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债流通过程示意图返回顶部 |
![]() |
地方债规模有多大:10-14万亿返回顶部 |
|
![]() |
|
|||||||
![]() |
||||||||
![]() |
|
融资平台发展历程:四大阶段返回顶部 |
|
|
|
|
|
||||||||
|
|||||||||
|
|
|
|
|
|
地方债暗藏四大风险 |
|
如何解决?十大备选方案返回顶部 |
Focus1
建议平台贷转至政策性银行 大胆改革可考虑由一家主要的政策性银行买入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继续完成在建项目,即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转移至政策性银行,或是一家财政部新设机构。这家政策性银行可以发行债券,并可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另外,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国还需要在财政和金融领域进行大胆改革。[详细] ![]() |
Focus2
将部分国有资产出售或证券化 盘活债务据汇丰方面统计,地方政府目前仍拥有20000多家国有企业,其中70%以上均有盈利。鉴于此,屈宏斌认为,地方政府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来避免偿付能力风险,并建议地方政府以"出售公有资产为偿还债务筹集资金"和"对地方政府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政府资产盘活。[详细] ![]() |
Focus3
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权 旧贷"变脸"成新债中投证券报告认为可"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逐步放行市政债"。通过将5年期的贷款转化为更长期的债券,还可以延长地方政府还本时间,改善其短期现金流,防止银行出现金融风险。这一方案应该是目前最被认可的方案。[详细] ![]() |
Focus4
剥离不良贷款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财政部有关司局召开闭门会议,提出仿照当年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的做法,剥离地方债务中的不良贷款成立资产公司的设想 。但分析机构认为,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等于是由中央替地方政府埋单,这必将刺激地方政府更加无所顾忌地大规模举债。[详细] ![]() |
Focus5
地方债应纳入预算 接受同级人大审查监督王志浩:其实,地方融资平台的长期解决出路之一或许可以是由财政部来挑选、管理并直接贷款给此类项目,另一个办法是由市级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与此类投资项目一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财政部指导管理,并受地方人大监督。[详细] ![]() |
Focus6
将债务分等级处理 腾挪资金化解还债高峰期风险对现有10万亿元地方债务余额,扣除尚有1万多亿元未支出的外,应分出风险等级来。可通过清理地方国库现金,减少政府开支等方式,腾出资金来化解最近两年还债高峰期的风险。中长期举措则是政府减持一部分国有资产以得到大量现金,然后用这笔钱来偿还债务。[详细] ![]() |
Focus7
将"地方债"正名为财政负债 谁惹祸谁负责要细分两万亿风险信贷中,哪些属于政府职能实施的项目信贷,哪些是公益服务项目的信贷,那些属于危机配套资金的贷款,应划属财政范畴,名正言顺成为财政债务。在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中安排一定比例偿付。 [详细] ![]() |
Focus8
银行专门为平台贷进行坏账拨备银行拨备地方债务。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长强劲,其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稳定。银行应专门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进行坏账拨备,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扩张速度,但能使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整体可控。[详细] ![]() |
Focus9
以财政盈余建立地方危机拯救基金 避免债务风险在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有频繁加剧之势。为了避免频繁拯救危机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快速增加,以正常年份增加的财政盈余建立危机拯救基金,会更有效及时地应对危机,同时避免债务风险。[详细] ![]() |
Focus10
引入社会和民间资金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任何要求银行继续埋单的做法,只会继续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冒险,因此,应尽可能的引入社会和民间资金等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相对于银行,民间资金对风险控制要求更加严格。[详细] ![]() |
微博热议返回顶部 |
滚动报道返回顶部 |
![]() |
编辑:夏凡越 2011-08-05 |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