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058
《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每周四推出。
视频本期实录往期回顾会客厅财经首页
王志乐(微博)
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简介][微博]

王志乐:中国应善待外资

他致力于以全球合作的开放视野去探究跨国贸易。他鄙弃落伍于时代的国家安全论,认为民族主义的经济观拖累了中国经济。他怎么看待外资在中国?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对话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
[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王志乐微博]

视频

不要妖魔化外资并购

王志乐:中国的稳定发展对他的利益非常重要,所以你要说他是为了来破坏中国,要把中国搞垮,这种目的和他实际的利益是不符的。

别把经济行为政治化

王志乐:他要打着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说外国人要来,要抢我们的利益,实际上是他的家族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和外国人的博弈而已。

不存在产业链阴谋

王志乐:但是中国人并不傻,在这十年我就眼见着入世这十年,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是像他们鼓吹的中国永远处在低端给人打工。

不应对外资违约

王志乐: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全球的贸易契约体系,咱们中国绝对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30年就崛起,我们不但不能去破坏这个体系,还应该强化这个体系。

图片

问答

更多

怎么看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外资并购?

王志乐:你不能轻易地把外国跟你的经济竞争一下就上升到那个年代形成的"亡我之心不死"思维;美国现在有些人也鼓吹中国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去收购,那就是共产党来收购,这个我觉得时代不同,不应该有这个思维。

鼓吹国家安全论的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王志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把一个企业问题一说成政治问题,好像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这个实际上是很糟糕的。最后整得人家把问题揭露出来一看,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就是为了他这个企业,甚至于为了他这个家族。

外资来并购中国企业会不会带有政治目的?

王志乐:我问过中国企业家,如果外国企业来收购你,你到国外去,你要是他你会怎么做。他们说,要是我,我也得这么做。那就说明这是个企业行为,不是政治行为。我们不要把企业行为政治化,也不要把它意识形态化。

经济问题政治化、企业问题意识形态化的后遗症是什么?

王志乐:这么一弄以后,必然使中国的经济偏离了经济规律,而我们现在这些人鼓吹的这些东西,恰恰也是后果一样,你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企业问题意识形态化,它会使得企业经营还有经济运行偏离经济规律。

应该怎样爱国?

王志乐:外资企业在某某行业有很大影响,就认为是不对。这个往往是被冲击那个企业人他出来说话,他来忽悠。老百姓并不知真情。你像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那么一种打着爱护国家,爱护民族的旗号,实际上是侵害了国家利益的。

外资进入中国有阴谋吗?

王志乐:这个时候有些人有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为了他的利益,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咱们中国有的企业,为了他企业的私利,非把一个正常的经济活动上升到国家安全来说事儿。这个他反而是阴谋,而不是人家来收购是阴谋。

全部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6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他致力于以全球合作的开放视野去探究跨国贸易。他鄙弃落伍于时代的国家安全论,认为民族主义的经济观拖累了中国经济。他怎么看待外资在中国?

王志乐是研究外资并购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使他相信,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很多对外资的排斥情绪,要么是基于错误的观念,要么是有某些个人或集团的私利在后面作祟。

王志乐认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拒绝中国的一些企业并购美国企业,这是错误的。实际上,中国的企业并没有政治目的。同理,中国也有很多人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排斥外资并购,这也是错误的。他说:“从邓小平以来,从江泽民还有胡锦涛都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是从战争革命对抗时代已经走向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所以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你不能轻易地把外国跟你的这种经济竞争一下就上升到这种那个年代形成的思维,就是一种亡我之心不死;而美国现在有些人也鼓吹中国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去收购,那就是共产党来收购,把它意识形态化,这个我觉得时代不同,不应该是这个思维。”

王志乐这样分析全球化的新变化:“跨国公司这些年都在变,从原来的跨国公司变成全球公司,这个全球公司的出现恰恰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出现了,这种全球公司跟跨国公司不同在哪儿?它有全球战略,全球的管理,还有承担全球的责任。”“现在的产业都不是原来那种一个国家之内的产业,它都是跨越国家的,在全球布局的全球产业。”

