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
icon 访谈主题:娃哈哈和达能之间的三国管理哲学
icon 访谈嘉宾:成君忆、孙虹钢
icon 访谈时间:2007年6月21日上午10:30
icon 访谈地点:网易财经访谈室(北京)
icon 点击进入聊天室

嘉宾介绍:
成君忆成君忆简介:
  作为新古典主义管理思想的倡导者,成君忆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与著述。曾推出《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像园丁那样管理》等畅销书,影响深远。其中《水煮三国》首开大话式写作风格,一经推出,立即风靡海内外,并畅销至今,成为中国对外输出本土财经图书的第一人。

孙虹钢孙虹钢简介:
   华声在线总编辑,曾任《人力资本》主编。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德管理高级顾问、新易国际太极管理顾问、中央电视台"找工作"栏目特邀嘉宾主持人、教育电视台"中国考试"栏目特邀职场观察员。撰写、编著图书有《工作就是生意》、《老板这边,员工那边》、《普通人不普通的6种模式》、《未来10年热门职业》等。
访谈精华 更多访谈实录

网易财经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作客由网易财经、商业报道、网易科技联合推出的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嘉宾是成君忆和孙虹钢先生。
成君忆

网友们好。

网易财经

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关于从娃哈哈和达能事件之中看出的三国管理哲学。

其实最近一个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就是娃哈哈和达能之间,包括宗庆后在这一事件中,很多经销商、娃哈哈和达能的很多员工都纷纷跳出来发表一些观点,对这个事件的过程不知道两位有没有了解,从这里面看出一些管理学的问题。

孙虹钢

娃哈哈和达能这个事情,从历史上来讲有11年之多了,之前也经常有事儿,但只不过没有像这次一样集中爆发。原先我们看宗庆后这人感觉还是一个挺传统的,属于隐忍不发的。大概过程基本是这样,1996年时,老宗卖娃哈哈的水已经卖得不错了,在国内算颇有些名气,达能想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也想找一些合作伙伴,可能老宗有品牌,但缺钱;达能有足够的品牌、足够的系统,世界著名公司,但在中国市场缺一个品牌的支持,两家一拍即合就“结婚”了,宗庆后用娃哈哈的品牌作价,达能出钱,主要用这样的方式合作。但据我所知在当时好象就埋了一点伏笔。当时中国有一些品牌作得不错,比如老冰箱香雪海,还有日化的一些品牌,跟外资合作以后,基本上成势的品牌就被人家雪藏了,慢慢弃之不用,所以在96年时业界有一些人开始有这样的反应,别让本土品牌好不容易做出一个品牌,结果一合资就没有了,因此当时在商标转让这个问题上,双方有一些到现在也扯不清楚的事情,达能肯定很坚决,我出了钱一定要品牌,做水嘛,没品牌还怎么做?老宗呢?可能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我要跟你合作,但你要商标也不行,大概埋了一些其他伏笔,大概是这样。

宗庆后这人确实在做营销方面有一套。卖水的多,这十几年以来,在市场上,无论是大公司推的水还是别人推的水,真的是一个一个,很多是各领风骚几天,但慢慢就下去了。娃哈哈做水、做软饮,做小孩喝的东西,慢慢居然就在这个市场上立住了,而且现在成为市场上很主流的品牌。咱得说,宗庆后这一干人马在搞市场方面确实让人不佩服不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达能在老宗和娃哈哈合作的过程当中,并不是说咱俩“结婚”了就是一夫一妻,我就只对你一个好,只在乎你,只爱你一个,没有。它还做了一些其他的收购工作,比如收购乐百氏,收购乐百氏以后它也做水,而且做的水和娃哈哈的水的品质完全一样,并没有区分。我们见过一些大公司,宝洁旗下也有很多品牌,通过收购,但收购是一个系列一个品牌,比如男士洗发去头屑的就是海飞丝。高档一点的就是潘婷系列,其实品质上,从使用者角度来说并没有那么强的感觉,但它会做大的快速消费品的品牌。达能同样的两个产品有两个品牌,当时我们也觉得有点儿奇怪,现在来看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老宗那一块成长速度非常快,达能怕控制不住,希望用什么方法来平衡一下,牵制一下。但是这是我自己的猜测,不好讲。从这来看,双方小的龌龊,坊间议论就比较多了,一会儿说宗庆后有自己独立的渠道,一会儿又说老宗在合资公司一个体系,非合资公司一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内部有一些什么布局,一会儿又说宗庆后在海外注册离岸公司,一会儿又说老宗把女儿送到美国读书,准备让女儿接班。如果咱们关注这些问题,会在网易商业、财经看到的这些素材非常非常多,那我们就觉得,双方早晚得出事儿。这次大概是长期积累的双方矛盾的一次爆发。

