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3月31日讯,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公告,《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对此,多家机构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股市的影响较正面,降低社会对银行不良率上升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的担忧。
汇丰晋信在报告中指出,央行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未来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迅速放大,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稳定金融风险,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目前来看,存款保险制度准备已经较为充分,此时推出符合市场预期。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风险差别费率、限额保险的特征,此次推出政策将最高限额定为50万元。对银行的盈利负面影响较小,约1%左右,相对来看,城商行负面影响大于股份制银行大于国有大行。总体来看该政策符合预期,对银行等相关板块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此前的研报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成立后,政府可以加快推进民营银行的设立,允许更多民营银行进入市场,打破银行业的垄断,从而使得这些民营银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只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如此可以缓解目前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通过竞争手段促使银行业提高效率、促进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出来后,也降低社会对银行不良率上升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有利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上升,对股市而言也是偏正面影响。此外,改变此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面,有利于打破大而不能倒以及不能容忍违约事件的现状,让风险得到更好的定价。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费率标准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存款结构情况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的累积水平等因素制定和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此外,各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投保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5月1日实施后,各机构初期均将以基础费率缴纳保费,随后差别费率会逐步实施。如果出现需要进行清算接管的情形,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足额偿付。
方正证券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将使得银行对于客户存款完全刚性兑付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整个金融体系的架构面临重构,银行存量客户的风险偏好会有所提升,看好未来大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非银板块将因此受益。此外,银行存款分流是大势所趋,其中资金分流到股市将直接利好非银板块。由于股市目前具有财富效应,预计流入股市的资金量将会加速,更加利好券商板块。
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基金经理艾小军指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在预期之内,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制度性设计。之前的非对称降息已经逐步体现了利率市场化,本次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个靴子落地。对于银行股的影响其实市场已经预期的比较充分,相关负面影响也有经消化的差不多了,这次政策出台也起到利空出尽的效果。未来银行股的表现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核心就是不良资产的压制。总体来说,本次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整体上对银行股的影响既有短期冲击,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意义在于,为下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银行改革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允许优胜略汰,有利于银行采取更果断的改革措施,包括允许银行破产、倒闭,这样形成一个保护网,化解造成系统性的风险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增强储蓄者的风险意识,由过去隐性的政府担保逐渐转向明确的保险制度,这样民众意识上能清晰的意识到,哪些情况下受到保护,保护的程度是怎么样,打破民众刚性兑付的思维惯性。
交银资管高级分析师陈鹄飞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意味着“高息揽存”逐步退潮,中国渐入“全面资管”新常态。第一,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颁布,银行存款将不再是纯粹的无风险资产,从理论上来讲,超出五十万保额上限的存款也可能出现违约风险。未来商业银行唯有通过着力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风险管控及金融服务能力,才可能从根本上留住客户资金。从这个有意义上讲,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炉将倒逼银行业加速金融创新步伐,主动向交易性资产管理机构转型跨越。第二,由于银行存款也有风险,因而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未来居民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养老保险、银行理财、股票、债券、贵金属等多元资产的配置比例。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开启了全民理财、多元创富的新常态。
发稿:刘晓/古美仪 审校:李书成/陈金艳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86-21-2021 9988-31124 北京站电话:+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查看更多个股新闻,请登陆大智慧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