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2013夏季论坛

2013年7月31日

中国 · 北京 CHINA · BEIJING

30名顶级经济学家 / 200名中外企业高层 / 600分钟的思想盛宴

论坛一:经济困局与改革新策

文字实录

13:16:03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光临2013网易经济学家夏季论坛,我是来自北京电视台的长盛,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来主持网易经济学家年会的夏季论坛。

我们说当一个论坛既有冬季也有夏季的时候,它就跟光有冬季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祝贺一下网易,祝贺网易有了一个夏季的经济学家论坛。

我们在开场视频里看到了很多直击人心的句子,我想今天的场面能说明很多的问题,大概我们在现在的6、7月份,恰逢高层论坛会特别少,尤其是坐而论道的事情又显得比往常更加的稀少,所以今天来的人分外的多。另外一个现象也说明,当更多人去关心宏观层面的分析,喜欢分析论道问题的时候,实体经济一定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而且有很多话题是我们希望在今天论坛之上能够得到答案的,今天的题目非常有意思,叫“开局与破局”,我们理解的“开局”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听到过非常优美的一些唱腔,在帘子后面有非常高亢的表述,之后我们也看到过台步,后来也看到过亮相,那么到今天为止开局应该如何评价,而下一步,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没有退路,必须前进的境地,所以说破局的重点又从何处找到推动力和突破口?我们今天希望能够在这个论坛上得到一些明确的答案,才能够不虚此行。

下面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光临我们论坛的各位嘉宾,掌声欢迎: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先生;今天我们更愿意把李先生称作经济学家。

欢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先生;

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原委员余永定先生;

欢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先生;

欢迎国家社会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先生;

我们热烈的掌声都是为了表示一会儿希望听到大家给我们明确答案的一种期待。

欢迎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先生,我替他说吧,可能他再过40分钟就能够出现了。

欢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先生;

全国上台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先生;

欢迎网易总编辑副总裁赵莹女士;

欢迎网易副总裁李黎女士。

我们所有人今天都可以通过登陆网易新闻手机的移动客户端,点开里面的2013年网易经济学家夏季论坛,在那个专题中发表你的评论和跟贴,一会儿在上面能够看到,网易新闻客户端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庞大了,我们很多人都是其中一个用户,今天是用这种方式互相之间进行互动,下面首先来有请网易总编辑副总裁赵莹女士致辞,欢迎!()

13:17:08     赵莹:

尊敬的各位经济学家,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网易公司欢迎各位嘉宾莅临2013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已经举办了四届,以往都是在年底召开,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在期待与艰辛中前行,所以我们首次在年中新增了夏季论坛,以期更及时的把握经济走势,传递改革声音。

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存在着多重失衡,今年6月份发生的商业银行的钱荒事件就是经济困境的一个体现,在年会举办前期,我们按照惯例发布了“经济学家预期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均认为2013年中国的GDP增速不会超过8%,约71.25%的经济学者对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改革是持中性观望态度的,新一届政府如何破局也是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目光。()

13:39:24     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到各位著名的经济专家和企业家来探讨改革如何破局,经济如何走出困境,让我们聆听经济专家运用他们的经济学智慧,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为我们带来一场经济学盛会的盛宴,本次的夏季论坛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李毅中先生、高尚全先生、余永定先生、邱晓华先生、许善达先生、秦晖先生、陈志武先生、蔡昉先生、胡祖六先生、李铁先生、周林先生、张礼卿先生,以及刘永好先生、刘小光先生在内的企业家们,相信本届年会能够为改革发出强音,希望本届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3:39:34     主持人:

非常感谢赵女士,我本人也得谢谢赵女士,把我刚才没介绍的嘉宾都介绍了。

论坛分两个部分,一会儿我们还会为大家介绍第二论坛的一些来宾,到时还会有详细的细节描述,刚才赵总编已经提到,网易本身是发了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指数,中间包括一些指标和一些评价,这个评价印象最深的是71.25%的经济学家就持中性观望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不看好的意思,评价比较低,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待今天的困局,我觉得今天的题目尤为合适,所以我们今天非常期待,愿意找到一些答案,甚至能够去把握一些未来发展的脉络,一点点的线索,这都是大家心情的稳定,因为很少有这样的时期,我们原来认为2012年是我们心情最为波动和安全感大幅度下降的阶段,到了今天,有可能这个阶段还没有过去,大家仍然要继续对未来找到信心的锚。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所有人都认为转型时刻已到,但转型代价和时间根本看不清楚,因为好转的话,在20年前提到转型时我们今天已经转型成功了,而到今天,困扰大家的局面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多重因素基本都已经不支持,不管是资源、体制还是储蓄率、人口或外部环境,包括各国的发展,可能都会让我们对中国过去玩的这套游戏和中国不断成长起来的红利释放进行重新审视,下一次中国腾飞的锚到底在哪儿,推动力在哪儿,我们希望下一位演讲嘉宾能够给我们带来答案,掌声欢迎,欢迎经济学家李毅中先生为我们发表演讲!

