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富士康九连跳是羊群效应

   
本期话题: 富士康九连跳

富士康九连跳,其背后存在怎样的群体心理?但是舆论却不探究这一关键问题,而是努力把富士康谴责成血汗工厂,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倒使问题更为复杂化。敬请期待:财经博见富士康事件系列评!

 
 
  评论背景:位于深圳关外龙华的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5月14日晚发生本月以来的第三起员工跳楼事件,一名21岁的安徽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7楼坠地后身亡。据了解,这也是号称世界头号代工厂的富士康企业航母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九跳”。[详细]  
 

员工自杀和企业没有必然联系

 

富士康“九连跳”的事件,惹来众多媒体的非议,称其为“血汗工厂”。言下之意,是富士康工厂的劳动强度大,工作超负荷,造成了员工心理的问题。因此自杀猝死都是血汗工厂惹的祸。

 

真正血汗工厂最大的特点是不自由。比如,缅甸的血汗工厂,政府逼迫工人必须在环境恶劣的制造厂打工别无出路,这不是正常的,自由的,双向选择的劳资关系。可是,富士康并没有逼迫大家来其打工,也没有规定必须加班。他们员工都是自愿要求加班的,只不过富士康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打工仔来这工作,无非是希望尽快地多点赚钱,在他们看来,加班多的厂才是“好厂”,因为“不加班,根本挣不到钱”。

 

有竞争的地方必然有压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都不一样,承受的能力自然不同。就算员工自杀和猝死和都富士康有关,也不能立刻得出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压榨工人这样片面的结论。 日本没有血汗工厂吧。日本人也很富裕,还不是照样有猝死的,跳楼的。日本把“工作狂”的猝死称作Karoshi,每年日本Karoshi的至少75人,多则100人。没有人日本人会说,Karoshi是“血汗工厂”逼出来。

 

再说自杀。众所周知,美国拉斯维加斯是“自杀之都”,2005年这个赌城所在州发生了400多件自杀事件,而拉斯维加斯包办了307件。但没有人说那里是“血汗工厂”,都说那里是玩乐者的天堂。与之相邻的犹他州,人的寿命长,却鲜有自杀的事件发生。据说,犹他州的人爱过有信仰的生活,凡事节制,中规中矩。

 

说富士康员工自杀之前,我们先看中国的自杀数据。据factsanddetails.com的记录,中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3人自杀。深圳富士康有40万人,8,9人自杀,在比例上并不难接受。 说自杀比例,虽然显得很无情。但我要说明的是,竞争压力并不是富士康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深圳富士康所在地广东省,平均每年有2万人自杀身亡,超过10万人自杀未遂,而深圳平均每年有2000人自杀。难道,广东全部都是血汗工厂,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单单拿台资企业说事?

 

农民工选择来城镇,来富士康工厂,是为了摆脱贫困。因为他们知道有收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了,忧患和焦虑,压抑感会逐渐化解,最终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正是因为如此,发达国家自杀的比例比发展中国家低很多,而在经济危机下,轻生的人立刻会多起来。 我们可以假设,关闭富士康这样的“血汗工厂”,那些底层工人怎么办?失业后回到农村,他们日子会好过么?我相信失业后,因穷困而自杀的还要多。

 

当然自杀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对于年轻人来说,其中感情因素通常是主要的。在富士康跳楼的员工当中,几位女性就是感情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工厂压榨出来的。跳楼自杀的卢新对工厂待遇还是满意的,他在日记中写到“为了钱,来到了公司……钱还算多”。 为什么富士康员工自杀多选择跳楼方式结束生命?而且是连二连三的跳?中间有没有关联性?

 

富士康九连跳和“羊群效应”有关

 

自杀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在农村是喝农药、上吊、投河,在城市则跳楼、割腕、吃安眠药。富士康的员工选择了更便捷的跳楼,有新闻效应,死后可以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特别是媒体死盯的富士康,自杀升级更有轰动效应,死者亲友也很快得知,这算是死者最后给社会的一个宣告。

 

在媒体和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自杀也会成为一种流行。精神世界走向末路的人,很容易效仿别人自杀的方式,类似羊群效应。所谓羊群效应,是指一种群体模仿心理。比如,香港、台湾、日本,流行过一阵子烧炭自杀,美国很多人自杀选择去拉斯维加斯跳楼。 富士康员工跳楼不止,而且发生越来越密集,我认为媒体也有一部分责任。他们在传播负面消息,激化劳资的矛盾,加剧恶化员工焦虑的情绪。媒体在做道德审判的时候,却为“连跳”计数,累加自杀事件作为给企业施压的筹码,这完全没有尊重死者及其个体生命的价值。当富士康员工被这些制造的舆论,被仇恨和悲观情绪腐蚀后,更容易意志消沉,轻生的念头就像传染病一样泛滥,渗透到园区的每个角落。

 

富士康准备了一些预防自杀的机制,但更重要的是要抵制媒体的误导,给员工更多的精神激励,加强心理咨询和培训,疏导和安慰园区内不安和低落的情绪。

 

 

网易财经独家评论,转载须注明出处

 

敬请期待:财经博见之富士康事件系列评!

 

第一评: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

 

(作者:鲁克 博客:http://blog.163.com/lukepost@yeah/

精彩语录
  张界(博客):媒体勿推动富士康自杀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欲寻短见之人当得知死后会有轰动效应的时候,意志上会变得坚定;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什么在富士康只有一个选择;在中国,因楼下看热闹的人起哄纵身跳下楼的事件不罕见,《焦点访谈》就曾“现场直播”过一次;据日本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自杀成功的人约占想自杀的人1%,按照这一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有自杀倾向的人大约为2000万人次;凡此种种,希望我们的媒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一不小心成为“楼下起哄”中的一员,如此,兴许能给那些正在生死间徘徊的人以生路。”

 

  辉格(博客):富士康遭遇维特效应
 

“对于大企业,每次非正常死亡都可能成为新闻事件,即便是孤立的多次死亡也会被描述为相关事件,这两点都会放大维特效应,从而在短期内造成连串自杀;这不仅有损于企业的公众形象,也会给员工带来心理阴影,降低他们在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感受;该花点力气认真对待了。”

 

  陈玉宇(博客):自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
 

“富士康又有员工自杀,引起关注。自杀是人类社会第10大死亡的原因,是10-35岁的人群的头号杀手。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比例大约十万分之14,约有18万人。关于自杀的研究很多,但是真正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并不多。人们对于自杀现象,仍然充满了无知的见解。 ”

 

博客推荐

鲁克

独立学者,标尺网站创办人,美国经济专栏作者,崇尚个体自由,自称为新保守主义者。[详细]

相关评论:自杀率远低全国水平

张界:正常的数据,需要平常心来对待,而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富士康事件的过度渲染很让人担心。 [详细]

富士康相关新闻

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介绍,公司采取了针对员工心理安抚的措施,目前已经取得成效。[详细]

栏目介绍

汇聚众多市场经济的魔鬼辩护士,推广经济学常识,反驳谬论,提供锐利、清晰的评论。

往期专题

更多
           

第116期:黄牛合法化解决春运难题

 

第115期:市场竞争减少环境污染

 

第114期:中国搞稀土托拉斯赚头有限

 

第113期:价格垄断是莫须有的罪名

 

第112期:管制客房价格可休矣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