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0年代恋爱礼物 |
那时候的恋爱礼物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一支钢笔,可能是攒了半年的零花钱,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子才买到的,一块手表是全家人半年的收入。连普通的纱巾和手帕也只有城里才能买到。在那个物资匮乏、思想保守的年月,礼物代表了没有说出口的绵绵情意……[查看更多] |
|
钢笔:在70年代,别一支钢笔是知识分子的象征,买支好的钢笔送给恋人是很多女性的选择。价格在5元左右。 |
|
手帕、纱巾:看似类似的2样东西,其实差别很大。纱巾是70年代比较常见的礼物,一般是男性送女性。手帕的意义又不同,是女性送给男性的礼物,有些地方代表女方对关系的确认。价格在1元左右。 |
|
手表
:在70年代,手表是贵重的物品,一般是确定关系后,男方送给女方的定情礼物。价格30—100元。 |
|
|
|
|
|
|
70年代恋爱活动
|
70年代的恋爱活动是非常保守的,那时候流行的是先结婚后恋爱,婚前的接触很少,仅有的相处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风也吹进了恋爱,年轻人开始尝试着公开的恋爱了,恋爱的活动才渐渐的丰富起来……[查看更多]
|
|
|
那是文化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是难得的娱乐活动,但是,那时候的电影少之又少,而且题材又是很单一,想去电影院浪漫的恋人们,只能重复的看相同的片子了。一场电影的价格在1元以内。[我也想晒] |
|
|
那时候的饭店很少,唯一的那么几家价格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费的。当然,小食店还是不少的,可以吃包子、馄饨、面之类的,一餐的价格在1——2元。[我也想晒] |
|
|
|
那时候的恋人很少逛街,一来,因为含羞,没正式结婚前,两人走路都不敢离得很近。二来,那时候可逛的街实在少,可买的东西也不多,还很贵。逛街一般是目的明确的行动。花费在10元左右。[我也想晒] |
|
|
那个年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一般都是去附近爬爬山,走一走,或者是一起走走亲戚,看看朋友,所以花费并不多。费用在10元以内。[我也想晒] |
|
|
|
逛公园是70年代城里恋人经常进行的活动项目,虽然那时候公园很少,可喜的是那时候公园是免费的,不过公园里的恋人没有卿卿我我,只有彬彬有礼的散步、聊天而已。费用1元以下。[我也想晒] |
|
|
70年代的恋人很少组织庆祝活动,生日之类的最多送份礼物,礼物一般是书、纱巾、手帕。如果有出去吃饭也是在小饭馆里。费用在10元以内。[我也想晒] |
|
|
|
|
|
|
获奖征文 |
|
|
1979年,我16岁,不像现在,那时候农村的女孩子16岁还是一个羞于谈恋爱的年龄。只是我们的父母在一次结婚喜宴上坐在了一起,聊着聊着就给我们定下了。
我还没见过他的面呢,父亲就已经收了人家150块钱的定礼。我小声抗议,父亲说:你懂什么!他家庭条件好不说, 家里还有辆你一直想摸一下的自行车呢!
这以后,“兰兰婆家的自行车” 成了姐妹们私下议论的话题.至于兰兰的对象咋样没人关心, 其实我自己也不大关心。那个年代, 一辆自行车的诱惑远大于他本人了。……[更多内容查看] |
|
|
|
人说“男大当婚”,1978年,我爱上了同校的另一位民办教师,她叫兰英,她家在城南的南郭村。她们一家有许多姐妹六个,她是老大,最小的弟弟是唯一的男孩,她家也是一穷二白。
我们的恋爱场所不外乎寂静的校园,村外的麦场。我们常坐在打麦场上的柔软的打麦场上,嗅着秸秆的草香,望着夜空,聊着天。我们没有影视里的那种偷情的缠绵情节,总是做的规规矩矩的,虽然看着对方,听到对方的呼吸声,心里有些躁动,但绝没越轨的念头。因为我们谈论的总是眼前的贫穷,未来的迷惘,那些沉重的话题。……[更多内容查看]
|
|
|
|
|
|
|
70年代照片 |
|
网友gaolinna50:他把工资都交给父母,在我们认识三年半后他的父母又把它转换成一块昂贵的瑞士西马手表送给我。按当时的物价为四百元,足顶我十月的工资,我深识礼品的重大意义,我没舍得用,一直珍藏。就是常拿出把玩...[更多内容查看] |
|
|
|
网友gaolinna50:五年的恋爱没有合影,婚假去千山的第一个合影。 |
资料照片:1978年以前,没有恋人敢搂搂抱抱。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开始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 |
|
|
|
|
|
|
|
|
下期预告 |
 |
30年人生大事结婚、生子、育子、上学、恋爱的账单已经讲述完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还有更多的账单,过年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的账单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包含着亲情、爱情……下期,我们继续从账单着手,为大家讲述21世纪的过年。 [更多精彩内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