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地方债风险

相关视频新闻

平台贷再分类 支持类可获新增贷款

银监会重申,对地方融资平台监管整体政策不会有明显变化,降旧控新的监管政策将继续执行。一位参会的银行高管表示,有些政策可能会微调,如允许银行向“支持类”平台新增贷款投放。 [详细]

监管层放松平台贷 银行借新还旧继续输血

一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银行其实并不倾向于用展期的方式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输血”,“展期,总是会和‘坏账’联系在一起,我们更喜欢用放新的贷款、借新还旧的方式。” [详细]

最新消息

分析解读

相关投票

您认为审计署等部门公布的地方债规模是否属实?
您认为地方债会引发金融或财政危机吗?

何为地方债

地方债: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

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成立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公司,主要表现形式为城投公司,名称多为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这类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称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地方债务的一大类。

地方债流通过程示意图

返回顶部

地方债规模有多大:10-14万亿

返回顶部

四个会计四种算法,哪本账更可信?这可是一道让人挠头的难题。当前的中国地方债务统计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审计署称,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万亿。而央行报告显示,平台贷款规模的"上限"为14.4万亿元左右。银监会则认为,同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约为9.1万亿元。多头统计背后,口径差异、或有负债、县级以下政府债务均是变数。在这若干种数据中,审计署的数据获得了各界最广泛的认可。

审计署称规模10.7万亿 数据获相关部门一致认可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这一债务总额占2010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
其中,在107174.91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109.51亿元,占62.62%;担保责任的23369.74亿元,占21.80%;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16695.66亿元,占15.58%(见左图1)[详细]

 

今明两年将是地方债还贷高峰期 地方政府卖地潮将至

今明两年可能迎来第一个到期还债的高峰。在10.7万亿元地方债务还贷高峰即将到来前,卖地输血首当其冲地承担了地方政府缓解地方债压力的排头兵。
审计署报告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24.49%和17.17%,有不到三成的负债要从2013年至2015年开始到期,另有30.21%的债务余额在2016年以后到期(见左图2)
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详细]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占比近五成 县级平台债风险较大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及债务余额有了精确数字。到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9710.68亿元,其中,省级8826.67亿元、市级26845.75亿元、县级14038.26亿元,分别占17.76%、54%和28.24%(见左图3)

地方政府性债务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

三级平台债当中有较大呆坏账风险的主要是县级平台债。[详细]

AAA
aaa
  • 央行称,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有高有低,有的省远远低于30%,即使最高的比例也未超过30%,因此,不能用30%来作为全国的比例。按全国30%计算,地方债最上限为14万亿。[详细]

  • 银监会虽然至今并未公开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据,但据媒体援引接近银监会人士的话称,银监会统计口径下的该数据规模约为9.1万亿元。 [详细]

  • 穆迪根据中国央行报告,第一步估算中国地方债务最高可达14万亿元人民币,第二步又截取了银监会和央行数据的中间值12万亿元人民币,并由此得出审计署漏掉了3.5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贷款的结论。此结论被媒体、专业人士及官方炮轰为"简单粗略 别有用心"。[详细]

  • 高盛高华公布分析报告认为,2010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约为9.1万亿元(在当年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占比17.8%)。其中,2.8万亿元贷款重新归类为商业贷款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应为6.3万亿元。 [详细]

融资平台发展历程:四大阶段

返回顶部
伊春客机失事
地方债产生的背景与融资平台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第二十八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文件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就是说,目前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因此,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时,就通过组建各类地方融资平台筹集所需资金。这就是地方债的由来。
>> 平台债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pic 1980年代初-1994年:地方融资平台雏形期
 地方政府首先通过集资贷款建桥修路的模式,开地方融资先河; 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这类政府借钱发展当地基建的模式是融资平台的前身; 1988年交通部下发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此类贷款,该模式也逐步在全国推开 。
pic 1994-1997:融资平台初创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真正开端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分灶吃饭"; 尽管此阶段政府融资的目的主要局限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且铺开的范围不大,但在基建项目上积累的经验为后期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ic 1997-2008:融资平台推广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政府重操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法宝,地方融资平台迅速推广; 地方政府为了安排配合中央政府的资金,同时又受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地方政府开始更多地依赖融资平台。
pic 2008-现在:融资平台爆发期
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对地方举债发展的鼓励,导致地方融资平台的井喷式发展; 四万亿刺激计划要求地方上拿出至少同等数量的投资刺激方案,使本来就热衷于搞基建的地方政府如鱼得水,公路、铁路、机场、电厂、旧城改造、地铁等等一窝蜂上马 。
>> 地方债被谁"推波助澜"
pic 地方政府:政绩靠借债

