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观点

陈秉正:保险业将成我国支柱性行业

2009-01-21 13:43:54 文/陈秉正 网友评论 110条
30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年保费收入从2.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703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30%。中国保险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重要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行业之一。

中国保险业的回顾与展望

一、1978--2008,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保险业从弱到强

1978年到2008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30年,也是自1801年中国近代商业保险业开创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最为辉煌的30年。30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年保费收入从2.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703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30%

保险业在为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了广泛经济补偿的同时,也在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中国保险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重要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行业之一。

回顾30年来中国保险业从恢复走向成熟壮大的历史,正是一部保险业不断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创新、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保险监管不断走向科学规范的历史。

1979年,在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际,停顿了20年之久的国内保险业务终于开始恢复,从此开始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新纪元。1980年,就开始有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重新登陆中国。

1988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市场开始了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的时代,走向了一个垄断竞争的时代。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开业,成为第一家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保险公司。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险业成为了向外资开放最为彻底的金融服务行业。经过3年的过渡期,中国政府完全兑现了对保险业开放的承诺。

3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正是由于不断的改革开放,才使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

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中最为古老的分支之一,其现代发展的根本源泉来自于不断的发展创新。起步虽晚的中国保险业,从一开始就汲取了当代国际保险创新的新鲜经验,高起点地开始了腾飞。

20世纪70-80年代,是人寿保险、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恰逢此时恢复的中国保险业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得我国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的主要保险产品特别是人寿保险产品,极大地缩小了和国际同类产品的差距。

中国的改革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的改革。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公司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家,发展到今天的100多家,已经形成了一个竞争较为充分的保险产品市场;各类保险中介机构,如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公估公司等也纷纷出现,保险中介服务市场正在走向成熟。我们完全可以预计:保险市场未来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由于保险市场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产品和服务的外部性等特点,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历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30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政府在保险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法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并和国际接轨的历程。

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保险监管进入全面、系统、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的保险监管已经实现了从以事前监管为主向事后监管为主的转变,从以价格监管为主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的转变,从以行政监管为主向建立包括行政监管、立法监管、司法监管在内的完整保险监管制度体系的转变。简而言之,中国的保险监管正在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回首过去的30年,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保险业已经从一个刚恢复新生的弱小行业,成长为了一个拥有100余家保险公司、200多万从业人员的重要金融服务业之一。已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展望未来,保险业必将发展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行业

今天,当我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时,我们完全可以充满信心地预言:保险业在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中,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功能——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风险管理,发挥出更大的、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保险业自身也必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发展和改革。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保险业在整个金融业中的地位会大幅提高,保险将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企业、政府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认为,保险业在未来10到15年内,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保费收入的实际年均增长速度会保持在15%左右甚至更高,将相当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1.5到2倍。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称为保险深度),将会从2007年的2.8%(2008年预计可以达到3.5%)增加到2021年的7.5%,达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由于世界主要保险市场均集中在发达国家,它们的平均保险深度届时不回比目前有明显的提高)。

保险深度的提升,标志着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保险业之所以能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是因为我国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和家庭对财产、人身、责任方面面临的风险的投保率还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全社会对风险保障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国保险市场未来存在着巨大、尚未释放出来的潜在需求。随着企业和家庭投保率的上升,在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责任纠纷时,保险业将会在经济补偿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第二,保险业在整个金融业中的地位将会大幅度提升。随着保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险资产的积累也会快速增加,保险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会快速增加(2006年,保险业总资产为1.9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为4.2%;2007年保险业总资产为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上升到5.3%),保险资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保险业在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将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保险业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将发挥出重要的补充作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社会保险仍不可能为所有居民提供较为充分的经济保障,且进一步扩大融资来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可以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首先,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作为职工退休后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来源。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一般中等收入的职工退休后,可以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获得的收入大体相当于其退休前收入的50%左右,如果再能从企业年金或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储蓄)计划中得到相当于其退休前收入30%左右的补充收入的话,将可以基本保持退休职工退休前后生活水准的一致性。其次,针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面临的保障程度低、覆盖面窄、成本增加快、效率不高等问题,商业医疗保险或有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参与的各类医疗保险计划的发展,对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四,保险业自身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恢复新生的中国保险业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一个以建成初步完整的保险市场体系的历史性跨越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未来的30年里,中国保险业将会实现新的更大跨越。

我国在保险市场规模、保险产品体系、保险服务水平、保险经营管理水平、保险监管能力、保险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将会站上新的台阶,将会成为全球最重要、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保险业也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性行业之一。

