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进口上,中国一直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甚至在2011年以前,中国仅允许进口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小麦,而玉米进口量近乎为零。但是,这三种谷物的进口在2012年前11个月却出现猛增,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

那些忧虑的人们已经预警,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将受到威胁,并可能突破中国政府早前制定的
粮食自给率须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就在人们争议是否有必要坚持这个“红线”时,
来自国外的担心正日趋严重,中国的粮食需求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短缺?[详细]

我来回帖

 被剔除的大豆进口量

美国粮食主产区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主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热情。通过万吨货轮,他们生产的玉米与大豆被源源不断地销售到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而让他们欣喜的是:这种需求正以每年上升近50%的速度增长。

“我发现威斯康星州负责粮食贸易方面的官员越来越多地到中国访问,而且一些州和中国的谷物贸易过去两年已经翻倍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Brett Rierson(中文名“黄安生”)对网易财经表示。

与Brett Rierson先生对这种现象报以乐观的态度相比,中国国内一些分析人士显得有些焦虑,让他们忧虑的是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的猛增,中国政府最早在1996年制定的粮食自给率须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已经面临威胁,而这进一步将影响到中国的粮食主权安全。

在粮食进口上,中国一直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甚至在2011年以前,中国仅允许进口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小麦,而玉米进口量近乎为零。为守住自给红线,在2008年10月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还明确提出了“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事实上,“焦虑者”们的担心在2012年呈现更加严重的态势。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中国粮食进口已达到6589万吨,而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若以前11月的粮食进口计算,我国粮食进口实际已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1%,超过“红线”6个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早在2011年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如果把大豆纳入粮食范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已经达到11%,自给率勉强能够达到90%。

当然,在农业界内部严格的定义中,中国的粮食进口概念是不包括大豆的。中储粮集团进出口部负责人也向网易财经证实,近年来,中国统计部门早已未将进口数量庞大的大豆作为粮食类别计算在内,而是作为油脂类别。

这样的话,如果剔除2012年前11个月进口的5249万吨大豆,具体到谷物和谷粉类别,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340万吨,这一数据虽然仅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左右,但是却为2011年同期的三倍。

网易财经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谷物(稻谷、玉米、小麦)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其中稻米175.5万吨、玉米430.7万吨,小麦334.2万吨。

这一数据分别是2011年同期的21.4倍(2011年稻谷净进口量为80.2万吨)、2.7倍(2011年玉米净进口量为161.8万吨)、3.6倍(2011年小麦净进口量为161.8万吨)。

在粮食进口上,中国一直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甚至在2011年以前,中国仅允许进口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小麦,而玉米进口量近乎为零。

超越“红线”的可能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告诉网易财经,对于粮食的定义中国与国际上有差异,中国把豆类和薯类都算作粮食,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只是谷物、小麦、稻谷和粗粮,所以若以此比例计算,中国尚未打破进口“红线”。

即便如此,当观察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发布的天量粮食进口数据时,许多分析家仍预测,中国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将重新审视95%这一“红线”。Brett Rierson也认为1996年开始实行的这个政策没有错,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原则并不是唯一的不可更变的。

因为需求缺口仍在扩大。美国农业部估计,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大米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需求量比产量高出100万吨,仍将进口大量大米。

而事实上,按照现有口径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以1998~2010年期间粮食年消费消耗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年消费消耗总量极可能突破6.5亿吨。

而对照中国国家粮食中长期规划,2020年中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只有5.5亿吨,这就意味着到时候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可能要达到1亿吨。

“对于红线问题,我认为超越这个红线是一个健康的趋势,这表明中国的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也表明在实现粮食安全方面中国有更多的政策灵活性。”Brett Rierson告诉网易财经。

Brett Rierson认为,贸易量的加大实际上有助于化解粮食安全危机。而对于是否会损害中国国内粮农的利益,其表示,中国一半以上的粮食产量是用于口粮,50%的农民土地低于3公顷,只有3%的农民是大规模农场。