现在双方,明面上达能是在瑞典申请仲裁和娃哈哈有官司,然后在美国又起诉了宗庆后的家人,我觉得是两手,商业上一个官司,对个人又有一个官司。宗庆后回应的招儿,一个公对公的,你在北欧的仲裁我直接应对,在杭州又提起一个仲裁,然后对达能的某些个人,也搞点儿个人的动作。现在双方是商业对商业、机构对机构、个人对个人,已经全面交火。我觉得这事儿现在搞得很好玩。

网易财经

成老师在管理方面很有研究,而且利用三国的知识对管理有一些很深入的了解。我有一些想法,娃哈哈和宗庆后如果处在三国,感觉他就像刘备,当年没有什么资源,或者说资源不够,有一些小资本,然后就开始在曹操、袁绍、刘表的这些地方四处游荡,这些人都收留他,给了他很多资源,可以慢慢壮大起来,壮大起来之后发现收留他的人原来也是不怀好意,然后他又可以像刘备一样说曹操明为汉相实为汉贼,我觉得这个事件给我这样的感觉,不知道您怎么看。

成君忆

我不太了解,因为我对宗庆后这人不了解,尽管跟他底下的职业经理人、部门经理有过接触,但对他本人不了解,所以我不敢说把刘备和宗庆后联系起来。但我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刘备是有很多误解的,这个误解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已经跟以往不太一样了。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往往会为三国人物翻案,这么多年,翻案的人物,原来在《三国演义》里被树立起来的正面人物几乎全部被打倒,从刘备开始,到诸葛亮,到关羽,到赵云。前几天我碰到在《三国演义》里扮演姜维的演员,因为他也有很重的三国情结,现在姜维也处于这样的困境,指责他叛变,他是一个叛徒,为了贪生怕死,为了他个人的利益、家庭的利益,背叛了他的主人等等之类的。

我们知道,在刘备身上尽管也有相似的历史事迹,但事实上刘备的处理态度好象跟宗庆后有很大的区别。

网易财经

比如呢?

成君忆

比方说,曹操做国贼在前,刘备反曹在后,这是有先后区分的。另外一个,他获得资源的过程好象也是有区别的。比方陶谦三让徐州,放在我们今天的文化来说这是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情。什么人?刘备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一个人愿意把那么大一块地盘全部都让给他,连他自己儿子都不让都要让给他,刘备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还有,即使是到了刘表那儿,陶谦的文化和刘表的文化不一样,和袁绍的文化也不一样,他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结果就发现,刘备的表现尽管从表面上有差异,但从内在的实质上来讲是惊人的一致,他有他的行为准则。跟宗庆后好象是不太一样。离开了时代背景盲目地做对比的话我觉得很难。

我觉得导致这个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达能对于媒体公布他们的合作内幕,他们之间究竟达成了怎样的合作协议,究竟有过怎样的内幕、怎样的过程,我们这些外人无法理解,无法知道,但我觉得既然是一种契约文化,达能直到今天的表现我觉得无可指责。原来我们是一种契约,现在我们之间发生纠纷了,我们同样用法律的手段来解释契约问题、解决契约问题,我觉得别人并没有做错什么。反倒是宗庆后,官司还没开始,就把这个事情扩大化,让它成为社会热点。

