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财经博客首页 36期:最低工资法以善意伤害穷人 35期:以贸易自由应对美国的狭隘 34期:救人者茅于轼 33期:刺激政策越早退出越好 更多
money.163.com
导语

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
  
  突然之间,信贷市场新增近6万亿贷款。接下来,人们是否会发现自己手里的钱变薄了、它的购买力在下降?关于通货膨胀,经济学家有种种解释,其中,弗里德曼的解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通货膨胀永远是因为多印了钱。人类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危害,但也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劝诱: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对这种柔美动听的声音,货币当局是否有足够的鉴别能力?谁来保证老百姓手里的钱的购买力?
  
  您怎样看天量新增信贷?您担心通货膨胀吗?联系我们:caijingblog#126.com(将#改为@)。或点击这里投稿

通货膨胀谁受损最大?
每一次通货膨胀,不仅仅带来价格的变动和扭曲,还带来财富的转移。通胀中,受益的永远是接近货币出口的群体,要么是利益部门,要么是容易得到贷款的企业。当新增货币蔓延到消费品领域之后,普通百姓就得面临高昂的物价。同时,资源扭曲也将使得社会财富减少,这也将削减老百姓的财富存量。通胀会使绝大多数人受损,而离货币出口最远的人受损最大。 

秋风:通货膨胀与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是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故意或者无意地创造了过量的货币供应,货币供应超出货币需求,货币当然贬值,价格必然上涨。但重要的是,价格上涨不是同步的。相反,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陆续上涨,且上涨幅度大不相同。恰恰是由于这一点,通货膨胀具有一种逆向再分配的效应。    [查看详细]

温克坚:谁喜欢通货膨胀?

  那些资产结构简单的群体——这包含大部分普通中产阶层,他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一些财富,但是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又缺乏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因此大多数以现金的形式储蓄在银行中,通货膨胀一来,他们的财富被无形的掠夺,而他们的负担包括房贷,教育,医疗等方面则会随着通货膨胀水涨船高。  [查看详细]

牛刀:滥发货币等同于向民众征收铸币税

  在这种非理性的财富分配中,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两极分化,表面上看持币越多者财富缩水也越多,但是同样持币越多者拥有的黄金和不动产也越多,在一升一贬中,富人的财富是处在均衡状态,而穷人却没有这种回旋余地,升值的资产他们没有,贬值的货币却是真的缩水,因而穷人就更穷了。  [查看详细]

  什么是通货膨胀  

任何程度的货币增发,都必定造成市场中原有的货币购买力的下跌。即使是最缓慢、轻微的货币增发,也是对私有财产权的一种侵犯。
   ——周克成 《从产权角度看通胀》
          [查看详细]

  人们即使察觉到自己的购买力怎么老是增加缓慢,也很少能够正确地理解到,这是因为通胀在背后静悄悄地把他们的财富转移走了 。
   ——周克成 《何谓通胀》
          [查看详细]

通货膨胀并不遥远
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临了。得到低息贷款的人们,挟巨额资金扑向股市、楼市。这完全符合通胀的早期特征:资产价格、资源价格先上涨。某些学者忧心忡忡地说,新增信贷未流入实体经济,没有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源头既已开闸,洪流岂可阻挡?当廉价的资金洪流全面扑向实体经济之时,不会出现某些学者所希望看到的经济复苏的风光,而是会进一步扭曲资源配置。
 
  宽松货币政策的忧思  
·张五常:无锚货币与金融之灾
·张五常:伯南克别无选择;温家宝大可煞掣
·周其仁:还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
·许小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极度宽松
·谢国忠:通胀再现
·谢国忠:虚伪的泡沫 虚假的安全感
·徐昌生:通货膨胀会不会卷土重来?
·徐昌生:通胀不远,买楼是为了抗通胀
·刘煜辉:通胀与通缩的预期切换或在一夜之间
·刘煜辉:通胀将让世界掉向不可测的深渊
·唐学鹏:恶性通胀并不遥远
·叶 檀:该担心滞胀了
·叶 檀:信贷扩张与通胀预期是股市上涨主因

·牛 刀:这一轮通胀预期对民生的危机
·张立伟:滞胀隐现
·张庭宾:金融危机 如何从通缩演变成通胀
·周 斌:“新通胀时代”来临时的反思
救经济不能靠通货膨胀,而应防通货膨胀

许小年:靠印钞票拉动内需不可取


  为了拉动内需,甚至不惜制造新的银行不良资产吗?“内需不足”是天大的笑话,关键在于如何打破僵化的体制对内需的束缚,将以居民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的潜在内需,转化为实在的购买力。这就需要减税,充实社会保障体系,将国有资产分配给民众,开放行政垄断行业,解除对服务业的过度管制,而不是靠政府花钱,更不是靠银行放贷。   [查看详细]
 
谢国忠:以新泡沫救旧泡沫不可为

  扩张流动性能够抬升资产市场价格,进而改善经济,这实际上相当于制造一个新的泡沫。制造新泡沫以应对旧泡沫破裂的后果,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便可以为,也不应为之。货币扩张与通胀之间存在直接的传导路径。因此,中央银行放松银根仅仅会推高通胀,而无助于刺激需求。寄望于流动性政策,只会延误对经济危机的应对,延长经济衰退。   [查看详细]
“视点”专题推荐                                       更多“视点”专题
宏皓谈2012年A股投资策略

宏皓谈2012年A股投资策略

2011财经微博谁“雷”到众生

2011财经微博谁“雷”到众生

2012,我对财经大佬有话说

2012,我对财经大佬有话说

向松祚解读欧盟峰会决议

向松祚解读欧盟峰会决议

“视点”的宗旨

结合学者评论、博客文章分析热点经济事件。这里推崇市场经济,反对各种不当管制,厘清各种善意行为的恶果。

编辑:deng 2009.5   网易财经博客出品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