就是广州旁边的佛山、东莞,湛江是粤西一个欠发达地区,离省会城市最远的地级市,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人才信息也比较落后,虽然有机场、有火车站,但是有台风,台风一来湛江很多机会就没有了,没有飞机就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在二三线城市的城商行已经有了跨区域经营的这么一个基础和背景的情况下,监管政策如何支持这些城商行在省内的中心城市设立所谓的第二总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大胆的提出来,但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不能遮遮掩掩,不能藏着掖着。由于时间关系,我也不想探讨太多敏感的话题了,但是作为个人的观点,大家交流一下。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粟勤:谢谢廖行长的精彩发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上午的论坛就到此结束,下面期待着各位更加精彩的发言。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各位参加上午的活动,上午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下午一点钟再继续我们的论坛。

(午休)

主持人: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回来继续我们的论坛活动。接下来,我们有请龙江银行行长关喜华女士作主题演讲,有请关行长!

关喜华:尊敬的李总,金融界各位同仁,主办方和协办方各位领导,非常感谢给我们龙江银行一个机会同大家一起交流,因为龙江银行刚刚成立两年时间,还是非常有必要多做一些宣传,非常感谢!

昨天我们两个同事忙了一夜,做了一个PPT,希望各位能看得清晰一些。我汇报的题目就是“创新引领龙江银行差异化发展”,分四个方面,首先介绍一下龙江银行,然后讲一下我们在创新方面这几年来的一些探索,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管理创新。

龙江银行是09年12月25号挂牌的,原来我们从属于大庆市商业银行。我们在设立从属的同时,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大众集团,这个是代表黑龙江省政府的,第二家是中粮集团、上时集团、北大荒集团和上海国际集团,这几大股东的引进,主要还是基于龙江银行发展战略为前提的,尤其是中粮银行原来是大庆市商业银行的大股东,占股20%。北大荒集团也是黑龙江目前农业产业做得比较好的,现代化已经达到98%,北大荒也是国内500强企业,上时上国际也是国内500强,我们总行在哈尔滨。

两年来的发展,从我们筹备期间就开始研究龙江银行的发展战略,基于原来几家行的历史传承,我们主要确定了面向农业产业、中小银行和地方经济,同时在经营策略方面,我们在前半年研究出五化,差异化、特色化、社区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确定了发展战略是反哺三农,也是全国第一家做产业的银行。实现城乡联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合作共赢。我们感觉主要是中央连续九年的宏观政策一号文件都是对农业非常重视,另外黑龙江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粮食产量现在是全国第一,但是这个产业的附加值相对比较低,多数地市还没有地方银行,很多地市中小企业一般来讲,上百万以上的贷款都要到哈尔滨审批,所以像伊春、大兴安岭这些比较偏僻的地方,中小企业的贷款基本上没有办法做,所以当时我们觉得黑龙江的农业的潜力非常大。同时,基于大庆商业银行和中粮集团的共同探索,有一个微观的基础,这个我们做得比较早,是06年开始研究的。所以,基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一些专家的帮助下,确定了刚才我说的城市为基础,反哺三农,为我们国家的城乡统筹,完善二元结构,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维模式。

应该说,我们这几年来的探索在全国做了三个第一,一个就是银监会认为我们是全国第一家农业供应链来统筹规划机构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这个是银监会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的22期简报上的文字认同。第二方面,我们是全国第一家社区银行,是2004年在大庆市商业银行开始试点,05年到美国富国银行考察学习,建立培训合作关系。07年,全国银监会认定我们是全国第一家社区银行,在大庆市商业银行试点。第三个,我们也是和包商银行一样,引进的是德国IBC的技术,是东北三省第一家引进的。现在这三个方面重组以后,在哈尔滨以及黑龙江省各地市进行复制。

经营的效果,到去年年末,我们基本形成了品牌体系,八大业务品牌标志着龙江银行的产品体系初具规模,一个是惠农、第二个是农业贷、第三是社区银行,资质通是公司业务的,还有资金业务等等,这八个品牌是我们行前台的五大业务中心,一共126个产品。通过渠道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现在惠农链贷款耕地4000元亩,惠及惠农600万人,解决了20万人的就业问题。小农人社区服务站,在哈尔滨市建立了一千家,这是和富士康合作的模式。去年年末,总资产1533亿,比09年成立的时候增加1227亿,增长278%,实现了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差异化、特色化体现的比较明显,尤其是蔡主任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第二方面,介绍一下产品,下面分几个方面,我介绍一下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主要是基于技术支撑、商业模式、产品体系和效果。惠农链产品,技术支撑是中粮集团,另外我们又和Rabobank合作,引进了供应链分析的风险防范技术。这几个因素都是通过了6年时间的探索,主要是公司加农户加银行加保险加政府加科技加信托,这些模式都是每一年根据我们在工作实践当中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现在已经复制到公司加协会加合作社加小微企业,银行主要在这个产业链当中进行融资,保险公司主要是为防控自然灾害的风险,政府是保证订单的实现,科技是我们在黑龙江为合作社、农户和小企业做一些辅导,同时为第二年的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进行一些预防,尤其像科技指导、种子、施肥等等。信托是使黑龙江农民的土地,通过一个信托产品反质押给银行,这样在全国我们也是首家实现了土地流转,这是06年做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像土地承包权、鱼塘承包权。从这么多方面看,最重要的就是供应链的金融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核心企业对提升竞争力非常有帮助,尤其是比较成熟的原材料第一生产车间的培育,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低成本战略有利于实施。风险控制主要是从依据物流和信息流的闭环,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都是由核心企业带动的,由核心企业做担保,这样的话,对银行来说,风险相对可控。另外,就是应收、应付账款都可以做质押,通过第三方做监管。这些是我们的产品体系,这是农户的产品,这是农业企业的产品,通过闭环形成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对于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贡献还是比较大的。另外,是有利于大农业的形成。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09年6月27号来到黑龙江,到我们的试点区域,对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深耕细作的地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银监会的简报,这是我们获得的奖项以及这几年的成果,还有地方金融都对我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去年我们搞的一次农村金融创新论坛,有人民论坛,还有中央八大主流媒体,中央一台、中央二台、新华社、金融时报等等,到龙江银行去,授予我们基层调研点,给了我们一个最佳创新奖。这几年的成果,我们成立两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86亿,涉农贷款占全行贷款30%以上,其中农业供应链占50%以上。