王志乐说:“你可以想像中国的收购对美国的安全反而是积极因素,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收购我觉得也是一种两国经济合作的一种积极因素。”因为,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会主动维护投资国的利益。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深,也会使得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王志乐批评一些人“要打着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说外国人要来,八国联军来了,要抢我们的利益,实际上是他的家族利益或者个人利益,或者企业利益和外国人的博弈而已。”王志乐认为这些人实际是在损害本国其他人的利益。

对于近期中外所关注的外资对国内某些行业采取协议控制的方式投资的情况,王志乐说:“像这种情况,我刚才讲合规其实含了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合乎规章制度,特别是你跟人家定的契约,当然要遵守。”“我觉得我们恰恰是全球的这种契约文化、契约制度中的受益者,我们不但不能去破坏这个体系,还应该强化这个体系。”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不要妖魔化外资并购

网易财经: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要求常常遭到美国政府的驳回,像最近的华为收购3Leaf公司的要求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其涉及国家安全为由驳回了,您觉得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真的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吗?

王志乐:这个情况各国都有这种事例,美国他有一些政客更积极,他们老是挑战中国的收购,动不动就说你影响美国安全。但是从我们研究的角度认为,这种情况不光美国,其实中国人也有。外资来并购中国的境内企业,一些媒体,或者网民有的时候动不动就说它影响国家安全,或者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等等。但实际上作为国家的审批部门,你像发改委、商务部并没有那么简单的就是这种情绪化来看待外国的收购。我印象中还没有哪一个案子真正是因为国家安全而被否定的。但是从咱们舆论上有时候在这方面喊得挺响,所以我们也研究,为什么到了现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美国、欧洲或者是澳洲、中国都有一些这样的一种声调: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的企业收购、经济行为的事上升到一种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加以批评、排斥或者真正的否定,我们觉得这里面有一些问题,就是说究竟该怎么看。

我们想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体系来看这个事儿,而不是简单的拿一个案子随便就来定案。首先要看到这个时代跟过去时代的不同。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从过去的战争、革命、对抗走向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同了,对国际势力或者国际的竞争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战争革命时代,我们认为外国人可能很快就要打进中国来,或者灭亡中国之心不死,所以我们要做各种准备,防止外国来颠覆中国。我记得当年毛泽东的时代,那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争革命时代、对抗的时代。咱们面临美帝国主义、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所以国家当时搞经济,他要考虑这个背景。我们中国当时把好多重要的工业项目都放到三线。所谓三线,一线就是面临国外的面对面的第一线,二线,他放在三线,都是在四川啊、湖北的大山里边。但邓小平在搞经济建设的时候,和那个年代不一样,他认为现在的时代已经走向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所以他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就是开放经济最重要的地点不是放在三线,是放在大连、青岛、浦东、厦门、深圳这些一些最前沿、最沿海的地带。

从邓小平以来,江泽民还有胡锦涛都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是从战争革命对抗时代已经走向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所以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你不能轻易地把外国跟你的这种经济竞争一下就上升到这种那个年代形成的思维;而美国现在有些人也鼓吹中国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去收购,那就是共产党来收购,把它意识形态化,这个我觉得时代不同,不应该是这个思维。

跨国公司这些年都在变,从原来的跨国公司变成全球公司。全球公司的出现恰恰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出现了,这种全球公司跟跨国公司不同在哪儿?它有全球战略,全球的管理,还有承担全球的责任,三个方面。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它全球的经营大于本国的经营,也就是说海外的销售、海外的雇员、海外的资产超过50%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这些公司反而把全球利益放得更高。因为它的主要利益来自海外,而这个海外利益很多一块来自中国,所以这些全球公司第一次有了一种可能,它和中国的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稳定、发展对它的利益非常重要。所以你要说它是为了来破坏中国,要把中国搞垮,这种目的和它实际的利益是不符的。所以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全球公司反倒是中国这种经济安全的重要积极因素,并不是负面因素。

