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主持人:大家早上好,我叫白佩琪,《华尔街日报》的副主编,首先得道歉,我来迟了,但可能大家都遭遇过天津的堵车,我在外面被堵了很久。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是否我们要再次遭遇互联网泡沫,首先我想给大家做一个调查,然后再介绍我们的专家,同时这次会议结束之后也会再做一次调查,看看大家的想法会不会改变,请大家举手。

大家觉得我们现在遭遇互联网泡沫的请举手?只有几个人。有人觉得我们没有经历互联网泡沫的请举手?数量比较多。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各位专家,我左边的是曹大容先生,光速安振创投基金会联合创始人,董事总经理,他在中国科技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朱宁教授,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教授,我们也会先讨论一下什么叫做泡沫,泡沫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还有Max Levchin,HVF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的公司在圣弗朗西斯科,我也非常渴望听到您的观点,最后还有Jim Nguyen,美国公司的CEO,他是5月份公司刚刚上市,我们也非常好奇听到他的观点。

首先问一下朱教授,您觉得泡沫意味着什么?

朱宁:我刚才还在跟我的同事们讨论泡沫,只有泡沫破裂我们才知道之前是否处于泡沫当中,去年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他在耶鲁大学进行了一次泡沫方面的研究,生活在泡沫当中的人会让泡沫更大,400多年前出现了郁金香泡沫事件,现在我想要回到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不想讲1998年开始的互联网泡沫,因为很多科技公司都从中收到了很多教训,当时获取的那些经验教训非常有帮助,能够尽量避免再一次的泡沫现象。

我想要讲两点,一是从估值的角度,我们的估值还是和历史不太遥远,也就是说,估值有所扩大,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同时也要看到高估值后面的推动力,也就是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向美国市场的现象,要看到美国现在利率非常低,没有任何很好的投资工具,所以说,我想要对比一下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和中国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企业的泡沫虽然有一点,但并没有太大,相反,中国房地产行业泡沫却非常巨大,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主持人:在未来我们会看到阿里巴巴上市,它是中国,也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I五PO,我们看到有470亿美元的IPO,回到2000年,曹总,您觉得中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尤其是阿里巴巴上市的状况。

曹大容:这是一个新现象,我也刚刚才看到这个图表,从1997年到2011年IPO的情况,1999年,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前,我们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1999年时有300多个IPO,大概有30多个靠创投基金,大概占了10%。

看一下估值的数字,IPO的数量翻倍,这个现象现在是不存在的,但阿里巴巴是一个例外,因为它已经是存在很长时间的公司,而且它的IPO估值都是比较合理的,可能我们也有一点点泡沫,但并不是太严重。

主持人:Max,您觉得呢?

Max Levchin: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简单的来看,我们还是要回到原则,股市只是估值,并不代表实际价值,阿里巴巴控制80%的中国电商,它去年增长了46%,市场觉得它是很有价值的,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公营还是私营企业,在美国,在世界,最典型的还有一个是Wuber(音)公司,他们今天也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他们的市值也会利用市场分析工具来得出,肯定有时候会影响Fadax(音),这些公司的估值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说它们有泡沫,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如果要比较2000年,有一些公司它们从来就没有上市,而且有很多成长性公司,它们也非常具有企业家精神。

Jim Nguyen: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庆祝我们公司上市四个月,到时我们要看看市场对我们的报道,我们到底是领导着一个熊市还是牛市,我们之前是7亿,现在是16亿,所以在四个月之内,我们的业绩还是不错的。

Max Levchin:你们真正的价值是多少?

Jim Nguyen:我们觉得我们的价值 是怎么样给市场提供价值,我们有150万客户,同时还有很多汽车零售商,也是帮助在市场上创造效率。

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的市值会有所增长,现在才赚到1%的市值,希望我们的良好业机会转化成我们的股价。

主持人:今年,像WhatsApp、Facebook这样的公司也收购了一些新型的公司,就像Max您说到的,大公司他们会吞掉很多小公司,中国是否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会不会吞掉小公司?您是否会担忧这种现象?

