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9日讯 近日,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动辄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但如果连一卷厕纸都解决不了,真的好意思大谈国际化吗?
前不久,朋友圈流传着质疑拉动我国经济的传统“三驾马车”已经乏力,而旅游业已经俨然成为促进发展的顶梁柱。
“ 515战略 刚好处于此阶段的转折点或者说是舆论氛围的背景下,让旅游发挥对国民经济事业发展综合拉动作用。”周玲强认为,不管是做旅游,还是做其他事情,都是这样的,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515战略”无疑也具备这样的特征。
“从大处着眼,就是增加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和产业结构调整;从小处着手,就如同抓旅游厕所,尤其像杭州这样旅游发展比较早的城市。”周玲强介绍,20多年前,杭州市区厕所也是收费的,虽然一毛钱不多,但毕竟是道门槛,遇到不通“规矩”的外宾,更是被拦住,阻止进入。他回忆,之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标题是“一座旅游城市不差一毛钱”,这些细节导致中国旅游的国际声誉很糟糕。
在周玲强看来,虽然现在不收费了,但是不提供厕纸,这是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共服务意识的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动辄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但如果连一卷厕纸都解决不了,真的好意思大谈国际化吗?
周玲强继而说道,在去年珠海会议(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曾谈到目前国家旅游局的发展理念,既有大的宏观层面的号召和引领,又有小的微观层面的切入和着力点。
而“全域旅游”这个理念的提出,现在作为全国推广的一种发展模式,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说,就是期望改变景区内外两重天的传统发展模式。过去的观光模式是目的地导向,现在体验模式是过程导向,现在流行一句话说是“到哪里不重要,沿途的风景和跟谁在一起很重要”,这说明了人们旅游方式和诉求的一种改变。
杭州很早就提出要实现“全城旅游”,其实就是全域旅游的概念。当时杭州提出要建国际旅游城市,1997年,周玲强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还专门用了一句话,就是这个城市不以景区景点作为亮点,它是一个没有景点的旅游城市,但是这个城市处处可游玩。什么概念呢?整个城市就是一个风景区。
但是,周玲强也强调,“全域旅游”需因地制宜,不应盲目跟风。据周玲强述说,他去西部考察调研发现,各省市县全面改革成立旅游委,做大规模、引大项目,但是实际上缺乏市场支撑,其发展过于“一厢情愿”。
周玲强也提出了他的担心,如若三五年后,旅游回报不理想,地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势必受挫,重要的是由于旅游对当地核心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性,意味着之前大兴大建的项目对这个地方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同时大拆大建也会导致当地各种资源的浪费。
“现在各地发展旅游是势头和氛围像星星之火一样开始燎原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局面,但是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得冷静地、理性地思考,还是要因地制宜,因市制宜,这市就是市场条件。”周玲强如是说。
世界上公认的五大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比如北美人一般都是在加勒比沿海度假,欧洲人基本都在地中海沿海度假。度假不是属于那种远距离的,跨区域的,因为长距离去度假是很累的事情,度假一般来说是都是就近的,而且是多频次的,具有游客忠诚度的特征。
综上所述,周玲强表示,“国际化”旅游城市需要打造非常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好,景观质量好,配套设施全,社会服务好,包括本地人的好客度要好,所有的服务水准都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这个就是全域旅游现在要做的,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可以说这是对新市场需求、趋势的一种呼应和对接。(伍策 孙小荣)
(原标题:周玲强:一座旅游城没有厕纸 遑论谈“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