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08:18:06
头顶"总理签字批准的国字头民营公司"之显赫光环,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成立两年以来,凭借59家股东强大的资金实力,一路凶猛扩张,版图不断扩大,成为民企中的"巨无霸"。2014年中民投成立伊始,即投资100亿元进行光伏产业整合,后又以联合体身份凭借248.5亿元价格在5分钟内拍得当时"全国准地王"上海南外滩董家渡地块。此外,中民投还先后介入建筑工业化、海外投资等多个领域,并进入上置集团、远东宏信、阳光城、协鑫集成、东江环保等多家港股和A股上市公司。仅用一年时间,中民投的总资产就从809.8亿元飙升至2000亿元。但与此同时,较之成立之前的九大战略设想,中民投后来的发展方向亦有所变化,在钢铁及船舶行业未见明显动作。
一则裁员新闻引出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的香港投资路径。
6月13日,香港媒体报道称,曾由李嘉诚旗下"长和系"作为主要股东的尚乘集团裁员近百人,而中民投成为该公司新晋股东。
除了尚乘集团,中民投自2015年起还几度出手港股上市公司,不仅拿下中国七星控股(00245.HK)、东南国际集团(00726.HK),还先后进入新宇国际(08068.HK)、远东宏信(03360.HK)、上置集团(01207.HK)等公司。
2014年8月,卸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创立中民投,欲将其打造成"金融+产业"的整合平台。中民投成立之前史玉柱的一条微博,足以勾勒出这家公司的强大背景:"总理签字批准的国字头民营公司"。而史玉柱在公司"投资10亿只占2%股份"。
背靠巨人集团、亿达集团、泛海集团(00129.HK)、苏宁云商(002024.SZ)等59家资本大鳄,中民投成立后凶猛扩张,投资版图延伸至金融、光伏、建筑工业化、海外投资等多个领域。根据今年6月中民投总裁李怀珍的说法,中民投资产已经突破2000亿元。
但网易财经也发现,成立两年来,在中民投曾几番表态要进入的光伏、钢铁及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除了在光伏领域投入重金外,钢铁及船舶行业未见明显动作。在目前中民投的七大核心业务中,也未出现此前被提及的中民钢铁联盟。
根据6月13日香港媒体的报道,为进行业务重整,尚乘集团裁员近百人,受到影响的员工主要是集团个人保险业务的前线销售人员。
作为李嘉诚"长和系"的曾经一员,尚乘集团成立之初被视为李嘉诚进军"香港银行业的零售理财服务市场"的信号。彼时,长和系持有尚乘集团61.25%股权。2015年,中民投和领睿资本联手收购了尚乘集团70%股份,并开始主持集团日常业务。
关于此次业务调整,尚承集团官网介绍主要是"对不同业务进行检讨、调整和重组,逐步收缩非核心业务,重点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符合监管要求的创新业务"。集团相关人士透露,未来希望重点发展投行业务。
而在此前的6月8日,中民投在香港的布局点——中民金融(即中国民生金融)的高层首度集体亮相。中民金融被中民投视作旗下三大金融中心布局的一环,其将与新加坡、上海协同,成为中民投的金融平台。
网易财经了解到,早在一年前,中民投便开始着手中民金融登陆港股计划,与其一起的,还有巨人网络集团董事会主席史玉柱,以及目前身陷囹圄的私募一哥徐翔。
2015年6月26日,中民投旗下CMI、史玉柱旗下Union Sky和徐翔等宣布入股中国七星控股。8月底,中国七星控股公布认购股份分配,中民投、史玉柱和徐翔三方认购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71.91%、4.83%和3.47%。
是次收购,让已沦为"仙股"的中国七星控股股价大涨,并被市场纳入"徐翔概念股"。2015年11月徐翔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外界曾一度担忧该收购或受波及。2015年年底,中国七星控股正式更名为中国民生金融。
而在中民投正式入主之前,中国七星控股已经收购了雨润国鼎证券(香港)和源丰资产管理的全部股权,中民金融因而获得了香港证监会的证券交易、顾问及资产管理牌照。由此,中民投在香港的资本运作平台大体搭建完成。
事实上,包括中国七星控股在内,中民投在港股市场已几度出手。
在拿下中国七星控股之前,中民投不仅购入新宇国际(后更名为"新宇环保")8亿股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还通过旗下中民嘉业获得东南国际集团(后更名为"中民筑友科技")控股权。2015年7月,中民投又斥资购入远东宏信16.06%股份;12月,中民投旗下的中民嘉业入主房产上市公司上置集团。彼时坊间有传闻称,中民投在上海的一些地产项目或将被注入上置集团。
香港资本运作平台只是中民投超级版图的一部分。成立两年来,中民投一路跑马圈地,涉足新能源、金融、物业、建筑工业化等多个领域。但网易财经也发现,成立之初中民投几次提及的中民钢铁联盟并未见踪影。
2014年8月21日,中民投挂牌成立。由于是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中民投被誉为民营投资公司中的"巨无霸"。当时,中民投对外宣称将打造产融结合的金融控股集团,未来的版图包括九大板块,分别是中民新能源、中民钢铁联盟、中民矿产物流、中民嘉业、中民物业、中民国际通航、中民国际、中民投资本、中民欧洲资本。
