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老照片 | 生产线 | 入选理由 | |||
2002年,整个乳品行业进入快车道。伊利于当年上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这个最初于1956年由7家养牛户组成的合作养牛场,在行业里率先进行责任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革,并在其快速发展的轨道上遭遇了高管落马和乳业信任危机,但是今天,她依旧屹立如初。 |
2004年底,领导两次体制改革、被外界认为“最有胆识和魄力”的“伊利之父”郑俊怀受讯落马,一批伊利高层随着跌落。 外界怀疑正策马扬鞭的伊利跌这一跤,如何站得起来。危急关头,市政府通报媒体杨贵、潘刚等其他高管并无经济问题,并由当时副董事长、后来任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李云卿主持工作。2004年12月22日遭停牌、暴跌的伊利股份复牌。 高管地震后,“新生代”高层逐渐掌舵归位。1992年大学毕业进入伊利的潘刚,曾在在冷饮事业部化验室化验员岗位上,被牛根生发掘,升任化验室主任。由于素质全面、业绩突出,逐渐为郑俊怀赏识,2002年他升任伊利集团董事总裁时只有32岁。 接下来的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以“优异”面目示人: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利润同比增长亦有16.76%。 第二次地震不是伊利本身,而来自整个乳品行业。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有人锒铛入狱,品牌灰飞湮灭,有人光环褪尽,风采俱失,最可怕的是,终端消费者对整个乳品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 一年后的今天,有人认为伊利成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最终赢家”,有人说潘刚“利用了危机”。“得奶源者得天下”成了乳业的共识。潘刚筹划的“奶联社”不但解放了奶农,也让奶源生产的所有细节全部处在企业的严格监控之下,还通过集中喂养降低了运营成本。伊利还花大工夫建设自己的“优质牧场”,目前已有800多个,计划未来5年将在三大黄金奶源带的牧场基础上再增建800个不同规模的牧场。[详细] |
1985年 伊利在行业里头第一个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专访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 |
|||||
|
企业简介 | 2002年经济大事记 | 2002年经济数据 数据分类 >> | ||
1993年2月18日,经呼和浩特市体改委批准,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整体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 |
总人口:125236万人 |
|
点击查看全部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