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诺贝尔奖获得者 - 候选经济学家 - 诺奖获得者论金融危机 - 诺奖获得者的中国情结 - 历届获奖名单
保罗·克鲁格曼简介
  保罗·克鲁格曼:1953 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克鲁格曼在耶鲁大学也不得志,由于性格太强,他得罪了不少人,连研究生奖学金也丢掉了。
  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爱将(他们三人同处一个办公套间)。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出版了近二十本着作,发表文章几百篇。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更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详细

保罗·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原因] [主要著作回顾]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为了表彰克鲁格曼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位的分析方面所做的贡献[详细]

克鲁格曼:金融危机中的两类问题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写一些诸如如何救济购房者之类的,自下而上解决经济问题的文章。也许我应该多写一点;然而作为辩解,我先说一下目前经济中存在的两类问题[详细]

中国为何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的经济变革正持续创造着前无古人的“经济神话”。有如此丰富的经济变革实践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养料,正常情况下,中国经济学研究学术团队中的佼佼者怎能不获取诺贝尔奖?[详细]
大师言论
·克鲁格曼:金融危机可能已达转折点(10月14日)
·克鲁格曼:财政部在金融危机面前玩自杀式游戏(10月13日)
·保罗·克鲁格曼:金融危机中的两类问题(10月11日)
·保罗·克鲁格曼:降息带来的麻烦(10月09日)
诺奖评论
·经济学家邹恒甫解读克鲁格曼(10月14日)
·曼昆恭喜克鲁格曼获奖(10月14日)
·经济学界"黑嘴"获得诺贝尔奖 “魔咒”再现(10月13日)
·汪丁丁: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临终”预测(10月13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应避免学术误导(10月11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卒于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诺贝尔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1968年起,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提供资金。[详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谈金融危机
“绝大多数基金管理者和绝大多数的证券投资决策者,都应该远离市场交易,而应该去从事研究、教授希腊文或者在公司里担任执行经理为每年的GNP做贡献.....如果不这样逼迫他们,那一定会有少数人会最终走向自杀。”
在上次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的十年里,出现了各种关于全球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说法,然而事实上,全球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而且正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力的带动使得世界GDP和贸易量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银行能够实现越来越多资产的流动性,但在当前充满市场危机的情况下,银行的RMBS(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商用物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其他许多债券和证券仍然很难变现,这样银行的流动性资金就会一直面临问题。
当前美国的经济增长有衰退的迹象,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也在减速,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仍然迅速。总体而言,在过去两年中,世界经济的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衰退,目前形势仍然乐观。 
美国次贷危机暴发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监管失误,中国在继续推进金融业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风险的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将使美国家庭更加重视储蓄,消费暂时出现降温。但是由于目前利率过低,实际利率出现负数,消费会很快再次升温,美联储将不得不逐步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中国情结
目前中国GDP年增长保持在11%左右,在未来15-20年内,应该不会低于8%。到2030年仍会实现较快增长,到205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即便是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实现增长。
1993年,弗里德曼第三度来到中国,观察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一次,五年前的上海市长,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了他。这次访问令弗里德曼打消了对中国改革前景的疑虑。
中国已经在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将保持“持续并稳定”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领导者,印度从中获益匪浅,尤其是近几年。但印度民主参与的成就,包括克拉拉在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中国提出了建议,那就是在某些方面中国必须向印度学习。
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查看历届获奖者名单
赫维茨、马斯金、迈尔森
表彰他们在创建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 
埃德蒙·费尔普斯
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罗伯特·奥曼、托马斯·谢林
表彰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推进了人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芬恩·基德兰德、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所作的贡献
罗伯特·恩格尔、克莱夫·格兰杰
表彰他们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 
丹尼尔·卡尼曼、弗农·史密斯
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

李政道
1957年获物理学奖

杨振宁
1957年获物理学奖
丁肇中
1976年获物理学奖
李远哲
1986年获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获物理学奖
制作:刘玉洲 TSAI 2008.10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