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研究控
栏目简介

-
2023-03-26
-
2023-03-24
-
2023-03-17
-
2023-03-16
-
2023-03-16
-
2023-03-16
-
2023-03-14
-
2023-03-13
-
2023-03-13
-
2023-03-12
-
2023-03-11
-
2023-03-10
-
2023-03-09
-
2023-03-08
-
2023-03-07
-
2023-03-06
-
2023-03-05
-
2023-03-04
-
2023-03-03
-
2023-03-01
-
2023-02-28
-
厉以宁先生曾于2016年12月14日在北京参加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并发表关于“三次分配”以及“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的重要演讲。
2023-02-28
-
2023-02-28
-
2023-02-28
-
2023-02-27
-
2023-02-26
-
2023-02-25
-
2023-02-24
-
2023-02-23
-
2023-02-22
-
2023-02-21
-
2023-02-21
-
2023-02-20
-
2023-02-20
-
2023-02-19
-
2023-02-18
-
2023-02-17
-
2023-02-16
-
2023-02-15
-
2023-02-13
-
2023-02-12
-
未来气温会怎么变呢?如果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得很好,温度到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以后就会下降,但如果我们不加控制,未来的气温还将再继续升高,温室气体排放越多,增温幅度越大。
2023-02-11
-
2023-02-10
-
2023-02-09
-
从日本经济结构与经济循环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并长期顺应“安倍经济学”,贸然的再次上调长期利率上限或取消YCC并不能解决当前紧要问题,即加强国债流动性,并在国外投资产生收益。
2023-02-08
-
2023-02-07
-
2023-02-06
-
2023-02-05
-
2023-02-04
-
2023-02-03
-
2023-02-02
-
2023-02-01
-
不能再沿用过去简单的思维定势,认为“资本家”与“非资本家”是截然分开的,把贬义的“资本家”的帽子,单单给民营企业的厂主,这些企业家扣上。
2023-01-31
-
2023-01-30
-
2023-01-29
-
2023-01-28
-
2023-01-27
-
2023-01-27
-
2023-01-25
-
资深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网易财经智库共祝大家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2023-01-22
-
最终中国新冠疫情会逐步转入地方性流行阶段,而国家正式开始对新冠感染的“乙类乙管”,其实也是对新冠疫情流行率逐步下降的一种精准预判,并在积极为未来做好合理安排。
2023-01-20
-
毫无疑问,整个中国经济如果需要快速反弹复苏,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相信今年消费是复苏的主力军,但缺少了房地产的复苏,经济复苏也是会打折扣的。
2023-01-19
-
2023-01-18
-
2023-01-17
-
2023-01-16
-
2023-01-16
-
2023-01-15
-
在过去的两三年,人们的储蓄率比以前增加了3到5个点。当疫情管控基本放松之后,人们可以把积压的储蓄释放出来,累计的需求也会释放出来,这是消费反弹最主要的动力,实际上就是正常化。
2023-01-14
-
2023-01-13
-
2023-01-13
-
2023-01-13
-
2023-01-12
-
2023-01-12
-
2023-01-11
-
2023-01-11
-
2023-01-09
-
2023-01-09
-
2023-01-09
-
2023-01-09
-
2023-01-09
-
2023-01-08
-
高质量发展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有量无质不是高质量发展,没有量的增加,质量就没有载体,也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因此高质量发展仍然要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
2023-01-07
-
2023-01-06
-
2023-01-06
-
2023-01-05
-
2023-01-05
-
中国经济要发展,中国楼市就还会恢复发展活力。我认为楼市应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发展,中国楼市每次的低迷期大致是两年多,一般不会更长。楼市低迷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年时间,是时候该恢复起来了。
2023-01-04
-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在全球经济2023年有可能陷入衰退的状态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要防范可能出现的二战以后第三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2023-01-03
-
2023-01-02
-
2023-01-02
-
2023-01-01
-
2022-12-31
-
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将以“日新为道 智造领航”为主题于1月隆重召开,时值年会13周年之际,为各位送上5款普通款和1款限定款数字藏品。2022年12月31日10:00起免费抽取,先到先得,领完即止!