反过来中国企业到美国去,它也不是为了搞垮美国,它是跟美国经济密切合作,它跟美国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背景下,你可以想像中国的收购对美国的安全反而是积极因素,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收购我觉得也是一种两国经济合作的一种积极因素。但是我们如果站在一个企业的立场,或者站在某一个集团的立场来看,它来了以后对我这个公司造成不利,我可能竞争不过它,觉得它影响我的安全。影响你某个企业的安全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安全就是竞争中出现的,你竞争不过人家,但是你说它对整个国家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我倒觉得不见得,它反而是对你国家经济整体是安全因素,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时代变了,企业变了,产业变了。

怎么叫产业变了?现在的产业都不是原来那种一个国家之内的产业,它都是跨越国家的,在全球布局的全球产业。我刚才讲了一个全球公司的概念,现在还有一个全球产业的概念。原来产业都是在一个一个国家地理界线之内,从研究、设计到生产、组装、销售这个产业链在一个国家之内形成;后来跨国公司在若干国家形成,现在出现了全球公司,这个产业变成了全球产业。你一个国家不可能把整个产业链条都放在我一个国家之内了,现在像汽车、网络,都不可能;甚至于连资本都要相互渗透。在这样一个时代,你想把你的产业做大做强,做安全,应该是打造全球产业链是最安全的。

别把经济行为政治化

网易财经:您刚才说现在大的变化是时代的变化,全球公司以及全球产业的变化,那民众的思路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是如果一个企业高举着国家安全的旗帜,您觉得它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王志乐:从我们调查过的国内的一些案例来看,前两年外资来并购,咱们很多人都是以产业安全、经济安全、甚至于国家安全来加以排斥。我们去实际调查发现,没有一个案例真正影响国家安全。为什么会争呢?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甚至于家族利益,个人利益的博弈造成的。比如有一家公司,它和外国公司合作了,合资了,外方占了大股,咱们这方面占了小股;外商非常开明,他知道中国这个人很能干,就是中国这个团队,所以董事长、总经理还让你干,虽然他是大股,品牌也保留。按说这个事中国人应该是最欢迎的,但是干了几年下来,咱们的人确实干得挺好,赚了钱了,这时候中方就感觉我给人家干活,干得那么卖力气,虽然他给我奖励,但是觉得我的利益还是少,还是想多拿利益;外方觉得我已经给你不少了,你还要这么闹,我想再保持我这些利益,或者说也想增加利益,这样一来就发生了争执。外国人不会打着民族旗号说我这么干是为了我们某某国家利益,他不会这么忽悠的;咱们这个人却学会了,他要打着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说外国人要来,八国联军来了,他要抢我们的利益,实际上是他的家族利益或者个人利益,或者企业利益和外国人的博弈而已。他把这个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这一点要说句不客气的话,是咱们原来老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一个通病,就是往往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把一个企业问题一说成政治问题,好像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这个实际上是很糟糕的。最后整得人家把问题揭露出来一看,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就是为了他这个企业,甚至于为了他这个家族。那我觉得我们的老百姓有的时候看不到它背后的东西,实际上如果这家外资企业和中国稳稳当当合作,长期合作,有利于中国和这个国家的合作。如果这么闹下去,结果那边国家就会认为中国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呀?反而激化了咱们的矛盾,据我所知这种案例多了以后,中国企业再到那个国家去投资,那边就认为你是不讲理的,你们是不讲商业道德的。

网易财经:外资来并购中国企业会不会带有政治目的?