题目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抑制化解产能过剩”,欢迎!()

13:39:47     李毅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主题是对经济热点问题开展对话,邀我来参加“经济困局与改革新策”的论坛,并让我发个言。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不足叠加,是加剧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所以我选这个题目,因为抑制化解产能过剩是调整结构的一个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做了工作部署,各地各行业都在融化(音)和落实,我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正在调研制定化解产能过剩的总体方案,我想根据调研情况谈几点意见:

第一,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没有得到什么改善,依然严重存在,这里我列了一个表,各位可以看一看,比如说钢铁行业,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这五个行业,粗钢我们的产能是10亿吨,产量去年是7.2亿吨,一算就出来,利用率是72%,占了全球产能的46%,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占了全世界粗钢产品的49%;电解铝我们的产能是2765万吨,好记的话,大数就是3000万吨,产量是1988万吨,2000万吨,一除的话,利用率也是72%,占了全世界产量的42%;水泥产能是29.9亿吨,产量是21.8亿吨,好记的话就是30亿吨的产能,20亿吨的产量,利用率是73%,占了全世界产量的60%;平板玻璃产能是10.4亿标箱,产量是7.1亿标箱,利用率是68%,占全球产量的一半;造船这里有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是统计年能力在5万吨规模以上的,全国的能力是8010万载重吨,去年的产量是6010万载重吨,一除就是75%,好象还可以,但这个统计没有包括小造船,加上小造船,全国的能力是1.2亿吨,产量是6000万吨,这个设备利用率只有50%。这里举了五个行业(的例子)。

另外,像部分煤化工,风电设备制造,特别是现在大家议论的热点,光伏电池,多晶硅,都属于产能过剩,但性质不大一样,这里有几组数据,像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57%,多晶硅只有35%,当然,光伏电池,多晶硅有欧美双反调查的打击,5月份统计,全国58个多晶硅企业只有7个在开工,开工率只有35%。

世界评论什么叫产能过剩呢?大家公认的一个数字就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就是严重过剩,上面我列举的八个行业用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都属于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是上述行业还有大量在建和拟建的项目,所以产能过剩的矛盾是在日益加剧。

第二,我说一说产能严重过剩的三个类型,不大一样,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来分析。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产能过剩行业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种是总量型过剩,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绝对超过了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不是现在,而是多年积累起来的,不仅当前超过了市场(需要),今后看也是超过了发展需求,矛盾很突出,比如钢铁,电解铝和水泥,我认为这三个行业总量型绝对超过了,其中水泥受运输半径的影响还有一个区域性的问题,有的省说它自己不过剩,但有的省就严重过剩,因为水泥的价值比较低,它不能够长距离运输。

结构性过剩是产能过剩集中在一些技术门槛低、投资成本少的地段产品上,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可是高端产品还不够,还需要依赖进口,这一类的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比如玻璃行业,平板玻璃,能力是10.1亿标准箱,产量是7.1亿标准箱,过剩的是普通玻璃,超白玻璃,特种玻璃,建筑用的节能玻璃反而不够。

再比如造船也属于这种,大陆船能力过剩,可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海监船,专业船,以至于我们建立强大海军所需要的船还不够,另外,国际提高标准以后,我们有些还不能适应。

第三,成长性过剩,这是在发展中的行业,或者是由于光电技术我们没有掌握,没有掌握就盲目过分扩张,那显然是过剩了,或者是需求低迷,市场没有开拓,企业在发展中,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但这类过剩可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开拓使产能过剩的矛盾得到缓解,比如风电设备的制造,光伏电池,多晶硅等。

现在大家很关心光伏电池和多晶硅,我们自己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大概是8万多吨,还要进口7万多吨,加起来16万吨,然后用1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出光伏电池,这些年来90%出口,最高的年份有97%出口,国内的需求没有打开,因此人家一双反,出口一出不去,马上就停工、歇业、破产,这个类型属于成长中的,就要解决它的技术问题,开拓国内市场。

下面我说说在抑制化解产能过剩中我们已经采取的一些做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还是重视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也都在积极行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第一,是以规划进行约束,特别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用区域战略规划引导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贯彻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各地都能明确它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调整方向,找准了各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指导企业加快转变方式,避免盲目投资,控制产能过剩再扩张,应该说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个措施是加快淘汰落后,“十一五”期间我们淘汰落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里有一组数据,“十一五”淘汰了落后的炼钢能力6700万吨,炼铁能力1.2亿吨,水泥3.4亿吨,焦炭1.06亿吨,造纸1030万吨等等。“十二五”开局这两年,范围扩大到19个行业,我记得每年大概淘汰2200到2500个企业,头两年大概淘汰了近5000个企业,前半个月工信部公布了今年第一批要淘汰的1300个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给市场腾出了空间,提升了我们先进产能的比例。

第三个措施是加快科技创新,支撑企业转型,鼓励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上做文章,这样扩大有效的需求,其中突出的一个是技术改造,这几年我们统计了一下,技术改造的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0%左右,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技术改造占了工业投资的42.2%,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

第四个措施是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配套功能,比如地铁,轨道交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这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些基本建设化解了一部分产能的过剩。但是在化解产能过剩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一是评价产能过剩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你说什么叫过剩?什么叫不过剩?现在我们通用就是大家公认的75%的产能利用率,如果低于这个指标就是严重过剩,但这还难以让企业信服,难以取得共识;第二个问题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人才严重不足,因此,怎么提高品种质量,怎么开拓市场,缺乏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第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带来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企业的资产损失,呆坏帐处理,下岗职工怎么安置,怎么给予经济补偿, 需要一笔资金,困难很大;第四,地方确实有难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增长保运行还得保财政,这和抑制产能过剩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给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化解产能(过剩)的阻力比较大。

以上我简要介绍了一下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状况。

第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部分产能严重过剩是什么原因,它的危害是什么,通过调查,原因要讲得很具体,同时也要不回避,讲点儿实际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大家回忆,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短缺经济下,市场经济是供大于求,过剩,但目前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带来严重的后果,分析原因,我不知道讲得对不对,大家一起磋商:

