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讯 2010年5月网易财经专访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CEO孙建一 。中国平安 平安中国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让我们记住了这个中国第一家以民营经济为背景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22年的发展历程,平安如何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矢志不渝开拓综合金融,平安如何坚守并推进自己的金控之梦?收购深发展,平安金控之梦更近一步。引入战略投资,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网易财经:去年平安的净利润是14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786%,您认为这种发展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
孙建一:应该是可持续性的,我们大概在周五的时候有一个季度董事会以后,还有一个计划,从今年一季度可以看出来我们的这种持续性,公司这么多年不是说在去年因为某种因素效益特别好,而是多年以来我们不断的夯实这种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已经开始见成效了,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都能够保持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
网易财经: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公司净利润这一块,我们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增幅能比较合理和健康?
孙建一:因为我们这些上市公司对这些数字是比较敏感的,但是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适中的增长态势,要防止的就是不要忽高忽低,今年好,明年差,我们这种增长不管是规模的扩大还是业绩的提升,都是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具体的数字就不好说了。
网易财经:孙总,我们看一下平安的财报,在投资收益这块,平安是6.9%?
孙建一:6.4%。
网易财经:哦,不好意思,国寿方面是5.8%。(而平安)比行业的平均水平都是高的。大家都说2010年的资本市场可能特别不好预测,您对今年的投资收益有没有信心?
孙建一:保险的投资还不能够理解为一般性质的投资,因为保险主要是用长期资金做一种负债资产的匹配,而这种匹配,我们一是要根据这个资金的时间,第二要根据我们这个资金的成本,综合一些因素做一种资产的匹配,这个就是以固定收益、稳定收益为主,而不是靠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的波动是比较大的,我们在年报里面有反应,我们用在资本市场的,包括我们自营和委托基金做的一些二级市场的股票,仅占我们可用资金的12%,不高。实际上监管部门给我的额度远远高于12%,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以稳定、固定的,尽可能规避一些风险的资产做匹配。
网易财经:您刚才也说了,权益类投资这一块我们占比不是很高,国寿是15.3%,平安这边只有10.8%左右。
孙建一:我们相对比较保守。
网易财经:是不是也有当年投资富通失误的因素,所以现在有点趋于保守了?
孙建一:那倒不是,富通是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实际上在富通以前我们的占比也不高,一般市场上有一个评论,说中国人寿或者太平洋是比较积极的,我们是比较保守一些的,这也可能是因为每家公司的经营策略不一样,我们确实是要稳健的,尽可能的要受市场影响比较小的标的做市场匹配,以后还会这样。
网易财经:平安是国内最早引进海外战投的一家公司,而且孙总当年是咱们平安的首席代表,现在10多年过去了,对于平安和战投的合作,您认为这其中有哪些得与失或者经验和教训?
孙建一:我们应该是最早和国际上接触,包括接轨的一家金融企业,10多年过去了,应该说不管是我们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还是我们聘请的大量外籍职业经理人,我们感觉对平安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理念,如何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去管理一个企业,其次就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国际标准,一个金融企业,不管你是干保险、干银行,干证券,实际上从我们国家的这些企业来看,和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这些企业相比,我们过去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不管是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运作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通过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国际化的标准,所以我们对外总是说“本土化的优势、国际化的标准”,就是希望能把国际化的标准带进来,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按照中国的一些相应的国情,来塑造一种更新型的,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所以也给我们带来了国际化标准的概念。 第三个就是我们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的运营方式,制度流程的建设,也包括我们的一些产品的不断推出,包括我们的综合金融和综合金融架构的搭建,在这些方面我们运用这些职业经理人也好,运用我们股东,比如说汇丰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好,都起到了一些很好的帮助作用,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觉得我们走的这条路尽管很辛苦,在过程当中,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属于创新的,实际上经历了很多痛苦、艰辛的过程,但总的来说,结果应该是非常好的,平安应该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以至在整个金融行业里面,现在不管是实力的增长还是社会的品牌,都是相当不错的。
网易财经: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平安通过战投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您如何评价平安现在和战投的关系,现在能不能说平安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孙建一:当然这是一个大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可能现在我们还不敢这样说,但是现在我们的很多成绩,很多表现,我们的战投是很惊讶的,包括我们的后援中心的建设,在上海张江的后援中心的建设,我们现在很多超出同业的一些做法,经营方式,是有赖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平台,我们这个后援平台叫十年磨一剑,从开始构建、构思,一直到最后投入使用,这个都是从我们的暂投那里学来的,汇丰、花旗,特别是汇丰,我们都是很长时间接受他的一些理念,但是现在我们使用的效果,他们也经常来参观,他们感觉非常了不起,甚至觉得我们在某些层面超越了他们,有这样的一些情况。 汇丰也做保险,他也是一个综合金融机构,但是我们保险的增长速度和我们保险的产品结构、经营绩效他们感觉非常惊讶,为什么会这样?