第二方面,介绍一下小微企业的做法,主要依托IPC的技术,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做四专、五C、六重和七法。我们IPC技术在黑龙江省的细化复制。商业模式是主动加快速加技术,引进美国银行的主动营销做法,快速就是全部都是信贷工厂一站式服务模式,基本上当时就放款,技术就是信息流技术、控制技术等等。我们的产品体系是根据小企业成长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发出容易、便宜和快E,主要是在小企业成长初期推出来的。在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这几年由于信贷规模紧张,我们主要做了集合券的发放,另外还有行业顾问、IPO前的咨询等等,当然也包含引进PE、天使资金等等,这些对小企业的帮助非常大。这是小企业取得的成果,银监会服务小企业产品创新奖,2010年小企业信贷机构最佳创新贡献奖等等,各方面的评价非常高,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技术输出,我们的小企业主要技术输出是在小贷公司。这几年我们一共累计发放347亿,尤其是在科委和工信委,我们做的科技发展基金和助保基,黑龙江的小企业包括农户都是做直补的,我们把财政部的直补基金拿出来作为发展基金和保证,这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下面我们资质通业务主要是我们公司类的业务,我们行的业务条限很简单,一共五大中心。除了三农和小企业,其他的全部在公司,我们公司这两年都没有什么指标了,主要倾向于三农和小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是做投行、引资和引质。引资方面主要做券商、PE、信托公司和国际上的投行,大概30家单位。引质是一个管理咨询平台,这个业务现在来看,在信贷规模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创新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一般像公司类企业需要的贷款,比如他需要五千万,可能我们只能给他500万或者一千万的投入,然后引进其他社会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难题。一般的合作模式,都是我们大股东龙江银行加上合作伙伴这样一个基本思路,然后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最后帮助中小银行上市。我们黑龙江上市企业由于我们给做上去的比较多,他的上市平台,一般我们和金融办合作,很少由企业自己找到券商合作,都是通过我们地方银行帮助做的。前期优化比较成熟以后,再推向我们合作的券商。

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六大板块,咨询、顾问、并购重组、资产转让、融资、代理和资信证明。我们日常有专人做,比如说有做财务管理、税收、融资服务、投资理财的,另外公司治理、并购、行业分析和绩效考核。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多元化企业在管理上还是缺乏一些先进的管理工具,所以按照我们龙江银行做的体会,在6S管理方面,对小企业的提升非常重要。另外,帮助中小企业做绩效考核和行业分析,目前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案例,我们做了17家企业的上市,前期的服务收费比较低,帮助中小企业做战略,同时帮助他们做落地的,一年大概就是50万服务费的收入,主要是帮助他上市以后,他的业务都会在我们行。

第三部分就是渠道创新,我们主要做了全国首家社区银行,是从04年开始做的。这个技术是美国富国银行、康美银行和富士康给我们开发的软硬件平台。商业模式是渠道加促销加培育加理念,一般是在大社区设立一家比较大型的机构,面积在一千平方米左右,其他都是小型的,大型的是授权比较全面、比较多的,小型主要是做收单,一般有社区合作型,和民政通过社区合作,另外就是专业市场商圈型的,另外人工智能型,大概5、6个人工,自助设备是人工服务的。促销主要是我们通过各种代理,像我们行的网点代理像火车站、飞机票、洗衣服务等增值服务,这些是非常多的。我们还有自己的小龙人艺术团,每个员工都是演员,我也是和大家一起去演出的,每年有上千场社区的文艺宣传活动,深入到社区和乡村。另外,就是在生活方面的服务,我们的模式叫CPC模式,基于这些模式,大家看着可能比较辛苦,但实际上回报期大概也就是三年左右,三年以后我们有一个效果。这个效果是这样的,到2011年底,我们的客户数量增加非常快,我们的网点只在大银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工行、建行储蓄存款的绝对值每年做不过我们,我们大概在30个网点左右,但工建行就七八十点网点,我们每年都在10亿到20亿,工商银行一年也就增加10个亿左右,所以我们的这个体会非常深。

这种产品体系除了我们传统产品以外再加上金融服务,另外加上增值的生活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就是这几天我们体会非常深的,“36588”,365天早8点、晚8点的服务,另外我们建立了百行千站万点的合作,通过跟富士康合作,建立了一千家社区服务站,富士康给我们开了软件平台,在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市民政合作的648社区和300多家同泰药店,通过富士康生产的机器全部实现日常的缴费和日常可追溯食品的销售,包括家政服务,全部在一台机器上实现,这些载体都是龙江银行的龙江卡,所以各级业务的增长是很快的。另外像我们搞的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运输类汽车贷款,这个也是获得了产品创新奖。我们在大庆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东北、华北、内蒙等地区,现在到哈尔滨以后,又拓展到新疆、云南、甘肃等地。从05年做到现在,一笔贷款都没有,我们体会到他还是比消费类好得多,把汽车看成一个单体的经营业户。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管理模式的创新。6S管理主要讲战略、全面预算、管理报告、内部审计、经理人考核和业绩评价。主要就是依据在战略构架、战略落实、战略执行和战略驱动方面,做一些研究,我们认为是在一个多元化企业的精细化方面,是特别重要的,我们每年10月份就开始研究第二年的战略和预算,研究5年,第二年再重新修补。比如说今年2012年,我们就要修补,从2012年10月开始研究2012年到2017年。最终实现团队的一个平衡积分卡的考核和经理人的考核,实际上能否做好一家企业最终还是靠人,所以我们现在基于龙江银行这么一个重组银行,在团队和文化建设方面做了深层次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管理模式是社区银行的品牌化、网格化、特色化和精细化管理,小龙人也是社区银行的专属品牌。这是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我们把社区按楼分成基本单元,柜面员工在低峰时期负责社区的营销,我们正常的客户经理是负责小微和公司类客户,社区银行都是柜员营销,一个是主动营销,一个是社区生活类服务营销,比如说干洗衣物每家比较头疼,现在我们的会员单位全部都没有洗衣机了,基本上由我们负责给他们洗,我们签约的干洗店会忙不过来,我们就支持他们买先进的干洗机器和绿色的洗涤剂,如果单个人去洗,一件衬衣可能10块钱,但是我们去就变成了5块钱或者6块钱,我们的柜员会在低峰时期把产品送给客户。经过几年的发展,一般在5年左右的时间,一个社区有10家银行,可能70%以上的户都是我们的客户。所以这样,储蓄存款就会突飞猛进的增长,并且特别稳定。

下面介绍一下管理体系,这个大家都差不多,一会一层比较健全,尤其是几位独立董事在国内都是比较知名的,中粮、上时,上时的总部在香港,董事层次比较高,开一次董事会还是蛮难的,但是比较规范。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我们引进专业机构,2010年就已经全部做完的,去年又引进德勤给我们做内控审计,另外就是风险和审查制,每天都有一波人在基层负责审查业务,另外就是不同基层配置风险经理,对风险立体的管控机制建立起来。

我们说这么多其实都是一个文化的支撑,龙江银行组建的时间短,发展比较快,蔡主任已经找我们谈话两次了,说你们增长太快的,已经是前三名的增长速度,不能再快了。但实际上我们对风险也有一个基本的把控,刚才有位领导讲了,我们的资产增加主要是存款的增加,贷款现在的规模特别小,我们的存贷比不到30%,所以存款是比较多的。像去年我们主要还是做银行间债券市场,另外还有同业,为企业不同的渠道融资,当然风险把控还是最重要,由于我们这些年是85%的信贷规模配置在三农和小微企业上,地方的政府平台、房地产这些年我们都没有做,所以风险非常可控的。

所以,我们基于这样一个文化传承,我们聘请了一家国际比较知名的公司帮助我们做了一个文化模型,主要是包容、担当、高效、专业这八个大字,我们把这八个字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要求个体都做专业,支撑专业性银行战略。要求团队做高效,在基本制度、办法和优化流程指引下,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要求我们经理人做担当,就是经理人担当组织层面的各项经营指标。包容是要求我们龙江银行具有社会责任,所以我们是以专业为基础,个人、团队、组织、社会这样一个层面使龙江银行逐步打造成一支军队、一所学校和一个家。

龙江银行虽然组建时间短,但是两年的发展给我们很多体会,实际上银行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好处,现在的资产规模大了,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带来更多的思考,就是怎么样能使它既大又稳,能够稳中求进,究竟多大的规模、多大的块头能使这个行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和盈亏平衡点是特别重要的,我特别希望今天这个主题能够在城商行扎扎实实落地,真正实现转型,真正向专一化去发展。这是龙江银行两年来的一点体会,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关行长的精彩演讲!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进入今天论坛的第二个议题“差异化经营之路”,由青岛银行研发部总经理李爱英女士来主持这个议题,有请李总经理!

