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已渐行渐远,但中国经济仍未改颓势,
是外部环境作祟还是自身缺憾?
网易财经着重分析那些困境中的龙头企业,续写大败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不破即败。

代工的瓶颈,“郭台铭们”路越走越窄

0人参与讨论 编辑:马小宇

2001年日本通产省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说法,中国正式奠定了代工大国的地位。30年来代工模式为中国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成为高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但最近几年代工模式日渐式微,这从龙头企业富士康即可看出,一个行业的危机首先是行业领袖的危机。

富士康借助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崛起

创办于1974年的富士康集团,最初十年与台湾众多中小企业一样,主打外向型制造,承接塑料零件订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全球IT、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毋庸置疑的霸主。

富士康的真正辉煌来自中国大陆。1988年,富士康进入中国,迈出了在大陆发展的第一步。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低成本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保持30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和顺差格局的关键因素。富士康无疑是其中的受益者。富士康承接着各路高科技公司一波又一波订单,从笔记本电脑到苹果手机,从数码相机到LED照明。

趁着中国内地对代工业的宽松政策环境,拥有战略眼光的富士康从此一骑绝尘,直至成为代工之王,而这期间,总共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富士康的真正辉煌来自中国大陆。

富士康受益于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代工之王被迫转型

一个行业的危机首先是行业领袖的危机。

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把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了上游的品牌大厂。数据显示,一部价值五六千的手机,苹果公司毛利率40%,鸿海却不到10%。尽管随着廉价劳力发挥到极致,成本已经被压到最低。而在资本市场上,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鸿海股价已大跌逾6成。

从中可以看出,在全球代工链条上,代工企业与授权企业之间永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这几乎是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潜规则。

而富士康、伟创力、仁宝、比亚迪等巨无霸型的代工企业之间,为生存而相互争夺订单早已不是新鲜事。为此,富士康和比亚迪之间还在2006年上演了一场“涉嫌窃取商业秘密”的官司,被比亚迪围追堵截抢订单的富士康将前者告上法庭。

这样的现实下,增收不增利成为近几年中国代工企业最痛苦的生存方式。在家电、汽车电子、轮胎、服装、家具、玩具、制鞋等几十个行业,企业主们看着数量越来越大的订单,利润率却越来越低,甚至出现无利也在“死扛”的严峻局势。

在这样异常恶劣的竞争中,已让富士康为首的中国代工企业不堪重负。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全球性的代工产业链从欧美传递到亚洲的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最后再经过中国大陆,如今又正逐步转向了印度、越南、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这就是全球代工链条利益分配的宿命。

 

图说企业家之郭台铭

一个行业的危机首先是行业领袖的危机。

全球代工产业正在向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代工业的前路在哪里?“高价值创造”何其难

富士康是中国“打工仔经济”的一个缩影,“N连跳”的背后,一方面是在代工领域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另外一方面是支撑富士康盈利模式的新生代90后打工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低廉劳力及“铁血”管理成就的富士康代工辉煌在中国正在走向末路。

当企业被逼到墙角,要么坐以待毙,要么主动转型。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或许早就已经在思考转型。在2013这一“关键年”,郭台铭的一系列动作或可佐证:闭关两月,舰队分拆,大小通吃,布局最后一里,甚至向他素来厌恶的三星看齐——建立自有品牌。这一系列的动作,被媒体称作鸿海的“世纪转型”。

三星与鸿海都是电子业中的标杆,也是韩国与台湾经营效率的指标企业。三星同样以代工起家,1980年代后努力发展自有品牌,并维持很大比重由自己生产。因此,与纯代工的鸿海相较,更能看出三星在进入品牌经营阶段后,为企业创造出的附加价值与竞争优势。这让代工业者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路该如何走。

台湾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为15年,郭台铭已经写下了一个传奇。但郭台铭心里很清楚,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角色,必须一再转移提升,一定要由“代工制造”到“高价值创造”。但客观的讲,富士康集团的全球格局,似乎没有真正提升上来。

 

代工领域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

代工业者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

结语

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角色,必须一再转移提升,一定要由“代工制造”到“高价值创造”。

调查

富士康短期内能找到新增长点吗?
网易财经夏季论坛报道组 美术:罗威 前端:李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