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6日结束对中东的访问,启程返美。虽然没有促成巴勒斯坦-以色列签署过渡性框架协议,但克里自称此行有所进展。
未达共识
克里的中东访问为期4天。他单独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闭门会晤,并突访约旦和沙特阿拉伯。
克里先前希冀访问能促成双方达成一项过渡性框架协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确立方针,为达成永久和平协议铺路。美国为和平谈判设的时间表是在接下来9个月内签订永久协议。
但克里此行正如美国官员预测,没能如愿。
美国负责巴以和谈事务的特使马丁·因迪克仍旧留在这一地区,克里表示会很快返回中东。以色列媒体报道,克里可能最早下周返回。不过,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拒绝回应,称日期未定。
那名官员说:“我们想给谈判员时间,为一次可能富有成果的行程奠基。”
“守口如瓶”
就克里提出的消除巴以分歧的提案,美国始终不予透露,不过,仍有一些消息外泄。
国务院一名与克里一同返程的官员说:“需要做很多工作,做很多艰难决定……在某一时刻将达成一份糅合双方观点的文件,但我们不打算预测是何时。”
根据以色列《青年日报》报道,克里向内塔尼亚胡施压,要求后者同意他的提案。内容包括允许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被逐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难民回国。
不过,提议遭到内塔尼亚胡拒绝。根据《青年日报》,以色列谈判员希望将即将到期的巴以和谈延期至2015年1月,并以冻结约旦河西岸部分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作为回报。在美国斡旋下,停滞3年的巴以和谈于2013年7月重启,将于2014年4月到期。
以色列定居点活动监测组织“现在就实现和平”6日说:“克里临行前夜,在约旦河西岸建设272处新定居点住房的计划获批。”国防部一名官员说,以项目眼下正处于规划申请阶段。
根据以色列“第10频道”报道,内塔尼亚胡6日告诉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成员,他将在约旦谷地、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寸土不让”。
私人请求
自去年2月上任后,克里已经第十次访问巴以地区,寻求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克里定于本周同以色列阿拉伯人联盟高层会晤,向后者介绍他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的会谈情况。
克里此行期间,巴以领导人相互指责,谴责对方不能以严肃的伙伴关系寻求和平进程。
内塔尼亚胡5日说,巴勒斯坦人继续煽动仇恨;而巴勒斯坦人则告诉克里,他们将拒绝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家,继续坚决反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约旦边境部署部队的愿望。
克里先前说,任何协定都会“公正和平衡”,但5日承认,他的努力可能失败。
“道路更清晰,难题也更明确,每个人都更清楚,剩余的艰难选择是什么,与这些选择有关的选项是什么,”他说,“不过,我无法说出到底什么时候最后的难题得以解决或是继续无解。”(安晓萌)(新华社特稿)
(原标题:克里结束中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