曹大容:我们事实上是喜欢这种现象的,大鱼吃小鱼,Max说过,不是每个公司都很伟大,但它们在一定的时间阶段是有价值的,中国的现在这些公司非常有竞争力,他们会在社会还有其它一些领域去竞争,他们会给创业公司提供一些机遇或挑战。

现在的退市机制已经更加健康,不见得非得要上市,上市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像移动、同柴(音)、共享经济,这些企业技术,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主持人:朱教授、Max,您是否有什么见解?大公司的高估值会不会统治一切?

Max Levchin:我不这样认为,每天都会有上亿美元的收购,当然,WhatsApp的收购案还是饱受争议的,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件,可能高估值最大的风险就是他们用的货币并不是跟收购有特别紧密的关系,而是对员工赔偿这方面,中国当时在雇人方面就有很大的困难,就比如说,21岁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可能能够从Google那边收……

朱宁:上一次泡沫时作出了很多非常盲目的扩张和收购,所以像他们这样的决策事实上对关键人才的竞争起到了更加激化的作用。

Max Levchin:小金额的收购事实上还进行得比较顺利,给工程师们提供薪酬和奖金政策,我同意的是,你有的时候知道有的收购案不会成功,因为想要在收购公司之后创造合力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主持人:Jim,您也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公司,您能否谈谈可能性?

Jim Nguyen:当然也有一些大公司来敲门,想要在我们上市之前收购我们,但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联合创始人,我们当时被迫要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评估,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创业,这样想的话,就会坚定我们的思想,我们要一直坚持独立,我们要顶住这个市场的压力,我们是否能够顶住压力,是否能够忽略股价的变化,同时我们不要受到日常波动的影响,我们的股价已经在一个月之内涨了136%,我们的市场轨迹是非常成功的,这周我们的股市就有15%的波动,但不能让短期波动影响到长期的稳定性,就是要用长期的目光来看待,不做短期的妥协,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曹大容:我还想补充一下在中国的情况,也是根据刚才各位所说的,您说现在有很多新的交易在进行,中国现在到处买,50%,70%,比如去哪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进行一些买方的交易,有一些是独立IPO的形式,比如奇虎,进行了很多收购交易,通过IPO可以兑现,在美国也有一些相似的情况,但这被称为“中国现象”,现在这方面发展非常之快。

主持人:现在我们说一下创造价值,你觉得价值是怎样看待的,有关创业吗?还是仅仅看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对于世界,对于我们的产业以及人们生活的方式带来什么样的转变?或者还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看到的,从你们华尔街的角度来看怎么看呢?

Max Levchin: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泡沫有没有一个比例,从产业的价值一直增长,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增长到了什么水平,这个问题肯定比十年前的问题多,这其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实的,另一部分是比较虚的泡沫,和贵金属行业相比,实际上问题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如何评估整个产业的表现,首先,人类的情况要比之前更好,由于现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更简单了,比如中国,已经有超过1亿的人口脱离了贫困,就是由于现在技术的推动,另外还有农业,还有其它一些技术的推动,比如说,在中国,由于城镇化,还有食品供应等等,都是由这种技术来推动,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处于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也带来了很多价值,所以,这种投资的价值实际上是带来好处的。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现在这种投资实际上……

Max Levchin:是进入到了新的网络经济,而不是传统行业,实际上投资不光是为了赚钱,我实际上不同意这种观点,投资确实赚了很多钱,但很多行业,从他们利润率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现在有些人会说从长计议,而不是只看短期的情况,大多数泡沫可能是五到十年的周期,如果要看20年或更长,那就不再是泡沫,如果从长计议,你就不会太关心短期的股价波动。

主持人:朱宁,我们是不是要换一个角度来谈价值呢?

朱宁:上次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巴菲特说,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不懂什么,我是绝对不会投资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要分析整体行业的情况,昨天我们在一个会议的讨论当中说到,技术对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多少是因为技术改变来推动我们进行交流以及教育的?如果仅从股价或投资价值的角度来说,很难把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体现出来。

从股价来说,其实估值比较高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在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当中,如果没有出现资本或资源的错配,就没有什么问题,现在互联网的股价或估值实际上也是处于合理区间的,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想要通过投资房地产获得大量的投资回报,实际上那种情况要比互联网可能出现的泡沫更糟。