已有人鼓掌
我有话说

$one.get("nickname"):太爱听了

$one.get("nickname"): 一种新经济运行模式 世界经济的走向是:十五年一“小震”,三十年一“大震”,五十年一世界经济大倒退。这是西方消费理论和东方储蓄理论指导下的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在这两种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有一个虚环。每当经济运行到一定的时候,这个虚环就会断裂,这就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也就是说:只要补上了这个虚环,也就没有了“金融危机”,而补上这个虚环的办法就是——基金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基金制。 基金制是通过基金会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并使被投资企业资产票证化,由基金会在条块内设立产权交易所,并以全部经济责任方式发展属下的金融产业,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一体化,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支撑和该条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基金制”运行的办法是:基金会对实体经济(企业)快速投入,并控股51%(其中30%分配给购买企 业债券者),而后被投资企业资产全部票证化,基金会成立债券交易所,交易所得资金全部由基金会拥有,基金会保障所有购买债券人的利益,保障法人利益,保障社会利益。以此,推动良性循环。票证化透过银行买卖平台,迅速转化为金融资本扩大规模继续投入。依此无限循环。 “基金制”运行的好处:消灭了剥削,没有受害者。企业受益,老百姓受益,基金会受益,地方政府受益,国家受益,世界人民受益! 当“基金制”遍地开花时,首先就消灭了剥削,即消灭了资本主义,基金共同体国际基金共同体也就形成了,社会亦由共有制转入公有制,人类就跨越式地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本人的一孔之见,希广大网友,有识之士,特别是专家学者,能与我们共同研讨经济腾飞发展模式——基金制的可行性!可能性!必要性!历史性和决定性! 探索者:浏阳河 2009.3.3于北京

$one.get("nickname"):属于放屁

陈秉正简历

陈秉正

陈秉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风险管理与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年金、保险证券化。陈教授以其《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一书,成为在中国倡导经济全球化下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全新理念的先驱者。是中国了解当代最新企业风险管理理念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多年来陈教授就风险管理领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过国家相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要的著作有《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寿险公司风险管理》、《运筹学》、《运筹学教程》等。主要译著《整体化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综合风险管理》等。

沃尔夫:中国经济增速应落至4%

沃尔夫:中国经济增速应落至4%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

蒙代尔:人民币可成第三大货币

蒙代尔:人民币可成第三大货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吴敬琏:政治改革应加快

吴敬琏:政治改革应加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

茅于轼:政府要让穷人先富起来

茅于轼:政府要让穷人先富起来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长

张五常:揭开中国经济制度密码

张五常:揭开中国经济制度密码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厉以宁:农民收入30年后可以翻两番

厉以宁:农民收入30年后可以翻两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中国垄断价格改革的时代来临了

张维迎:中国垄断价格改革的时代来临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杨帆:改革开放以来的“权力资本化”

杨帆:改革开放以来的“权力资本化”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稻葵:中国将成全球新标杆

李稻葵:中国将成全球新标杆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谭雅玲:战略缺位削弱金融竞争力

谭雅玲:战略缺位削弱金融竞争力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改革开放三十年

发轫于安徽小岗村17个红指印、奠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整整过去了30年。

斑驳的文案、博物馆陈列的新旧三大件、像狗一样摸爬滚打过的民营企业家,一个个高潮已摆进了历史。只留下一长串硬数据证明时光并没有白白流逝:中国GDP跃居全球第四、人均收入上升到2360美元、百万富翁总人数超英赶美……
是的,一个30年过去了,但追求富强的心,追逐幸福的脚,还在不断前行。

下一站,我们共同去迎接、去见证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辉煌灿烂。

网友祝福中国经济

$one.get("nickname") 119.134.*.* 2008-11-27 11:51:06发表
国内教育,卫生都不过关,这反映在国民素质上。

$one.get("nickname") 222.175.*.* 2008-11-27 11:51:01发表
我来祝福中国!

$one.get("nickname") 122.4.*.* 2008-11-27 11:49:51发表
重新雄起

$one.get("nickname") 59.39.*.* 2008-11-27 11:45:43发表
做好自己,筑就中国.

$one.get("nickname") 121.32.*.* 2008-11-27 11:45:10发表
我来祝福中国!

$one.get("nickname") 221.10.*.* 2008-11-27 11:44:44发表
中国,雄起!

$one.get("nickname") 117.22.*.* 2008-11-27 11:43:49发表
sb

匿名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