李爱英:今天非常高兴由我主持第二阶段的讨论“差异化经营之路”,刚才龙江银行的关行长作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分析,龙江银行的差异化之路是怎么走的,下面看一看其他银行,你们的特色在哪里,差异化在哪里,讲讲你们的故事,让大家来分享。首先请鄂尔多斯农商行的董事长张增强先生讲讲农商行的特色和个性是什么?

张增强:非常感谢《当代金融家》杂志社举办这次论坛,也非常荣幸能和在座的各位作的经验介绍,分享大家的成果,确实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我是来自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我过去在当地人民银行经管工作,后来在当地成立了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后来又到农村信用社,并把它改制为内蒙古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所以今天上午有我们人民银行的原行长刘主席讲了非常好的东西,确实感觉到受益匪浅。我参加人民银行时,刘行长正好是人民银行的副行长,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是在刘行长的领导下,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

今天上午听各位领导的经验介绍和成果介绍很受启发。鄂尔多斯农商行从成立到现在仅仅四年的多的时间,不到五年,虽然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是我们的感触很深。作为一个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发展中确实感触很深,刘主席今天上午也讲了,农村信用社变成了农村商业银行,这可能是一个大的环境导致的,特别是城市信用社,我今天看到的资料,最后一家城市信用社已经挂牌成立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所以全国现在已经没有城市信用社了,农村信用社现在还有,而且大大存在,农村金融现在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个金融机构,在这个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确确实实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希望听听大家谈一下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看法和认识。

对农村金融机构,我们可以说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1952年,我们的农村信用社就诞生了,走过几十年的历程,现在有些发展的可以,有些发展不行,究其原因是什么?我们也在分析和探讨。上午刘主席讲得非常正确,确确实实是一个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的问题。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在怎么样,大家很清楚,现在我们走遍全国,农业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为三农服务的商业银行,寥寥无几。就拿内蒙古鄂尔多斯来讲,大量的信用社几乎撤销,所以金融服务就得推向农村信用社。为什么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而把这些留给农村信用社呢?是不是国有商业银行也在追逐利润,唯利是图,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参加全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座谈会,当时有80多位研究员,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确确实实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走向市场化,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去让这个机构在你那个地方生存。大家很清楚,在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很困难,像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好多不良资产会有国家支持的政策,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谁来支持?所以,现在就是说国有商业银行离开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非常困难。

鄂尔多斯农商行作为第二步改革的步伐,允许一部分机构改成农村商业银行,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让我们搞农商行。在改之前,原来是农村信用联社,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呢?我们在2000年到那个地方时,存款不到两个亿,不良贷款占比达到67%,员工素质普遍比较低,资产质量低下,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都实现了全国的同工同酬。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到2007年,这个机构的存款增加到24个亿,不良贷款持续下降,贷款额达到10多亿,这就是鄂尔多斯农商行挂牌之后的情况。2007年挂牌到现在,总资产已经达到300多亿,存款达到200多亿,贷款达到150亿,去年光上交的税就有6亿多,而且不良贷款0.06%。如果继续保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色、经营模式,我想现在的贷款最多就是二三十亿。所以,现在我们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不是说保持住农村信用社这块牌子,支持三农,我想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政府方面的引导,不仅让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让其他银行也积极支持三农,所以,关行长介绍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也感觉到,上午领导和同志们的发言,有些确实存在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城商行相对好一点,像农商行可以说有些机制的设置方方面面比你们更困难、更复杂,所以我们在短短的五年时间,迈的步子很大,但是路还是很难。我们看到他们的发展很羡慕,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政策方面很不公平,再加上其他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更加不公平,所以,我想这一块确确实实需要各个方面公平公正的待遇。上午一些领导讲过,外资银行现在可以说也是在全国各地设机构,像内蒙渣打银行设分支机构,他就是国家有些方面的待遇不公平造成的。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想说一下这一块确实是由于不公平导致我们银行业的竞争不充分,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第二块,我想讲的就是鄂尔多斯农商行为何在短短几年发展的速度这么快?我们也在总结,还是大家讲到的差异化和个性的问题,我过去在人民银行工作,我在对当地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管理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国有商业银行那时候确确实实非常垄断,好多金融服务非常差,高兴了他就服务,不高兴这客户就没法去银行存款、取钱。我1992年出来搞第一家城商行,首先打破了垄断,我们上门收款,人家要取款,我们上门送款,替客户办好多事,甚至连贷款都送上门。所以,就像刘主席讲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要的我们全部要,所以发展的非常快。实际农村信用社这块,我们定的调子也非常准确,既服务于三农,也服务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同时我们的联保贷款,可以说从1992年搞城市信用社的时候就打开了,在我们其他地方的客商,这些商户没有固定资产,后来我们组成他们互相之间的联保小组,解决的他们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所以这个联保机制一推就推了20年。我们认为整个鄂尔多斯农商行就是定位为广大客户服务,替广大客户着想,帮助广大客户实现价值。他们不需要办登记、公正、保险等等,直接贷款就可以的,非常便利。第二块就是办事高效,我们所有的贷款全部是在鄂尔多斯农商行的网站进行审批,审批下来就调查,符合条件就发放。这样,既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又避免客户由于贷款而产生的不方便因素。第三块,在贷款的发放过程中,我们也对一些个体工商户进行扶持,这些我们服务的个体工商户有两三千家,这些个体工商户过去从三五百块起钱,发展到现在有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

所以,我们想一个银行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就是如何定位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大的客户,在鄂尔多斯的上市公司有四家,这四家上市公司我们没有风险贷款,我们全是贷给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所以这是鄂尔多斯农商行成长发展最具特色的一块,让个户工商户和三农感觉到我们农商行是他们发展的靠山。

第三块,通过参加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也很受启发。鄂尔多斯农商行也积极的向各兄弟银行学习,特别是包商银行、乌海银行,也请各位同行们有机会到鄂尔多斯农商行进行参观指导,把你们的先进经验与我们交流,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向大家请教学习,希望大家多给指教,特别是粟教授,同时我们鄂尔多斯农商行在北京也建立了研发培训中心,在上海也有研发培训中心,欢迎各位领导教授到我们那里去进行讲课指导。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李爱英:谢谢张董事长的发言,下面我们请福建海峡银行的舒平行长发言。

舒平:今天参加这个论坛主要的想法是听专家的真知灼见,分享同业的好经验。刚刚也听了三位同行介绍了他们经营管理当中的一些差异化、特色化的做法,应该说很有收获、很受启发。