第一是认识上不一致,因为产能过剩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化解了十多年,越化解越严重,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部分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宏观看是过剩,微观看还有市场,还能卖得出去,外地产能过剩,我这儿不过剩,别的行业过剩,我这个行业不过剩,今天过剩,明天不过剩,总之就是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还有一些地方强调本地有条件,你看我这里有煤有电,我可以发展电解铝,只强调有条件,但不看市场,你出来电解铝给谁?市场饱和了给谁呢?不看全局,强调自己的局部,仍然坚持投入,由于认识不一致,多年来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投资的冲动不减,形势愈加严峻。

第二个原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比如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滞后,这是大家公认的,资源税,资源的价格,能源价格不规范,扭曲等等,由于市场化的改革不够,所以市场信号失真,市场秩序混乱,加上一些不规范的减免税,也有一些不规范的政策,市场机制被扭曲了,本来应该是优胜劣汰,我不客气地讲,那些先进的企业不见得盈利,那些落后的企业反而盈利,扭曲了,应该是优胜劣汰,讲句不客气的话,实际是优不胜,劣不汰,甚至是倒过来的,扭曲了,这就诱发了盲目投资的冲动,你说过剩?我还有市场,还有盈利。

第三是一些地方存在着盲目的政绩观,由于受现行行政体制、用人制度和财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单纯追求GDP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目标,部分地方不顾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一些行业虽然有准入门槛,但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等技术标准太低,不少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评估,缺乏市场调查,产能盲目扩张,比如电解铝,他们统计了一下,刚才讲,目前形成的产能是2765万吨,分析一下,按照规定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的只有400万吨,零头都不够,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定,有的项目绕开了有关规定,得到了核准和备案。

第四是政府政策实施监管不到位,投资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在项目审批的时候,一些产业政策执行不力,往往放宽要求,导致大量低水平项目上马,重复建设严重,我们调研中有些地方反映,2004年,国家对钢铁主体项目实行核准制,同时以环评、土地、资本金比例等条件对钢铁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实施不坚决,监管不到位,收效不大,钢铁产能无序扩张,不合规产能的比例高达60%,这个数字惊人,多年来的口号,“上大压小”,结果大的上去了,小的没有压,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关了多少落后的,然后建一个新的大的,执行得不好,结果新的上去了,落后的没有关闭,越滚越大。()

14:07:50     第五是从企业来说,投资的冲动性和盲目性还是普遍存在,一些企业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没有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某个时期看到某个行业盈利很可观,便跟风而上,随大流,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大量的产能。另外,有些市场信息失真,失灵,一些企业不顾产能过剩,市场饱和,或者在地方的支持之下继续上马大型项目,导致产能过剩的情况更加恶化。

这五个原因,我们通过调查,我觉得还是有根据的,是不是讲到真正的痛处了,大家还可以磋商。

产能严重过剩有什么危害呢?它给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第一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加剧了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致使宝贵资源被占用、浪费、破坏,造成了资源严重的浪费,环境污染的加剧,而且增加了各地进一步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困难加大;

第二是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所以投产以后,产品价格低迷,开工不足,加剧了企业的恶性竞争,企业效益下降甚至亏损,企业没有还贷能力。去年有组数据,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这三个行业企业的亏损面是28.2%,34.9%,35.7%,比上年分别上升了9.6%,13.9%,4.3%,这是去年;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出来了,亏损面进一步加大,比如钢铁的亏损点是41%,有色金属的亏损面45%。

第三是潜伏着风险和危机,如果产能过剩进一步发展,从微观来看,企业借银行的钱还不了,企业开工不足,亏损就要歇业停产,会有大量员工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还不起银行帐,银行的呆坏帐就会增加,进而引发金融风险,国民经济将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所以,产能严重过剩的危害性并没有被所有企业、所有行业所认识,我看到了它进一步发展会带来的风险和危机。

第三,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进一步抑制化解部分产能过剩的建议:

化解抑制产能过剩是一个复杂、系统、艰巨的工作,必须面对现实,全面客观地统计,不要打埋伏,不要加掩饰,我就说造船,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和二中全会上讲到,造船的能力是1.2亿吨,实际产量是6000万吨,后来我在工信部问有关司局,出来一个8000万吨的能力,我说到底总书记说得对还是你们说得对?总书记说的是有根据的,后来我一再问,就是打了个埋伏,4000万吨的小造船不统计,而是按照国际惯例统计5万吨以上的,我说过剩就过剩在小造船,淘汰落后就是要淘汰落后的小造船,为什么你不统计?我说,认识不一致的问题,我们业内人士应该客观、科学地统计,不要埋伏,不要掩饰,要按照尊重规律、分业实施、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综合治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增加紧迫感、危机感,才能有化解的能力,没有共识,这个问题无从谈起。

措施我提了四条:

第一,把住源头,遏制新项目是化解的根本,抑制化解产能过剩当前最直接的是首先杜绝产能过剩的行业再新增产能,首先要遏制住,把源头管住,已经有的,就像计划生育一样,已经生下来了,你怎么处理呢?关键是不要再生了,当前这个情况很研究,还是以电解铝为例,刚才讲了,大数是3000万吨的能力,产量是2000万吨,还有1100万吨在建,还有600万吨拟建,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所以建议相关部门要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合理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7.6、7.5,我觉得很好,就要把它降下来,要科学预测行业发展的高峰,我们现在粗钢能力10亿吨,产量7亿吨,占全世界的49%,美国才有8000万吨,日本也不到1亿吨,我们怎么用那么多?我们在发展什么?我们总有一天要降下来,高峰是2014、2015还是2020年,我和协会的同志讲,你赶紧测算一下,如果高峰是2015、2014年,那就更不要再建新的钢铁,我们总有一天钢铁产量会掉到1亿吨,现在7亿吨,用了世界的一半,这是科学预测不够,有了科学的预测,控制增长的速度,就要按规划做好布局。

