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两会前夕财政部长称将适当提高赤字率 赤字货币化引讨论

0
分享至

(原标题:两会前夕财政部长称将适当提高赤字率 赤字货币化引讨论)

临近两会,中国财政政策走向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5月14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撰文提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刘昆进一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通过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冲击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多次提及上述观点,例如3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同时还特别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赤字货币化”议题再度引发学界大讨论,刘尚希、吴晓灵、刘元春等多位财税大咖纷纷发表观点,这也为我国后续财政政策走向提供了多种思路。

一季度已减税降费7428亿元 后续力度仍将加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出台多项积极的财政政策,例如阶段性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等。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7428亿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今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182亿元;二是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今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4246亿元。可以说,今年的减税降费力度并不小。

但刘昆在撰文中仍提出,要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并举,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同时,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适当延长前期出台的部分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期限。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财政减收难以避免,但同时,又要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两者如何平衡?

刘昆在撰文中提到,要做好“加法”,坚持“更加积极”的取向,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同时,要做好“减法”,中央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严控各种一般性支出;地方财政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等经费,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今年4月27日的一次专题会议中也提到,关于财政政策下一步如何展开,要扩大一般预算赤字,特别是中央的一般预算赤字。首先是要补上由于经济下行造成的减收,不然会影响已经确定的支出;其次是要补上加大留抵退税力度之后的财政减收。

楼继伟认为,2019年是19万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疫情导致经济减速可能减少收入1.5万亿元。目前来看,第一季度已经下降较多,全球疫情何时能真正平稳、产业链何时能真正恢复还很难判定。而且不仅是自身的经济减速,全球的衰退对我们都有影响,所以减收是必然的。“首先要解决这1.5万亿的减收问题,如果加大留抵退税力度,按退税1万亿预估,则就是2.5万亿的规模,再加上抗击疫情补短板增加的一般支出,至少是3万亿的赤字增加,而且主要是中央层级的。”

是否实施“赤字货币化”引发大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关于“赤字货币化”议题再度引发学界大讨论,吴晓灵、刘尚希、刘元春等多位大咖纷纷建言,这也为我国后续财政政策走向提供了多种思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4月27日的专题会议上坦言,当前我们面临新的条件,包括疫情,也包括全球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的“三低两高”新态势。无论是量化宽松还是低利率,都没有刺激起通胀,表明现在的通胀机理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货币数量论”已经过时,以货币存量来衡量宏观杠杆率已经不合时宜。显然,把宏观杠杆率(货币存量比GDP)的上升视为宏观风险上升,可能是一个误判。

刘尚希进一步表示,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财政赤字适度货币化?这次的特别国债,如果由央行直接购买,不但可以避免国债向市场发行产生的挤出效应,而且可以产生和央行扩大货币供应不同的效果。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晓灵认为,不是财政赤字不能货币化,而是看两个问题,一是货币化必须以货币政策目标为限才不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财政政策要有效率才不会伤害经济。经济危机时期财政赤字的比率不是不可扩大,此时要在挽救经济与财政纪律中做权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在疫情受到冲击后出现停摆现象,要全面启动中国经济,对冲外部经济体和供应链断裂所带来的冲击,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因此,这对财政的空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目前来看,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需求对财政空间提出挑战的压力并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超越其极限,并不存在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各种前提条件。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赤字货币化往往意味着政府治理体系的崩溃,意味着政府行为没有法定的财经纪律约束,意味着政府可以无限度进行举债并通过发行钞票来享受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因此,允许赤字货币化就允许政府行为无纪律化,就会导致政府行为的失范,导致并意味着政府能力的崩溃和治理体系能力的崩溃。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更是直接表示,在当下的中国,搞财政赤字货币化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他认为,如果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路径开启,这意味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纪律受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意味着未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孙勇 校对 何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澳大利亚总理:如果我成功连任,将从中国企业手上收回达尔文港口