简单介绍一下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市商业银行09年10月份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当初取这个名称的目的,还是想做出自己的特色,用好海峡这样一张名片,打造自己的海峡特色,做两岸业务,当初是这样一个规划。

我也结合今天这个主题谈一谈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正确。要讲转型和差异化,首先要从我们目前金融的体系和机构以及定位开始说起。从我们的现状来看,现在的金融机构和体系,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体系,这个定位问题是大家讲的比较多的问题,目前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我个人定位乡镇化,区域加强化、客户深度化等于。定位乡镇化,这个定位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定位,第一个是监管部门对我们银行业机构的定位。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自身的定位,大家都讲的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百姓民生等等,实际上这个当中,面上叫的和实际做的,相对意义和实际意义怎么去统一的问题,怎么去落实的问题,要从这个方面来看。那么延伸出来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上午北京银行赵行长讲到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们现在讲到服务中小企业,讲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把更多的责任不知道监管部门主动扛起来还是被动接受,一说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认为是银行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是银行单方面的责任。银行在这个当中又觉得做了很多的事情,而没有被社会理解,没有被政府部门接受,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所以说,最近银监会专门做一个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服务的宣传月活动,目的是想在信息上互通,向社会公众进行更多的宣传,宣传银行业最近几年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做了哪些事。

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时候,有的专家也说到一些观点,有的专家说要成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专门银行,我个人的观点是非常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现在实际上大家看个人的银行业机构数量非常多,按照原来的监管机构的定位,实际上不管是服务农村的还是服务城市的,是服务中小企业、还是服务大型集团客户的,都有相应的定位。现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就是在监管过程当中没有体现差异化的分类监管,这个不明显。上午有几个同行说,不要政策扶植,只要平等对待,享受公平的待遇。我想,因为我是这么去理解的,这个观点我还是赞同,首先要解决的是政策公平性的问题,这个方面的问题,我理解不管是城商行还是农商行,还是涉农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包括现在说转型也好、差异化也好,我认为这个工程形象的比喻,我们现在做的工程是旧城改造,不是按规划新建,都有历史的渊源,怎么解决平等的问题,要在监管问题上给予相应的待遇。目前非常直观的大家体会到的,包括机构设置、市场准入,有很多限制性的措施,尤其在城商行,感觉非常明显,像我们原来在国有银行也工作十几年了,到城商行工作以后,这个体会非常深刻,实际上首先感觉解决的是公平的问题,然后在特定的领域还是要给一些政策,我们去反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设了这么一个机构,这个服务还没有到位。包括现象上说的,比如农商行在城市经营的问题,以及农村的领域有哪些机构来补充的问题,实际上跟这个都有关联。比如说农商行为什么会在城市经营?我想有两个原因,这一块他有历史的沿革,好多农村信用社、农商行,他原来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当中,或者城市化过程中,他有渊源关系。第二个,确实在城市这个群体,他相对而言就是城市和农村相比较而言,小微企业企业还是涉农的这些行业也好,他在我们国家这个经济体当中,相对来说是弱势的经济体,相应的利润丰厚一点的都在城市,在这个国家监管没有相应扶持政策的情况下,他肯定会有这种选择。进一步延伸了一个问题,要解决目前的现状,有的领导在批评说城商行也好、农商行也好,都有两个目的,第一想做大,第二想高额逐利,他说你这个不对,或者不妥,我认为这是有客观原因的,说实在话,解决做大,目前没有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他牵涉到一个入门的门槛,有些准入的门槛。比如说你的资产没有过千亿,好多事情做不成,你没有准入资格。相应的你不做强,在政府部门就没有话语权,包括你提一些政策建议都没有话语权,倒逼着形成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从根源上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风险监管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相应的跨区域经营的认识,城商行该不该跨区域经营?我个人的观点,不管是什么情况,最重要的要体现两个特点,第一,你要有特色,第二,有风控能力,我觉得达到这两个条件都可以跨区域。因为里没有特色的话,比如说你都往大城市去做,跟大型银行去竞争,你是处于劣势地位的。

第二个,差异化和特色化。我想还是要立足自己的现状,要去寻找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差异化我想一定是跟特色和专业连在一起的,像我们现在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领导也在讲,我们自己也在想自己的路在什么地方,我们现在想的还是用好海峡这张名片,打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以特色为出发点、为切入点,来体现自己的差异化。现在,主要思考的还是从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发挥自己的政策、区位优势,政策包括国家对海西经济区的扶持政策,比如说提到五个共同的目标,跟两岸胡同,设置这样一个综合实验区。包括新台币对人民币的双向兑换政策有一些鼓励,但是汇的政策,实际上没放开的,现在有一些特殊政策,我们要把它用好。像结算方面,两岸有一些合作的机构,比如说我们是大陆第一家到台湾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书的,把这两个平台优势要发挥好,一个是结算清算,第二个是从融资,融资也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像我们这个区域的话,主要就是服务台资的中小企业,台资中小企业他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台湾的利率水平,他们的利率市场化以及利差水平远远低于大陆的水平,所以他的融资成本比大陆低,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包括我们也做了一些产品,像我们做了一个台企通的产品,专门针对两岸双向合作的,有专门为台资企业服务的,台南的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体系,想从这些方面去着手,发挥自己的优势。

另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对中小企业服务当中,上午的报告当中,包括哈尔滨银行的介绍,我想这个差异化除了客户、行业的差异化之外,更多的考虑的还有商业模式、信贷技术和风控技术,信贷技术方面,我理解我们服务小微企业的信贷技术是养在深闺,没有去宣传这个东西,实际上06年开始,我们当时就借鉴美国富国银行的理念,我们自己命名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分卡信贷技术,用于小微企业,定位这么多年都一直坚持,不管监管政策怎么变化,一直定位在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的市场,这个市场应该说,目前从运行情况来看,市场占有率,500万以下始终是第一位,在整个福建省排第三位。我们整个小微企业没有什么报告,纯粹按照自行设计的打分体系,根据我们中国特色,当地企业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去设计这样一个体系。按照这些要素,我们自己把它归纳成一二三四五,一项流程,专门有一个打分手册,两种打分模式,一个简单打分、一个标准打分。三类体系,四类分类结果,按照打分结果ABCD,对应的授信额度和定价全部出来了,每一套打分体系里面五项内容,这样,所有的客户经理按照我们这个模板,通过实地调查,把这些要素全部归纳之后输入电脑,相应的东西就出来了,我们按照自己的特色,实际上我们也觉得这个差异化的信贷操作模式,可能我们设计的东西跟国内的其他行都不一样,这是我们三人小组在那个地方通过几年的摸索,不断地试点,形成自己特色的一套管理方式。

另外,比如风控,我们的体会就是对于小微企业如何把风控做到家,还有一些间接的方式,像我们今年提倡的,如何把这个企业主,不做个体户,要做小微企业家,使业主的素质提升上去,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引导他们去组织相应的讲座,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做好了,相应的银行贷款风险也就降低的,通过这些措施去引导他。

我想对中小银行来讲,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有这个能力的,尽量向综合方向去发展,没有这个能力的,还是提倡把专业服务做好,因地制宜。讲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李爱英:谢谢舒行长的发言!今天我们这个议题是差异化的经营,其实小银行的差异化银行,各家银行都做了很多的实践和探索,都是根据各自情况来出发,然后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像北京银行这些大型的城商行,他是走全国性,往综合性经营这方面去做,中等的城商行、农商行是走自己的差异化路子,有的是服务于特定的客户,像包商银行做小微企业,还有服务于农村供应链,农业供应链,海峡银行做的是特定的地域区域。这些特色,我自己感觉中小银行的特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而是从我们自身的情况,分析我们自己的特点做出来的。只有这样,那么这个特点你才能坚持下去,你才能做得长久,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个性,也能突破同质化的经营。

我觉得今天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我们中小银行做特色的时候,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不仅仅自己低着头在家里做,而是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好多银行都介绍了经验,采取德国的技术等等方方面面的技术,我们现在的差异化特色化转型,是以国际的视野,从自己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实际做,我觉得这也符合今天上午刘主席讲的,我们实实在在的在做,而不是搞花架子,搞什么概念、搞符号。

我这个阶段的议题“差异化经营之路”由于时间的关系就到此为止,下面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下面有请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郭凯军先生作演讲,大家欢迎!