至于还有大量在建和拟建的产能,就要把好土地和信贷闸门,不环评、不审批、不放行,要立即组织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的违规项目进行清理,没有开工的坚决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立即停下来。多年来,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执行不到位,我有责任,等量置换,你淘汰了多少小钢铁,加起来1000万吨,腾出市场来,我们顶多再建个1000万吨,结果小钢铁没关,大钢铁建起来了,小钢铁再一扩能,变成合法合规的了,这不越滚越大吗?建大不关小,关闭小煤矿、小化工、小火电等等花费了多大力气?我不客气地讲,关一个小钢铁比建一个大钢铁要难得多,执行不好会恶性循环,要严格执行,发改委和工信部前些日子发出通知,坚决遏制产能过剩项目盲目扩展的通知,明令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业项目,首先要把头堵住。

第二个建议,加快整治存量过剩产能是化解当务之急,已经有了怎么办?几个一批嘛,首先就是要淘汰落后,淘汰落后我们搞了多年,大家的意见说,标准应该坚持和改进,我们用的标准是规模标准,像高炉,400立方米的全停掉,有一定的局限性,光是控制规模,400立方米改成500立方米,马上逃过一劫,所以建议加能耗、质量、环保等安全指标,而且立法达不到的限期整改,整改无望和整改仍然达不到的坚决关闭,淘汰依法关闭,对暂时没有退出的落后产能要采取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经济手段迫使它退出市场,所以淘汰落后是一个最有力、最坚决的措施。

兼并重组,这里面要解决一个跨地区兼并的困难,因为跨地区兼并就带来统计的问题,两个省一兼并,GDP就统计到兼并的省,被兼并的省不统计了。还有税收,兼并以后,税收就交了兼并的企业,原来的企业所在地方就拿不到税,这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嘛,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跨省兼并,还有,兼并以后资产一评估增值了,增值以后就要交所得税,交不上去就被列为虚拟资本,这些我都经历过的,挫伤了兼并的积极性,兼并以后土地腾出来了,土地怎么用?给点儿宽松政策嘛,所以政策要鼓励兼并重组,不要去阻碍。

技术改造,扩大内需,通过质量品种来扩大内需,替代进口,比如改善钢材、水泥和玻璃的品种质量,玻璃刚才说了,普通玻璃过剩,超白玻璃,光学玻璃、特种玻璃,我们建筑用的两层三层玻璃供不应求,你要提高品种质量,钢铁,螺纹钢,我们建议三号螺纹钢,它的强度增加,直径缩小,不是又节能又降耗又环保吗?化解了产能过剩的能力。发展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用大量的钢材、铝材,扩大光伏发电和分布式电源,现在我们有条件,经过五六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光伏产业技术水平过关了,生产一公斤的多晶硅所消耗的电不能大于100度电,这样将来做成电池一年多就可以回收回来,过去得三年,成本也低了嘛,几年以前五块钱一度电,上不了网,现在降到一块多钱,政府再给一点资助和补贴,就可以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发展国内的需求,更多是可以用分布式的,不上网,这样我们的光伏电池就不用大量出口,大量在国内使用,它就不过剩了嘛。

再比如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适用房,再比如说特种专业厂和海洋工程,再比如说我们用环保倒逼机制,使我们的企业增大环保的投入,将环保产业发展起来,所以还是有很多新的需求靠我们去创造,靠我们去制造,这样就可以引导我们的产业化解已经有的过剩的能力。

“走出去”,一个是在国内,但不能转移落后,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不要转移落后,转移中低端,但要是先进的,这样我们的产能也可以和解化解。“走出去”,要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同时要防止恶性竞争。进出口这个要具体分析,加大进出口,比如说进口煤炭,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国际煤炭便宜,我们多进口一点,少产一点,把资源留给后人了,但是也有不同意见,进口了国外的煤炭,我们的能力不是更过剩了?这就需要权衡利弊,优化进出口的结构。

第三个措施,经济手段是化解的治本之策,尤其是财价税金融体制改革,在税收方面加快资源税的改革,扩大既增范围,加收资源占用费,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收资源税,我在安监总局的时候就发现小矿组建小煤矿占用了国家的煤矿资源,不掏钱,这就奇怪了,虽然没有开采,但也应该交资源占用税,后来在七个省试点,不要试点,所有占用国家资源的必须掏钱嘛,资源税改革也是改了多年,它是双刃剑,有利有弊,现在是石油天然气交了资源税,因为油气是国家定价,它的税顺不出去,给下游没有带来价格升高的危险,但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甚至将来的地热、矿泉水,它不是国家定价,而是市场定价,你加了资源税以后会顺出去,给制造业、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但总是要改的,现在没有一项改革有利无弊,总是双刃剑,要权衡利弊,资源税呼吁尽快推出,带来的问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解决。

加快增收环保税,对不符合标准的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增收消费税,废止不合理的税费减免,所有的包税优惠,使企业的成本完整化,弱化项目的投资冲动,因为你不规范,有些行业就是暴利,它是不合理的,这样就引发了投资的冲动,如果成本完全化,就可以抑制冲动。