上述版图由于涉及到钢铁、光伏等板块,因而被外界解读为中民投或将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
对于中民钢铁联盟,中民投最初的定位是:打造民营钢铁行业联合体,与矿产物流集团配合,改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资产流动性水平,实现钢铁联盟的交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中民投挂牌成立之前,曾有消息传出,自2014年5月起,中民投陆续选择了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和川威集团4家民营钢铁公司作为其并购和资产整合的平台。另有媒体报道称,中民投亦曾与宝钢集团接洽寻求合作。
然而此后,规划中的中民钢铁联盟却销声匿迹。中民投被传唯一一个与钢铁行业有关的动作是,2014年3月,德龙钢铁受民生银行委托,试图与正处于债务危机中的海鑫钢铁洽谈重组事宜。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这背后或许有中民投的参与。不过此后,重组事宜因德龙钢铁顾忌海鑫钢铁的债务问题及复产成本等原因而搁浅。
此外,方大集团和川威集团也因深陷经营问题,并购整合一事再无后话。而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曾对媒体表示,"在企业兼并重组这块,中民投希望我们参与这个事,但我们首先是把自己企业做好,再考虑这些事情。"
对于爽约中民钢铁联盟,中民投方面向网易财经解释道,中民钢铁联盟这一设想,中民投于成立之前在部分场合提到过,因为中民投的部分股东为钢铁企业。但目前中民投还未投入到钢铁行业,至少不是现在的投资重点。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林对网易财经分析道,钢铁是夕阳行业,已经两三年都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并且可能还会持续。对于中民投来说,不进入钢铁行业是基于自身考虑,因为在未来钢铁行业发展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进入或会影响集团发展。
在正式成立之前,中民投一度充满神秘感,并让外界充满期待。
2013年5月,还担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将成立一家超级民营企业,"中国100家大型民营公司,每家民营企业出1个亿,就是100个亿,成立一个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公司,叫中民投。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民间外交平台。"
直到正式挂牌,注册资本达500亿元的中民投才完全揭开面纱。与董文标的最初构想有些许不同的是,100家民营企业股东变成了59家。而这59家股东,分布于房产、钢铁、零售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资本大鳄,除了史玉柱的"巨人系",还有苏宁云商、亿达集团、红豆集团、红狮控股等知名企业,亦有郑建明、许为平等神秘富商的旗下企业。
中民投第一笔大投资投向了光伏产业。2014年5月,多晶硅企业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的母公司协鑫集团董事长称,已经和中民投达成合作协议,将投资100亿元进行光伏产业整合,包括光伏电站和光伏制造环节。
2014年11月,中民投又以联合体的身份,凭借248.5亿元价格在5分钟时间拍得"全国准地王"——上海南外滩董家渡13号、15号地块,完成其地产"首秀"。中民投方面告诉网易财经,董家渡项目已于2015年12月动工建设。项目建设目标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新CBD,其中将用40%的体量打造金融机构总部办公写字楼。
此后,中民投在光伏、建筑工业化、海外投资、物业等多个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光伏方面,接连投资了宁夏200WM、云南50MW、安徽20MW、青海30MW等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建筑工业化方面,作为中民投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中民筑友科技目前已投入建设长沙、上海、南京等6个产业园。
根据中民投总裁李怀珍今年6月的公开说法,中民投资产已经突破2000亿元。而在2015年9月,由于盛达矿业(000603.SZ)拟受让中民投股权,根据当时披露的财务数据,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民投总资产为809.8亿元。据此可见,中民投在一年时间内总资产翻了一倍有余。
而在纷繁投资背后,网易财经发现,中民投的业务或已进行调整。较之成立之前的九大战略构想,中民投官网显示,目前公司核心业务减少为七个,即中民国际、中民投资本、中民租赁、中民新能、中民嘉业、中民物业和中民通航。此前提到的船舶、钢铁、矿产物流等领域,未见中民投有明显动作。
对此,中民投方面对网易财经表示,九大战略是在集团成立之前提出的初步设想。但从设想到具体业务落实,会有具体情况的考虑,所以不存在战略调整问题。目前中民投主要发力方向为新能源、医疗健康和金融。
责任编辑:胡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