郭凯军: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上来之前,我突然决定把我原来准备好的功课稍微缩短一点,原因是我今天听了大家的好多演讲和发言中发现其实在我们包商银行独特经营的过程当中,发现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

首先,我想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我们城商行这几年甚至十几年从数据上看下来,我们城商行整体的发展。大家知道,过去十年,我国的商业银行规模扩张最为迅速的十年,数据显示,自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中国银行业一直都维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年底,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7.47万亿元,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111.5万亿元,6年间翻了三倍多,城商行梯队由于盘子比较小,增长率更为迅速,以包商银行为例,近十年的某些年份的年增长率甚至达到60%以上。可以说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过去十年采取的是贷款拉动经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型发展。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监管机构也对银行的规模扩张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银行业近十年的粗放式增长恐怕难以维持。在这些情况下,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型,肯定是迫在眉睫。正如王照希副主席指出的,未来的银行业必定是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如何告别过去简单的规模扩张,探索出一条更具有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中小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实现中小银行的内涵式发展?我们可以这么看一下,首先,我们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看一下,比方说我们平常从战略的高度去分析企业发展,比方说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去探讨,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探讨,比方说政治的,我们国家走在高速发展时期,近30年,政治稳定、经济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外部环境使我们城商行的发展有了一个宏观环境。从经济上来说也是这样,高速发展的国家经济肯定在经济需求层面上有不同层次,也就意味着金融服务会要求各个层面的服务充分竞争。

上午的发言中就说到了,我支持杭州银行丁行长的观点,目前从城商行这一梯队的发展当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集体呼吁说支持中小银行发展,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那么中小银行同样他也是企业,他也是中小企业,所以他也需要国家的特殊扶持,特别是银行又是一个特殊企业,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金融支持集团。如果从国家层面能给予中小银行特殊的支持,那当然更好,如果说没有一个特殊的支持,那么我们要求从市场这个层面上能给予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一个公平的政策对待,我们也会有一个健康发展的远景。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谈到转型和差异化,其实说到差异化,因为每个银行经营都有差异化。我们说了,中小银行的发展讲他的内涵式发展,讲他的转型,一定会讲差异化发展,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情况,比如说我们的上游和下游,假如讲我们的资金来源或者是资本来源。比如说吸收存款这一块,虽然我们也有差异化,但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可能同质化竞争更加明显一点,或者这个竞争更加强烈一点,而且这种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同质化竞争,首先我觉得从转型和差异化竞争的需求来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晰的战略定位。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发展,首先企业的生存需要有一个好的产品,产品的后面需要有好的服务,好的服务后面的竞争需要有一个明晰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战略管理,在战略管理层面上的竞争很可能就是文化上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走到一个阶段,文化上的竞争跟不上去,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我们140多家城商行,许多银行已经进入中型或者大型企业的行列了,比如说人员都在几千,而且是跨区域企业,资产都在几千亿以上,那么我们一定要从文化角度竞争,如果说能够跟大家有所交流和分享的情况下,我觉得包商银行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刚才海峡银行的行长谈到他们同美国引进一套信贷技术,从微观层面,我们的差异化,比如说包商银行早在6年前或者更早一些,引进了德国IPC的微贷技术,而且这些专家一直坐在银行,从全流程的信贷招聘到走访一直到最后的收款,整个过程给予长期的指导。一个银行如果有差异化的竞争,即我们不仅自己动脑,还要积极引进外脑子。后来我们在经营细节中仔细分析了德国IPC技术,我们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主要是从质量管理学科讲,他是统计过程的控制,他对过程控制非常明了。

我们中国式管理一般注重结果导向型,但是欧美一些企业,包括他们的银行,比如美国银行推行西格玛技术,德国的微贷技术就是一个质量管理,这就是一个全过程的追踪和反馈控制,最后到风险控制。很多的金融机构到包商银行学习以后,到我们那也是座谈,说这个东西没什么,你们是不是藏了什么?没有。我这里想说的是在企业转型也好、差异化经营过程当中,首先我们要有学习的态度,要有开放的姿态,要利用好外脑,其次要把战略定好。比如说现在包商银行现在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机构,我做的研究证明,这个是成功的,成功就是在于他有明晰的发展定位,比如最近我们请罗曼贝格做了一个战略规划,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机构的扩张,很可能我们的管理既要精细化,也要正规化。李镇西董事长提出一三五战略,一是指国际化,三是指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上午刘主席也讲到了,说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自上世纪末,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企业,经营行为发生的一个最大变革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信息化使得今天的信息传播速度异常快,包括银行所动用的结算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这是因为过去在信息没有这样的技术出台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完成这样的业务,现在不一样了。所以,国际化是什么呢?国际化就是要讲我们的整个管理不仅从刚才说的产品、服务、战略一直到文化上,都要有一个国际化的概念。

比方说我们刚才讲到,在管理,最高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我们知道,什么是文化呢?企业文化恰恰是企业集体人格,是企业能够致胜的一个法宝,可能他说得很虚。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银行,资产已经接近两千亿,机构有30多个,而且人员是六千多人,在飞速发展中,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说制度定下来了,没有很好的执行,或者说难以跟上业务发展的需求。不仅从运营层面,也要从战略层面,从企业文化的建立层面,所以讲到转型也好、讲到差异化也好,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是一个企业,我们在互换外界环境改变的时候,一定要使我们自己更能主动适应外面的改变。我们李董事长有一句话说,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的时候,那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这就是说要从文化、方法论上给出一整套的思路来。

所以,我们的经验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系统经营、整体管理。所以,整个在经营过程当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要做到位,同时要把战略和文化搞好。未来,转变模式还包括了运营层面,我们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一般的商业银行都是以账户为中心管理,现在往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不管管理信息系统怎么样变革,这个中心应该是没有错的,也是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行在整个经营过程当中也总结了一套经验,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交流。由于我自己来到这个行还不到一年,另外我不涉及在经营层面上,但是参加这个会之前,我对我们行也做了一下小的研究功课,我发现我们行这几年高速发展确实既有内生的动力,也有它的经营管理,在宏观管理和营运管理方面的完整配套与契合。比如刚才我说到的引进外脑,我们的人才靠自己培养可能很难,我们引进外脑,从技术层面、战略规划引进来。另外,我们董事长也把建设银行总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引到我们行,作为首席经济学家,所以这种外脑的进入,或者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注意到细微的地方,又要注意在宏观和系统上把握,使我们行的发展不仅有后劲,有力量,而且给可持续也提供了可能性。我的交流和观点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郭凯军助理的演讲!接下来的时间是今天论坛的最后一个议题“精细化管理之道”,由杭州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陈予先生主持这个环节。

