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李迅雷完成中泰证券首秀 APP移动端做网络直播

0
分享至

(原标题:李迅雷完成中泰证券首秀 APP移动端做网络直播)

李迅雷完成中泰证券首秀 APP移动端做网络直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欣培 上海报道
2017-02-08 20:15

2月8日下午,刚刚履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李迅雷通过中泰齐富通APP进行了向普通投资者的首场网络直播,这亦是其加盟中泰证券后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记者从中泰证券了解到,后台数据显示,90分钟内,共有近10万名客户通过中泰齐富通APP参与了本次在线直播。从活动预热到直播结束,超过3000名投资者陆续发出提问。

中泰证券借助其APP中泰齐富通将公司顶级资源通过扁平化、即时的方式最大程度直达普通投资者的做法,在目前业内并不多见。

记者从中泰证券了解到,上述做法并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的一时起意,公司将持续规划类似活动,继续让普通投资者借助APP来享受到公司的顶级研究资源。在本次首席经济学家网络直播活动结束后,不仅已着手规划2月16日公司研究策略会的直播活动,也与一些优秀的基金公司商榷,持续引入基金经理等外部优秀研究资源。

中泰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紧抓证券行业服务本源,在不断完善APP功能的同时,以独创专业、真诚及时的服务打动客户,利用APP将公司顶级研究资源持续送达普通投资者,使APP成为一款有态度、有热度的互联网证券平台。

在这场网络直播上,李迅雷提出了诸多观点。

楼市和汇市:现阶段表现都是货币超发的结果

无论楼市还是汇市的现阶段表现,都是货币超发的体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我们的货币发得太多了,货币超发后就会在各方面有所体现,比如表现为股价上涨、房价上涨、资产荒、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中国货币超发最多的时候到了什么程度呢?1996年中国的M2总量是7.5万亿元,现在是155万亿元,增加了近20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各种收入(工资、奖金加投资收益或租金收益)加起来在1996年是2000元/月,那么现在需要达到40000元/月,才能不跑输M2;或者你的资产增值幅度在过去20年增长20倍以上,才与货币总量的增速相当,否则就跑输了M2。这表明中国的货币超发是非常惊人的。

2003年中国的M2不到美国的一半,美国又比日本少,而2009年之后,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开始大幅增加,因为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我觉得用货币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有人说,人民币之所以贬值是因为美国加息,这话没错,美国加息会导致美元指数往上走,但美元指数也没有走得特别高。我认为,人民币是否贬值以及贬值多少,更多取决于货币总规模的扩张而非利率水平的变化。若取决于利率水平,那么日本现行的负利率政策,应该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才对,但实际上日元并没有大幅贬值,因为日本这几年信贷余额都是减少的。所以,众口一词的浅显看法很难用数据来印证。我认为,货币规模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经济的好坏决定利率水平,十年期国债的利率应该和GDP增速一致,这样才相对合理。

2016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猛涨与居民加杠杆是相关的,居民购房加杠杆的增幅达到了历史最大值。从居民的杠杆率水平来看,似乎泡沫并不大,虽然房价涨了很多,但总体杠杆水平不算高。当然,因为现在经济在往下走,所以,房价的上涨一方面是货币现象,另外一方面也和人口现象相关。中国的大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大城市化水平大概只有美国的一半,人口在往大城市流动。这就可以解释去年什么地方的房价涨得多,这与这些城市的人口流入量有关。比如,2016年大连房价下跌了20%,它也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房价为何会有如此大幅的下跌呢?因为大连的人口在减少。可能有人会问,安徽省的人口也在减少,为何合肥的房价会大幅上涨呢?那是因为合肥市的人口在大幅增加。同样的道理,厦门人口增长的幅度是全国最高的,去年房价涨幅也居全国第一。同样,我们看到河南省的人口在减少,但其省会郑州市的房价涨得很快,也是因为郑州的人口在大幅增加。概括而言,直辖市、省会及二线城市人口都在集中,一些偏远省份的人口在净流出,这表明房价的变化趋势与人口有相关性。

但从长期来看,我对房价并不乐观,原因如下: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估计2017年为负增长。去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火爆的原因是居民购房加杠杆,而由于基数过高,我估计今年会负增长;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价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提出“要坚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的定位。我认为今年房价会较为平稳或者略有下跌,因为各地都把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至少在“十九大”之前会严格控制房价上涨。当然,我也相信房价在“十九大”之前不会下跌,会处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格局中。我们对政策的研判一定要格外重视,因为中国其实进入了一个管制时代。过去我们还比较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而这几年随着风险的加大,要让泡沫不破裂,只有维稳;市场化的一些措施如房产税、扩大土地供给等,都会导致泡沫的破灭;现在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而采用行政性手段,肯定还是以“稳”为主了。