主持人:Ron,很多人说技术可以帮助其它行业的改变。

曹大容:实际上估值的波动没有那么大,09年的时候是500万,现在是600万,整个估值,你看是C还是D,在200到100万区间,这个区间的话是合理的,你会说这个公司可能是20亿的公司,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他们的投资是做得比较激进的,比如通过可转债,现在先给你钱,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转债,他们的定价,有的一开始会比较进取。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现在更关注消费者经济这方面的投资,比如我的保姆,她刚买了一个手机,买手机的钱可能就是她一个月的工资,另外我们投资了一个移动平台公司,叫“易代驾”,比如你喝了酒,你要回家但不能酒驾,因为中国这方面的管制很严,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来找别人帮你开车回家,有些代驾可能是开出租车的,或者还有一些是工厂的工人,他们可以利用休闲时间,这样的话,比如晚上代驾可以多赚一些闲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个行业是推动整个消费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在有很好的这个领域的投资机遇。

另外还有我们的监管,Wuber(音)在中国实际上是很敏感的,有关劳工等方面的规管。

主持人:Jim,美国那边可能会比较拥挤,你对于公司,特别是技术公司和其它公司之间估值的相比怎么看?

Jim Nguyen:从这个过程来说,你看一下新的车,星巴克,还有文蒂斯(音)的发展方式,都是加盟制的,可能是在五到十年之内进行加盟的发展……

主持人:配置就可以来帮助他们整个大的企业的发展,你刚才说到欧洲还有其它的情况,是否会出现,如果它们要上市的话,是不是对于他们的股价,由于不同国家带来的情况带来的影响而影响他们的股价呢?

曹大容:实际上中国这方面有很多进展,尽管这是西方世界的游戏,但这方面我们也是有关职的,有关如何定义它的资产到底属于哪个类型的资产类型,我们是投资一些租车、租房的公司,所有这些都是跟监管有关系的,如果出现监管的话,你也没有办法,有些时候是一些平台,有些时候是规管个人的,进行投资的时候,有一些领域你不想碰,有些领域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冒这个险。

主持人:朱宁教授,你觉得中国现在监管方面赶得上吗?

朱宁: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对于企业家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应用于所有公司,对投资者来说,比如Ron,如果你看到时间表的话,现在有很多问题都要考虑,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它们的环境有特别多的变化,监管的相关问题肯定要比欧美方面更容易影响你的决策。

主持人:在美国已经有一些监管,有关车的监管。

Jim Nguyen:在美国确实有这样的监管,关于车的电子商务,我觉得在我这辈子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投资者伊兰.马克斯(音),也有他的挑战,因为他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挑战,特别是零售方面的销售,是有问题的,由于监管环境挑战很大,比如《广告法》,还有我们的网站,都是违反了规定,还有我们的移动,一些广告,都是违反了不同的法律规则,还有刚才所说的加盟制,我们在一些州都违反了当地的法律,你要卖车的话,作为一个经纪人,怎么支付,因为所有这些车的价格,以及很多相关因素都不是我们决定的,当地的法律做了很多规定,所以这这方面我们是有切实的挑战。

主持人:Max,你肯定会考虑到我们的融资,银行业,肯定会涉及到监管方面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Max Levchin:我把监管看作一种比较优势,作为企业家来说,应该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在一个监管比较好的市场才能取得成功,你发现你有税要交,从外行的角度来看可能税会很高,但从你自己的角度来看,虽然说有的时候税会很高,但并不至于高到特别不可理喻,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你选择要进入这个行业,你就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无论是能源、依赖还是金融、教育、保险,这种市场,这些行业其实都是几十亿美元的机遇,但他们使用新工具、软件不是特别多。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可以开放,让观众提一些问题,大家怎么想泡沫的问题?

现场提问:我对嘉宾有一个问题,一个公司上市,如果在估值很高的情况下上市有什么风险?

Jim Nguyen:在我们上市的时候其实我们的估值是较低的,但那时候高估值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当公司的估值过高的时候,市场会说,如果你有泡沫,它会自动修正,但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不是这样,所以你要尽量招人,保留人,要建立员工热情的企业文化,同时,员工也要看到一些实际的收益,实际的回报,对于管理公司来说,你就会有很大挑战。

Max Levchin:在上市的时候,要看市场情况怎么样,有的时候,如果市场情况不好的话,员工的生产力会下降,员工的实际收入也会相对下降,就像Paypoo(音)上市的时候,我的经验就是看到一个新的网络流量的形式出现,每当员工去下载一次我们的公司软件时,纳斯达克的股价就会有所反应,或者大家的评价就会有所反应,每个人都会被套牢至少六个月。

朱宁:我觉得管理层和一般员工都会在这时有自负的情绪,我们已经达到里程碑的局面,但如果你走错了路,因为你的资金这么雄厚,如果你松懈下来,走错了路,做错了决策,那么对公司会有毁灭性打击。

主持人:曹先生您怎么看?