陈予:感谢《当代金融家》杂志给我们银行业的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型和差异化,分论坛的议题是“精细化管理之道”,看上去不是一回事,但是仔细思考,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银行的发展转型和差异化经营,它是需要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去实现的。特别是在去年以来,可能大家感受都很深,利率市场化加速、监管更严格、同业竞争更激烈,这些挑战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肯定会导致商业银行盈利利差的缩小,以及原来习惯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面临挑战。而且这种外部环境,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在不能够改变这种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可能只有从内部管理改革着手,通过管理改革来提高我们的效率和竞争的能力。而且,从国内外先进的银行来看,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银行内部管理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差异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其实我们仔细来思考,很多方面都是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所以这样一个分论题,希望在座的各位面临这些挑战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如何导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系统制度的建设?利差缩小后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创新与放风险如何找到平衡?电子商务时代传统业务模式面临哪些挑战方面做一些分享。

雷丰新:感谢李总,感谢《当代金融家》杂志,确实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相互学习,前面一些行长的讲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同时我有一个体会,我觉得《当代金融家》杂志办这个会很不容易,也很辛苦,在3月26号还专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他们也是自始至终在做这个事情,非常感谢。

我来自汉口银行,因为现在进入到第三个议题,所以我还是就整个议题来谈一谈这个想法。

第一个,我感觉到我们这个论坛题目定为“转型与差异化”,我觉得定得很准,也确实反映了城商行这个群体在当前中小银行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提到转型,转型肯定要发展,发展以后,我们过去定位城商行就是服务中小企业,现在由于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中小企业本身的因素,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融资难,这其实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知不觉银行承担了这样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可能银行作为服务中小企业,他的责任是有的,而现在这个责任变成了没服务好的责任,所以感觉这个命题确实有点变化。因为最近也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感觉这方面有我们银行的声音发表的不是很多,另外也有一些政治方面的因素等等。但是我感觉,第一个就是说当前来讲,对我们中小银行来讲,转型是个最有利的时期,为什么这样说?上午的时候,蔡主任说了一下,因为各方面的利差逐步要市场化,还有一些服务方面的问题,对中小银行的压力很大,我们应该承认。同时,我们面临很好的机会,从我们的定位来讲,我们说是服务中小企业,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说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小微企业。在这个时候,我们本身定位就是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在这个时期,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上升到国家层面。当然我们现在说从国家层面来讲,组织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牵头的部委是工信部,还不是银监会,但是它涉及到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人民银行,在这个时候,比较好来协调增值层面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小银行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利的时机。所以,我是从这上面做一个立点。

第二个立点,我感觉差异化是我们转型的有效路径。作为城商行来讲,过去定位为发展中小企业,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前面说的都有他的特点,包括杭州银行。也有一些银行的发展跟这个不一样,不一定是中小银行,华润银行跟着集团走,北京银行早就在这个里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和牵引力,所以各家银行都有不一样的做法。即使是服务中小企业,在操作上面、产品上面和服务手段上也不一样,所以只有说在通过跟自己银行有特点的产品服务、发展路径,可能才是我们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大的观点。

第二个,在这里借助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汉口银行的情况,也是请各位专家和领导给予指正。汉口银行在过去商业银行的基础上更名为汉口银行,携手联想,全力打造科技服务品牌。因为我们2010年增资扩股之后,跟联想合作比较深入一些,具体反映在我们搭建了一个科技金融服务的平台,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在湖北省首先第一家成立了科技支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现在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是跟联想的投资联合起来的,他们做风投,我们做贷款,同步加入了三家风投公司,与担保公司一条龙,这里有政府平台、担保公司和第三方风投一起办公。在去年,我们光谷的科技支行也升级为本地分行,而我们从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这样一个牌子,现在也在我们设立的三家异地分行里面全部设了分中心,借助这个品牌来做我们的科技金融工作。我们这个平台搭起来以后,重点推了一个产品就是投融通产品,在去年初的时候,银监会的简报已经做了专门的报道。我们做的贷款项目推荐给风投公司做风投,风投公司用他们的专业眼光推进我们做贷款,双方来合作。去年我们在这个上面就合作有将近十个亿的规模,今年还会更进一步的发展。

因为对科技企业,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有些还不是很熟悉,我们跟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联合起来,把他们的专家库引进过来一起使用,涉及哪方面的科技企业,就请这方面的专家来参与待审会,使得这个环节减少了,审得也快一些,去年有20笔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所以,从现在来讲,做科技金融这个品牌的道路,还是一种差异化的模式,同时在精细化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做细。有些我们已经引入了银监会倡导的六项机制构建的,去年一组数字,我们在小微企业这一块贷款增幅达到了60%,有61个亿。科技企业去年的增幅达到了54%,而且科技企业的客户已经达到了400多户,将近500户。

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也欢迎在座的专家到我们汉口银行去考察指导。上午的时候,我跟刘主席汇报,刘主席很感兴趣,他已经答应21号去我们的科技分行看一看,给我们一定的指导。

第三个,作为一个论点,我就觉得作为中小银行,要搭上国家经济转型的班车,实现我们自己的转型和共赢。因为从现在来讲,从国家层面,实际上注意到要实现结构的转型,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银行在这个方面也应该这样去做,符合《当代金融家》杂志说的主题。在转型方面,一个就是靠中小银行自身去努力,上午的时候蔡主任也说,从管理、信贷结构也做了一些指导,同时我们自身要加强我们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差异化的实践。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平台和环境。尤其是公平和公开,从公平上面来讲,确确实实现在要我们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定这个战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确实对我们中小银行要有一些政策的鼓励,我们作为金融业人士知道,国有银行很大程度上他的不良资产是通过国家消化的,而我们基本通过自身消化,所以从这方面要有一些国民待遇上给予的支持,就像支持中小企业一样,来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从这里来说,作为我们监管当局,我觉得现在他们给我们做的,蔡主任上午介绍的,确实是给我们去年的银十条后来补充规定,给我们一些差异化监管的政策,这一点觉得还应该继续坚持,使得我们在差异化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实一些。

第二个,我感觉就是在我们的监管政策上,确实不应该一刀切,包括上面的一些问题,跨区域经营的问题,确实有一些银行已经达到了风险管控的水平,守住风险底线的话,他能够走多大路子,迈多大的步伐,都应该给一个标准。可能像北京银行可能还想脱离城商行,确实监管的政策应该在差异化中要坚持。

作为支持中小银行来讲的话,一个大的方面就是要增强中小银行的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这个是比较好争取的。一个是北京银行赵行长说的,税前核贷,同时,对于在银监会监管确定的带呆坏帐率的标准内,能不能税收返还来支持。因为给了我们政策,中小企业容易出问题,所以不良资产多一些,但是消化这个不良资产的包袱还是背在中小银行身上,从国家来讲,应该考虑这块的税收能不能返还。

