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珠三角
珠三角,这个放射形的三角洲复合体,有众多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强劲的商业脉动之处。工厂云集的现状,决定了其对能源的需求,是我国成品油需求量最大的地区。
生产地与需求地不吻合
我国大量原油基地和炼油厂都集中在北部,而南方和中部地区无充足炼厂,其需求却在不断扩大中。中石油的大部分产油地、炼油厂也多在北方,且北方也是中石油的成品油消费供应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部和南部的需求短缺。中石化最大油田——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它也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其下属的其他油田也多在北方,其中包括中原油田(山东和河南)、河南油田等,唯有湖北的江汉和江苏油田设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东北和华北地区炼油厂密集,但东南部的需求却相当强劲,这就造成了需求与资源无法达到匹配的现状。
中石化的20多家炼油厂,多在北部及东部地区。如山东的齐鲁、浙江镇海、燕山石化、上海石化及高桥石化、金陵石化等,仅有茂名、广州、巴陵和长岭四家公司分布在南部地区。中石油在南部地区的炼油厂更是屈指可数。【详细】
毗邻香港 走私成品油近水楼台
东南沿海一带因为能源消耗大而自给率低,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成品油走私的主要地区。特别是在国际油价飙升与中国内地成品油定价体系滞后的双重作用下,港澳两地成品油的市场零售价相差悬殊,如此大的利润,不少人都选择铤而走险。
广东省的黄埔海关是目前广东境内从事成品油出口最大的关口。据黄埔海关新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成品油的走私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申报不实”,走私者在向海关申报货物的时候,往往会以燃料油的名义申报,但是实际出口的是汽油、柴油等商品;另一种就是通过船只直接偷运出境。
|
民营油企-寡头盛宴下的刀尖舞者
南北分治,海陆三家的寡头盛宴
1998年7月,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上演了一幕战略重组大戏,中国石油行业的“新贵”——中石油和中石化新鲜“出炉”。二者基本上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在各自辖区所有的油田、炼油厂,包括地方的省、市、县石油公司,一并纳入囊中。此次重组后,加上1982年成立的中海油,中国的石油版图被“三分天下”,黄河和中国的海岸线成为石油巨头“势力范围”的界线。
1998年是成品油海上走私最为猖獗的年代,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曾出现了50亿元亏损。正是由于两大集团的强烈呼吁,国务院决定整顿国内成品油市场。1999年5月,38号文件出台,规定除了两大集团之外,不允许独立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存在,一夜之间,全国所有民企成品油经营被勒令停牌,无奈之下,其中绝大多数转入地下,并通过挂靠中石化、中石油继续生存。
2001年9月,进一步赋予两大集团以“零售专营权”,严格审批各地区新建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全资或控股建设,允许两大寡头在对方版图渗透,于是就有了两大集团之间的地盘渗透和争夺,由于新建加油站审批难度加大,各地旧有的民营加油站成为争夺对象,多次受两大寡头限供等手段威逼。
民营油企刀尖跳舞
"打包"出售逼出新政 去年6月,传出上海、浙江、 福建、山东、陕西等地80多家民营油企欲“打包”出售给外资的消息, 业内人士透露,其实民营油企“打包”出售并非其本意,通过这个事情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获得政策支持才是真正的目的。此次背水一战成功促使发改委发出平等对待的新政,让民营油企看到了希望。
合谋寡头奇货可居 因为价格管制,两大石油公司系统内的供油价格和以民营、地方炼厂加上民营加油站为主的系统外供油价格形成了现实差价,使得两大石油公司下属加油站的一些人与系统外加油站的一些人协同获利,成品油的实际市面价格远高于国家限定价格。地方炼厂和民营加油站则成为了一个撬动这一限制性价格机制的杠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