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观点

汤敏:未来三十年要让内需拉动经济

2008-11-28 10:38:36 文/张启安 网友评论 0条
汤敏认为中国不能像以前那样走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启动内需,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和开创新的消费需求是当今最大的任务。

前言:

汤敏曾是亚洲开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现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在网易财经对他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汤敏对中国经济在未来三十年短期和长期面临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娓娓叙来。他认为中国不能像以前那样走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启动内需,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和开创新的消费需求是当今最大的任务。他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能保持在9%已属不易,“不过就算我们明年或者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在9%,上下,那么也不可怕,就看我们是怎么利用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汤敏觉得只要把9%的增长果实切切实实的落到老百姓头上,就会让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未来三十年保持勃勃生机。“我觉得不论未来三十从短期和长期来看,我们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政府支付的手段,就应该这个钱更多得用到建立新的福利体制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上。那么这样它才能够真正的扩大内需的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态度已定

网易财经:各位网易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网易财经特别策划节目,百名经济学家谈未来三十年访谈,我们这期邀请的嘉宾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汤敏博士。汤博士您好。

汤敏:各位网易的网友大家好。

网易财经:现在宏观经济的走向是很多人判断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您对今年四季度的经济走势持什么样的态度,很多人都不是很乐观。从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这个大背景来看,明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相比今年会有什么明显变化?

汤敏:从经济走势来说,第一个中国还是目前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比中国10%更快的国家了。

第二个我们的经济增长确实在下滑,但是我们是从高点在下滑,我们到目前为止还高于我们平均三十年的水平,现在比那个高。但是那个趋势是往下的。

到了四季度可能会低于这个数了。现在危险不在三、四季度,危险在明年。如果世界经济更差的话,后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说短期看这一个季度是好和坏。我们现在看的是趋势。要看整个世界经济的长期的趋势。所以我们现在提前做些应对的准备,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保”,并不是为了保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说现在太慢了,我们要退回12.9%去,我们要说的是,我们要在未来,比如美国经济进一步再恶化,国内房地产出现问题了,这时候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者说我们现在准备的这些东西,就是为了缓解不出更大的问题。如果GDP有9%就很好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下,中国能保持9%就很好了,甚至再低一点都可以。

我们追求的重要的不是经济增长的本身,是这个9%或者8%是什么样的增长?是能不能创造很多的就业,是不是全民共享型的增长,这个其实更重要。我们现在是科学发展观,我们现在是内需。这样如果是内需驱动着,因为我们的经济结构,如果老百姓能够更多的享受到,那稍微低一点,也没有关系。

反过来以大工业,以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硬推出来的经济增长,不创造就业的增长及高一点也没有意义。反而消耗了很多的能源,破坏了很多的环境。老百姓并不一定都得到了实惠。那种为增长而增长,为达到某一个数字,而推出去的机制,意义并不是太大的。

扩大内需两手段 “增收入”“建保障”

网易财经:您觉得我们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依赖呢?

汤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想增加内需,我们要启动内需,这是一直在这么说。实际上十年前我们就在谈要增加内需。但是为什么内需一直增加不起来?现在内需也是比较强劲的,但是不足够,特别是未来出口进一步下滑,我们可能需要更强劲的内需。那么内需从哪来?

内需第一个老百姓要有钱才需,也就是老百姓有收入,现在工资占GDP的比例是越来越低。比十几年前低了十个百分点。在1986年,1987年的时候,工资在GDP的比例大概在54%左右。现在多少呢?现在44%。尽管我们GDP增长很快,但是工资收入在GDP的比例低了十个百分点。是将近两万五千、两万六千亿人民币。整个两万六千亿的钱没有在老百姓手里。由谁分去了呢?一共三块,一个工资收入,一个企业收入,一个政府收入。也就是那两块把十个百分点的钱拿走了。老百姓如果他的收入不高的话,他上哪去内需去?

所以我们要把老百姓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渐的提高,这是一个。

第二个,哪怕老百姓有收入了,他敢花吗?这个涉及到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的问题。或者说有没有后顾之忧的问题。如果他有很多的后顾之忧,我这个钱得要养老,我得要准备孩子的教育。我得准备高额的医疗,我得准备什么。他敢花吗?他就得存钱。

所以第二重要的就是得要去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减少它的后顾之忧。一个人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不可能一点钱不存,但是如果大头他不用担心了,他有了钱以后,他就能花出去更多。所以你不解决这两个,就简单我们说的扩大内需,是启动不了的。

未来三十年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网易财经:一个宏大的问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您对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经济走势从短期和长期是怎么样看待的?

