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学者
韩立群
无论是货币动荡还是债务危机,都表明新兴国家仍然是全球金融自由化的薄弱环节。在调整时期,长期郁积的各类矛盾受到外部冲击迅速激化,诱发社会动荡,本质是通过社会危机化解经济危机。而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一旦危机爆发便需要求助于人,容易陷入受人摆布的境地。
解释乌克兰政治剧变需要我们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经济或是其中最主要的。
2013年12月,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不顾国内动荡局势,先后访问中俄两国。不管官方公开的新闻稿修饰得多么好看,人们都看出他此行最直接的目的:借钱。此时的乌克兰资金严重短缺,已濒临主权债务危机边缘。2014年初,乌克兰、泰国及委内瑞拉这三个国家社会动荡闹得最凶。翻翻这些国家的账本,发现它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资金短缺。
乌克兰濒临主权债务危机。2013年9月,国际评级公司穆迪调降乌克兰主权信用评级。几乎同期,俄罗斯为逼迫乌克兰放弃入欧,在经济和贸易问题上施压,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这两件事推动国际资本加速撤出乌克兰。
10月,为救助处于违约险境的国有石油公司Naftogaz,乌克兰政府被迫偿付2200万美元。当时乌克兰外汇储备仅剩200亿美元左右,只够两个多月进口,路透社借机提醒国际投资者警惕乌未来18个月陆续到期的600亿美元债务。
截至2013年底,乌克兰的累积外债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占其GDP的70%强(2012年乌GDP为1763亿美元)。政府开支周转不灵,陷入资金短缺困境,急需援助偿还债务并填补公共支出漏洞。乌克兰因此四处求援,但国际资金来源有限,俄罗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要求其以政治条件为交换。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调整亲欧外交,却因此激化国内矛盾。亚努科维奇遭遇国内反对派与国际力量的双重挤压,政府迅速垮台。
泰国大米补贴政策失当,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空洞。泰国自英拉上台后开始执行大米补贴收购政策,即以超过市场价50%的补贴价格从稻农手中直接收购大米。英拉政府起初的算盘是,利用其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地位,减少出口拉升国际大米价格后,再放开出口赚取差价填补补贴支出。但没想到半路杀出越南和印度两国,国际米价未能如愿大涨,泰国也因此失去最大出口国地位。
据估计,2013年补贴收购支出约150亿美元,占GDP的4%。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骚乱爆发之前,英拉政府便已经无力支撑,但是苦于稻农反对无法降低补贴。为解燃眉之急,泰国政府最终被迫按国际行情亏损出口大米,但国际买家并不积极,据称仅获得伊朗政府一笔25万吨的购买合同,杯水车薪。
两年多来,泰国政府已经积压大米库存超过1800万吨,仓储管理等成本巨大,加上折价出口,累计亏损超过100亿美元,给泰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空洞。本轮乱局的组织者素贴所在的民主党抨击英拉政府没有制定拉动经济增长的扎实战略,且质疑大米补贴收购政策中的腐败行为。而执政的为泰党内部也有批评英拉的声音。近期泰国政府通过贷款发补贴的做法引发过敏恐慌情绪,险些引爆银行挤兑潮。财政窘境令英拉政府疲于招架,无力迅速平息动荡。
委内瑞拉债务压力巨大,资金接近枯竭。委内瑞拉货币贬值压力巨大,为干预外汇市场,其黄金和外汇储备急速流失。同时,委内瑞拉还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2014年到期外债约50亿美元,非金融类应付账款则超过500亿美元,此外政府还拖欠国内债务总计270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萎缩,石油收入有限,因此这些债务远在其偿还能力之上。委内瑞拉政府显然更担心出现主权违约,因此勒紧裤腰带先偿还外债,暂时回避内债。
此次骚乱的前夕,委内瑞拉黑市的汇率已达到官价的7倍之高,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6%。委内瑞拉部分企业因政府拖欠债务濒临停产,加之食品药品进口放缓,国内基本生活物资匮乏,民怨沸腾。
前段时间,委内瑞拉的邻国巴西曾出现大规模骚乱,原因也跟政府缩减支出有关。巴西近年来持续存在贸易与财政双赤字,政府实行严格的财政紧缩,2012年和2013年两年连续冻结财政支出约430亿美元。首都圣保罗市基建和政府公共服务被压缩,导致公交票价上涨,是引发2013年大规模骚乱的重要诱因。
整体来看,这些国家都是债务或资金问题在前,社会危机在后。债务问题诱发或加剧社会动荡,大致有三种路径,一是乌克兰的资金短缺遭遇政治要挟,加速政府垮台;二是泰国的财政困境侵蚀政府公信力,致使社会动荡区域持续与常态化;三是委内瑞拉的社会物资匮乏,巴西的公共支出削减,推升社会不满情绪。
无论是货币动荡还是债务危机,都表明新兴国家仍然是全球金融自由化的薄弱环节。在调整时期,长期郁积的各类矛盾受到外部冲击迅速激化,诱发社会动荡,本质是通过社会危机化解经济危机。而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一旦危机爆发便需要求助于人,容易陷入受人摆布的境地。
2014年,新兴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显著上升。
据报道,2014年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的发债规模与去年持平,计入利息之后总规模则达到8.1万亿美元,加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的金融状况收紧,借贷成本和债务风险都将有所提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报告称,存在高通胀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受此影响最大,有可能爆发危机。展望未来,一些潜在风险国家,如“脆弱五国”(土耳其、巴西、印度、南非和印尼)等值得关注。对已经陷入动荡的乌克兰而言,鉴于严峻的经济形势,预计反对派上台后也难有良策,不排除其步埃及后尘陷入持续反复的动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