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大丰 罗筱晓)“姓名:罗立人。职务:社会化工作者。职责:农民工入会、帮扶、维权就业、创业、创新工作。服务承诺:做好农民工的娘家人。”日前,在湖南衡阳市衡山县长江镇柘塘村工会服务站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工位牌。工位牌的主人,面容清秀的罗立人在一旁介绍:作为乡村工会,服务站不仅为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贴心服务,还会向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家人送去温暖。
据衡山县总工会主席汪炳林介绍,结合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县总建设了5个村级(社区)工会服务站,每个站点投入3万元到5万元资金,聘请社会化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权帮扶、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等服务。
“六代”是衡山县5个乡村工会服务站的特色内容,包括帮农民工代购生活物资、代为照管留守孩子与老人、代办各种证照、代缴话费电费、代办信访等涉及日常生活的6大项目。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尹俊超说,这些服务贴近农民工需求,很受欢迎。
柘塘村工会位于南岳衡山之下,有3个企业基层工会,服务对象涵盖驻村企业职工以及301名外出务工会员。记者看到,修葺一新的工会服务站有文体活动室、老人休息房、亲情视频室和农家小书屋。
据介绍,为转变当地农户家庭生产竹木制品散小乱的状况,县工会组织农民工自筹资金建了竹木藤加工销售一条街,以柘塘村工会服务站为平台,请专家对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并举办各类技术比武。目前,该村返乡农民工已设立了6家竹木企业,拥有201名员工,其中99人接受了工会提供的“一户培养一产业工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