汤敏:这个就是说,从世界经济的情况来看,一个国家能够长期增长三十年,这是在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的。个别的国家也是不能达到这么长的,再有三十年,还这么高速增长,世界上就没有先例了。那么中国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第一个我们来看,现在我们怎么样能保持我们这个好的增长。

过去三十年我们靠什么增长出来?当然改革开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靠的是出口现行的经济模式。我们改革开放下一个什么模式呢?就是朝着东亚的出口导向型。靠吸引外资,靠出口,靠出口的剩余,靠廉价劳动力等等这样把劳动力用起来,滚动起来,发展起来。

因为这种模式靠什么?第一个靠世界市场足够的消化能力。也就是世界上得需求你这个。它不但需求你这个,它还要承担你这个出口的贸易的剩余,贸易盈余。

也就是说,一定在世界上有很多别的国家,他进口大于出口,他要有逆差,我们才有顺差。过去几十年是由美国弄的。美国大量的逆差,它靠着借钱发展它的消费。我们借钱给它。我们出口剩余,然后得到美金,然后借给它,它就消费去。

它目前的危机很可能这种模式,美国不存钱,不储蓄,靠借钱超前的模式,不能再继续了。

美国如果是最浅层次的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出了问题,中期我们看房地产泡沫扩展造成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实际上是美国经济模式的问题。就是这种靠借钱,超前消费,自己不储蓄超前消费,这种模式就造成了它的泡沫,造成这些问题了。

要把这个解决过来,美国这种长期的靠借钱消费的模式走不下去了。也就是说,在这一次的金融危机里,它得改这个东西了。美国不超前消费了,美国自己开始储蓄了,美国自己勒紧裤带了,原来我们出口给它的东西,我们这个模式同样也是难以维系的。现在我们是在一个结骨眼上,我们现在真的应该改变我们的增长模式了。以前我们一直说改变增长模式,但是一直没有改变出来。为什么?因为美国一直需求在那呢。我做得好好的,干嘛要改啊?所以很多部门不改,没有这个压力。现在你不改,你做不了了,世界上没有这个需求了,所以现在逼着我们要改。这个是个坏事,是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要改过来,可能没准是个好事情。过几十年我一看,这是个机遇,逼着我们不得不改,逼着我们外相型的这种模式,可能改成以内需为主,以老百姓的消费为主。以提高人民的生活为主的模式。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的模式,如果改了也很棒,那么一个坏事没准反而变成了好事,是天赐良机。本来我们就要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本来我们就要平衡发展的,现在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遇,我们转变过来了。但是这个是个可能性,是不是真能转变过来,它要经过,第一个需要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你很多原来为这个生产的,为这个来造的这些企业就要倒闭了。那些银行借出来的钱可能就是坏账了,那么为这个工作存在的可能就失去了。

反而会出现了很多新的企业,原来没有赚钱的从那里赚钱了,可能出现很多新的产业,新的东西。但是这个新的东西是不是能出得来?是跟我们的政策,跟我们的企业家,跟我们的社会有没有这种创新能力有关。这个变化变得好,我们还得辉煌三十年,变得不好,这几年就是非常痛苦的过程。旧的没有了,新的还没有出来,那我们就是非常困惑的磨合的过程。

关键就是新的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要扩大内需,以内需为主,我们这个机会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可能好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一个是我们以原来大工业为主,要把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因为只有中小企业才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才能有活力,才能抓住各种小机会。如果把中小企业做好的话,就得把体制做好。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大银行国有银行的体系,不太适应给中小企业融资,所以这个就得改。

我们大部分钱全在银行,实际中小企业发展靠PE,靠股权,而这套东西我们发展不够,我们还得发展这些。或者从根本来说,下一步可能就得让我们民营的金融能够开放起来,能够发展起来。这个就涉及到一个整个的一个改革的方向。

再者,我们很可能需要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怎么样让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老百姓收入如果还是44%的话,肯定不能增加内需。怎么推成54%64%呢?不是说政府说大家发工资就发啊。发了工资成本怎么办?所以就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为什么工资那么低?就是不愿意发工资。因为你劳动力过剩。现在国家就得推动一个经济形态,让劳动力短缺。短缺的工资才能上去。怎么才能达到劳动力短缺?就是国家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型的,鼓励人去雇工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网易财经:需求量非常少。

汤敏:对啊。需求量非常少。如果弄中小企业,自然就会把劳动力推上去。劳动力短缺了劳动力才值钱,劳动力值钱了工资才能上去。怎么样推动呢?得推动就业,劳动力才能短缺。因为你搞大工业,就需要大量钱,少量的工作,劳动力更低了,需要钱多的企业拿的钱更多。

再者,我们要解决我们刚才说的老百姓的比如说后顾之忧的问题。政府的政策就要建立一套体系,去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我们下一步如果经济不好了,肯定又得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很可能上项目,修铁路。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除了城市的地铁是瓶颈之外,其他的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瓶颈了。

这时候如果还采取原来的方法去刺激内需,就刺激不到点子上了。很可能这次的财政成长换一个方向,换到社保、教育大量的投入,弄到新能源,环保,节能这些投入。同样是刺激内需,同样是积极财政政策,但是起的作用完全不一样。跟你修好多的高速公路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时候,或者政府支付的时候,就把这个钱更多得用到建立新的福利体制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上。那么这样它才能够真正的扩大内需的作用。