网易财经

孙虹钢老师,你对这个事情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孙虹钢

现在整个渠道商都跟老宗一起举起反达能大旗和老宗一起干,利益关系肯定是有的,人格魅力也是有的,我相信两点都有。利益关系必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而这种信任恐怕还不是契约信任,说咱俩签合同,我代理你的产品,前提是什么?为什么我跟你签合同代理你的产品?因为我觉得你行,你的产品行,而且做产品这人行,特别像水这种产品,有啥价值?水不值钱,整个包装下来,首先瓶子一定比水贵,树脂瓶,一定比水的成本高起码几倍,但这还不值钱,外面帖的商标还值钱。这是最没价值的,最普通的玩意儿就要用最贵的品牌提升它的价值,那双方怎么办?最后就掐价值,说商标品牌最值钱,那出资人就想能不能更多地拥有权益,更多地把品牌控制在我手上,宗庆后你虽然很能干,在你的领导下,产品成长可以比这个产品在全球行业的成长率当中最高,我查过数据确实是这样。老宗带领娃哈哈上半年完成了全年任务的90%,这种成长速度在国内行业领先、全球领先。你能干,那我现在得琢磨琢磨,你能干,能不能这样,权益更多地给我,你给我打工。

所以我说有时候现实和期望不一样,双方是合作伙伴,就算你49%,我51%,那咱俩也是合作伙伴吧?合作伙伴的关系,我觉得在合作契约之上,得有点儿像成老师讲的那种互相之间的价值观,对于人品的信任。不能我51%,你49%你就是给我打工的,你就是打工者的心态,我怎么收拾你你都得听,你一个这么大公司的董事长,身家多少亿,一个月只给你两千欧元工资,支出超过一万块钱人民币就要报董事会批准,换谁,也觉得这样有点儿欺负人。人就是这样的,咱俩合作没关系,你别欺负我,如果我觉得你欺负我,就算咱俩签了合同,有合约,对不起,我一定得把这个合约摆平了不可。是不是?公平嘛。

成君忆

我觉得是这样,刚才孙虹钢老师说的这些有一些可能属于想当然的情节。比如说达能欺负宗庆后的这些事儿,说到底咱们不知道,宗庆后如果做对了,我们说达能你做得不对。但你能保证宗庆后每一件事情都做对了吗?你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没有做对不起对方的事情吗?其实都是两说。

我们看到的,第一,达能和宗庆后之间的信托关系破灭了,第二,连契约关系都已经处于破灭的状态,已经到了最坏的,互相对骂,赤膊战的地方了。我就觉得在这当中,也许宗庆后有些事情缺乏理智,因为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气急败坏呢?

孙虹钢

这个我不知道,但最先挑起口水战的是达能,人家先在媒体上嗷嗷说,老宗是属于后发制人的感觉。当时我们看到达能给他30天期限,也是先在媒体公布的。

成君忆

我希望在这件事情上,宗庆后真正体现他的领袖风范而不是气急败坏,无论是不是人家先发制人,人家先发制人你就更应该稳住气,更不应该这么做。

网易财经

按照我对三国的粗浅的了解,三国中大家做政治斗争时的手段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先积蓄力量,积蓄够了以后再去发难。

成君忆

三国时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我们知道,历史的变迁往往是从文化的变化开始的,我们之所以叫做汉族,因为在汉族里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或者说我们这种文化体系其实就是以四书五经为基本框架、基本体系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造就了汉朝的盛世,一直到东汉末年,但到了东汉末年这种文化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状态,整个东西被败坏了。比如皇帝不像皇帝,一个好的文化里对一个称职的皇帝是有要求的,它告诉你怎样做一个称职合格的皇帝。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皇帝已经非常不称职,整个文化处于败坏的状态。在这种败坏的状态中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战争文化,占有、掠夺的文化。而那时候的军事战争和我们今天的商业战争,从文化上来讲是相似的。所以您刚才说的这些都非常对,汉朝时,东汉末年时那些军阀是那样做的,我们今天的企业家这样做,商人这样做,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相似的。但是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个例外是谁?刘备。刘备在所有的军阀当中,他是身份最特殊的一个人,他是唯一的平民,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做军阀的,因为你没有这个实力,从财力、家族势力、军事实力上都不容许你去做军阀。刘备是唯一的一个例外,是唯一的一个从平民、摆地摊的穷苦人起来的。

