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29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赴天津市专题调研美丽社区建设和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窦玉沛充分肯定了天津美丽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鼓励天津继续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路径,为推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供先进经验和参照样板。
窦玉沛一行先后考察了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南开区向阳路街道昔阳里社区、河西区友谊路街道谊景村社区等3个不同类型社区,重点询问了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等情况。调研中,他与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鼓励社区工作者多学习、多奉献,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工作员考试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促进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鼓励社区居民特别是外来人员多参与、多交流,积极参加社区民主协商和志愿互助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得知昔阳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两名老人都曾是社区志愿者,现在优先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情况后,他高兴地指出,这为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扩大社区居民参与走出了一条新路。
28日下午,窦玉沛参加天津市美丽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市区民政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关于天津市美丽社区建设进展和成效的汇报。他指出:天津市美丽社区建设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方向、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天津的批示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在完善社区建设思路、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把社区建设提升到新高度。市委市政府将美丽社区建设纳入美丽天津建设的总体布局和项目工程,市级层面连续召开两次推进会议,孙春兰书记和黄兴国市亲自到会动员部署,明确了推进美丽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和实施步骤,落实了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层级责任,各级各部门下大决心推进、花大气力落实,实现了大踏步跨越。二是坚持问题需求导向,把社区治理推进到新水平。从居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梳理出3000多项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从社区治理的核心问题出发,创新了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举措。通过资金资源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了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参与积极性,焕发了社区“两委成员”、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参与、多元创新”的良好态势。三是突出环境建设重点,把社区服务拓展到新境界。贯彻“美丽中国”和“美丽天津”发展方针,引入“永续发展”理念,丰富社区建设内涵,把社区服务从传统的民生保障、社会建设领域拓展到环境保护、生态涵养领域,实现了居民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把环境建设列为社区建设的首要议题,把物业服务摆上社区服务的首要位置,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公益服务市场化、为老服务连锁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社区物业服务,形成了专业服务、准专业服务和自我服务等三种模式,促动了社区服务的转型升级。窦玉沛强调,下一步要继续把美丽社区建设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去谋划、放到美丽天津建设中去推动、放到服务民生工程中去落实,按照达到国家水准、实现中国一流,打造天津特色的目标去推进,在发展社区物业管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继续探索,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先进经验。
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市民政局局长曲孝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蒋昆生、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陪同调研。
(原标题:窦玉沛副部长考察天津美丽社区建设和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