尽快推广营改增,提高增值税的起点,我们高兴地看到,明天开始,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样就可以支持物流、交通、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有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对我们的小微企业,月营业额在两万以内的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虽然数量不大,但受益面比较大,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调整中央财政落后产能,奖励资金支持的重点,对于主动提高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地区提高奖励。加大财政技术改造资金,增加银行技改信贷,金融危机中,那两年每年给200亿,中央财政贴息,两年400亿带动了10700倍的技术改造,后来减下来了,去年减到了160亿,我们多方反映呼吁追加了68亿,228亿,今年多少呢?听说这个数字也不大,我们呼吁,应该增加中央财政技术改造的贴息资金,这个杠杆效应很明显,中央财政出一块钱,企业、地方、银行出二十几块钱,而且技术改造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和稳定增长一致起来的,所以应该解放思想,银行要增加技改的信贷,支持企业创造新的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行业重组或优势产业的产业研发、技术改造方面的支持,确定企业转型,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并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行业的现代政策,停止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现在项目的新增授信。

金融体制的改革,今天我的发言不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了许多可喜的苗头和信号,希望能够加快、加大。不少地方还要求改善完善分税制,十多年前的分税制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增强了中央财政的收入,地方反映,是不是情况变了,给他们多分一点,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这样可以增强地方化解产能过剩的财力。

第四个建议,加强部门协调,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强化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自律,抑制化解产能过剩是个系统工程,刚才我说了,一些措施是双刃剑,这样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统筹考虑利弊,明确责任,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有些改革的措施议论了多年,十多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因为有利有弊,一个部门支持,一个部门有不同意见,老执行不了,希望能够加强配合,研究,落实,建立工业信息化发展改革与金融、财税、土地、环保、节能、资源等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把抑制化解产能过剩的情况作为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检查督促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央讲的很坚决,近平同志讲了两次。

建议部门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布有关产能过剩的信息,预报预警,让我们的企业能够把握正确的市场信号,及时修订淘汰目录和投资目录,多少年了,这个目录还没修订,改进完善产业政策,要落实责任制,特别是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把它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基层,改进激励和约束的方式,用好淘汰落后产能基金,限制招商引资的过分优惠,土地不要钱,这个事也免,那个事也免,给点优惠是可以的,但不是20年前,30年以前的招商引资了,应该是公民待遇,国民待遇,给点优惠是可以,过分优惠是不合适的,不要再搞GDP的排位,每个省的情况不一样,不可比,一个省其中有十几个地市,情况千差万别,怎么能比GDP排序呢?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要充分发挥协会和企业的自律作用,增强行规、行约硬约束,控制产能释放,新上项目先由行业协会作出评价,然后再去核准或者备案。

总之,抑制化解产能过剩只有增强共识,下大决心,强化措施,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实效。

以上看法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14:22:01     主持人:

非常感谢,我们再一次掌声谢谢李毅中先生!

李先生是企业家、官员,今天又是学者的身份,我们听着特别过瘾。过去当企业家的时候不好说,现在把那个时候的话都说出来了,我们听着非常有意思,“停止审批、马上下马、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结构”我们都听到了,而且不光听到了,还觉出来了,干这个不容易。我们从第三方,如果今天下面坐的都是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感触会更加不一样,现场会特别火热,我们听就跟听别人的事是一样的,所有别人的事情放在我们今天的身上,我们所有人所牵扯到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信部一周之前刚发了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焦炭、炼钢、炼铁、酒精、味精、铅锌铜铝一大堆,要淘汰。

我们又看到一则新闻,跟前面的疑问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得知道产能过剩,大家也知道这条道走不下去,也知道我出来是一时的权谋之计,为什么还要做?GDP冲动,后来我们一看新闻看出来了,30个省市公布了自己的GDP,加起来以后超过全国统计局公布数字3万亿,我们觉得特别伟大。这件事情能够让我们认为继续往下去淘汰落后产能一定是一个攻坚战,像您刚才所提到的“关掉一个小的炼钢厂比开一个大的炼钢厂难得多”,但是中国又必须走在这条路上,因为过去我们说了,靠投入来增加产出,这个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因为投入已经不行了,没有那么多东西来投入,而且效率越来越低,你得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让你现在的存量,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存量怎样提高效率,这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玩法。这个玩法从刚才的演讲中,能够得到一些线索,答案现在还不敢说看清楚,方向是明确的。

一个月以前我们都经历过所有媒体都不许提的那个字,什么什么“荒”了,“荒”了以后出现了一些全球都很少出现的现象,钱变得不是那么贵,压力测试,实弹演习已经告一段落,好象昨天央行也是放了170亿,有一个7天的逆回购,大家觉得市场上的资金又慢慢充裕,同时实体经济又获得了来自金融业的支持,稳定增长和保持经济向前发展的一个重心,重新又有了洗牌。

下面我们有非常期待社科院学部委员会的委员,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余永定先生为我们来解释一下,我们也希望听到他对于现在形势的分析,欢迎!