网易财经:其实我们看平安目前从集团到子公司,前100名高管里面已经有60多名是外籍的了。平安如何处理外籍高管的一些薪酬成本管理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
孙建一:我们首先在薪酬方面是用了两种体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聘请了一些外籍的专业人士也好,职业经理人也好,必须要按照市场的规则办理,但是我们的考核是一致的,你拿高薪可以,但是必须要有成绩,要有贡献,考核是一致的,我们不会分你是外籍的,你是本土的,所以在考核方面有区别。如果通过考核,外籍员工不符合公司的要求,我们对他的严厉程度,在某些意义上来说,甚至要严过我们的本土员工。因为对本土的员工我们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他们有哪些方面离公司的要求还有差距,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过程,但是对外籍员工我们的要求可能更严格一些,该解除合同的就解除合同,我再去寻找一些更专业的人员。 在外籍人员进公司以后,公司的文化你必须认同。
网易财经:他们认同我们?
孙建一:他们认同,该晨会你必须晨会,外籍员工不能说你不晨会,然后你要求本土的晨会,不行,你要跟本土员工是一样的。在很多方面,必须要认同平安的企业文化。在磨合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接受他们,他们认同我们,这样大家都能够达成一个一致。
网易财经:金融人才的国际化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这方面咱们平安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介绍?
孙建一: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忽略一点,如何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我们在配外籍干部的时候,同时要给他配助手。
网易财经:偷师?
孙建一:对,我们的助手实际上就是跟着他在学习,学习他的理念,学习他的方式,学他的一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自己本土的干部也能成长起来了,这样就接上去了,因为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说个非常实际的话,如果本土的员工技能能够达到外籍员工的水平,我宁愿用本土的员工,人力资源的成本也不一样啊,而且他们更接受平安,更认同平安的文化,所以我们这么多年始终是这样做的,我们培养了一批正当年的“少壮派”,你看我们财险的董事长任总(任汇川)39岁;还有一批专业公司里面的副职,你看我们证券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40岁左右的。
网易财经:平安最开始从一家中小企业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几千亿,而且在2008年的时候,咱们是作为民营企业唯一的一家代表入选了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为什么会是我们平安呢?除了我们起步早之外,平安还有哪些独特的基因,决定了他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孙建一:实际上这种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离开平安从成立到成长的一段历史背景,它成立于1988年的深圳,当时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大环境,而且我们又是在深圳这样一个经济特区,方方面面的一些新的政策,包括一些创新的步骤都容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大背景,现在还有一些企业再想走平安的这条路,可能就缺乏这样一种环境了,因为这种背景不存在了。 其次就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团队,一批非常忠于事业的干部,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先生。从成立这个公司开始,就琢磨着我们要如何把它做起来,如何把它做大,所以我们坚持了两句话,这也算是公司的宗旨,叫做“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这22年来,我们始终在这两句公司宗旨的激励下做了很多努力,也有外界认为平安“不安分”,总是要想到一些新东西,始终是一个不安分的企业,但正是这样一种不安分,给予了公司一种活力,公司有这样一种活力,不断的去突破、创新,因为金融企业的创新往往不仅仅是是一种产品的创新,往往都会落实到一种对现行制度的突破,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你像马总也好,我也好,还有其他的同事我们一直都在这个公司里面,都没有变动,伴随着这个公司一起走过了22年,我们有一些同业,他们的领导人都是更换的比较频繁一点,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是从平安来看,它独一无二的就是我们一直走过来,从它最小起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天,每走的一步我们都清清楚楚,哪些需要继续走,哪些需要逐步纠正,这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这两点原因,可能促使平安走到了今天。
网易财经:您的意思可能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可能是最重要的。
孙建一:对。
网易财经:您刚才也多次提到了马总,您怎样评价这样一个多年的老战友?
