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在北京接受网易财经大型策划栏目《100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栏目对话,针对中国改革以及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做了详细的阐述。沃尔夫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可以得100分,但中国发展的模式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高速发展在未来不太可能继续,应该回归常态,大概每年增长4%-5%左右。
沃尔夫指出在当前全球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策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内需,因为中国最宝贵的需求是来自中国国民的消费。沃尔夫认为,中国存在太多的企业储蓄,而这些储蓄是巨大的财富浪费,应该对这些储蓄进行征税。同时,中国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政策的调整,包括汇率政策的调整,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对于全球化问题,沃尔夫强调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经济成就可得100分 未来增速应放缓到4%-5%
马丁·沃尔夫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时表示,他不能用一个分数的形式来给中国经济增长表现打分。沃尔夫指出,中国改革开放0年的发展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的话,在经济增长方面可以打一个一百分,对外贸易的表现也可以得一百分。
沃尔夫指出,总的来说在某些方面中国表现非常引人瞩目,做的非常好,但也有一些方面做的没有那么到位。所以这对于中国未来30年的改革来说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存在的经济问题如何解决,沃尔夫冷静的指出,经济问题还得靠经济手段来解决,同时也需要一些其他手段,比如政治方面、文化方面、软实力方面的一些改革。
沃尔夫说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增长可能会是非常缓慢的增长,可能会是最近十年来最慢的一年。因为在全球其他地区来讲,需求都是非常弱的。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沃尔夫指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继续再以这样高速度发展,应该回归常态,大概每年在4%-5%左右。
中国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需要调整经济模式
沃尔夫指出中国的经济是靠外需来拉动的。但是这个状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他说增长其实是要靠内需来拉动的。中国发展的模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调整它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发展的模式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中国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十年中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型,对中国和世界都非常关键。
中国政府日前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很大程度上是倾向于投资方面的方案,但这只会在短期内促进需求。沃尔夫指出政策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内需,推动中国内部的需求,因为中国最宝贵的需求是来自中国国民的消费,在中国目前最浪费的是太多的企业在储蓄,而这些储蓄是巨大的财富的浪费,应该对这些储蓄进行征税。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政策的调整,其中包括汇率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应该进一步的升值。
政府出手干预经济并没有问题
当谈及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平衡时,马丁·沃尔夫指出两者关系中并不是说政府不需要做出什么重要的决定。他说其实在西方,政府同样也要做出一些重要决定的。比如通过一些政策来推动需求、刺激性的措施以及直接对企业的拥有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决定,也必须由政府来做出。2008年下半年,伴随着美国金融风暴的爆发,西方国家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些经济刺激方案,政府做这些事情并没有问题。
沃尔夫指出在9月末和10月初时,全球经济体系接近崩溃。欧洲和美国政府提出了非常巨大数额的救助银行体系的方案,为他们提供信贷担保和更多流行性资金。如果说没有政府提供这笔流动性资金的话,就很难渡过这个难关,最终也会造成银行体系崩溃的局面。
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 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近年来美国全球化逐渐被发展中国家取代的问题,沃尔夫表示人们一直存在误区就是把全球化理解成美国化的过程,全球化是比美国化有一个更丰富内涵的过程。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体现在它是处在提出和制定全球经济活动规章制度的领先地位,但欧洲和日本也出现一些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企业,这些比较成功的企业和经济体系逐渐地走向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过去十年到十五年的过程中,有些公司逐渐走向全球,逐渐成为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力量,像韩国三星这样的企业,20年前还是落后的国家,但是现在三星已经非常强大了。最近,我们能够看到印度、巴西以及中国的企业在全球越来越成功。
谈及中国企业未来走向全球化的问题时,沃尔夫针对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沃尔夫指出中国公司当前是用储蓄进行海外抄底的,而这些企业的储蓄,其实是没有经过分配的盈余,并且这些盈余也没有赋税。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把这个盈余花掉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海外投资,但是沃尔夫指出要想成功地收购海外企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既使在西方国家间的并购、收购交易成功率其实也不是很高。而在在跨境、跨国家的交易中其实是更加困难的,因为这些进行海外收购操作的人员、这些经理们,对当地的文化以及法规的环境了解不是那么够。
沃尔夫指出企业在海外收购要想成功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方面企业要在自身的行业里拥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体现在非常优秀的技术、非常强大的品牌、非常好的管理。第二,要有一个全球视野的管理层队伍,他们也要有一个非常开放的管理层文化,要把外来的管理者融入到他们的这个体系中。一旦你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来自于内部不同的人员对这个企业有着不同的需要和需求,这也是对在进行投资的企业提出要改变的。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想真正地走向全球,很有可能管理企业首先要用的语言就要变成英语。沃尔夫指出印度企业在全球海外收购比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使用英语。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要走向全球化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