余永定:

非常感谢今天下午跟大家能够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我现在面临硬约束,我只剩下5分钟了,不知道能否完成这个任务,我简单的讲一些观点,尽可能不要占用下一段的讨论时间。

大家现在对于中国金融问题都非常关心,对于央行一些政策有一些看法,我自己想站在一种非常客观的立场上对一些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比较关心我们现在是否存在着货币超发的问题,最主要的一个根据,中国现在的M2对GDP的比是世界第一,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的第一个图给大家展示的是各个主要国家,欧洲、美国、日本、还有中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里主要反映的是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这个图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最高的这个是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根据央行最新数字,注入的准备金,流动性是25万亿,相当于差不多4万亿美元,居全球之首。这个意义上来讲,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世界上应该说是最宽松的,这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

第二个看一下中国的M2对GDP的比例,为什么非常高,而且越来越高呢?从这个图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M2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在我这个图所显示的,过去十几年、二十年都是明显的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是货币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年年如此,自然就会导致M2对GDP的比不断攀升。现在中国M2对于GDP的比应该说是世界第一,是180%以上。

这是一个世界比较,2001年的数字,红色的是中国的M2对GDP的比,黑色是日本,蓝色是西班牙,灰色是泰国,这都是全球最高的M2对GDP的比。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当这个比比较高的时候往往是出问题的时候,日本在比较早的时候,黑色有一个尖,黑箭头指的尖,这是日本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候,后来日本的M2对GDP的比又继续上升了。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爆发就是在M2对GDP比最高的时候。最后这张图是泰国,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点恰恰和泰国的M2对GDP的比最高的这一点对应。

M2对GDP的比很高的点我们确实应该抱有极大的关注,应该小心。但是从这儿还不能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央行货币确实超发了,因为实际问题比这复杂得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它超发呢?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忽视了货币作为价值贮存手段的特殊功能,只是把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货币越多,可能就会追逐商品,于是产生通货膨胀,但是大家不要忘掉,货币还有一个重要手段,货币贮存手段,我想用这个图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我们的M2对GDP的比非常高。M2是M1+储蓄存款,也就是M2这里面包含相当大一块货币,这一块儿的货币起到的是价值贮存的功能,并不是追逐商品的,所以本身并不造成,或者并不直接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大家看这个图,从银行开始,看这个流程图,银行首先向A,A是经济体,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这个钱流到了B,B是一个储蓄者,B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再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贷款提供给C,C是另外一个经济实体。绿色的B代表储蓄者,卖产品给A了,但是他自己并不去买产品,而是把钱存入银行,通过银行把钱借给C,C再用这个钱去向D买东西,D再用这个钱向A买东西,A就把钱还给银行了,于是,货币就完成了一个流程。如果不存在着储蓄和投资这么一种关系,我写的这个M1,B直接跑到C这儿去了,根本不存在储蓄存款的问题。流通中,货币的存量是多少呢?货币存量就是M1,但是现在由于B是个储蓄者,并没有把钱购买东西,把钱存在银行了,是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给C让C去买东西,这时候多了一项货币,这个货币就是存款。我们和没有储蓄者,没有投资者,没有银行的情况相比,流通中的货币就增加了,增加的是储蓄存款这一项,M2自然就大了。所以如果没有储蓄和投资这样一种关系,如果没有储蓄者把钱放在银行里,中国在流通中的货币就不会这么大。

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什么呢?如果在一个发达国家,储蓄者对他的钱,一方面可以存入银行,一方面可以进入资本市场,他可以直接买东西。当他把钱用来进入资本市场买东西的时候,他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就会相对的减少,相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讲,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来讲,资本市场不太发达的国家储蓄存款就会多一些。中国的M2对GDP的比,不能简单的因为M2对GDP的比比较高就说央行货币超发,央行货币是否超发,理论上讲就两个判断标准,特别是直到前不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并不严重,就很难说是货币超发,当然了,由于资产泡沫问题,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这个问题先不讨论。

中国M2对GDP的比比较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这么几项。第一,居民储蓄率比较高,第二,资本市场不够发达,间接融资比例比较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金融效率比较低。所有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中国的M2对GDP的比比较高。所以一方面我觉得不能轻易的得出央行货币超发的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里确实存在问题,对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就今年前半年来讲,我觉得中国的货币环境可能是偏宽松了,央行制定的M2增长速度是13%,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显著的超过了13%,是百分之十五点多。原来大家心里有一个新增贷款的数字,全年大致应该是九万亿,这个不是官方数字,前半年已经发出了差不多六万亿,另外关于社会融资总额等等这些数字都超出了原来我们的预期。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在座的诸位学者,特别是政府官员可能会做出更好的解释。总而言之,我认为前半年可能是松了。今年前半年为了配合结构调整,央行的政策是不使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而是偏紧的,因为定了13%的M2增长速度,说明了央行的意向,我觉得这个政策是对的,但是前半年偏松,可能在6月份的时候就想紧一下,可能就会出现原来已经看到的那些问题。

总而言之,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感觉到的,我们过去一直是希望能够控制M2的增长速度,把它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似乎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因为M2在很大问题上是内生变量,社会融资总额也是内生变量,所以我感觉中央银行似乎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当然不光是中央银行,加强、加速我们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们以后能够把基准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这样的一种调控方式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

14:24:36     大家现在在谈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动荡,金融危机?我们也知道,在90年代,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债务危机,现在我们对中国是否会发生债务危机也确实应该高度关注。过去有一个经济学家观察上有些问题,他过于关注某一种特定的债务,可能忘掉了整个经济的债务,实际上一个国家整个债务对GDP的比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各个部门的债务对GDP的比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债是非常重要的,外债也是非常重要的,债务危机的爆发没准就从一个什么环节出来了。过去在2007年的时候大家都谈全球不平衡会造成国际收支危机,美国会面临着资本流入突然停止所导致的债务危机。但实际上发生的不是这样的危机,是什么呢?是次贷危机。所以过去这20多年来债务危机的发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我们应该注意债务的各个环节,各个链条,不能对任何一个方面掉以轻心。