王志乐:我觉得从我调查的这些案例没有。因为这些跨国公司是一个经济动物,它是企业行为,不是代表它们国家来收购中国。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把一个企业行为和政治行为混谈,把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意识形态里面混了,我觉得这就有问题了。应该从企业角度来理解它。因为我问过中国那些企业家,如果外国企业来收购你这么个做法,你到国外去,你要是他你会怎么做。他们想了想说,要是我,我也得这么做,那就说明这是个企业行为,不是政治行为。我们不要把企业行为政治化,也不要把它意识形态化,反过来我们也要求美国、西方不要把我们的企业的企业行为、经济行为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它们现在也是用这套招儿。我们去收购他本来是一个企业行为。你像当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柯就是一个企业行为嘛,它非说这个是好像影响了美国安全,这是共产党的国有企业,是政府操纵的。而且我看到一个很可笑的故事,就是联想收购IBM以后,戴尔的销售者在网上群发消息,他说现在的IBM电脑已经不是原来的了,已经被共产党控制了,如果我们美国消费者多买一台IBM电脑,就意味着投共产党一票。是真事吗?肯定不是,它是个企业行为,他给它政治化,目的是什么?他是鼓吹美国人不要买IBM的电脑,买我戴尔的电脑,这是企业利益的博弈,不是政治,不是国家,美国也这个水平。

网易财经:经济问题政治化、企业问题意识形态化的后果是什么?

王志乐:离开经济规律,凡是把企业问题政治化或者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化的这些最终后果都是偏离经济规律。比如咱们改革开放前,咱们的国家实际上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了。比如当时最有名的一个口号叫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种庄稼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把种庄稼变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竞争了,只要它是社会主义的,哪怕是草我也要,它明明是个好东西,是个苗,是长庄稼的苗,但是它是资本主义的我就不要。这么一弄以后,必然使中国的经济偏离了经济规律,而我们现在这些人鼓吹的这些东西,恰恰也是后果一样,你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企业问题意识形态化,它会使得企业经营还有经济运行偏离经济规律。

不存在产业链阴谋

网易财经:现在我们还看到一些外资进入中国,比如进行中国的养猪业和大豆业的时候会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您认为外资真的有实力控制这些产业吗?

王志乐: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来搞粮食或者搞猪肉,这个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咱们中国人对企业是按所有制加以分别对待,国有企业大家都认为是对公的,对社会主义的;原来也排斥民营企业,谁要支持民营企业那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对民营企业理论上不能排斥了;咱们现在又冒出第三类企业就是外资企业,把外资企业看成是外国的,加以排斥,这个肯定也是不对的。

因为在中国注册,在中国纳税,在中国雇佣劳动力,这样一些企业从法理上就是中国企业。所以咱们现在混淆了,外资企业在某某行业占了很大影响,就认为是不对。这个往往是被冲击那个企业人他出来说话,他来忽悠。老百姓并不知真情。你像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那么一种打着爱护国家,爱护民族的旗号,实际上是侵害了国家利益的。这种东西咱们老百姓不知道,所以有时候就跟着忽悠了。

我觉得你要换一个角度看。比如大豆,咱们一年进口5000万吨大豆,国产现在也就1000万吨,他就忽悠说外国大豆把中国大豆给冲垮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受影响了等等。这个事儿你得换一个角度,。国现在土地缺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亩地大概能种300多斤大豆,你要这么算1吨大豆需要6亩地,5000万吨大豆需要多少亩地呢?3亿亩。你现在爱国的人说我们不要进口大豆,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产业,没有这5000万吨大豆咱们可能有问题,那么你能想像我们再拿出3亿亩地来种这5000万吨大豆吗?来满足这些人的爱国情怀?真正的爱国,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做,反而应该从外国进口,用国外的土地来为我们生产这5000万吨大豆。如果这5000万吨大豆不进口,在国内生产,满足他们的爱国情绪,那么咱们从哪儿去找这3亿亩地?没有啊。

在战争革命对抗时代过去了,现在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你为什么要用那种思维看国际呢?对不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呢?你怎么能认为我们对外面有依赖就认为我们不安全,反过来他们对咱们也有依赖啊。所以这个粮食问题上我觉得要有新思维,不要用那种战争革命对抗的时代形成的思维吓唬我们自己老百姓。

