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位列CDO诉讼风险榜单首位

瑞信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对在2005到2008年期间从事过有争议的CDO交易的承销商进行排名,能帮助投资者分析各大投行面临的诉讼风险。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于2009年1月收购了总部位于纽约的美林集团。

瑞士瑞信银行指出:“像这样的问题很少局限在一家公司内部,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经验就已经告诉我们,某一时期被认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可能在事后或者法律规定变化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详细]

担保债务凭证(CDO)简介

担保债务凭证(CDO)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现金流量之可预测性较高,不仅提供投资人多元的投资管道以及增加投资收益,更强化了金融机构之资金运 用效率,移转不确定风险。凡具有现金流量的资产,都可以作为证券化的标的。通常创始银行将拥有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群组,然后作资产包装及分割,转给特殊目 的公司(SPV),以私募或公开发行方式卖出固定收益证券或受益凭证。[详细]

传高盛就一款CDO产品赔偿与对冲基金谈判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正面对美国监管机构民事起诉的高盛,正与一个投资者就潜在和解方案进行谈判。该投资者称在购买了10亿美元的按揭证券后,遭遇亏损,然后破产。 [详细]

高盛曾鼓励销售人员抛售次贷资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公开的内部邮件显示,高盛曾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过程中试图减少与之相关的资产,在2006年和2007年曾鼓励销售队伍将与房地产相关的产品出售给客户。 [详细]

最新报道

更多

分析与评论

更多

美国证监会指控高盛的起诉书全文

高盛设计并销售的合成CDO究竟是什么样的交易结构?证监会为何指责高盛涉嫌证券欺诈?读起诉书原文有助于第一手地全面了解此案。

SEC提起的诉讼是围绕高盛以Abacus的名义构建的一桩交易。2007年初,高盛帮助其客户之一、对冲基金Paulson & Co.设计了一种名为债权抵押证券(CDO)的证券产品,这种产品基于一系列高风险抵押贷款资产,由该基金及其创始人约翰•鲍尔森帮助挑选。鲍尔森随后进 行了做空操作,即押注Abacus CDO中包括的抵押贷款资产将会贬值。该CDO有三家投资者:鲍尔森、证券公司ACA Capital Ltd.和德国银行IKB。[详细]

高盛:SEC指控完全没有依据

高盛表示,参与SEC所调查交易的三家公司都是成熟的投资者,都曾参与选择它们后来下注的抵押贷款。高盛还称,根据规定,它不必披露选择抵押贷款的过程中是谁选出了这些贷款,也不必披露它们的客户对这批投资是做多还是做空。事后来看,尽管保尔森基金当时对资产价值变化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

华尔街同行如何看待高盛欺诈案

美林 指控称高盛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设计费,保尔森基金(Paulson & Co)赚取、投资者亏损了10亿美元左右。因此,如果最终的裁决或与证交会达成的和解是免税的(我们认为有可能),那么高盛直接的金融敞口应该也在10亿美元左右。不过该事件造成的名誉损失可能远不止这个数目,除非不再发生类似针对高盛的案件,不再有其他高管受到指控。
花旗 这一行动是一宗民事诉讼,而非刑事诉讼,意味着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一张高额罚单。根据我们的理解,这意味着政府没有发现充分的证据来提起刑事诉讼,当然不排除未来有可能找到。只有司法部才有权利提出刑事指控,而不是证交会。
德意志银行 机构投资者经常会让券商为自己构造一种投资产品,或者为了对冲风险,或者为了实践自己对安全、资产类别或市场的看法,有时候是多方有时候是空方,然后让券商来做市。然而,向其他投资者泄露另一方投资者的头寸是不被允许的。事后来看,尽管保尔森基金当时对资产价值变化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但高盛很可能判断失误,这需要机构投资者自己来肩负调查研究和研判市场的责任。
瑞银 关于这一市场有三个要点:第一,券商通常不会透露一宗交易的双方都是谁;第二,券商只是向客户提供敞口量身定做的产品;第三,券商不会将第二点中的风险保留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意味着他们会试图去寻找交易的对手方)。
Oppenheimer 如果其他金融机构也受到指控,我们认为欺诈案对高盛股价是有利的。因为那样将会增加一种可能性——所有机构都面临罚款,负责任的个体将得到认可。就当前来讲,看起来证交会似乎只是将矛头指向高盛。这可能暂时给高盛股价带来乌云,我们放弃此前给高盛评定的228美元的目标股价。
里昂 在2007年早期,高盛并非全球十大MBS承销商之一,排名居前的是美林、摩根大通(含贝尔斯登)、巴克莱(含雷曼)、德意志银行、瑞银、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因此问题的关键是高盛的角色,而非其行为本身。
瑞信 这宗民事诉讼给大型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监管压力,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立法。我们认为,衍生品立法很有可能冲击高盛的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部门的营收,这三者在2007-2009年中平均占高盛营收的38%。另外,我们有理由担心此案对高盛长期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因为一些客户可能会转而选择其他并非监管打击对象的机构。
FBR Capital Markets 由于上周五证交会起诉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将高盛移出了“FBR强烈推荐股票名单”。出于该股基本面的强劲,我们重申“跑赢大盘”评级,不过监管环境的确给该股带来压力。
Keefe Bruyette 表面上看,我们相信上周五的下跌有些过头了,因为案情仍处于初期,而任何裁决给高盛带来的损失都不可能达到上周五损失的巨大市值。不过,考虑到过去一年金融股强劲上扬,我们认为大跌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严厉的金融监管的担忧,同时怀疑市场对高盛本财季盈利的预期过于乐观。

SEC起诉高盛案的四种结局猜想

更多
高盛诉案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诉讼 高盛诉案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诉讼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际集团正在考虑对高盛集团和其他一些华尔街投行提出索赔,因为他们所销售的问题抵押贷款资产导致该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详细]
以高盛为代表的投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以高盛为代表的投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Brad Hintz在SEC宣布指控消息后写道,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高盛当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表示担心。高盛主张可以在同一交易中代表不同客户的立场,同时还能管理内在的利益冲突。[详细]
SEC起诉高盛面临法律障碍或败诉 SEC起诉高盛面临法律障碍或败诉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挖出了不利于高盛的充足证据。但据没有参与此案的法律界人士称,如果案件进入庭审程序,SEC要说服陪审团仍然面临着困难。[详细]
美金融改革提速 衍生品监管更严格 美金融改革提速 衍生品监管更严格
参议员农业委员会主席、民主党阿肯色州议员林肯16日提出了厚达336页的草案,要求大部分的交换合约要在受规范的交易所交易,并在结算所清算。[详细]

滚动报道

更多
 
网易财经 葛成恩 2010.04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