2022-12-31
-
2022-12-30
-
2022-12-29
-
2022-12-28
-
2022-12-27
-
2022-12-26
-
2022-12-25
-
新基建将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底层的支撑,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而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产业和电力设备将吸纳更多就业。
2022-12-24
-
把握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一是需要高度关注美元汇率指数的走势,尤其关注欧元区和日本的通胀形势及其动向,二是需要关注美国通胀形势变动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举动。
2022-12-22
-
明年可能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的格局,也即以大消费、地产链等为代表的内需板块随经济政策落地、数据改善先行上涨,之后伴随海外加息周期结束,全球流动性逐步好转,成长板块有望接棒表现。
2022-12-21
-
造成石油价格暴涨暴跌,有几个因素:第一,供求关系改变。地缘政治冲突、经济制裁,各种因素都会打破全球石油市场供应链的供求关系,造成石油价格的波动。
2022-12-20
-
2022-12-19
-
2022-12-18
-
明年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低速增长,意味着对我们出口的外需会降低,我们需要进一步稳外贸,继续外部市场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上有所改变,但我们必须客观看到,明年经济增长更多要依赖于内需。
2022-12-17
-
2022-12-16
-
2022-12-15
-
个人养老金所起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节税,其重要功能在于实现财富的跨期转移,是一种提升人生“总效用”的储蓄和投资的新形式,不仅享受制度性的产品优惠,还兼具财产隔离效应。
2022-12-13
-
2022-12-12
-
2022-12-11
-
在未来欧美出现滞涨、战略不平衡以及全面出现影响力、领导力下降时,我们能够发挥超大经济体等优势来构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新的竞争力,突破价值链、分工链重构所带来的这种瓶颈约束。
2022-12-10
-
世界一流企业,我个人提出“一个前提、四个维度”来评判。一个前提是外向竞争和跨国存在,四个维度为世界一流产品、世界一流经济效益和经营指标、生产率、世界一流公司治理。
2022-12-09
-
2022-12-07
-
2022-12-06
-
2022-12-05
-
2022-12-04
-
对于实现2035年增长目标来讲,有两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一是4.7%以上的经济增速必须要争取;二是必须把立足点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上,由此带动汇率合理升值。
2022-12-03
-
2022-12-02
-
应大幅度提升保障性住房。它可以缓和房地产市场投资下降的态势;同时,居民在购买保障房之后,会加大对装修、家具、耐用设备的购置,我们可以在消费端配以相应的消费政策。
2022-12-01
-
2022年11月6日,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去世,享年81岁。
2022-11-29
-
2022-11-28
-
2022-11-27
-
房地产在中国还不是夕阳产业,居民住宅是不可以移动的,不能随着人口流动而搬走的,所以,居民住宅的峰值不能仅看静止的总量,比如人口乘上人均住宅面积,更要看人口流动后的动态总量。
2022-11-26
-
2022-11-24
-
2022-11-23
-
2022-11-21
-
今天网易新闻追光栏目邀请到鑫精合总经理李广生先生参加我们的专访。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是以智能3D智造为依托,面向航天航空、航海、核电等高端制造领域,是专业从事复杂金属构件定制化产品制造、产品设计与优化、软件定制开发与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再制作
2022-11-21
-
2022-11-20
-
消费刺激所带来的跨期效应,可能比传统经济学的跨期替代小得多,尤其在外生冲击下,导致经济循环出现减缓,经济循环断裂的状况中,短期消费刺激功能是启动循环、带动整个经济活力的一个关键。
2022-11-19
-
2022-11-13
-
2022-11-12
-
金融科技里面应用的技术并不是很垄断,也不是非常先进。很多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为什么使用这些技术的速度很慢?因为他们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特别关注,这是问题的核心。
2022-11-11
-
2022-11-06
-
2022-11-05
-
2020年至今,在疫情影响下,跨省、跨国等长途旅行受到限制,中短距离户外徒步、露营、飞盘等户外活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户外运动行业再次出现增长驱动因素。
2022-11-05
-
2022-10-30
-
2022-10-29
-
陈吉宁校长向同学们分享了关于人生的三点感悟,第一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第二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第三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
2022-10-28
-
数字时代提供了多元的工作形态,最突出的就是兼职、灵活、弹性的工作以及远程办公。调研中有近八成的求职者向往成为数字游民,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台电脑就可以工作。