2012年,中央财政对中粮农民的四项补贴为1406亿元,仅在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米、小麦)的投入上就达数十亿美元,补贴政策则已拓展到与之相关的畜牧业、林业、草原、节水灌溉和农业保险等领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告诉网易财经,目前中国的耕地达到18.3亿亩,但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农田仅有8亿多亩,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这也导致从总量上讲,要保持粮棉油这些大宗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是在加大的。

在生产成本上,据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粮食生产成本与2003年相比已平均上浮83%,2010年,全国小麦、稻谷、玉米的生产成本分别达到766.63元/每亩、618.63元/每亩、632.59元/每亩。

此外,从单产上讲,中国亦有较大差距,以玉米来为例,我国主产区在黑龙江和吉林,单产已经接近美国单产水准9.6吨每公顷,而南方产量很低,这导致全国平均单产量仅有5.7吨每公顷左右。

承担着中国粮食进口政策任务的的国内两大粮食贸易商中粮集团与中储粮集团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着新的进口源。

世界忧虑中国“抢粮”

“中国越来越多地进口美国这些州所生产的粮食,这些州的粮食委员会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其他谷物包括小麦、大麦以及稻米的进口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增加”,Brett Rierson告诉网易财经。

按照Brett Rierson的说法,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稻米和大麦的进口国,排名第十的玉米进口国以及前二十的小麦进口国。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美国的农民那样感到兴奋。中国粮食进口量的连年猛增引起了国际粮食安全研究者的关注,而最悲观的结论是:中国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短缺。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深经济学家方成就表示,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

大型农业综合产业贷款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撰文称,“中国自给自足的能力稍有降低都会带来大量贸易。即使中国只进口5%的玉米,也相当于全球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玉米贸易。”

对于中国“抢粮”的担忧在2012年变得更受关注,因为当中国粮食生产“九连增”、主粮净进口量却翻倍增长时,全球谷物年产量在这一年大幅下降2.7%,减产量最大的小麦将较去年下降5.5%,玉米减产量亦将达2.5%。

研究部门估计,以2010年粮棉油进口量来算,中国进口农产品数量相当于使用了国外大概7亿多亩耕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甚至发出警告“我们离粮食警戒线已经不远了。”张忠军所指的警戒线是指全球库存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低至18%,而2012年年底这这一数据约为20.6%,“消费量的刚性需求增长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动用政府粮食库存。”

中国国内则在试图缓解国外的忧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认为中国谷物进口量数据尚在合理范围内,其告诉网易财经,1340万吨谷物进口量仅相当于全球2.8 亿吨谷物贸易量的4.7%,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若与中国每年5.2 亿吨谷物消费量相比较,它只相当于2.6%”。

另一方面,随着粮食进口的猛增,中国政府则不断推动着进口的多元化,承担着中国粮食进口政策任务的的国内两大粮食贸易商中粮集团与中储粮集团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着新的进口源。

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即从柬埔寨进口20万吨各类大米,一级大米价格为每吨800美元、二级大米为每吨500美元。同年,中粮集团与柬埔寨大米出口商签订进口大米合同,首批进口量为100吨。

2012年12月底,中粮集团与乌克兰最大的农业企业乌克兰农牧集团签订备忘录,计划在未来5年内,每年至少向中国出口500万吨玉米。网易财经了解到,乌克兰农牧集团目前仅取得了中国政府进口玉米的许可,正继续与中国有关部门谈判,争取得到大豆、小麦等产品的进口许可。

目前,对于粮食进出口,国家实施严格的进出口计划和配额管理。中粮集团与中储粮集团在集团内部则设有专门负责进出口贸易的部门,在两大集团内部被称戏称“政策部门”。

以小麦为例,中粮集团相关人士告诉网易财经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目前配额约9成由中粮集团独家经营。而在出口方面,小麦出口实施许可证管理,出口数量由国家发改委根据每年国内小麦产量情况不定额发放,由中粮集团统一经营,集中对外。

以1998~2010年期间粮食年消费消耗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年消费消耗总量极可能突破6.5亿吨。

往期回顾
责编:翟瑞民 热线:010-82558272 Email:money#service.netease.com(将#替换为@)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