第三个一些新领域。比如说我们刚刚开的奥运会。我们得了金牌第一,大家都觉得非常自豪。但是这个对中国老百姓整体的身体健康,运动水平有多大提高?这个也开始有值得推敲的。全体人民体育市场没有开发出来,我们老百姓在体育上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大概投入10%以上,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需求。

这个巨大需求还是个非常良性的需求,你要把老百姓逼到运动场去跑步,打太极去,他不但身心愉悦了,而且他身体好了,工作更好,活得更长,你还减少医药费呢,这个医药费少投入了,多好的事啊。我们这个新领域就去推去。老百姓上哪运动去?没地儿。咱们能不能把所有的运动场到晚上开门,星期六、星期天把所有学校的运动场开放?国家就应该有政策,所有这些体育设施都要开放,怕毁坏的,我们交点钱维修就完了。

所有运动员除了训练以外,都去开班去,又能赚钱,又能把大家的身体做好了。不是有的运动员退休以后去澡堂子那个。如果他把这个产业推动起来了,也是扩大内需啊?而且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这么大的市场现在没有人弄。在原来的GDP里面,根本不在政府的考虑之内。这个创造多所有这些东西就得要换一个思少GDP,这个创造多少税收,从这个角度去看都不是我的事,我就得招商引资。因为当时我们是以GDP增长为主。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硬道理简单理解成增长是硬道理,当然我们经济低迷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增长。所以那时候可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现在这样做的话,就不行了。

以前是对的,并不意味着永远是对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换个思路。换了思路以后,我们还是要扩大内需,我们实际还是有一片蓝海等待我们的。否则我们还是那条路走下去,不太可能。现在环境变化了。所以还那么走,我们走不动了。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重新开发一片蓝海,重新来设计,重新考虑我们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了什么呢?为了我们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生活更高兴。而且按照原来的措施,搞不好我们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并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所以这个是我们重新思考的,而借这个机会真的把它转过来,这个从国家来说,从老百姓来说,也是我们现在科学发展观所指出的一条道路。这个机会是不是机会,就看我们抓住抓不住,我们是不是有创意,能够把这个机会变成现实。是不是有好的政策,有好的办法,能够使我们真正把这个发展的方向增长模式给转变过来。

网易财经:今天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谢谢您。

已有人鼓掌
我有话说

汤敏简历

汤敏

汤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赴美留学,成为美国伊 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1987年获国际金融与贸易硕士;1989年年获国际金融与贸易,计量经济学博士
1989年,博士毕业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2000年,作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回国工作, 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履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主要作品:

《千虑一得》 (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社,1998)

《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商务出版社,1989,1992,1995)

发表亚洲经济、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江平:政府应给市场经济更多空间

江平:政府应给市场经济更多空间

李玲: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重中之重

李玲: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重中之重

王浵世:银行业发展重在练好内功

王浵世:银行业发展重在练好内功

申曙光:未来保险业将加速国际化

申曙光:未来保险业将加速国际化

郑新立:建立六项制度 推进农村改革

郑新立:建立六项制度 推进农村改革

郭田勇:次贷危机昭示金融业新格局

郭田勇:次贷危机昭示金融业新格局 本次华尔街危机带个我们的教训是沉重的,随着危机的延续,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金融创新的“双刃效应”、混业经营和监管三个方面。

范方志:次贷危机源于美监管层失职

范方志:次贷危机源于美监管层失职

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还要闯大关

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还要闯大关

贺力平:政府应让失业者看到希望

贺力平:政府应让失业者看到希望 失业率上升大家不应该害怕,政府应该提高服务让失业者看到希望

肖金成: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重心将北移

肖金成: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重心将北移

改革开放三十年

发轫于安徽小岗村17个红指印、奠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整整过去了30年。

斑驳的文案、博物馆陈列的新旧三大件、像狗一样摸爬滚打过的民营企业家,一个个高潮已摆进了历史。只留下一长串硬数据证明时光并没有白白流逝:中国GDP跃居全球第四、人均收入上升到2360美元、百万富翁总人数超英赶美……
是的,一个30年过去了,但追求富强的心,追逐幸福的脚,还在不断前行。

下一站,我们共同去迎接、去见证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辉煌灿烂。

网友祝福中国经济

$one.get("nickname") 119.134.*.* 2008-11-27 11:51:06发表
国内教育,卫生都不过关,这反映在国民素质上。

$one.get("nickname") 222.175.*.* 2008-11-27 11:51:01发表
我来祝福中国!

$one.get("nickname") 122.4.*.* 2008-11-27 11:49:51发表
重新雄起

$one.get("nickname") 59.39.*.* 2008-11-27 11:45:43发表
做好自己,筑就中国.

$one.get("nickname") 121.32.*.* 2008-11-27 11:45:10发表
我来祝福中国!

$one.get("nickname") 221.10.*.* 2008-11-27 11:44:44发表
中国,雄起!

$one.get("nickname") 117.22.*.* 2008-11-27 11:43:49发表
sb

匿名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