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更多财经专题


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井喷之势,去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飙升至407亿美元,远高于2002年的1.43亿美元。投资主体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范围从过去贸易服务类逐步发展到能源资源开发等。但在此过程中,并购冲突不断,一些并购也被舆论所批评。在并购过程中呈现出的非理性并购需认真对待,同时政府应该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进行支持。

现状:海外并购呈井喷状态

海外资产一万亿美元

2002年至2008年,中国企业的年度对外投资额从27亿美元增长到约5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6%。至2008年底,中资企业的境外投资存量达到184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详细]

中国企业海外疯狂抄底
中国企业海外疯狂抄底
金融危机一年有余,大量国际著名企业陷入资金链危机,拥有充沛现金流的中国企业纷纷出海,瞄准自己看中的行业,投入巨资入股、收购,引发国际惊呼。[详细]
 
国企重资源 民企重品牌
国企重资源 民企重品牌
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并瞄准世界资源性公司的战略相比,中国民企今年以来也开始密集“走出去”。这个“走出去”,却是一条迥异的道路——它们盯上了具有历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国外品牌。[详细]
 
企业出海遭遇多方阻碍
企业出海遭遇多方阻碍
微妙的政治影响、隐埋于水下的技术陷阱、西方偏见的舆论导向、强硬而不近人情的工会、来不及熟悉的法律规则、没完没了的劳资纠纷、形如鸡肋的垃圾资产、沟通不畅的文化冲突……无一不是前行路上的深坑大洞。[详细]

海外并购极六大制约因素分析

据麦肯锡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全球大型的企业并购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五成,而中国则有六成七的海外并购不成功。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并购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中国企业过高的失败率让我们不得不静下来叩问和反思。
政府支持仍不到位
机构设置上看,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来进行海外投资的宏观协调和统一规划。税收政策上,政府目前还没有对企业“走出去”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此外,在海外并购保险体系构建方面、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和外汇支持方面、发挥外交推动作用等方面也有很大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详细]
缺乏有效的战略,在诱惑面前失去理性
并购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业务,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然而在明基的海外并购中,企业过多地看重了财务投资方面的价值,而忽略了自身企业的经营战略,整个并购过程盲目而冒进,失败也可想而知。” [详细]
信息不对称对目标企业缺乏了解
并购中,一些目标公司通常都是垃圾资产、亏损企业,或存在隐性负债、潜在隐患,因此,他们大多愿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售。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方往往不能够对被并购方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准确地评估。同样,对并购目标所在国的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研究和了解,也是导致并购失败重要原因之一。 [详细]
国内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走出去”企业除了需要基础金融服务外,逐渐加大了对银团贷款、出口信贷、保理、福费廷、项目融资等较为复杂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各种产品组合搭配的服务方案更为迫切,但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方面还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滞后。 [详细]
并购忽略软环境打造和公关协调
并购虽然看似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的事情,但在西方政派林立、政权更迭频繁的状态下,如何取得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信任,如何取得被并购企业所在地公众的信任,如何取得媒体的信任,如何取得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信任,这都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公关协调等手段的运用。但可惜的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大多不擅长,甚至干脆忽略! [详细]
海外政治因素不可忽视
到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通常都会被被并购方所在区域的公众以挑剔的眼光来对待。尤其在一些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当下,中国企业稍有失误,就会被对方放大来看,甚至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应谨慎、低调,同时在细节上多加注重,不给对方留抓住辫子大肆发挥的机会。在欧美国家,税收、环保等敏感因素,处理不慎,同样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详细]

政府对策:做好配套措施扶持企业走出去

比照国外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政府目前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对中国政府而言,如何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是摆在面前的一件十分紧迫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pic
政府尊重企业选择

政府不仅要把到海外出征的企业扶上马,更重要的是要送他们一程。

同时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著名企业,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那么多的批评和质疑。

vs
pic
出台政策支持投资类基金参与并购
投资类基金作为一个独立投资主体,可以将不同国别不同性质的资金融合起来,使各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例如,由一个有国际背景的投资基金来投资一个矿产开发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国际关系更容易打通。
pic
尽快落实外储帮助企业走出去战略
温家宝提出动用外汇储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应尽快制定相关细则,投资方向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申请资金,资金如何使用,相关细则应该尽快出台。
vs
pic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改善金融制度环境,对“走出去”金融服务在税收、产品创新、外汇管理、海外机构设立等方面应当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同时,要加强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积极借鉴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把商业性金融产品与政策性金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pic
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
政府可以为“走出去”投资的企业制定专项税收减免政策,允许企业利用海外已上缴的纳税金来冲抵国内所得税金额,加大对企业境外收入所得的倾斜力度,通过亏损退税、关税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海外税收。
vs
pic
加强对走出去企业风险保障机制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评估与保障体系,鼓励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对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力度。

企业对策:并购要符合商业逻辑

正如中国游客到海外景点首先要标志性景点留张影的心态,中国民企对标志性品牌的情结几乎是伴随着个人成长一步步深化的,而对其的占有有时不是因为基于内心的真正需要,或者说并不符合商业逻辑,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多么“NB”。在企业海外扩张中,企业须遵循商业化逻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pic
要深入了解国外环境和风险
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的最大瓶颈就是不了解对方的环境和有关风险。我们往往用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来代替了客观的情况。比如说在一些国家,对它的法律、有关投资的规定、审查的程序以及工会起的作用等等的这些并不了解。
vs
pic
业务整合等是海外并购后的关键
我们曾经在走出去之后,想通过并购快速地让我们成为一个世界名牌,我们曾经参与过国际上一些比较大的家电公司的并购,后来也参与过其它一些并购。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恐怕不行。”并购关键在于后期整合。
pic
学会同媒体打交道
现在已经到了富媒体时代,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必须以正常心态面对公众,面对媒体,不夸张,不刻意护短(有些是莫名其妙的短),不以别人夸奖而浮躁,不以媒体质疑批评为末路,从而在成长中掌握应对媒体以及危机的公关本领,方能在关键时期安然渡过公众质疑的信任危机。
vs
pic
做好充分的财务预估准备
收购作价的时候一定要把很多方面的费用考虑进来,这其中有很多费用是隐形费用,但是它们对于企业的收购成本却有很重大影响。另外一个最常见的是员工退休金问题,这在一些福利体制完善的欧洲国家相当突出,而这可能会给收购企业造成相当大的财务负担。

政策展望:网友寄语中国2010年经济

更多
我是 ,对于企业走出去我的看法是:
 
话题调查 MONEY.163.COM
联合人民网征集网友建议

中国海外资产已达万亿,但是同时也遭遇到更多的摩擦。

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如何进行有效的可持续投资?

你有何建议?

查看更多网友评论>>
2009年11月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