第二个,在我们银监会银十条和补充规定里也注意到,给我们存款比的考核上面的政策,人民银行的监管这方面在我们的存贷比这方面,能不能中小银行用同业存款做分母,这样的话,在资金来源少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通过蔡主任说的理财的方式来吸收资金,我们通过同业引进资金,弥补缺失,也能够为当地企业的发展作出很好的贡献。

第三,我感觉在我们跟科技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确实有必要允许中小银行在创新的过程中,一些好的方式适当允许混业经营。确实我们看到风投公司做的是投资,我们做的是贷款,但是在收益上面,我们的收益是偏低的。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做十单有两单做成就可以覆盖另外八单,而我们两单实物的,就是不良资产。所以,我们应该鼓励这方面的政策,在上次小型座谈会中,刘主席就提到了资产的证券化,我觉得应该允许有这方面的探索。

第二个,应该创造公开的经营平台,为我们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尤其是在我们服务中小企业的时候,尽管像包商银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但是我们确实也发现,中小企业在一种信用环境上面,还是有欠缺。这个在国家层面应该支持对中小企业讨债行为方面有一定的打击力度。第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平台要建立一个全国的征信系统,我们在做这些中小企业的时候,就能够知道中小企业的各种信息。实际上现在我们有时候不敢支持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小企业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没有可查的依据。在这个方面,假如能够在各部委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一个共享的平台,那我们作为中小银行去支持中小企业的话,它的力度就会更大一些,担子也会更大一些。所以,我想,我们中小银行的发展应该依靠国家的转型,依靠国家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同步去实现互惠共利。

陈予:下面请徽商银行领导作一个发言。

刘鸣:很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安排一次机遇难得的交流学习互动的机会。直接感觉到这次会议的安排,第一,议程安排得很紧凑,第二,主题比较鲜明,第三,大家反映的共性问题比较多。从我们这几个圆桌会议讨论的议题以及上面的发言,都感觉到一个很强烈的共识,就是中小银行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的大环境在急剧调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加快,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找准中小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加快转型发展,提高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有很强的共识,意见应该说也比较统一,也没有什么补充的。

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徽商银行。这家银行应该说是05年12月28日由安徽省当时的六家城市商业银行,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安庆加上七家信用社联合重组的,也就是说我们13家银行资源整合成这一家。大家做银行的都知道,银行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整合的资源,当时安徽省委特别是中国银监会对于这家银行的联合重组寄予很高的希望,用当时时任的中国银监会主席的话说,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破冰之举,6年来,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贷款从成立之初步的390多达到1700多,利润的情况更为良好,基本上复合增长率都超过了30%以上。应该说在这一点,保持我们自身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利用自身业务发展的特色,通过加快转型,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上作出有益的探索。

第二个,我们看了这个议题,如何需要很好的政策支持,实际上这个话题,因为大家的意见高度集中的就是如何更好的解决好各家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南粤银行廖行长的发言是非常有代表的,他从监管部门到城商行,不仅是工作角色定位的华丽转身,第二个,我感觉他的感受是对城商行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上,提出了一个很清晰、独特的见解,这比我们做银行的人来说,应该讲在这方面理解的更深刻,那就是如何构建好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政策体系,从制度上、设计上来整体考虑,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说实在话,我们需要各方面的政策,从第一次2000年在召开全国城商行的第一次论坛的时候,很多的话题,尤其像财政支持、退税政策、呆坏帐核销这些政策都提出来了。十几年来,在这个上面没有太大的进展,说白了,更多的是靠各家城市商业银行,靠自身的发展去积累和消耗。我们总想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来支持,至少在准入的平台上,效果很可能更为明显一些。现在中小银行在发展中,你想面临一个资质问题,这也是制约他发展的很大瓶颈问题。像基金托管、理财、品种业务上,年金管理上,我们感觉也需要给我们更为宽松、相对和谐的准入环境。

第二个,跨区域发展,这一点我们感触很深。现在在打破垄断,总理最近在附近调研,他说要打破大银行在这方面金融垄断。反过来,要提高中小银行竞争化的问题,上午刘主席讲到国际化的问题,我想这个梯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他们要加快国际化,真正走出去,代表中国第一流大银行的品牌形象,对于我们广大中小银行来讲,更多的时候还是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竞争问题。市场化的竞争问题,这一块如果来推进这一块,里面一个重要的平台,那就是跨区域。我感觉到我们当时起步还比较早,在跨区域经营上,08年底就设立了一家,就是南京分行,到后来就再也没有声音了,这点给我们的感触很深。从我们现在城商行的第一梯队里面的构成上来看,除了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资产规模盘子大一点,其他的现在有六七个资产规模都是两千到三千亿的盘子。我们行资产规模这几年相对慢一点,很大的一块就是在跨区域发展上,再加上现有的跨区域发展大政策的背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说实话,对下一步徽商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软肋。

我们这样理解,咱们的城商行要如何科学发展,第一,还是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好各方面的遗留问题,这是我们感觉到做到这样一个规模和等级的城商行面临的一个需要破解解决的问题。浙江的宁波银行当时的盘子比我们小得多,包括南京银行,通过跨区域的发展,应该说,这几年通过他的结构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来,这个跨区域发展效果很明显,也很显著。还有一个就是说作为中小银行来说,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更好的清晰自己的定位问题,如何体现差异化竞争的问题,更多的还是通过加大市场化的竞争能力,在这一点上如何更好的体现中小银行的竞争实力,这一点说实话,我们和国有银行在这上面还有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因为中小银行他和中小企业这种天生的血缘关系,就需要通过在这方面加快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发展上。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咱们的大银行在这方面是大小一起抓,大小一起上。我看了一组数据,中国工商银行去年1—9月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新增了1790多亿,这些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中小银行绝对不能丧失我们原有的这种传统优势,这也就需要在监管方面如何更好的支持我们,帮助解决一些瓶颈和政策问题。从输血的功能上,进一步增强我们的造血功能。

最后还有一个,我们行在这两年以来,解决好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系统的管理上,也应该说是注重从这几个问题来加强。就是更好的建立和探索具有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就是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的管理通过精细资本管理的协调互动机制作为抓手,来逐步解决好资本的有效补充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问题。通过不断的完善风险识别、监测和定价管理,实施主动的调整风险资产的结构,来扩大对资本的消耗,来有效降低各项存款业务对资本的消耗。具体正如早上蔡总说的,在具体的资产结构中,尽量降低信贷资产的比例,提高其他业务的比重。

第二个,我们觉得根据这个会议的原则,就是在发展精细管理,我们比较运用一些运算模型和量化工具,全面分析资产负债的成本和风险结构,来调整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建立一个有利于分散风险的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和负债结合,使资产负债免于组合,更好的结合,在尽量保证利率波动变动相对稳定,避免当前市场利率波动和流动风险带来的集聚效应。同时,稳步开展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的期限结构。特别是这两年,我们通过强化对科技的支撑,进一步提高我们行产品的定价能力,现在正在着手上二级系统,进一步想通过这个措施来解决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整体有效配置,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这样,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逐步完善自己的资本管理体系。鉴于中小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难度大,如何调整呢?除了调整资产结构,我们想通过考核体系来走出自己的一条发展模式,这几年应该讲做得比较好的城商行,都将经济资本的考核作为一种主要的考核指标,通过这种指标,进一步考核和引导各经营管理单位精细化经营资本的测算,开展资本节约型和密集型的业务,使他们全方位覆盖我们业务的管理领域。

另外,结合转型我再讲一个,我们也考虑到中小银行在新兴业务上,这也是我们一个主战场,除了中小企业。这两年,我们行开展电子银行,像这些银行业务发展很快,势态很好,国有银行之前没有对我们给予重视,通过这两年,我们通过加快科技投入,网上银行的发展在我们安徽省也进入了第一方阵,通过推进渠道的转变,利用网上银行通过传统的中小银行经营的区域限制,也赢得了一些竞争的先行,客观上培养了我们银行利润的新的增长点,这方面我们还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就是如何把后发后进真正转化成后发先进,各家银行都有自己很好的探索,但是我们更想通过这个会议,大家达到一个共同的信息分享,来促进我们在转型、在调整业务结构,通过这种共识,起到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谢谢各位!