如果按他们的讲法,我们进口石油超过国产石油了,我们好像安全也没有了。你知道美国进口多少石油吗?美国在早年进口石油只有2亿吨,国产3亿吨、5亿吨石油的时候,大概30年前。现在倒过来了,它要一年消耗8亿多吨油,进口多少?6亿吨,国产2亿吨。你说美国能源不安全,犯傻,它能用全球资源为什么不用,对不对?咱们国家就有一些记者乱写文章,咱们在前年进口油超过国产油就说中国能源堪忧,这个时代是全球化合作的时代,我们应该和国际展开合作,我们用我们多的资源去换我们少的资源,这个怎么就不安全呢?

同样一个事从我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正好和他们看的不一样,你像这个国际公司来收购你,这个事儿我觉得你要研究哪些是对你不利,哪些有利。有些可能个别企业觉得不利,但是国家有利呀,我们应该站在全局,全国利益上,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有些眼前看不利,但是长远看是有利的,那应该支持长远的战略。我是觉得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一时的、局部的利益的受损就认为这个是对国家的、长远的不利。

网易财经:一些企业在提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时候常常是非常有民众基础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民众存有这样的心理?

王志乐:这里面,比如拿中国为例来讲,我觉得咱们可以理解咱们民众的心情。1840年以来一直被外国人欺负,一直是受损害,所以咱们这种被侵略,被欺负的这种心态实际上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纠正,应该转过来。大光是这种情绪救不了国,我们应该给它提升一步。

近20年的发展,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咱们,包括像你们互联网的组织,它能够把信息全球化了。这些东西我们最好能够,不光是把那些片面的,用传统观点形成的观念来互联网来传,应该把和平时代、发展时代形成的这些观点能够多沟通。这样的话我觉得才能够理解原来咱们那些有一些片面的观点。那种片面的观点我觉得害人在哪儿呢?它表面上爱国,但是它空谈误国。

网易财经: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如果外资控制了中国产业链的话,中国人会在利益上吃亏,外国人赚得越来越多,中国人却赚得越来越少。比如郎咸平说,华尔街已经控制了中国青椒肉丝的价格,所以我们不断地在为外资打工,被外资剥削,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王志乐:中国第一次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刚融入的时候因为咱们水平低,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可能是处在产业链最不赚钱的那块,是打工。但是中国人并不傻,在这十年我就眼见着入世这十年,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是像他们鼓吹的中国永远处在低端给人打工。而且你从这十年大家看中国财富的涌现,全国各地出现那么多高楼大厦,这么多汽车,这么多财富,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不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认为这是并不过头。也就是说在整个全球博弈中,中国人受惠最大,不是他们忽悠的那个情况。

我有一次就问某位学者,我说你整天批评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做得不对,你认为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是历史进步还是历史倒退?这个问题其实给他问住了,他没法儿回答。他如果说是历史倒退显然不符合事实;说历史进步呢,那他骂了半天等于白骂了,等于又得坚持我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学会从,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不要自我否定。这些年从国家的实力,到企业的实力,甚至我们一个一个家庭,都变了,而且我觉得中国的家庭,现在大多数家庭是有产者家庭了。

这个社会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来的社会了。如果在这个有产的多数人为主的家庭的社会,你还用无产者的思维领导这个国家显然是不对了。他们那些人鼓吹所谓的产业链阴谋,或者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呀,往往是用传统的那个战争革命对抗的思维来看现代。他人已经在现代了,但是脑袋还在原来的地方。

网易财经:按照您刚才所说的,会不会是根本不是认识上的问题?他们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各种利益,包括个人利益或者是企业利益等等。

王志乐:对,这个时候有些人有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为了他的利益,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咱们中国有的企业,为了他企业的私利,非把一个正常的经济活动上升到国家安全来说事儿,这个他反而是阴谋,而不是人家来收购是阴谋。

不应对外资违约

网易财经:您怎么看待外资的性质,您觉得外资真的有可能对所在国的法律或者是所在国造成威胁吗?