在最近这些年来,许多经济学家都对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的临界点做了研究,我刚才我没有时间仔细讲,大致来说,债务危机可以看居民部门会不会发生债务危机,企业部门会不会发生债务危机,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会不会发生债务危机,所有这些都应该分别考虑。这里是一些数字,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然这不是一致的看法,有不同意见,。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非金融部门,就是公司,公司债务对GDP的比不应该超过90%,居民部门债务对GDP的比应该超过85%,公共部门债务对GDP的比85%,金融部门债务对GDP的比没有什么一致结论。总之,大家前一段一直在研究会发生债务危机的临界点,但是看来很难判断什么是临界点,而且债务危机的爆发往往是非线性的,债务危机的来临具有突发性,所以央行搞金融的人应该实时警惕。

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哪些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中国企业债务、影子银行、国际收支结构存在问题,跨境资本流动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债务危机,当然这只是些可能性。中国目前的债务总体情况,这都是官方数字,公共债务,含地方,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总新的数字是21万亿,居民债务是2万亿,公司债务的判断非常不一样,有人说是60万亿,有人说57万亿,有人说更小,我们把比较大的债务数字加在一起除以GDP的比是160%。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高的,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债务形势依然是可控的,中国债务对GDP的比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美国2008年为369%,日本更不要说了,目前仅国债一项就超过了GDP的23%,这是第一,跟那些国家相比,中国的债务应该引起我们警觉,但并没有到达跟其他国家相比那么严重的地步。第二,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中国有两万亿美元的净资产。第三,中国还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具体数字我不知道,相信李先生知道的非常清楚,我这里只是引用一个数字,一百万亿。

跟日本相比,日本2012年9月末,企业债务是252%,居民债务是77.4%,政府债务是231.4%,大大高于中国。中国这些债务里面比较显著的是中国的企业债,当然企业债的统计也是没有什么特别权威的根据,根据大多数投行一般的看法,认为中国的企业债,社科院的研究是110%左右,有些地方研究的是150%,160%,甚至更高,这是投行的一些看法,中国的债务超过了100%,在120%以下,在全球名列前茅,其他的债务情况相比来讲是比较好的,这一项是比较危险的,比较高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中国的储蓄是别的国家不能相比的,也很难简单的说,由于我们企业的债务很高,一定会出现债务危机。

我认为最危险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债,到底是多少首先我们不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这些人得了病没有我们不知道,各项指标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特别希望统计部门对这个事情加以高度关注,给我们提供数字,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就不重复了。我认为现在最危险的情况是我们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地方政府未来的偿债能力是多少。我之所以害怕,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的感觉,我们跟地方政府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地方政府有没有还债的意愿,有没有还债的能力,我表示怀疑。()

14:59:20     大家对影子银行的活动比较关心,我画了一些图,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多讲了,我讲比较中国、美国各个方面到底有什么不同,只讲一下结论。

从目的上来讲,美国的影子银行的活动目的是转移风险,我给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抵押贷款,我赶紧把住房抵押贷款卖掉,卖给投资者,风险就转移走了,这是美国发展影子银行非常重要的动机。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贷款能力,提高他的杠杆率,我把我借给人家的贷款卖掉了,钱又回来了,我还可以接着贷款,还可以把它卖掉。所以两个目的最突出,一个是转移风险,一个是提高杠杆率,挣钱多。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揽储,高息揽储,至于产品是怎么回事,谁为产品负责,说不大清楚,有些银行可能通过理财产品给你7%的回报率,你就把钱存到我这儿来了。这个钱可能转到总部去了,总部来统一支配了,至于那个投资项目是什么可能不大清楚,中国最突出的是揽储问题,当然也存在增加贷款能力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规避75%的贷存比,这是中国银行搞影子银行活动非常重要的动机。

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证券化程度不一样。美国影子银行是高度证券化的,债务链条是非常长的,我把这个资产卖掉了,卖给你了,你加加工,又搞了一种金融产品,卖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加加工,又卖给谁,最后可能卖给中国银行,卖到咱们这儿来了,至于最后接受贷款的人是谁我们都不知道。中国还没有这种能力,创新能力还没有这么强,债务链条比较短,既然债务链条比较短,风险也可能比较低。

在什么环节会出事?在美国最基本的是借了次贷的,既没有工作,又没有收入,又没有资产的人借了贷最后还不起,和次贷相关所有的资产价格就下跌,于是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货币市场错配的问题,在美国很多购买金融衍生产品的人或者机构,不是最终投资者,而是中间商,特别是所谓的“SIB”,他自己要从货币市场筹钱,这是短期的资金,购买一些衍生金融产品,这些产品是长期的金融产品。你就要不断的从金融市场来筹钱,到期了就筹,到期了就筹,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人家不愿意在货币市场注入资金了,马上就会出现流动性紧缩,马上就会引发一场严重的危机。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一直比较担心,从现在看来,中国的影子银行卖衍生产品这是短期的,原来是三个月,后来是六个月,怎么倒呢?大概还是主要通过储户来倒,你再接着买吧,是这么维持。也有一部分可能是从货币市场去投资,但是这个似乎不是特别严重。从货币市场投资的,可能是跟银行的期票业务有关,可能影子银行的这种活动,金融理财产品不一定引起货币市场的期限错配,可能是票据业务引起货币市场的期限错配。总而言之,危机不一定从什么地方发生,如果你能预测到在哪儿发生,你就成神人了。大家认为最关心,等这个事出了以后,你再去分析,这种出事是必然的,所谓的事后诸葛亮,经济学家仅能是充当事后诸葛亮。

