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网易首页 > 财经 > 专题:石油定价机制
最新报道:我国正式采用新成品油定价体系 石化业有望扭亏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昨天证实,我国已经正式采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 >>> 
   目前,我国石化业的炼油毛利为5美元/桶,已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成品油定价新制最快15日出台 国内油企闻风抛售

    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今年1月1日全面开放后,业界纷纷揣测新定价机制也将在年内跟着出台。2007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目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至每桶53美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表示:此时已到汽、柴油零售价下调的最好时机,价格调整应该不远了。 >>>
    一位石油系统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透露,目前有关方面初定一个最快的调价时间点就是下周一(本月15日)。>>>  

为了油价而“战斗”
现行定价机制: 两个"价格倒挂"谁是谁非

国际油价高于国内油价

    中国石油总经理蒋洁敏表示,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相比,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偏低。2006年12月,国内汽油价格为每吨5200元,柴油每吨4570元,而同期新加坡汽油每吨折合人民币5509元,柴油每吨5352元,分别比国内高了309元和782元,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成品油价格是倒挂的。>>>  

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

    成品油国内外价格继续倒挂,出口均价511美元/吨,进口均价才328美元/吨。导致出口激增七成。据广东拱北海关介绍,2006年以来,由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广东口岸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长、进口明显下降。>>> 

    “据我观察,国内0号柴油目前已和国际上的柴油市场价倒挂了近千元,国内油价的确存在下调压力。这是国内油企抛货的出发点。”一位外资石油企业驻华首席代表的观点支持了海关的看法。不过,批发价的下调并未让老百姓受益,因为国家发改委控制我国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的中准价,而2006年8月以来,这一政府机构未曾调整过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为什么会有两个“倒挂”?

    一边是走私分子不怕打击疯狂走私成品油,一边是国内几大石油巨头囔囔着油价倒挂,炼油企业亏损乃至倒闭,中国市场上出现的这种吊诡之处,根子乃在于石油集团的垄断和批发环节的不透明。>>>  


现行定价机制: "跟涨不跟跌"

跟涨不跟跌

    受国际油价下跌浪潮的冲击,2006年的秋天,“僵硬”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遭受了汹涌而来的质疑和责难:按照中国目前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即使在国际市场上,成品油价格的变动要比原油滞后一段时间,那么到了10月下旬,国内油价也应当顺势调低,但为何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并没有跟跌?>>> 

巨头老总回应

   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补充说:“国内成品油价格远未与国际接轨。”近一两年国际油价上涨,而国有石油企业为了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炼油企业出现了亏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指出,国际油价处于不断波动状态,短期的变化不会影响国内油价,而国内油价并未与国际真正接轨,未来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出台才会进一步接轨。>>>  

现行定价机制形同虚设

    “之前几次成品油价格的上调都没有严格按照现行机制来调整”,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说。最为明显的一个例证是,2005年下半年席卷整个华南的“油荒”中,发改委干脆停止调整油价,任由国际油价的高涨,国内油价始终“按兵不动”。>>> 

中国油价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对照 


千呼万唤不出来 新机制之谜

万众瞩目的新方案

    早在去年12月初,著名投资银行里昂证券就发布报告预期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方案将于12月11日正式推出。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证实,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 

新方案助长巨头垄断

   专家指出,“进口原油目前仅占我国年炼化原油总量的40%不到,60%的原油仍然是国内自产原油,这意味着有60%的定价权重被忽略掉了。”“自产原油权重在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缺失,等于进一步巩固了国有三大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  

谁是背后推手?

    当前国内油改最大的问题仍在于石油巨头垄断机制难以打破。“作为核心、优质的国有资产,国资委希望这些资产能够升值,而破除垄断后显然会影响到这些垄断者的利益。”因此,部委之间存在一定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油改进程。“各自为政的官本位意识是中国油改最大的绊脚石,国务院必须从全局高度统一协调好部委关系和利益再分配。”>>> 

关键是破除垄断

    国家通过三大国有公司,把石油领域的上中下游都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民营石油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为了调控国有大公司的行为,国家又通过制定价格,来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利益,避免油价大幅起伏。垄断与价格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新机制能否实现公平定价

  会否“有价无市”

  韩晓平指出,按照最新的备选方案,中国仍要以三地油价为基准,但这种定价很容易被外界"忽悠"--因为在实际交易中,很少有买家会按照纽约油价等基准价到现货市场买油,这种油价通常的情况是有价无市。>>> 

  不计自产原油,助长巨头垄断

  “盯住原油”的思路遭到了很多专家和民众的反对。“为什么会有这个方案?主要是两大集团尤其是中石化要解决炼油亏损的问题。”董秀成坦言。反对的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原油,一部分靠自产(约60%),一部分靠进口,而国际原油到岸价和自产原油的成本不同。另外,国际上原油有清油和重质油等四种品种。而品质差异更大,每桶的价格可以相差一半。 >>> 

 

最新报道
 
 
定价机制简史
我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
    目前成品油价格是在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制定的,三地加权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8%后,发改委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制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详细内容专题]

  成品油进口价格:进口成品油通常采用装船当天及装船前后各两天共五天的新加坡普氏燃料油现货报价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双方结算的价格。 [详细内容专题]

   原油进口价格:原油进口主要是通过四家拥有石油进出口贸易权的国营贸易商进行的。[详细内容专题]
石油定价机制8年改3次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汽、柴油实行政府指导价,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并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

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新加坡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

2001年11月份起,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相关评论

成品油公布调价机制比降价更必要 
油价微调难以赢得喝彩
降价回应 成品油价联动国际原油
国内坚挺油价再遭国际市场倒逼 
国内油价将更"国际化"   
以新规打破油企垄断还只是幻觉 
油价不下降您又能怎样  
外资石油商集体按兵不动  
石油巨头为何忙着证明高利润清白

读者调查

你期待这次将出台的新机制吗

非常期待
没兴趣
不会是什么好机制

石油定价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国内石油巨头垄断
政府部门利益瓜葛
外国巨头虎视耽耽
民营油企缺乏议价能力
消费者无法发出心声
投票结果
 
·专题制作:蔡树焕

我支持反方观点: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政府根据情况保护石油,对稳定国内油价、保障生产生活有好处。
我支持正方观点:中国成品油定价应该市场化,能上能下,国际油价下滑也应该能带动我国的油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