2022-10-26
-
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严格地讲应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的现金,即M0。数字人民币仍是人民币,只是推动人民币更加数字化、智能化。
2022-10-25
-
数字技术进步是雇佣关系变更的重要推动力。原来都是一对一的雇佣关系,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老板的雇佣关系,现在更多地被灵活就业、多元雇佣等等所替代。
2022-10-24
-
2022-10-23
-
2022-10-22
-
国内新能源板块现在处于政策有支撑、市场有回应,良性循环的阶段。通过三季度的调整,市场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新能源板块的基本面非常扎实,前景也不错。
2022-10-21
-
现在00后更多追求工作的意义,通过工作,通过劳动让自我得到成就,得到满足。00后之所以能够幸福地追求自由,实际上来自于传统文化的支持。
2022-10-19
-
日元贬值对日本弱化出口导向经济恢复提振和加重日企进口成本压力的转嫁效果有限。未来日本央行与财务省对货币政策与汇率调控方式将形成蝴蝶效应,但此轮日元贬值对日本外贸的影响将是弊大于利。
2022-10-18
-
2022-10-18
-
2022-10-17
-
英镑持续下跌,和全球主要货币的持续下跌是一起出现的,只是不同货币贬值的幅度和节奏有所差别。英镑独特在于,英镑贬值的深度很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英镑的反弹。
2022-10-17
-
全球其他国家,地缘政治造成能源价格暴涨,他们的产品就得加价,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变差。中国的能源供给稳定,所以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是稳定的。
2022-10-16
-
2022-10-15
-
2022-10-14
-
2022-10-13
-
银行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个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只要在那里,不必进行实际的大量贷款,就能够起到作用。另外,实质经济也可能存在预期自我实现。
2022-10-12
-
我的理论主要是银行挤兑不仅仅是心理恐慌。如果你发现其他人都在去银行挤兑,那么你也会去。我的研究还表明银行提供流动性,这就是银行的价值,但提供流动性也会使银行变得脆弱。
2022-10-11
-
我并不认为本次诺奖和目前美联储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关系。美联储大体上还是按照它的传统游戏规则或者政策的规则——比较坚定地加息来遏制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形成。
2022-10-10
-
2022-10-10
-
2022-10-10
-
中国经济先是见底,现在在一个弱复苏态势,欧美还是从滞胀往衰退走,这样就给了国内包括宏观货币或者财政的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的空间。宏观和微观流动性低利率是常态。
2022-10-09
-
如果只看金钱上的回报,不考虑赌博与预期的乐趣,以及对社会公益的一些贡献(多数彩票与幸运奖的低微比例的净收入会用在某些公益事业),则极大化预期回报值的方法就是:不赌!
2022-10-08
-
美国通胀已经基本见顶,没有更多外部冲击,通胀形势应该不会进一步恶化了(波动性的反复难以避免)。2023年将是世界经济多灾多难的一年,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2022-10-07
-
尽管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快速提升到了2.5%的水平上,但面对超过8%的通货膨胀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继续加息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2022-10-05
-
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的进出口会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有望再创新高。当前,中国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符合并且得到了全球的认可,所以越是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出口订货的单会越大。
2022-10-04
-
展望未来,美联储可能已经处于加息末期,对A股的影响也会逐渐减小。在基数效应和美联储加息的共同作用下,美国通胀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回落。
2022-10-03
-
美国经济下一步的前景是什么?从目前的情况看,最坏的情况可能就是一般性衰退,不会陷入严重衰退,甚至大萧条。但各种矛盾叠加,陷入冲突对抗陷阱的风险在显著持续上升。
2022-10-01
-
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老化,它恰恰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农业经济解决温饱问题,人类寿命是四五十岁;工业经济解决发展问题,例如汽车业、房地产业、医疗等 ,抗生素延长人类寿命28年,所以人的平均寿命到了七八十岁。
2022-09-30
-
尽管美国还在加息,通胀也在高处徘徊,也不见得被彻底按住了,但美国企业总体对未来的预期,对自身盈利状况还是相对比较健康和良性的。导致跟7、80年代美国遇到的大滞胀的风险不能相提并论。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