关于汇率:人民币贬值是漫长过程

人民币贬值将是漫长过程。最近,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升值的情况,这与大家去年末的预期有所不同。2016年末,大家普遍认为元旦后人民币会迅速破7,出人意料的是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利率上涨,做空成本大幅上升。我认为这只是短期现象,从总体趋势来看,流动性拐点应该还是出现了。全球利率的上涨对人民币不太有利,由于各国包括欧盟、日本等都有可能加息,人民币因此受到的压力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汇率波动率差异很大,例如有一个指数叫“发达国家的美元指数”,它在过去四十多年比较平稳,美元相对于这些货币来讲略有贬值;还有一个指数叫OTIP,它是新兴市场的美元指数,它在这四十年贬值幅度非常巨大,大概贬值了70倍左右(主要是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这表明新兴市场的货币是不靠谱的。此外,美联储要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真的量化宽松了吗?它又把钱收了回去。日本也是一样,虽然日本央行投放了大量货币,但最终变成了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钱还是出不去。我国的情况与美日很不一样,虽然央行很节制,货币发得并不多,但商业银行却很喜欢加杠杆,信用创造规模非常巨大,从而导致了货币泛滥。所以,不同国家的两种体制,其货币创造机理不同。常常有人指责美联储的印钞机又转起来了,但印钞机转起来后,钱到不了企业的手里;而中国央行的印钞机并没有滥印钞票,但钱却很容易到了国有企业手里,加大了整个社会的货币膨胀。新兴市场的货币不靠谱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关于股市:股市或只有结构性投资机会

对于股市的判断,首先还是要看基本面,基本面就是经济长期的走势。从这个基本面来看,我认为今年应该没有什么大行情,因为经济总体是往下走的。其次是看政治政策。第三是看人性,如投资者情绪。

如果说,整个政策的是着眼于稳定,那么,在经济往下走的背景下,政策就会选择正向鼓励,以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因此,股市今年的变化主要是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变化,因为前面两大因素的影响结果没有太大的悬念。

比如说,企业的盈利总体还是在往下走。当然,2016年三季度之后企业盈利的增长有所回升,但这个回升可否持续,取决于对经济大势的判断。如果你觉得经济见底了,那当然是个天大的好事。我认为经济还是在往下走,故企业盈利的回升只算是短暂的反弹,不是一个趋势性的向上。这几年都是如此,包括房价也是一样。2010年之后这波房价的上涨,只是一个结构性行情,不是一个趋势性行情;而2010年以前的房价上涨就是一个趋势性行情,因为中国经济持续往上走。过去五年,国内100座大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也不过涨了28%,而同期GDP增长了近50%,M2增速接近100%。这样来看则楼市的表现偏弱。

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只有结构性机会,股市也是结构性行情。虽然,2015年上半年出现一波牛市,但这波牛市很短暂,换来的是超过一年半的调整,到目前为止仍处于调整阶段。所以,这种脉冲式的上涨没有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结构性行情下创业板的表现较好,因为其盈利增长较快,主板的表现一般。

所以说,股市走势首先取决于基本面。基本面决定了市场的大方向、总趋势,其影响是长期的;其次,政策面将改变趋势的斜率。这属于中期的调整,不会扭转趋势。今年,最不确定性的事情就是特朗普新政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我认为特朗普不会扭转美国的命运,经济该怎样还是怎样;第三,是大家不可忽视、但却谈论较少的——情绪的影响,属于短期影响因素。比如,特朗普大选获胜的当日,全球各大股市出现暴跌,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之后,黄金价格回落,股市上涨。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受情绪的影响。

情绪对短期波动的影响权重非常大,一般在50%左右;只有在牛市的早期恢复阶段和牛市的中期,情绪的影响会小一些。所以,对于股市的波动可以看得淡一点:当大家都恐慌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当大家都非常乐观的时候,可能蕴藏着风险。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2017年降低房地产,增加权益和海外资产配置

总而言之,今年还是一个结构性行情,但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即便是结构性行情也面临着资产配置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一,要降低房地产的配置。国人房地产配置的比例过高是长期现象,目前在政策上已经对房价的调控非常严厉,这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表述可以看出来。相对而言,现在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的要点,是应该增加金融资产的配置,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金融资产中的权益类资产,可能更加值得配置。现在,我国的换汇条件从严,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难度加大,这是数量非常巨大的资金。如果资金留在国内,并且面对着“资产荒”,钱会流到何处呢?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去配固定收益类产品呢?由于全球经济弱复苏,通胀预期也起来了,利率会有所走高,所以固定收益类的资产配置应适当减少。

前面讲到国企改革是一个重头戏,因此,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上,除了绩优股可以增加配置外,更多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变”,如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一个预期已有的东西,如果涨不起来,就确实很难涨起来了,因为大家的预期一致,不存在预期差。只有超过一致预期的事件,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

