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旧作供应紧张及运输问题盖过了USDA的利空报告,隔夜美豆大幅上扬。分析认为,在外盘的带动下,国内粕类大幅上涨。短期内,内盘跟随外盘上涨。后期,进口大豆的数量将成为后市走势的风向标。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朱罡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隔夜美豆大涨,受美粕进一步的强势带动。美粕12月合约上持仓目前依旧过于集中,而现货方面美粕依旧处于极度偏紧的状态,这对空头大为不利。此外,巴西的种植约延迟2-3周,那么收割也将相应延后,这一时间段的需求将转向美国。USDA报告后,市场在寻找新的焦点,目前美粕的供应偏紧和南美播种的延迟主导市场,CBOT大豆以高位震荡思路看待,短期不宜做空。
根据公布的报告,USDA预计2014/1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9.58亿蒲式耳,比上月预测值高出3100万蒲式耳。美国全国的大豆平均单产预计为47.5蒲式耳/英亩,比上月预测值调高0.4蒲式耳。主产州的大豆单产数据调整幅度介于1到2蒲式耳之间。29个州中有6个州的单产调低。全球其他地区的产量数据维持不变。此外,USDA上调了美国大豆压榨和出口数据,因而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不变,仍为4.5亿蒲式耳,占到预期消费量的12.4%。国内压榨将受到豆粕需求旺盛以及压榨利润丰厚的支持。
国内方面,10月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少,国内的粕类压力较小,现货价格相对稳定。国内猪肉价格并未企稳,生猪及繁殖猪存栏量较少。进入冬季,水产养殖进入淡季。整体而言,粕类需求并不好。随着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的增多,油厂开工率的增加,粕类面临一定压力。
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正如市场预期,美国大豆亩产及产量预测继续上调,但需求上调幅度不及预期,因此美豆年终库存与上月预测持平。报告再次确认美豆供应大幅增加的预期,当晚CBOT大豆期价冲高后受报告利空影响回挫。美国及全球大豆供应继续宽松格局延续,未来价格仍将承压。不过,短期来看,供应炒作暂告一段落,明年1月份最终定产报告前市场焦点将转向美国物流运输、出口需求、中国采购进度以及南美天气的炒作。
对于后市,赵燕认为,国内短期现货大豆供应仍紧,现货豆粕坚挺,重点看中旬后到港量。短期内,内盘跟随美豆震荡走强,但前高仍有压力,未来可能出现外强内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