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工资普遍上调显示着通胀蔓延升级

   
本期话题: 工资上调与通胀

全国各地普遍的加薪现象并没有说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增多了。因为,这都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幻象;虽然货币工资涨了,但是物价也在上涨,实质的工资率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可能降低了。当下的工资上调是通胀升级的警示。如果不想货币成为扰乱经济的脱缰野马的话,就应马上停止通胀!

 
 
  评论背景: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将于7月1日起涨至960元/月,比目前的800元/月增长20%。 [详细]  
 

货币工资上调并没有增加劳动者的福利

 

  据报道,今年以来,广东、山东、吉林、北京等10多个省市陆续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在17%左右。再考虑到,沿海地区制造业工资普遍较大幅度的上调。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这是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的信号。

 

  我认为,劳动力工资的上调是对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的回应。货币工资上调顶多弥补了其实际购买力的缩水,工人的实际工资不见得比以前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工资的普遍上调意味着通胀已经全面蔓延。工资物价螺旋上涨式的通胀已经来临,货币政策若无大的动作,未来通胀有失控的风险。

 

  在市场难觅1元以下的蔬菜、绿豆大蒜卖出猪肉价的高物价时代,制造业工人工资确是太低了。在高物价面前,这样的工资仅能糊口,不能保证任何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工人的货币工资只不过让工人所得的工资恢复其应有的购买力而已。工人的工资就是企业的成本,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这是最大的成本。大幅提高工人的工资,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大幅提升。有媒体做过测算,富士康加薪33%将会导致年成本增加43亿元。如果说,这几年沿海代工企业通过压榨劳工获得了超额的回报,现在通过加薪让它回吐一点,也许说得过去。但是,金融危机以来,制造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许多企业一直在亏损的边缘挣扎。代工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廉价劳动力的好处,受益最大的是它们的客户。苹果公司的多项热门产品如ipad、iphone等均是在内地代工生产,产品利润率高达50%以上。高利润率使得该公司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成就苹果高利润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低廉的代工费用。现在,为通胀所迫,沿海制造业被迫提高工人工资,显然这笔开支是要指望转嫁到它们的客户身上。否则,如果代工费用不提高,这些上升的工资足以让大批代工企业关门歇业。这一点,它们的客户也明白于心。据说,苹果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对其在内地代工的产品进行直接补贴,用于提高相关生产线工人工资。

 

  但是苹果也不是慈善家,它的产品以精巧著称,但也以昂贵闻名。代工企业将工资成本转移到苹果,苹果最终也会通过产品转移到消费者。物价进一步上升,工资又面临进一步提升的压力。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就此形成。

 

  可见,在通胀的年代,加工资仅挽回了货币贬值的损失,工人的实际工资与通胀前比并没有提升,何来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之说?

 

为避免通胀失控应赶紧停止增发货币

 

  长期以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我们货币政策的闸门一直洞开。金融危机以来,更是变本加厉。钱多了,物价哪有不上涨之理?进入2010年以来,恶果开始显现,商品价格纷纷上涨。典型的例子,中国粮食号称连续6年丰收,然而价格却不断攀升,现在各主要品种价格都高居世界首位。为何?生产成本上涨太快。生产成本为什么上涨太快?因为货币发行增长太快。在衣食住行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即使政府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市场也会自动提高的。但是这种工资的整体提升,不是由于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导致的,而是由于货币贬值导致的。工资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提高会形成良性循环,但因为通胀的上升而提高,则是一种恶性循环。任期发展下去,最终要么演变成恶性通胀,要么是实行全面的价格管制。

 

  工资多少不是问题,工资所能兑现的购买力才是问题。每月1000块钱的工资少吗?在20年前算是高薪,在20年后则是绝对的低薪。钱还是1000块,但是20年前后的购买力差别太大了。近日,有人保部专家表示,我国应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这种强行提高工资的做法就是思维简单的表现形式。如果强行提高工资标准就能让工人过上美好的生活,那么何须等上5年?政府现在就可以下令,企业付给工人的最低月工资不得低于10000元人民币,那我们是不是就一举进入发达国家了?恐怕当工人的最低工资不低于10000元人民币的时候,这个10000元的购买力不比现在的1000元高多少,正如现在的1000元不比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100元高多少。

 

  对个人来说,钱是越多越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钱多了则是坏事。一个国家管不住自己的货币,就管不好自己的经济。时下愈演愈烈的提薪举动表明,货币越来越不值钱了。通胀这个魔鬼已深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正露出其愈来愈狰狞的面目。通胀魔鬼虽然可怕,但是要把魔鬼重新装到瓶子里也简单——拧紧货币龙头。

 

(作者:胡锋 博客:http://blog.163.com/hoophoon@126

精彩语录
  李铁(博客):通胀蔓延将使“中国制造”丧失竞争力
 

“贵族产业这边的兴旺只能带来少数人的富裕。富人关注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而普通人的消费又被高房价等因素大大压缩。 有钱的不消费,要消费的没有钱,出口又受阻,内需和实体经济自然起不来。剩下的盈利机会都来自于炒作等交易性机会。如果还继续放任通胀,中小老板们都会关掉工厂,加入炒作大军,因为通胀本身就助长炒作。 ”

 

  徐斌(博客):滞胀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物价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再推动物价上涨,最后工人再罢工,或者跳楼,然后再加薪,然后物价再上涨,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回顾一下经济史,这种情况出现,是在1970年代,那个年代,欧美政府和现在的中国央行干一样的事情:宽松货币和政府财政赤字。 ”

 

  许小年(博客):全球早已进入通胀 此时收紧为时已晚
 

“在去年全球大规模的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全球实际早已进入通胀,只是并不主要表现在商品价格上,而是集中表现在资产价格上。而在中国国内具体表现就是房价。央行今年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明显释放出货币政策收紧信号,不排除央行采取进一步从紧政策。只是央行此时收紧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为时已晚。去年实施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属政策失误。 ”

 

博客推荐

胡锋

供职于广州某交易机构,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和鼓吹者,坚信自由能带来繁荣和富足。[详细]

相关评论:工资上调与通胀

李铁:这确实能让统计数据好看一些,但老百姓总得买菜做饭,CPI数据并不能给主妇们的菜价打个折。 [详细]

工资上调与通胀相关新闻

北京市人保局发布2010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涨幅达20%,比常年平均增长比例高出近一倍。 [详细]

栏目介绍

汇聚众多市场经济的魔鬼辩护士,推广经济学常识,反驳谬论,提供锐利、清晰的评论。

往期专题

更多
           

第116期:黄牛合法化解决春运难题

 

第115期:市场竞争减少环境污染

 

第114期:中国搞稀土托拉斯赚头有限

 

第113期:价格垄断是莫须有的罪名

 

第112期:管制客房价格可休矣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