曹大容:如果您能上市,这确实很好,尤其是在市场很好的时候,你的灵活度就更高,可以上市,但是如果看一下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公司,像阿里巴巴,其实它也是花了很多年才上市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市场条件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主持人:还有其它的问题吗?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2000年和现在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自己的想法,2000年是关于创新,现在是关于你能不能创造价值,很多人更关注创造价值,如果你看现在的这些公司,它们通常都是通过流程效率来创造价值,技术可以帮助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你最新的技术,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对于Toocar(音)这个公司,你有七八十个不同的车行,客户会问自己朋友的经验,个人来讲,这个环境会一直变化,社会投资也会一直变化,以前也许有个人他是最好的司机,但突然间他的就业机会可能就不在了,我叫Sham Paten(音),我也是一个……

现场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我们有一点做得很好,我们的商业模式做得很好,但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价值,比如说像Facebook,你不是赚更多的钱或更少的钱,还要考虑怎么样建立好客户关系,是不是我们现在创造价值相比以前的资本主义要有不同的视角?

Max Levchin:我觉得资本主义不需要重述,我觉得我们是自由市场,如果是作为融资的企业主,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想管,公共市场,我还是对这点比较不乐观。

朱宁:中国有些公司到美国上市,我觉得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阿里巴巴是否要在海外上市,另外一个,阿里巴巴怎么会成长的规模这么大,中国前三大技术公司已经占到了全世界最好的IT公司六名当中的三个席位,信息技术产生了很大的价值,服务社会,但是现在社会上更多的思维是胜者拿到全部,当一个公司有了太多财富可以扩张时,他们创造泡沫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投资者,我们都需要政府决策者设定一个疆界,要看这些大的公司怎么样能够为社会造益。

曹大容:要创造泡沫的话可能是有一些人作出了疯狂的事情,但一个年轻的人,他有想法,又懂技术,他有可能会创造数十亿美元的利益,在过去,即便是只有1%的可能性,我也会去投资,这样的话,大家都涌上去投资,泡沫也就起来了,所以社会企业,还有慈善业,现在人们做得越来越多了,希望他们能够真正的起到推动社会公益的作用,能够帮助到每个人。

主持人:还有时间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现场提问:您之前说到公司的股价,当时这个股价是否高估了?考虑到美国的监管,您的公司未来的走向是什么?或者怎样实现长期的发展稳定?

主持人:是要给阿里巴巴一个建议吗?您是否觉得阿里巴巴的市值高估了?

曹大容:这是大银行应该做的调研的题目,我们其实访问过很多阿里巴巴的人,先不谈商业模式,阿里巴巴有趣的一点是它的企业文化,非常有意思,他们的企业文化非常连贯一致,个人的利益和公司利益高度重合,所以大家都会为公司出力,虽然这一点是不可触摸的,是虚的,但是却能够实际推动公司的发展,他们的公司治理,还有他们对于员工、对于客户、对于股东的照顾和关注都是很好的,如果你能够投资这个公司的话,一定会收到回报,所以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为它投资。

主持人:在我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在座各位嘉宾还有没有什么最后的观点需要补充?

曹大容:所以说很多的机遇,我们都非常的激动,至少未来几年我们会发现中国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公司建立起来。

朱宁:我觉得技术帮助了很多好公司的诞生,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有时候伟大的公司也会做出很糟糕的投资决策。

Max Levchin:我对企业家精神还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如果市场支持的话,市场透明的话,青年一定会得到鼓励,试图进行创业,我们不能够因为创业有可能失败而不去尝试。

Jim Nguyen:关于所谓的泡沫,我并不担忧,其实我很喜欢泡沫,我喜欢泡沫水,我喜欢泡泡糖等等,大家都知道泡沫有可能诞生,但你可以建立强大的基础,你可以去预测,虽然你要是企业家的话,投资错了可能会有泡沫的影响。

主持人:好,谢谢大家,论坛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