孙建一:他的事业心非常强,可以不吃不喝的整天琢磨事情,公司里面都知道的,马明哲不吃正儿八经的饭,你说累了,到酒楼吃个饭,来几个菜,他不会,他不会这一套,给一个盒饭,给一个汉堡包,也就是这么一顿。 我们经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餐餐吃汉堡包这类的东西,大家也是跟着一起的,马总的事业心强,他总是在不断的琢磨一些事情,这个公司怎么走,哪些板块应该有所突破,他总是在考虑着一些新的东西,实际上我们这些做助手、做副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一点跟的意思,他的想法非常多,也非常快。你看我们所有的中层干部,下一步可能还会发展到我们的中层以下,包括B类干部,我们是有一个八小时的工作时间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都配备了黑莓“手账”,当然,公司配备这个东西是作为无纸化的一种革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包括也符合低碳的理念,但是实际上你看,他拿着这个黑莓,你的工作时间已经不是局限于八小时了,我们大家可以说除了眼睛闭上睡着了,睁着眼睛的时候都是在工作的。 恩 平安的干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状,只要稍歇下来,大家都在看手账,或者写,或者看,实际上都在处理工作,这样把整个的干部队伍,把员工都影响了,再加上公司我们自己制定了很多如何激发每一个员工工作激情的制度,所以使这个公司非常有活力,这个应该是通过马总总是不断的思考,对公司提出的一些要求。 比如说我们的人,一个企业最早的人事我们过去就叫人事管理,上升到第二阶段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不要把人固定的去管,而要怎么样培养他,把这个人力真正的价值开发出来,我们叫人力资源管理,现在他提出来要上第三个平台,要做人力资源经营,就是每一个人,通过我们的各种方式,让他如何为公司做贡献,为企业做贡献,而在为企业做贡献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提升他自身的价值,然后公司给予相应的回报、薪酬,上升到第三个层面。很多观念都是他琢磨出来的,所以平安走到今天,马明哲的这种特性应该说也有很大的关系。
网易财经:说完了马总,我们再说说您个人,我们知道当年您是保险业内最年轻的一个正局级干部,但是当年您来到平安的时候,是从最底层做起的,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
孙建一:对。
网易财经:您如何评价自己在平安的这20多年?有没有动摇或者后悔过?
孙建一:没有,没有动摇,更没有后悔,在过程中其实平安也有过一些波折,也走过一些低谷,我们离开了很多干部,可以说现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很多主体,都有平安干部的身影,有的新公司整个班子都是平安的,在过程中也有人或者有的公司有过这种想法,包括接触,但是我是坚定不移的留在平安,而且也尽可能的对想离去的干部做一些工作,希望他们留下来。
网易财经:为什么?
孙建一:因为我从原来的那种体制转换了一下,实际上我这一生里面,自己选择的一份工作就只有一次,我没有今年在这里,明年在那里,跳过很多单位,我没有,我只选择过一次,就是从国有体制选择到了平安这种股份制,这两边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原来我在国有体制下,应该也算是一个比较高一点的管理人员了,但是在那个环境下,实际上也很难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自己想做一点事情。
我们的保险行业是停了20多年以后恢复成立的,说实话那个时候都是新人,包括中国的大学那个时候都没有这个专业,我本身是学金融的,也没有学过保险专业,是组织上确定我去干保险,算是第一批吧,所以感觉在那个地方很枯燥,尽管各种条件都非常好,可是我还是想年轻,那个时候我是在这批干部里面最年轻的,30出头在那个年代就是那个职务了, 这个如果留在原单位的话,肯定没有这个过程的,但是来了(平安)以后,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能够自己干很多东西,这样就很充实,有困难,哪个地方没有困难,你到任何企业都会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困难,首先你选择了这条路,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如何改善遇到的一些不适应,要把这些东西改善掉,实际上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公司成长起来了,你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体现了,有了一种成就感,那还是很好的,我们走了很多干部,现在有很多人都要求回来嘛,有一些我们接受了,但是大部分的都没有接受,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因为感觉没办法,所以只能离开这个行业。
这就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吧。
网易财经:您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孙建一: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公司的综合金融架构做得更好一些,现在的目标是要做“一账通工程”,就是现在对综合金融实际上是褒贬不一的,平安愿意做一个试点,在综合金融发展的这条路上,趟出一条路出来,综合金融如何发挥它综合金融的特别之处?不能跟其他非综合金融的业务一样,如何趟出这样的路,这是我们今年非常非常重要的目标,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账式的管理,我们要把这个工程做起来,真正把我们的综合金融的特点发挥出来,外国有很多综合金融公司因为金融风暴倒闭了,但是我们想这不一定是因为综合金融才导致的。
网易财经:问题不在综合金融?
孙建一:对,不一定外国人做不成的,中国人就做不成,中国人不能总是跟着外国人的屁股后头去做一些事情,如果平安能够把综合金融做好,我想这也是平安对中国乃至全球的一个贡献。
网易财经:提到综合金融,其实今年对深发展的整合也是咱们今年重要的一个工作?