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和负债观,即不怕还不了债,只怕借不到钱的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负债。[详细]

 
pic 有关部门监管缺位

企业债存续期内的监管基本属于空白,只有一些评级机构定期发布跟踪报告,中介机构和地方发改委极少主动监管。[详细]

 
pic 银行等金融机构助纣为虐

长期以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热衷傍政府,2008年后政府即使不还钱也能借到钱,造成银行信贷财政化。[详细]

 

地方债暗藏四大风险

如何解决?十大备选方案

返回顶部
Focus1

建议平台贷转至政策性银行 大胆改革

可考虑由一家主要的政策性银行买入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继续完成在建项目,即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转移至政策性银行,或是一家财政部新设机构。这家政策性银行可以发行债券,并可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另外,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国还需要在财政和金融领域进行大胆改革。[详细]

Focus2

将部分国有资产出售或证券化 盘活债务

据汇丰方面统计,地方政府目前仍拥有20000多家国有企业,其中70%以上均有盈利。鉴于此,屈宏斌认为,地方政府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来避免偿付能力风险,并建议地方政府以"出售公有资产为偿还债务筹集资金"和"对地方政府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政府资产盘活。[详细]

Focus3

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权 旧贷"变脸"成新债

中投证券报告认为可"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逐步放行市政债"。通过将5年期的贷款转化为更长期的债券,还可以延长地方政府还本时间,改善其短期现金流,防止银行出现金融风险。这一方案应该是目前最被认可的方案。[详细]

Focus4

剥离不良贷款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财政部有关司局召开闭门会议,提出仿照当年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的做法,剥离地方债务中的不良贷款成立资产公司的设想 。但分析机构认为,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等于是由中央替地方政府埋单,这必将刺激地方政府更加无所顾忌地大规模举债。[详细]

Focus5

地方债应纳入预算 接受同级人大审查监督

王志浩:其实,地方融资平台的长期解决出路之一或许可以是由财政部来挑选、管理并直接贷款给此类项目,另一个办法是由市级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与此类投资项目一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财政部指导管理,并受地方人大监督。[详细]

Focus6

将债务分等级处理 腾挪资金化解还债高峰期风险

对现有10万亿元地方债务余额,扣除尚有1万多亿元未支出的外,应分出风险等级来。可通过清理地方国库现金,减少政府开支等方式,腾出资金来化解最近两年还债高峰期的风险。中长期举措则是政府减持一部分国有资产以得到大量现金,然后用这笔钱来偿还债务。[详细]

Focus7

将"地方债"正名为财政负债 谁惹祸谁负责

要细分两万亿风险信贷中,哪些属于政府职能实施的项目信贷,哪些是公益服务项目的信贷,那些属于危机配套资金的贷款,应划属财政范畴,名正言顺成为财政债务。在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中安排一定比例偿付。 [详细]

Focus8

银行专门为平台贷进行坏账拨备

银行拨备地方债务。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长强劲,其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稳定。银行应专门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进行坏账拨备,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扩张速度,但能使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整体可控。[详细]

Focus9

以财政盈余建立地方危机拯救基金 避免债务风险

在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有频繁加剧之势。为了避免频繁拯救危机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快速增加,以正常年份增加的财政盈余建立危机拯救基金,会更有效及时地应对危机,同时避免债务风险。[详细]

Focus10

引入社会和民间资金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任何要求银行继续埋单的做法,只会继续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冒险,因此,应尽可能的引入社会和民间资金等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相对于银行,民间资金对风险控制要求更加严格。[详细]

微博热议

返回顶部
 

滚动报道

返回顶部
 

编辑:夏凡越 2011-08-05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