钱荒的问题大家在图上可以看到,7月份,7月13,7月14的时候,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息率是急剧上升了,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非常严重,跟美国2007年,2008年8月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息率急剧上升的情况相比呢?我觉得似乎还不能这样相比。分析一下原因,事后来看可能清楚一点,这里有一些基本事实。5月9号,央行宣布发行100亿3个月期的期票,这是收紧流动性了,5月份财政存款才上交4632.5亿,这也是造成紧张的原因,减少供给,还有所谓的月末拉存款,月初增加准备金,端午节增加备付金等等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央行在这期间发了1140亿央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间拆借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很多原因是偶发性的原因需求增加了,在这个时候,央行恰恰没有满足这种需求,倒抽紧了银根,或者做了一些抽紧银根的表示,于是造成恐慌,谣言四起,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升了。这种短期货币市场的急剧上升,跟美国引起危机的短期上升性质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偶然性,到底怎么评价这个事情呢?我这里就不多评价了,是压力测试?我不知道,是否是判断错误?我也不知道,是否是沟通有问题?我觉得沟通肯定是有问题的。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到底是什么?这个事情应该实事求是,概括来讲,影子银行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变相揽储,资金由总行统一使用,理财产品即便会出问题,风险实际还会由银行承担。尽管这个出了事了,这个银行绝不会说我不管,为了他的信誉他会管的,这是中国特色。理财产品的推出和规避75%的贷存比的规定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理财产品的最终持有者是储户,而非SIV这样的中介机构,对短期的货币市场的依赖度不是特别高,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问题同传统银行的期限错配问题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商业银行也有这样的问题,理财产品这个问题可能严重一些,但是似乎没有本质区别,应该不会马上造成严重的问题,银行现在高息揽储,贷出去的钱是否能支付本息,这是最大的问题,中国的正在结构调整阶段,许诺7%的回报,经济增长是否能支持7%的回报,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虽然可能不会爆发急性的危机,但是可能会爆发慢性的危机。

我再谈谈房地产泡沫这个问题,我自己回避谈房地产泡沫这个词,因为我觉得难以判断。根据西方教科书的说法很难套,而且中国又这么大,所以我对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判断是资源严重错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只有五千美元平均收入的国家,不应该把这么多资源用于房地产投资,不应该让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过去90年代末、2000年代初我们是提房地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缺房不缺?确实缺。但是坦白说,我算是走遍世界的人,而且我到处去看房子,日本灾后买了便宜的新干线的火车票我在日本转一圈,到处去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超出了所有国家。日本那些中等城市,冈崎、秋田跟中国的一个县都没法相比,中国在这方面走得太过了,中国房地产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太高,在GDP中的比重太高。根据新华社的资料,中国每户住房拥有率已经超过了100%,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我曾经问过梁振英,香港的户均面积是多少,他说我没有户均数,我有中数,中数是47平米,香港的人均收入是两三万美元,我们是五六千美元,我们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是90平方米,总而言之,我认为是严重的资源错配,我们盖了这么多高楼大厦,楼堂馆所,前几天的报纸报道,中国有380座摩天大楼,在建的超过600多米的十大建筑,中国占了四个还是五个,我觉得是疯了,我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坦白说,在过去半个月中,我在两个地方游泳,这两个地方游泳池的面积都是50×25平方米,我在世界上其他五星级宾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游泳池,这在中国已经不算什么了,我觉得这样一种发展会毁了中国,我们应该高度关注。

由于时间关系,赶紧小结一下。2013年金融形势小结,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债务令人担忧,产能过剩行业的相关债务也令人担忧。刚才李先生说的非常好,确实非常令人担忧,他们怎么还钱,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必将导致金融形势的恶化,这是难以避免的。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良债务率可能会明显上升。

第二,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套利活动,行内人都知道,套利,所谓的空债,就是搞套利活动,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恶化了资源的配制,降低了金融效率,套利问题应该通过加速市场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必须要加速市场化改革,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来遏制这种套利,在一个发达国家,这种套利的机会是比中国少得多的,而且这种机会很快就通过套利活动消除了,中国是长期存在,这对中国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第三,影子银行活动实际上是吸收存款的一种金融创新,和对监管的规避,高息揽储增加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期限错配的危险,对金融稳定造成了一定威胁,但对其危险不应无视,也不应夸大,重要的是应把金融创新纳入审慎监管,同时废除一些不必要的限制。

第四,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反映了供求失衡的状况,应该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为了降低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同时又达到抑制房地产价格上升的目的,主要应该采取财政方法、税收的方法。你不看去收房地产税,我们这些存量就放在那儿,很多年轻人想租房子也租不到,但是有人拥有大量的住房,对于他来讲,拥有大量的住房没有什么损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财政手段来解决问题。相信我们一旦认真执行了房地产税,有相当大批房子就会挤出来。因为我刚才说了,我们的房地产投资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的户均住房拥有率是极高的,肯定是有一大批住房废止不用,我觉得必须应用经济手段把它挤出来,光用货币手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为了配合结构的调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应该处于偏紧的状态,而且宏观审慎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在2013年和未来一两年内,中国金融业实际上应该处于调整期和改革期,不是过去的高速发展期,金融形势有可能有所恶化,但总的来说,我不认同中国马上就面临危机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世界上是非常常见的,说了30多年了,年年说,年年中国就这么过去了,我觉得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中国至少还有一两口气可以喘,但是我们不能再拖下去了,这次我们还是有机会把问题解决的,对于形势不应该过度的悲观。

除了国内金融形势有可能恶化之外,还必须警惕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所产生的危机,全世界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中国必须加强对国外金融风险的防范。

谢谢大家!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