孙建一:对。
网易财经:您说现在监管部门可能还在走程序。
孙建一:对。
网易财经:那么现在平安能够等多久呢?深发展对于我们平安的整个综合金融占一个怎样的位置?
孙建一:我在业绩发布会上说了一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但实际上监管部门的审批是很正常,很顺利的,因为整个的交易环节比较多,涉及到商会里面若干个部门的审批,所以一步一步的走下来,审批流程相对会长一些,但是我想,我们基本上可以在预定的,也就是我们发公告的时候有一个时间概念,基本上能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法定程序,这样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我们的双方整合。
这对平安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整个综合金融在平安是三大板块:一个是保险,一个是资产管理,一个是银行这三大板块,从保险来看,我们的四家公司在业内表现都很优秀,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的超越都是能够让社会见识得到的;资产管理,目前在各自的行业领域里面也是很优秀的,比如信托,信托在信托公司里面,各种综合指标也是前一、二名的;证券,我们的证券IPO已经在业内比较有名气了,今年一季度又是排在了第一位。无论是中小板块还是创业板都是排在了第一位;资产管理刚才都说了,我们慢慢把这个平台能够搭建得更好一些,让它的管理能力进一步的提升;银行这一块如果没有深发展,我们这个板块相对来说很小,我们的综合金融是要把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利用,但是由于银行这个板块太小,在整合的过程中匹配不了,比如说中国开拓加强销售,人家对你的帮助有限,你对人家的帮助也有限,因为你太小了,如果我们深发展这个项目成功以后,银行总部这个板块迅速的就能提升上来。
这样我们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整合,匹配性就会更高,而且我们也知道,深发展为什么发展得慢的原因,它是有多种因素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而我们做出整合以后,是能够给他解决资金上的问题的,能够使它的指标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那么他下一步的发展,自身的发展也会更好。所以这对我们整个的综合金融发展来看,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网易财经注:在我们刚刚完成本次专访后,银监会、保监会、商务部等监管部门批准了平安并购深发展的申请)
网易财经: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回归到保险业。从1988年平安打破保险市场坚冰,发展到现在,其实我们看市场上包括市场主体,包括一些监管,一些外资机构的进入和保费规模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孙建一:对。
网易财经: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我们整体的行业形象偏低,而且市场的认可度也不高,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孙建一:中国的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非常大,不管是从它的深度和密度来看,都非常大,我们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但是各家公司如何做到健康发展,因为只有健康才能持续,不健康持续不了,过去的一年,2009年有几家保险公司在换股东,在卖,我认为他们忽略了健康的因素,所以当它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就很困难了。整个市场的情况应该说这两年,在监管部门的主导下在往好的方向转化,因为有一些公司当时用自杀性的方式去经营,最后吃到苦头了,现在停下来了,要解决很多问题,所以这个市场的整个情况就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好转,而且在业内慢慢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不能用一种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你像财险,这就变成了一个整个行业都不盈利的状态,这样不行的,这不是把整个行业都毁掉了嘛。当然,平安去年的财险平均达到了98.9%的综合成本,它的承保有力,可能今年或者以后的情况还会更好一些。
整个这个行业现在大家的头脑慢慢都清醒下来了,也都冷静下来了,我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的市场行为都会比较规范,但同时由于金融行业本身是一个需要资本不断投入的行业,实际上股东进去了以后,我说的股东不是指了上市以后买股票的人,就是这些原始的这些投资人,他们很难从每年投入的金融企业里面获得收益,因为它做大了以后就要补充资本金,做大了就要补充资本金,除非你不让它做大,赚一点小钱就分一点,那肯定不是投资人的本意,都想把它做大,做大的话就要不断的投资,那么大家就应该对这个金融行业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是不要盲目的投资金融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投入,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换股东了,这就说明这个问题嘛,你支持不下去了,你认为投资金融行业可以获取很高额的利润,但实际上你需要不断的往里面投钱,那你就坚持不下去了嘛,所以应该说,大家头脑清醒了以后,这个行业会非常的好。
从我们现在业务增长的情况来看,市场的需求还在不断的增长,因为现在整个保险的人数也就1亿人左右,中国有14亿人,城镇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而且国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1亿人的存量客户,原来的保额很多也是偏低的,他还不断的要更换保单,增加保额,新的投保人,现在越来越多。你看我们一季度的保费已经公布了,只是业绩没有公布,但是保费数已经公布了,又(增长)的非常快,因为市场有这种需求,所以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应该还是高速成长的阶段。
网易财经:好,谢谢孙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