在我们今天的商业文化里同样如此,在今天的商业文化里讲什么道德?如果讲道德,既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有两种可能,第一你是一个傻瓜,不通人情世故;第二就是你别有用心,你想通过讲道德达到一个我们不知道的目的。刘备和宗庆后之间无法相提并论的原因也在这儿,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文化,他们之间的信仰,他们之间的价值观究竟有哪些相似之处。即使两个人说过同样的一句话,用到同样的一个概念,可能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

另外我觉得,如果超越一下国界去想象一下,刚才我提到雨果,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像雨果那样充满了真理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知识分子或一个人应有的良知,那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更愿意说讨论文化的实质,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复兴绝对不是一个形式。我可以穿西装,打领带,我同样可以传播国学,因为我传播的是内容不是形式。而另外有人倒是整天穿唐装,却整天反传统。这种人就非常可恶了,到处讲厚黑学,甚至到处鼓吹美国的民主,鼓吹契约,把所谓的善良、所谓的理想打到垃圾堆里去。这不是一个形式问题,绝对不是。虽然说商业上,或者刚才孙老师说的法律问题,法律只是一个游戏规则的问题,但透过法律,透过合约双方的法律行为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仍然可以就这些价值观和他的行为准则去判断一个人的对错。并不是说一场官司判下来你赢了就是你对,绝对不是这样,它确实是一场博弈游戏,有很多人很善于利用法律,有很多人也利用法律而达到了可耻的商业目的,这种现象太多了。我只是说透过这样一些行为,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正确与错误。宗庆后和达能都同样如此。

孙虹钢

就是这样,基本上我的假设是,宗庆后在道义上比较被认可,为啥呢?我看的是市场的趋势。我想成老师的假设是,宗庆后在道义上先要确认你是不是能站得住,但我们俩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出于善意,我觉得这点是共同的。

网易财经

成老师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比较著名的,比如《水煮三国》,最近好象又出了一本新书《管理三国志》,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它对商业管理上的借鉴价值。

成君忆

我们的管理必须超越商业文化,因为在我们今天的商业文化当中,对于人性的理解几乎都是扭曲的,是不真实的。因为它假设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一种经济利益而活着。

我想说的是,在《管理三国志》里其实也就是对现代很多管理学提出了质疑,它未必站得住脚,尤其对于人的问题,比如职业道德问题,商业文化怎么能够理解职业道德?经济学怎么能够理解职业道德呢?比方说商业诚信问题,商业里有诚信吗?商业文化理解诚信吗?

《管理三国志》在这里面拓宽了我们对于管理学的理解,回到了文化的立场上告诉我们,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管理学。然后提出了两种文化,一种文化叫做渔夫文化,渔夫文化就意味着你要去占有、去掠夺、去获得、去争名夺利,去掠夺、占有财富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商业文化很显然也属于这种渔夫的文化,以前我们是用战争的方式获得财富,今天我们是用商业的方式获得财富,从形式上来讲好象有区别,内容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文化

另外提出我们今天所不理解的一种文化,叫园丁文化,园丁文化是什么时候的文化呢?就是我们说的汉族文化,我们今天为什么称之为汉族,或者说中国几千年以来为什么外来民族不断地被汉化?是这种文化的魅力。而这种文化体现的高峰期至少是在三个朝代,汉朝、唐朝和宋朝。宋朝以后这种文化已经没落,已经看不到了。

园丁管理有一个主题思想,那就是爱,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四种形式,上级对下级的爱叫做“仁”,下级对上级的爱叫做“忠”,父母对子女的爱叫做“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做“孝”。仁慈忠孝,但这四个字到后来发生了意外,元朝的时候知识分子第一次被打为臭老九,汉文化遭到了践踏;到了明朝汉文化遭到了利用,在明朝的时候你会发现仁慈不见了,只要求了忠孝。当领导者不仁慈只要求属下忠孝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事情变得不可思议,用一种专制的手段要求你的手下愚忠愚孝,而这种愚忠愚孝在日本和韩国仍然有残留,但在中国在五四文化的时候已经被打破了,我们打破了愚忠愚孝,但我们并没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去。这就是问题,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并不理解。

网易财经

好的,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成老师和孙老师参加我们的访谈。

财经

icon

火热推荐

icon

新闻背景

我也评两句
匿名发表

 
主编信箱 热线:020-85105344 给网易提意见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