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入主厦门海翼集团,拟将中航黑豹、中航重机股权注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对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翼集团”)展开重组。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工股份,600815)12月7日晚公告,由于控股股东海翼集团54%股权将被无偿划转给中航工业下属企业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为中航工业。
同时,中航工业还将持有的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黑豹,600760)172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99%)、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重机,600765)388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99%)转给海翼集团,海翼集团成为中航黑豹和中航重机第二大股东,中航工业仍为中航黑豹和中航重机的实际控制人。
至此,中航工业旗下上市公司达到24家,在十大军工集团中高居榜首。
公告称,此次重组旨在把厦门市打造为中航工业机电系统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形成航空维修、工程机械、特种车及车船载系统等产业的聚集发展。
厦工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
中航重机、中航黑豹、厦工股份昨日同时公告,中航机电系统、中航工业通飞及厦门市国资委共同签署《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
根据重组协议,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及中航工业通飞拟采取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合计持有海翼集团54%股权,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46%股权,中航工业将成为海翼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100%股权,海翼集团为厦工股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0.98%。上述划转完成后,中航工业将间接控制厦工股份48.28%的股份,厦工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但厦工股份提示,鉴于厦门市国资委、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中航工业通飞就海翼集团股权划转事宜已签署的相关协议尚需要履行有关审批程序,因而存在不确定性。
厦工股份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企业。厦工股份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去年更是亏损5.96亿元。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现良好出现盈余,但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接连亏损,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已达1亿元。
不过,广发证券机械设备分析师罗立波认为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将迎来内外环境和企业行为的积极变化。其认为,当前国家强力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而中国的工程机械在相关国家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大型项目采用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概率较高。因而未来工程机械行业收入企稳后,其利润就具有较高的弹性。
中航工业是一个以航空为本,并在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从研发到运营,从制造到金融全价值链服务的国有企业。设有19家专业直属单位,下辖200家子公司(分公司),员工约50万人。在此之前已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和3家H股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约53%。
中航黑豹、中航重机
迎同一第二大股东
通过重组,海翼集团也将成为中航工业旗下中航黑豹和中航重机的二股东。
中航重机昨日公告,公司股东贵航集团的母公司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已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和厦门市国资委共同签署了相关协议,待协议实施完成后,海翼集团将持有中航重机38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99%),成为公司新的第二大股东,中航工业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航黑豹昨日也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已就包括公司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转移在内的相关事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下属另一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及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协议实施完成后,海翼集团将持有公司17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99%),成为公司新的第二大股东,中航工业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作为此次被重组对象的海翼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厦门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由原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分设更名组建。截至2013年末,海翼集团总资产约250亿元,营业收入约17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3568万元。
根据海翼集团官网披露的信息,海翼集团构筑了商用运输设备制造(有工程机械、专用车、关键零部件3项业务)、供应链运营(有工业物流和贸易两项业务)、金融(有财务公司、融资租赁、融资担保、资产管理、投资5项业务)和地产四个业务板块,拥有包括厦工股份在内的控参股企业20多家。
通过此次重组,海翼集团将成为中航黑豹和中航重机的二股东。
中航黑豹主要从事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自卸车制造。截至去年末,下属共五个二级子公司,即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金城液压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文登黑豹汽车有限公司。
中航重机主营业务为锻造业务,现有12家子公司,分布在锻铸、液压及散热器、新能源三个主营业务板块。
录入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