第三,国人海外资产配置过低。不过前面也讲到了,现在海外资产配置起来很困难,那就要寻找替代品,例如黄金、深港通、沪港通等。我们可以看到黄金价格的两种走势:上图是以美元标价的黄金,前段时间下跌很多;下图是以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下跌不多;最近两者都在反弹。相对来讲,买人民币黄金是一个保值的手段,既可以对冲人民币的贬值,又可以对冲全球货币超发导致的资产泡沫风险。此外,深港通和沪港通是增配海外资产的渠道,如在香港股息率有5%的那些股票,保险公司的资金就会长期配置,因为它已经比保险公司产品的预定收益率要高了,还可以对冲人民币贬值带来的风险。

总之,资产配置也是风水轮流转,如今楼市与债市的热潮已退,应该增加权益类资产和外币现金如美元的配置。中国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货币超超发了。要把握住热钱的流向,因为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热钱的宣泄是必然的,但找准并跟上热钱的方向是有难度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反应总是太快,就像最近期货相关公司的股票涨得较好,因为据说股指期货开仓将放宽了。

2017年政策展望与改革侧重点:稳中求进

关于政策展望,有一个词大家一定要领会,就是“稳中求进”,因为中国的政策变量对于商品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稳中求进”起初是一项经济政策,现在变成了治国理政的总原则。一定要记住习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新常态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第二句话是关于怎样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句话是改革的原则,即“稳中求进”。“稳”是前提,“进”是目的,但先要的是稳住。从这个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汇率会相对平稳,股市也会相对平稳,债市也会相对平稳,一切都要平稳,在“稳”的前提下才能够“进”。今年中国最大的政治是“十九大”,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和各部委,我想应该都是这样的对策。

至于“稳中求进”的亮点以及怎么“稳”,我认为肯定还要寻找突破的地方:一是国企改革,守住增长底线;二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守住风险底线,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所以,我们要习惯底线思维,如当某项资产价格出现暴跌时,倒是可以买入,因为不能破了风险底线,破底线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价格出现暴涨时也一样,可以及时卖出,因为要去杠杆。这是一个总基调,这个总基调会落实到各领域,可以作为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什么说国企改革是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因为国有企业目前的债务率、杠杆率还在继续上升,国有企业是一个最大的漏洞,它在不断的漏出。

监管方面为什么要加强呢?因为货币膨胀规模惊人,大量货币在实体经济之外循环,同时又在银行表外循环,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过大,为8.8%,美国只有7%左右,英国是8%,日本更低只有5%,所以说要让经济“脱虚向实”,这也是要限制房地产过度繁荣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原因。

我们讲到中国债务率水平过高,主要是指企业的债务率水平过高。中国企业债务率杠杆水平在160%左右,大概是美国的两倍,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两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下降,是好事情。我觉得并非如此。我用杜邦分析法将其分解,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资产周转率下降,而且销售的产出比在下降,这两者都是经济效益下降的信号,所以,企业的杠杆率还在不断上升。

总体来看,中国目前是民企在去杠杆,国企在加杠杆。2016年,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增速超过20%,这也是为什么要搞国企改革的原因,国企无论资产负债率还是杠杆率都太高了,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举措。央企的改革,主要通过大央企之间的合并;地方国企的改革,主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今年资本市场上的主题投资机会,估计还是在国企改革,因为这是倒逼式的,反而就有机会;如果不改革,漏洞会越来越多,整个债务率水平会继续上升。怎样去解决呢?企业要提高效率,只有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来参与;股权激励也是一种办法,但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激励的比重太少了;债转股和PPP等我觉得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为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今年,货币政策的收紧是一个大趋势,因为过去几年都在放水,导致杠杆率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明显,所以要去杠杆。首先,货币会略收紧,但到底能收紧多少,估计还是有限的。这里我们讲到蒙代尔的“三个不可能定理”,假设资本流出被管制,那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可以增强了,因此,通过资本管制的方式也可为货币政策释放一定的空间。此外,我觉得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对债券也不用太悲观。

财政政策方面,今年是要“更加积极”,这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我们不仅要稳增长,还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不增加财政支出则肯定实现不了。

(编辑:朱益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了同事丧偶后的生活,我和老伴决定:晚年只剩一个人时就这样过

看了同事丧偶后的生活,我和老伴决定:晚年只剩一个人时就这样过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4-04-23 13:35:03
力保广州进半决赛!新疆“真核”惨遭停赛3场,崔永熙躲过一劫!

力保广州进半决赛!新疆“真核”惨遭停赛3场,崔永熙躲过一劫!

