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冷战结束后无用武之地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批批毕业于常青藤大学的精英聚集在华尔街,他们的会合给虚拟财富装上了科技的畅想翅膀,让财富飞得更远更高,以至于设计出复杂衍生工具后连设计者本人都会迷糊。华尔街声称这些大行其道的金融工具可以将风险转移到世界范围内,所以对单个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所谓的分散风险在整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时带来的就是这场金融海啸!MBS,CDO,CDS……网易财经为你解开华尔街巫师的金融炼金术!
在华尔街,那些涉及衍生产品的人都会被称为Quant——“金融巫师”
巫术与魔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魔术是假的,但就是看不出来;信徒们都对巫术深信不疑,尽管它是假的。
正是有着大批信徒的华尔街巫师们,从一个个精巧的数学模型中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ARS(拍卖利率证券)、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担保债务债券),CDS(信贷违约掉期)这些看似简单的英文字母更像是巫师们的咒语,曾经让人相信华尔街的繁荣是永恒的,现在却用来惩罚人类的贪婪的咒语。
过去等同于成功人士的华尔街富豪们现在同样备受指责,那些愤怒的纳税人甚至在网上留言:应该把这帮混蛋都毙了挂在肉市场的钩子上示众!
在此,网易财经特别纪录下他们这些巫师们的故事,让后世之人予以反思……
早在次贷爆发前一年,伟大的经济学家、预言家、“魔术师”格林斯潘已在掌声中谢幕,然而面对华尔街的一篇狼藉,格林斯潘这个史上最有权势的巫师依然受到了人们的拷问。
作为美联储的掌门人,格林斯潘有着最强的巫术:变钱术。
所谓的变钱术,就是格林斯潘命令美联储降息,美国以至全世界的利率就会因此改变,由于货币乘数与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全世界就会顷刻间发现自己的钱“变多了”。更牛的是,由于美联储是唯一不需向国会乞求年度财政经费的政府机构,使它制定决策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许可。如此威力庞大的“巫术”,无怪乎人们称呼其为“经济沙皇”。
格林斯潘运用变钱术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01年。为应对“911事件”与科技股泡沫的破灭,从2001年9月起,格林斯潘连续11次降息,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直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近50年来的最低点1%。
格林斯潘的这种“变钱术”促使美国家庭更多地贷款买房和负债消费。由于低利率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美国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一直不在意。为了让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钱,美国还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次级贷款发放额不断上升,如此低的利率环境让美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机热潮,美联储最后被迫提高利率刺破泡沫。美国次贷危机由此到来。
更被人诟病的一点事,格林斯潘还是金融衍生品的大力支持者,感谢他与时任财政部长鲁宾在1998年的努力,国会永久性废除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权。他在2004年一场演讲中还认为,华尔街在利用金融衍生品与其他机构“摊薄”风险。实际上,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零和博奕”,它只是在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在宏观上却是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风险偏好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并没有因此减少。
《石油危机》的作者威廉·恩道尔毫不客气地评论:“次级债或者垃圾抵押债券的证券化,就是格林斯潘留下的最高遗产”,次贷危机是戴在格林斯潘头上的“耻辱的王冠”。
点石成金不是神话,华尔街的精英们就擅长将成色不足的“原材料变成抢手货”。巴菲特认为“除非衍生品合同是有抵押或保证的,否则它们最终的价值将取决于交易对手的信誉……衍生品合同的范围就是人的(或许是狂人的)想象力的极限”。用我们熟悉的老话说,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下是华尔街投行施展点金术的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假设墨西哥政府邀请投行作为比索债券的承销商,为了获得高的评级(一般来讲,墨西哥美元债券的评级要比墨西哥比索债券评级低很多,因为比索可以由墨西哥政府直接发行,美元对于墨西哥政府来说是“稀缺”的,墨西哥政府偿还美元的能力低于偿还比索的能力),投行可以通过以下三部曲“点石为金”:第一,在百慕大成立一家公司,将墨西哥美元债券装入;第二,公司和一家银行签署掉期合约,将美元兑换成比索;第三,发行这家公司的债券。三部曲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新发债券和“墨西哥比索债券”是同一评级,墨西哥政府只需要支付比较低的利息,而它的本质则是墨西哥美元债券(风险较大)。
第二个例子:雷曼兄弟通过“炼金术”提升债券评级。80年代美国“第三世界债券(又称”垃圾债“)危机”之后,财政部长布拉迪将无人问津的垃圾债和美国债券混合起来,重新打包吸引买家。但结果并不成功,这种债券销售依然不旺。但投资银行家们通过“创新”完成了布拉迪做不到的事情:这种债券本金由美国政府支持,是AAA级的,利息却要靠债券发行国家支付,级别较低。雷曼兄弟将这种“精神分裂”债券装入到一个信托公司,再加上较高利息发行债券,便可以说服标普给予AAA级别的评价。“这种合并就像烤蛋糕,在劣质蛋糕上撒些纯巧克力糖粉。巧克力糖粉可以说服评级机构把劣质蛋糕说成是巧克力蛋糕”。