陈予:今天来的主要是城商行,我觉得在目前这个银行业的分类监管体制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什么说是利益共同体呢?比如说开始上市的两家银行,有一些方面有瑕疵,上市都停了,有一些城商行出了一些案子之后,其实大银行也是一样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我也没办法去评价这些是对还是错的,可能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但是我觉得城商行的发展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上,是有非常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化解了原来信用社的风险,而且现在资本规模利润的贡献都发展很好,我觉得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上,应该给予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我也相信中国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肯定会为城商行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出路。关键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怎么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一个正确的定位,我相信城商行的发展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另外,我也想阐述一个观点,大家谈到很多跨区域发展的问题,我一直在一个问题,实际上在一个很狭小的市场下面,一个银行很难做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为什么?这个市场很小,你选择的机会就少,专业化肯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比如说城商行就在杭州这个地方发展,杭州银行,我们的客户渗透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三十了,再怎么做都不会有增长,你只有选择新的路径。我觉得我们应该从理论上探讨,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以后,才可能对我们的现有政策有一定的启发。

我就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这一段的讨论就到这里。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中参加这次的论坛活动,我们本次论坛的讨论环节到此结束。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是监管高层、中小银行高层层、业界专家以及关心中小银行发展的各界人士激荡思想、碰撞智慧的高端平台,论坛的宗旨是为中小银行的发展呼吁,经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11年最佳中小银行的评选将有助于促进中小银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进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2011最佳中小银行评选颁奖环节。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一批优秀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脱颖而出,成为中小银行的杰出代表,为了推动中小银行的发展,《当代金融家》杂志社一些专家担任评委进行了评选活动,目的是为了总结中小银行的发展先进经验,分析落后的原因,有效的促进银行同业的对话交流,提高银行同业整体管理水平,我们的评选收到了许多银行发来的参评资料,在评价中小银行方面,监管机构的指导方针是从不以绝对规模、大小论英雄,而是重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广大中小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环境需求变化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因此,根据监管部门的监管精神,2011年最佳中小银行评选活动从服务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市场影响力、创新,以及卓越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候选银行进行了综合评定,通过对参选银行的金融数据和参评资料的分析、研究、挖掘和评选,本着公平公正与权威的原则,专家评审委员会最终授予了26家银行为2011年最佳中小银行,本届评选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相信,凭借《当代金融家》杂志优越的业界宣传平台,同时经过各大知名媒体专业网站的报道,将会使获奖银行的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接下来,让我们揭晓评选结果:

获得最佳创新精神银行:

龙江银行

南粤银行

宁波银行

青岛银行

有请获奖银行上台领奖,有请国裕集团副总经理王亚洲先生为他们颁奖。

接下来我们将要颁发的是获得卓越发展银行,获奖银行是:

河北银行

华润银行

徽商银行

晋商银行

南昌银行

有请获奖行上台领奖,有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粟勤女士颁奖。

下面颁发最具市场影响力银行奖,获奖银行是:

北京银行

杭州银行

吉林银行

江苏银行

西安银行

有请获奖行上台领奖,有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负责人王燕女士为获奖行颁奖。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行!

接下来,我们将要颁发的是最佳风险管理银行奖,获奖银行是:

长安银行

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

锦州银行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

乌海银行

有请获奖行上台领奖,有请《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副主编何谐先生上台颁奖,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行!

最后一个奖项是最佳服务中小企业银行奖,获奖行是:

包商银行

北部湾银行

哈尔滨银行

石嘴山银行

洛阳银行

福建海峡银行

广州银行

有请获奖行上台领奖,有请《当代金融家》主编李哲平先生上台给获奖行颁奖,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奖行!

本次首届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暨2011最佳中小银行评选颁奖典礼活动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谢谢!我们下次论坛再见!

现场高清图

参会嘉宾

返回顶部
央行前副行长 刘鸿儒
央行前副行长 刘鸿儒
银监会监管二部副主任蔡江婷
银监会监管二部副主任蔡江婷
北京银行副行长 赵瑞安
北京银行副行长 赵瑞安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 郭志文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 郭志文
包商银行董事长 李镇西
包商银行董事长 李镇西
华润银行董事长 蒋伟
华润银行董事长 蒋伟
南粤银行行长 廖文义
南粤银行行长 廖文义
鄂尔多斯农商行董事长张增强
鄂尔多斯农商行董事长张增强
龙江银行行长 关喜华
龙江银行行长 关喜华
国裕集团董事长 刘颋
国裕集团董事长 刘颋

活动流程

返回顶部
时间 活动内容

8:30-9:00

嘉宾签到

9:00-9:10

主持人致欢迎辞并介绍来宾

9:10-9:20

《当代金融家》杂志主编李哲平 致辞

9:20-9:30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刘鸿儒 演讲

9:30-9:40

中国银监会监管二部副主任 蔡江婷 演讲

9:40-9:50

北京银行副行长 赵瑞安 演讲

9:50-10:00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 郭志文 演讲

10:00-10:05

国裕集团副总裁 王亚洲 致辞

10:05-10:25

茶歇

10:25-11:35

华润银行董事长 蒋伟 主题演讲

议题一:谁捆住了中小银行的手脚

主持人: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中心 粟勤

1,中小银行需要怎样的政策扶持?

2,中小银行应否跨区域经营?

3,中小银行上市是圈钱还是发展?

4,中小银行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

11:35-13:00

午宴

13:00-14:00

龙江银行行长 关喜华 主题演讲

议题二:差异化经营之路

主持人:青岛银行研发部总经理 李爱英

1,中小银行能否具有自己的“个性”?

2,差异化经营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突破同质化经营的重围?

14:00-15:10

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 郭凯军 主题演讲

论坛议题三:精细化管理之道

主持人:杭州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 陈予

1,如何导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系统制度建设?

2,利差缩小后,如何进行成本管理?

3,创新与防风险如何找到平衡?

4,,电子商务时代传统业务模式面临哪些挑战?

15:00-15:05

《当代金融家》杂志助理主编冯戈 致辞   中小银行的发展

15:05-15:30

2011年最佳中小银行颁奖

15:30

活动结束

全部报道

返回顶部
 

[点击查看全部新闻]

编辑:何涛 汪伟 2012-04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