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常见的100个德国姓氏中,朗格(Lange)排名第二十五位,一个并不特别的位置。而1994年一位已近暮年的70岁老人,用他的坚持与行动向世界证明了“我的姓氏代表着责任与使命”——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
作为家族第四代成员,瓦尔特·朗格为“朗格”这个姓氏、这个品牌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皆源自其家族百余年来对于格拉苏蒂镇、对于萨克森精密制表传统的守护与传承。
缔造这一执着信念的是朗格品牌创始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 Lange),2015年2月18日是其200周年诞辰。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匠所创作的怀表至今依然备受追捧,他毕生奉献给制表界,在资源贫乏的地区挣扎求存,一步步奠定萨克森精密制表的基石,并以切身的行动影响着整个家族的成员,乃至一代代钟情德式制表的本土制表师。
精密制表 两次改写小镇命运的家族
全新揭幕的朗格新厂房,奠基仪式于2012年9月5日经过三年的建设竣工。这一格拉苏蒂镇的新地标占地5400平方米,不仅将品牌制造机芯的机器和设备置于建筑物的下层前方,同时数个负责手工雕刻和修饰部件的部门,亦设于这栋全新厂房。整栋大楼外观简约明亮、结构干净利落,倾斜设计的工作室宽阔外窗确保了充足的光线,双层帷幕更设有温度调节功能。采用现代化设计、具有几乎无尘的工作环境,朗格全新制表工坊所期望提供的是一个适应现代生产流程和精密制表师工作的全新环境。
此项工程的投资额达数以千万欧元,是朗格品牌历来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同时也是格拉苏蒂镇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朗格总裁威廉·施密德(Wilhelm Schmid)表示:“兴建新大楼是为了满足近年员工数量增长所带来的需求,亦代表着对品牌的投资。”
事实上,在格拉苏蒂镇银矿枯竭之后,朗格品牌一直是重要的私人雇主。现今朗格考虑的是如何为日渐增长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而历史上,朗格所做的是如何为更多的人提供工作机会。
1845年品牌创始人阿道夫·朗格先生来到了由于银矿枯竭而日益困顿的格拉苏蒂小镇,并决定在此地建立时计工坊,为小镇的居民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朗格表厂的带动下,制作珠宝、螺丝、齿轮、发条盒、摆轮和指针的小型专业工坊亦相继出现,这些业务大多由朗格先生的前学徒和表厂员工成立,而他们的小工坊相继创造出数百个收入稳定而优厚的职位。朗格表厂的员工数目一般在100人以内,但却一直是德国精密制表的核心,而格拉苏蒂镇的命运也第一次被改写。
命运多舛的格拉苏蒂镇于二战中几乎被彻底抹煞,至柏林墙倒塌后,小镇残存的钟表业已脱离了时代的轨迹,很多制表工人一度面临失业,而萨克森的精密制表业也几乎消失殆尽。“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出乎意料,我当时就开始思考朗格该怎么办?没有一家企业像朗格品牌那样与格拉苏蒂镇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于是我想,如何才能为格拉苏蒂继续创造就业岗位。”怀抱着整个家族对于格拉苏蒂镇的责任,和复兴萨克森精密时计的使命感,创始人的曾孙瓦尔特·朗格先生回到了格拉苏蒂镇。以一个信箱地址为开端,揭开朗格品牌的复兴之路,也将萨克森制表日渐沉寂的齿轮再次推动。
至今两德统一25年,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格拉苏蒂镇的高级制表传统也以朗格1994年的大皇宫发布会宣布回归,当一切重归轨迹,朗格并未因得来不易而安于现状,而是选择了“永不止步”的再次创造。在新表厂的揭幕仪式上,萨克森州州长斯坦尼斯拉夫·提里希亦赞扬了表厂的创造精神:“朗格是富有传统的世界著名钟表品牌,是个历经磨难后得以留存的传奇。现在,新工厂将为朗格展开全新篇章,传统与现代都将于此发扬光彩。”
能源先驱 传统制表厂的变革
与多数企业为提高产量而兴建新厂的初衷不同,朗格新工厂的建造更侧重为员工提供更理想的工作环境。威廉·施密德认为,这将有助我们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素,并令生产流程更为完善。
朗格品牌历经的几代领导人始终一致认为,对于精密制表,不仅需要重视产品技术上的不断进步,生产流程和工作方法也应不断改进,以提高整体效率。这一发展基调,在品牌创建之初即由创始人阿道夫·朗格先生确认。他早在1851年向萨克森内政部的致信中,便阐述了制式工具运用和以科学为基础拟定可靠的制作方法和流程的重要性,“我的第一步,是设计出计量仪,以最准确的方式测量任何细小的计算比例。然后,我计算出凸轮、钟表和相关机器的比例,并以科学基础确立了打造钟表和设计擒纵系统的原则,制定可靠的制作方法和流程。这些成果部分得以在我们的表厂中实践,使腕表质素大大提升。”
朗格新表厂的另一亮点在于,品牌不仅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环境优美的建筑,更将“高效节能”这一社会责任贯彻其中。威廉·施密德表示: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减少生态足迹和资源消耗。
事实上,朗格的全新厂房是可持续发展建筑和创新能源管理的典范。大楼装有萨克森州最大的地热发电设施。当中配备55个深达125米的地下换热器,以保持室内温度四季宜人。驱动热泵所用的电力更以环保方式产生。换言之,朗格的新表厂是一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对纾缓气候变化有很重要的贡献。
相对于这次新能源的利用,最初将现如今的常规能源电力引入格拉苏蒂镇的,同样是朗格表厂,而彼时的进展远没有今天这么顺畅。对于新能源的探索,朗格所付出的努力和各种尝试,绝不亚于品牌在提高制表技艺方面所倾注的心血。
1885年艾米·朗格第一次萌发了利用磨坊来生产电力的想法,并最终于1896年获批成行,而由于技术问题这次尝试并不成功。但这并没有使艾米放弃,1906年经技术调整后艾米的杰作为格拉苏蒂镇首度带来自动化照明,并一直合理沿用近40年时间。在品牌传承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朗格,每一次进取和创新,总能在历史中,于品牌先辈们身上看到同样的努力与付出,正是一次次的偶然与必然缔造了朗格“永不止步”的精神。
朗格表从雏形建立时至今日,近200年的历史中,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命运,从高度发达的工业市场,到战争洗礼的纷乱岁月,再到两德统一的国势中兴。而朗格品牌20年前的强势归来,亦是两德统一后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复苏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朗格的复兴不仅是重新崛起了一个品牌,更带动了德国精密手工业的整个产业链条。
朗格新厂房的奠基仪式于2012年9月5日举行,经过三年的建设,在2015年8月26日举行的揭幕典礼上,现任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欣然到场,并同萨克森州州长斯坦尼斯拉夫·提里希一道亲自为新工厂落成揭幕,同时在现场致辞中向朗格员工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私营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无比确实的肯定。
面对将萨克森精密制表再次展现于世界权威制表行列的瓦尔特·朗格先生,默克尔不仅赞扬了其恢复并捍卫朗格作为世界重要钟表品牌的声誉所付出的努力,也指出德国东部地区能够拥有创新、灵活与现代的面貌,正是受益于植根于格拉苏蒂小镇上朗格品牌的成功范例引领。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