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江苏常州小王家村设备仓库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变电工程公司变电工程五队“FLY”团队研制的配网自动化测试仪终于实测成功,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肯定。后期该装置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它也将作为今年的QC申报项目,参加各类比赛角逐。
打造“FLY”工作室 特色的乐章指挥
2016年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作为该公司的重点项目,施工工程量大,当天改造当天送电。而整个工程调试项目多,涉及使用的试验仪器笨重而且接线繁琐。为此,3月初商讨今年的QC课题时,作为“FLY”团队的主心骨宋峥嵘就提出:我们要设计出一款轻便、易接线、易操作的试验仪器。外号“小发明家”的马文金立马拍着胸脯道:“图纸设计就包在我身上了。”“一次专家”汤炜一脸沉稳:“制作就由我来负责吧。”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激励、建议,形成高效协作、和谐向上的活力团队。宋队长为大家鼓劲:“好!10月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
探索“1+3”微模式 精彩的乐章节奏
“微设计”——是“1+3”为模式的总纲,是以培养团队创新文化底蕴为目的。“微课堂”——开展“以问促学、跨界演讲”等微课堂活动。“微行动”——主要针对日常用户工作,让用户感受“FLY”团队工作的风格,体现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微讲堂”——以传播为目的,将团队中创新工作的一些正能量在班组内部进行扩散。
变电工程五队每周开展“一周一课”,由各专业技术能手上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全能型人才。设立了每月“创新之星”“服务之星”勋章,在“班组道德讲堂”活动中,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员工,授予勋章,张贴在个人荣誉奖杯上。
创建“创新墙” 华美的乐章演奏
记录创新历史,深化创新底蕴。在进入班组的走廊上记录了班组的创新历程。2013年《10kV变压器吊芯支架的研制》荣获省公司QC一等奖,解决了狭小空间内无法进行变压器吊芯检修的难题。2014年《高压试验智能防误装置的研制》荣获海洋王杯全国二等奖,解决了高压试验时误入带电试验区域的难题。2015年《电力抢修车太阳能辅助能源系统研究》荣获江苏省第一届“质协杯”一等奖,为电力抢修工程节省了成本,降低了污染气体的排放。
打磨创新课题,展望创新未来。2016年变电工程五队开展《配网自动化综合试验装置的研制》的课题攻关。此项装置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配网自动化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时间,为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施工,提前送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变电工程公司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