====>金融模型师范为详解华尔街的“金融核弹” (最新博客分析)
最得力助手:评级公司
曾几何时,获得三大评级机构的“AAA”级的高级CDO让机构投资者们疯狂抢购,次贷危机后,一切都改变了,评级机构开始备受质疑。错误的数据假设、迟缓的信用级别更新导致了误差巨大的评级结果。更有甚者,许多评级机构对于“违约率”这一房贷关键数据,使用的居然是2001年-2003年低利率环境下的历史数据。 一种阴谋论开始盛行——投行是评级机构的“衣食父母”,其与所评级产品发行方利益共同体性质,导致评级不够中立。 由此看来,评级机构无愧于最佳助手称号。
最有力支持:保险公司
投行敢于肆无忌惮地出售CDO,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上有大量的机构卖出CDS作为CDO的风险对冲。最近花光了美国政府850亿美元后又再多要了378亿的AIG就是CDS市场上一个重量级玩家。 保险机构敢铤而走险为这些衍生品提供保险,主要是由于这些产品对各机构来说均属于表外业务,没有资本约束。无约束的结果就是市场顷刻之间就制造了大量类似的产品,也积聚了很高的风险。当其产品的实际违约率超过保险公司自身的资本金所能承受的风险时,就会面临破产结果。 财雄势大的保险公司们,绝对是投行们的最有力支持者。
最“反骨”助手:对冲基金
在华尔街的大街小巷里,隐藏着喜欢使用高杠杆和缺乏透明度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总喜欢尝试新的金融工具,所以经济景气时,能从对冲基金的交易中赚取高额的手续费的投行自然拼了命的发明新的工具,然后推销给对冲基金们。 经济景气时的好朋友,到了次贷危机的时候就容易反目成仇。既然一切向钱看,难怪在雷曼兄弟出事时,对冲基金的交易员就在市场上大肆卖空雷门的股票,并到处造谣,使得雷曼的客户纷纷提取自己账户的保证金。雷门CEO在雷曼股价暴跌的时候就要求监管层出面阻止对冲基金的卖空,另外他还亲自致电给华尔街的其他公司高管,叫他们“停止诋毁雷曼”。
最愚蠢的助手:次级贷款者
美国一位消费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几年前借贷时,她对贷款员说只能每月付700美元,贷款员劝这名退休人士每月凑出800美元,她接受了贷款,毫不知月付是会上升的。“后来我才知道,我每月要付1000美元。”。 面对拥有自己的房子,房价会上涨,第一年只需要付利息等诱惑,普通人很难不被打动,尤其是那些买不起房子的人。由于信用纪录差,他们必须付出10%到12%的利息,高额的利息被抵押贷款公司、投行、次贷衍生品的购买者分食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候,大家都赚钱;房地产崩盘的时候,这些无力还钱者被迫放弃了他们的房子。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gb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记得巴克莱银行是中国收购了,否则有什么人这么有钱,出手这么阔绰?对比看德国银行正追究汇款责任呢。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沙发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偷鸡不成蚀把米猥琐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好奇怪 , 损失如此巨大 ???竟然影响微乎其微 ?????股东一个是国家 一个是散户 !!!散户损失多少 ????散户就是人民!!人民损失了 !!!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损失那么多,可高管待遇不讳,他们负了什么责任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应该公开问责,是谁决定要买美国鬼子的债券?!应该有人出面对此负责,不能简单说什么金融危机。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美国要为自己不负责行为付出代价,美国将衰退100年,接连不断的空洞要出来了远离金融界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去他妈的……无语了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为什么会这样子啊?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这下傻B 了吧?精英人士?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对这次破产,我想说:美国这次是个大圈套,就是要世界为美为埋单,我又不明白,美国的用心这么明显,中国没道理不知道,为什么还会买这么多债券呢?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我很想知道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eeeeeeee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还是在A股市场大牛市时圈了钱好,财大气粗,损失了几百亿人民币只是九牛一毛——反正,嬴的是我的,亏的是小散的。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美国国家破产才好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影响很大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我的公司快不行了,已经连续三个月亏损,招商银行的房屋贷款17万,月供四千,好难啊,不能申请延期,都快崩溃了,国家大量的钱在国外重大投资损失,很多都是老百姓的税收剥削的,生命只有一次,都会珍惜,但怎么活在中国这个地方
对这次破产,我想说:中国的基本面没有问题???呵呵,要法制不要人制!!
最终吃掉那些“法国牛排”的,还是一众投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