王志乐:我觉得在中国的情况看,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

网易财经:您怎么看待外资在某些政府进入的领域通过协议控制来实现其投资目的的呢?

王志乐:你这说的多数可能是新兴的那种产业,比如像互联网行业。

网易财经:比如说互联网,像网易也是这样的。

王志乐:这个事儿就看怎么说,我总觉得既要强调合规,又要强调不断地创新来扩大开放。这个过程是个比较麻烦的判断,但是我倾向于认为,对这种正常的扩大开放的领域走的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规避。这个我觉得不一定是个坏事,。像互联网,如果没有协议,可能外资进不来,咱们的互联网发展不会这么快,。如果大家认为把互联网发展快是好事,那么它当时这种做法你好像就不能回头来否定,说都不对,可能就得寻找它的合理因素。

但是有一些通过这种规避,比如当年跑出去再来投资,这个本身享受咱们所谓的外资的优惠政策,我倒觉得不值得提倡,所以像这个东西要具体分析,不好一概而论。

网易财经:您觉得政府未来有可能禁止这种事情吗?

王志乐:我不是跟你讲了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咱们的发展带来损害的,这个肯定会禁止;如果它对咱们发展没有损害,而且当时它这个做法并没有一个法律的直接的违背,那有可能将来就通过修法变成现实。比如当年的小岗村,它当年一些农民合起来把土地承包了,这个按当时的法律肯定是违规的,但是这个又代表了一个发展趋势,后来大家又认可它了。

网易财经:刚才说了合规,像协议控制也算是一种契约,双方签订了协议控制协议之后,就达成了契约共识,必须遵守,现在有一个企业打着国家安全主义的大旗,公然违反这个协议控制的协议,违反这种契约精神,您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

王志乐:像这种情况,我刚才讲合规,其实含了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合乎你跟人家定的契约。包括我们中国公司,上市公司,大股东应该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并不是说在投票中发动股民人数超过了股东,这个没有用。因为在公司里面,谁股大就听谁的。如果你觉得你做这个事有利于大股东的利益,也有利于股民的利益,那你应该和股东进行充分的沟通,讲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一时沟通不了,那你只能先缓一缓,等到什么时候说服他们。你不能找个理由说现在我这么做,虽然不利于大股东,但是有利于广大股民,这个不行,这个是不符合《公司法》,也不符合公司治理的,这个中国《公司法》也不是这么解释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这么做,可能一时能得到对你有利的结果,长远并不有利。而且你长远讲损害了真正的股民的利益。你这个公司背上了不讲信义,不合规的这么一条,那肯定是不利的

网易财经:有的人有这样的观点,对外资企业不需要讲契约精神,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王志乐:这个不对,我刚才讲了外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按所有制讲中国有三类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类企业都是中国平等的市场主体,都是平等的竞争对象。国有对民营企业不讲规则,你肯定觉得讲不通。外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再过一段时间,早晚中国人会接受我现在讲的这个概念,外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因为外资企业不是外国企业,就是外国企业,你跟它签了合同你也得去照办。而且咱们这些年中国能够发展这么快,咱们是享受了、利用了全球这一百多年企业契约的发展,形成的全球的贸易体系,还有全球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是讲合规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全球的贸易体系,咱们中国绝对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30年就崛起。我觉得我们恰恰是从全球的这种契约文化、契约制度中受益的,我们不但不能去破坏这个体系,还应该强化这个体系。

往期回顾

更多

G20特别策划:谭笃哲

  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

第181期: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第180期:卢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第179期:刘桓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

您对《意见中国》节目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来电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电话:010-82558541 邮箱:caijinghuiketing#163.com("#"改为"@")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