绯雨儿
2024-04-23 16:27:06
麦穗丰:泪目了!没想到张明池这么靠谱 动作虽然丑但很有效

麦穗丰:泪目了!没想到张明池这么靠谱 动作虽然丑但很有效

直播吧
2024-04-23 21:34:16
布林肯再批中国支援俄罗斯,中国也不惯着,直接送他3份大礼

布林肯再批中国支援俄罗斯,中国也不惯着,直接送他3份大礼

绝密探照灯
2024-04-22 15:39:01
花8.8万“内定”与周杰伦合唱?男子第一排观演遭点歌环节无视:被骗了!

花8.8万“内定”与周杰伦合唱?男子第一排观演遭点歌环节无视:被骗了!

小萝卜丝
2024-04-22 18:32:22
有苏州网友发帖反映燃气暴涨一事,感觉生命受到威胁,现求放过…

有苏州网友发帖反映燃气暴涨一事,感觉生命受到威胁,现求放过…

火山诗话
2024-04-23 20:40:16
白鹿,章若楠,宋雨琦,奔跑吧录制全员制服,这也太美了吧!

白鹿,章若楠,宋雨琦,奔跑吧录制全员制服,这也太美了吧!

娱乐圈酸柠檬
2024-04-23 19:43:10
外媒:泽连斯基证实乌一座电视塔遭俄军袭击,并称已向拜登通报此事

外媒:泽连斯基证实乌一座电视塔遭俄军袭击,并称已向拜登通报此事

环球网资讯
2024-04-23 11:32:15
凯特王妃归来啦!一身黑色职业装英姿飒爽,独自参加活动很从容

凯特王妃归来啦!一身黑色职业装英姿飒爽,独自参加活动很从容

雨天华夏
2024-04-23 11:09:00
成人片之王xxx,网飞尺度炸出新高

成人片之王xxx,网飞尺度炸出新高

独立鱼
2024-03-15 23:46:54
中国“国民总工作时间”冠绝全球,是“经合组织”30多国总和的2倍

中国“国民总工作时间”冠绝全球,是“经合组织”30多国总和的2倍

小萝卜丝
2024-04-21 21:05:53
菲媒给小马科斯提醒,现在菲律宾的危机,当年都是中国帮老杜解的

菲媒给小马科斯提醒,现在菲律宾的危机,当年都是中国帮老杜解的

靓仔情感
2024-04-23 15:04:31
母子情深!28年来每晚与母亲共枕,他们的亲密举动让人瞠目结舌!

母子情深!28年来每晚与母亲共枕,他们的亲密举动让人瞠目结舌!

户外阿崭
2024-04-11 22:37:39
河南暴发户居安思危,将5箱茅台和50万现金埋土30年,挖开后却傻眼

河南暴发户居安思危,将5箱茅台和50万现金埋土30年,挖开后却傻眼

古今档案
2024-04-14 23:21:46
中国迎来国运时刻:伊朗以色列大战爆发,美军增兵中东亲自下场!

中国迎来国运时刻:伊朗以色列大战爆发,美军增兵中东亲自下场!

博文聊世界
2024-04-23 08:15:12
2000亿地产巨头拉响退市警报?深交所发布问询函

2000亿地产巨头拉响退市警报?深交所发布问询函

南方都市报
2024-04-23 13:38:23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

文史旺旺旺
2024-04-23 19:58:24
63岁中将郑家概突然去世,官方公开回应死因,一句话总结其一生

63岁中将郑家概突然去世,官方公开回应死因,一句话总结其一生

求实者
2024-04-23 11:12:29
1979年3月5日,得知中国宣布撤军,六神无主的黎笋下达了一个命令

1979年3月5日,得知中国宣布撤军,六神无主的黎笋下达了一个命令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4-04-21 11:04:49
为何电饼铛突然没人买了?看完这4个缺点,总算不奇怪了

为何电饼铛突然没人买了?看完这4个缺点,总算不奇怪了

美家指南
2024-04-23 15:58:34
2024-04-23 23:34:44

财经要闻

央行:买卖国债与QE操作截然不同

头条要闻

官方通报"农民种地被阻挠":涉事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头条要闻

官方通报"农民种地被阻挠":涉事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体育要闻

老球痞们给年轻人上了课

娱乐要闻

赵丽颖晒照似初恋,拍照疑与儿子分享

科技要闻

快手挥泪“斩”辛巴?

汽车要闻

广汽丰田2024赛那SIENNA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家居
数码
教育

对通勤族来说,西装和牛仔裤才是绝配!

亲子要闻

孩子小 JJ 多长算正常?不同年龄的标准来了(家有儿子必看

家居要闻

光影之间 空间暖意打造生活律动

数码要闻

ZOL高端电视线下盲测活动开启:打破唯参数论

教育要闻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平衡不了~只是取舍而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