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隆 |
非独立董事 |
万隆 |
董事长 |
焦树阁 |
非独立董事 |
焦树阁 |
副董事长 |
曹俊生 |
非独立董事 |
赵虎林 |
独立董事 |
尹效华 |
独立董事 |
马林 |
独立董事 |
梁永振 |
证券事务代表 |
|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Smithfield Foods Inc公司的业务包括销售Armour-Eckrich品牌猪肉。该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3.61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2.21美元;销售额达到131亿美元,增长7%。在2011财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净利润为5.2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3.12美元。
被收购致股价大涨:双汇34美元/股的出价比史密斯菲尔德3月28日的收盘价还要高31%。受收购消息刺激,史密斯菲尔德的股价在今日高价开盘,截止北京时间22:42,史密斯菲尔德的股价达到了32.47美元/股,较上一收盘日涨6.5美元,涨幅达到25.03%。
|
|
|
第一批来自Smithfield 公司的无培林(Paylean-free,培林俗称"瘦肉精")猪肉产品将于下个月抵达中国,成交价格大致和中国猪肉当前价格差不多,有的比中国猪肉价格稍低;至于进口数量,该人士表示已于几周前谈定,此前Smithfield 公司单方面宣布向中国某贸易公司出口的数量是6000万磅(合2.721万吨)。
但是这批猪肉并非进入中粮集团,而是经中粮进口后进入专门从事国家储备糖、储备肉类管理的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的仓库。Smithfield公司新闻发言人Jerry Hosteeter表示,向中国出口6000万磅猪肉的协议确已达成,"我们有三家工厂被允许向中国运送猪肉。"
中粮曾持股:Smithfield Foods公司本月早些时候称,由于中粮集团计划退出对Smithfield Foods的投资,因此将从中粮手中回购700股万公司股份。
于雪没有透露股份出售的金额,也没有提供相关时间表。
Smithfield去年曾表示,由于双方的战略合作未达预期,预计中粮集团将出售所持该公司的股份。中粮集团于2008年收购了Smithfield 5%的股份。
|
它是美国主要的鲜猪肉和包装肉类生产、经销商以及全美最大的生猪生产商,拥有58100名员工,拥有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一条龙产业链。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每年养猪约1500万头猪,一年屠宰2700万头,除了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还大批量向中国等市场出口猪肉。每天宰杀生猪近8万头,以每天工作16小时计算,每分钟就有33头猪被宰杀。
|
|
|
|
美国养猪规模化:合同生产模式是主流
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伴随垂直一体化养殖模式向专业化养殖模式转变。合同生产是养殖专业化的表征,具体是指大型企业与诸多养殖户以及规模养殖场签订生产合约,由大型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而加盟养殖主体负责各环节养殖(母猪、保育、育肥等环节),最后由大型企业统一收购产成品的养殖模式。通过签订生产合同,大型养殖企业实现与加盟主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大型企业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占用,通过利用合作养殖者的资金来提高财务杠杆率)和转嫁价格波动风险,以至于能够进行快速扩张。
1980~2000 年美国养殖规模化快速提高1980 年至2000 年间美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快速的规模化。1960s~1980s,美国生猪养殖业以小规模养殖为主。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饲料工业的驱动,生猪养殖专业化程度迅猛发展,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大型猪企充当了行业整合者,通过收购以及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市场份额。
1987 年,美国生猪存栏量超过1000 头的猪场出栏量占比仅为37%,到1992 年上升47%,到1997 年已经达到71%。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美国开始出现横跨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猪肉食品生产与销售的大型综合集团,通过对整个产业链的经营,分散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风险,获得持续发展。
|
中国养殖企业模式
目前的大型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模式分为三种:全自养模式、深层“公司+农户”模式、一般“公司+农户”模式。其中全自养模式是指公司从事种猪繁育到育肥环节的生产,公司自建厂房并雇佣人工进行养殖。“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是指公司与农户事先约定,由公司向合作农户提供饲料、仔猪以及其他生产物资,而农户负责养殖过程,公司最终负责回收养殖的生猪产品的养殖模式。根据生猪所有权不同,可以分为深层“公司+农户”和一般“公司+农户”模式。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
|
报告日期 |
2013/3/31 |
2012/12/31 |
2012/9/30 |
2012/6/30 |
2012/3/31 |
2011/12/31 |
2011/9/30 |
2011/6/30 |
2011/3/31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69 |
2.62 |
1.91 |
0.67 |
0.31 |
0.93 |
0.46 |
0.13 |
0.44 |
每股净资产(元) |
-- |
-- |
9.71 |
6.19 |
6.39 |
6.08 |
5.64 |
5.27 |
6.08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 |
-- |
2.58 |
-0.27 |
-0.24 |
1.65 |
1.03 |
0.73 |
-0.15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
970,815 |
3,970,455 |
2,905,815 |
1,975,027 |
986,158 |
3,761,547 |
2,617,493 |
1,525,912 |
840,020 |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182,654 |
693,690 |
512,135 |
149,556 |
75,025 |
264,534 |
182,020 |
114,167 |
78,512 |
营业利润(万元) |
98,021 |
363,247 |
274,031 |
54,727 |
25,014 |
69,973 |
32,983 |
5,800 |
35,538 |
投资收益(万元) |
1,425 |
5,293 |
4,343 |
4,064 |
2,088 |
4,610 |
3,024 |
1,721 |
1,909 |
营业外收支净额(万元) |
2,522 |
27,842 |
9,735 |
1,178 |
835 |
10,334 |
8,337 |
5,850 |
505 |
利润总额(万元) |
100,543 |
391,089 |
283,766 |
55,905 |
25,850 |
80,307 |
41,320 |
11,650 |
36,043 |
净利润(万元) |
75,819 |
288,523 |
209,857 |
40,485 |
18,870 |
56,489 |
27,827 |
7,598 |
26,515 |
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万元) |
73,312 |
194,084 |
-- |
39,674 |
-- |
48,579 |
-- |
3,425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76,204 |
455,732 |
283,719 |
-16,557 |
-14,732 |
100,075 |
62,302 |
44,063 |
-9,2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万元) |
112,890 |
169,215 |
3,417 |
-125,779 |
-49,780 |
-18,861 |
-20,591 |
13,460 |
-51,849 |
总资产(万元) |
1,777,394 |
1,669,508 |
1,589,701 |
644,988 |
684,521 |
783,950 |
743,917 |
719,453 |
641,148 |
流动资产(万元) |
832,572 |
724,816 |
652,609 |
348,959 |
386,881 |
489,776 |
440,541 |
449,603 |
365,426 |
总负债(万元) |
446,403 |
414,101 |
445,644 |
210,225 |
240,887 |
350,366 |
339,674 |
341,461 |
220,894 |
流动负债(万元) |
420,888 |
388,666 |
425,642 |
199,301 |
232,238 |
344,148 |
337,148 |
338,528 |
218,638 |
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1,255,531 |
1,173,676 |
1,068,255 |
375,321 |
387,044 |
368,168 |
341,531 |
319,448 |
368,693 |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
6.26 |
27.93 |
21.15 |
10.57 |
5 |
14.8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