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是个摄影迷。工作后一直节衣缩食,希望有朝一日拥有一台高档的单反机。春节后,阿杰揣着节省下来的巨款走进了数码城。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自己“心仪的对象”竟然涨价了!何解?汇率作怪!
21世纪的今天,外汇早已静悄悄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编特意制作此专题以抛砖引玉,让大家发现身边的“外汇故事”。
春节后,到各大数码城逛一圈,你会发现很多数码产品都涨价了,尤其是日本进口的。阿杰就有这样的经历。尽管最终都抱得“美人”归,但多花了血汗钱,心有不甘。
在最近一个月,人民币对日元贬值近2%,在日元升值的时期去买日本进口的产品,怎能不多花钱呢?[详细]
今年澳洲旅游市场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来澳洲的欧美游客数量大减。George说,以前是圣诞、元旦假期欧美游客多,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多。现在变成了新年、春节都是遍地中国游客了。
中国游客增多与出游澳洲的花销下降有关。由于澳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澳元对人民币汇率从一年前的1:6.8下降到1:4.5左右。整整节省30%多。真的是“澳洲游 不差钱”。 [详细]
当前,全球正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中。去年以来,通货膨胀、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大规模失业……奥巴马上台后,尽管促成了国会和白宫通过78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但不被市场认同。金融市场依然风声鹤唳,避险气氛依然浓重。美元日元成为各大资金的避风港。 [详细]
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就业人口减少260万。反映美国经济仍十分严峻。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各国的制造业。从而造成对原材料的需求萎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原油已经跌破每桶40美元。这些都直接打击澳元、加元等商品货币。 [详细]
避险货币也叫保值货币, 指不易受政治、战争、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最大限度的避开上述风险。比较稳定,不易贬值的货币。
传统的避险货币是瑞士法郎。有时候,其他如美元、日元也充当避险货币。
在外汇交易大学中,我们把商品货币定义如下:在一个国家的出口业务中,如果原材料出口占据重要份额(贵金属、石油、农产品等),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就称为商品货币。
上述定义对数十个国家都适合,但交易最活跃的货币却是新西兰元、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
“我现在该不该把美元卖了?”就在我制作此专题的时候,乡下的堂哥在电话里问我。我连续问了几遍卖什么。当我确认卖的是美元的时候,我十分惊讶:一个普通农民都开始接触到外汇了,而且是实操。不过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我们身边本来就不缺乏“外汇故事”。快说说你身边的“外汇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