澳大利亚总理:如果我成功连任,将从中国企业手上收回达尔文港口

阿伧说事
2025-04-06 00:01:36
毛新宇被搀扶着回韶山祭祖,高颜值妻女照片流出,一画面信息量大

毛新宇被搀扶着回韶山祭祖,高颜值妻女照片流出,一画面信息量大

博士观察
2025-04-05 20:25:56
毛新宇携家人清明回韶山祭祖

毛新宇携家人清明回韶山祭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4-05 21:35:30
上南路附近部分沿街店招塌落 幸无人员伤亡

上南路附近部分沿街店招塌落 幸无人员伤亡

上观新闻
2025-04-05 14:40:27
茶饮市场批量上新“明前龙井”!有品牌二手平台一箱溢价高达67%,线下缺货

茶饮市场批量上新“明前龙井”!有品牌二手平台一箱溢价高达67%,线下缺货

红星新闻
2025-04-05 20:12:10
大V曝知名女作家惊人身份:前夫为“驾机叛逃投靠台伪”飞行员

大V曝知名女作家惊人身份:前夫为“驾机叛逃投靠台伪”飞行员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4-05 13:01:05
徐晓明力挽狂澜!中国加局8-7挪威,时隔17年再进男子冰壶世锦赛四强

徐晓明力挽狂澜!中国加局8-7挪威,时隔17年再进男子冰壶世锦赛四强

懂球帝
2025-04-06 02:21:13
俄民调:普京支持率为82%

俄民调:普京支持率为82%

参考消息
2025-04-05 12:33:07
真下海了…旺达在某成人网站开通账号,月订阅价格20美元

真下海了…旺达在某成人网站开通账号,月订阅价格20美元

直播吧
2025-04-05 20:20:26
中年女人动情了,和你在一起时,就“两个字”

中年女人动情了,和你在一起时,就“两个字”

莲子说情感
2024-12-11 17:47:07
微信新功能!网友:有意思,立马试试!

微信新功能!网友:有意思,立马试试!

环球网资讯
2025-04-05 12:02:33
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陷衰退

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陷衰退

参考消息
2025-04-05 20:31:07
女装店老板娘被丈夫捉奸在床,曝同时勾搭多男,堪比现代潘金莲!

女装店老板娘被丈夫捉奸在床,曝同时勾搭多男,堪比现代潘金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4-05 18:02:52
国家宁可每年少赚3万亿的土地收入,也要全面禁止县城建高楼。

国家宁可每年少赚3万亿的土地收入,也要全面禁止县城建高楼。

流苏晚晴
2025-04-05 21:43:56
某企业发文宣布“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很快却又把文章删了!

某企业发文宣布“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很快却又把文章删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4-05 20:21:26
“长期以来,为什么不把实情报告国内?”回答是:“不敢讲”

“长期以来,为什么不把实情报告国内?”回答是:“不敢讲”

小刀99
2025-04-05 14:57:20
丈夫用了十几年华为手机,竟通过“苹果”支付被盗刷走近5万?妻子想弄个明白

丈夫用了十几年华为手机,竟通过“苹果”支付被盗刷走近5万?妻子想弄个明白

潇湘晨报
2025-04-05 09:01:11
台“大批战机异常起降”!

台“大批战机异常起降”!

看看新闻Knews
2025-04-05 16:26:37
奉陪到底,中方宣布对美加税34%,不到12小时,特朗普回应8个字

奉陪到底,中方宣布对美加税34%,不到12小时,特朗普回应8个字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4-05 15:47:44
乌克兰官方证实:李英爱向乌克兰捐助1亿韩元

乌克兰官方证实:李英爱向乌克兰捐助1亿韩元

桂系007
2025-04-05 21:59:06
2025-04-06 02:47:00

财经要闻

特朗普宣布将再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

头条要闻

阿姨用音响震楼半年后开始放大悲咒 邻居搬走女儿崩溃

体育要闻

一位女篮主教练,给自己布置了一个战术

娱乐要闻

李沐宸刘奕畅恋情曝光,于正出面承认

科技要闻

关税政策之下 "星际之门"投资不确定性增加

汽车要闻

智驾都能多选 方程豹豹5智驾版让越野生活更香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数码
旅游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刚出炉,山东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分数线参考!

家居要闻

诠释东方神韵 展现大宅之美

数码要闻

AMD 被曝将推出两款 Z2 系列掌机处理器新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中国“金属风暴”武器系统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