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笔者驱车行驶在河南滑县万(万古镇)高(高平镇)公路上,新架设的线路已经恢复供电,倒在路上的树木已清理完毕,路两边居民生活秩序恢复井然。但是,从路边残存的断裂树干和一片片倒伏的玉米地,依稀可以看出近一周时间内三次大风席卷的威力。
初受大风“洗礼”
8月7日19时05分,一阵狂风夹杂着冰雹袭击了滑县高平镇一带,大风所到之处,大树被平地拔起或被拦腰截断,玉米大片倒伏,树枝杂物漫天飞扬,倾倒的大树压折了线杆,压断了电线,造成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对高平镇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群众受灾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河南滑县电业管理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勘察现场、制定最有力的抢险方案,准备抢险物资,连夜从全县22个供电所抽调的上百名抢修人员集结奔赴到各个受灾点开始了抢修工作。
粗大的树枝倒在地上、砸在瓦上,将电力线路缠绕在一起,清理工作十分困难,锯树、拆线、架线,盛夏的夜晚依旧炎热,高温下的作业使得抢修人员汗流浃背,滚烫的水泥电杆上,在应急照明灯的映照下,一顶顶蓝色的安全帽格外显眼。
“在线杆下面找个东西支撑一下,用绳子套住线杆上方,慢慢将线杆从主线上移走,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把主线弄断。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将这条线路的高压恢复。”8月8日5时,太阳已经初露地平线,高平乡直抢修点的人员还在不停的忙碌中。
望着一夜都没休息仍在锯树、不停架线的电力抢修人员,村民的责怪、埋怨声变成了拍手、称赞声。汗水浸透了抢修人员的衣服,闷热考验着抢修人员的意志。抓紧、再抓紧,此时抢修人员也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恢复供电!
8月8日18时55分,“有电啦!”随着村民们高兴的欢呼声,抢修人员一直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大风再次“来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大家都还在进行高平镇风灾的处理工作的时候,8月11日傍晚,大风再次“来袭”。进入八里营乡,倒伏的玉米,路边横躺的被连根拔起的大树在这个夏天又给人们心头隆上了一层阴影。
“小伙子,吃块西瓜凉快凉快吧。这西瓜是在凉水里冰过的,降温。”八里营乡的张爱凤大娘用盆子端着切好的西瓜来到了抢险现场。“谢谢大娘,我们不渴,我们必须要尽快干完,好快点恢复供电,您快回去吧。”抢险人员林建兵谢过大娘,又投入了抢险工作中。
看着抢险队员们专注的神情,再看看盆子里已经有点变热却一块也没有送出去的西瓜,张大娘一脸无奈。“这样不行,天气这么热,不递到手里他们是不会休息的。他们估计是嫌吃西瓜浪费时间,我这就回去给他们端水。”过一会,张大娘就和几个老太太一起提着水壶拿着碗过来了。一等到施工间隙,他们就将倒满水的碗递上去,热水瓶空了,他们再回去提,一趟一趟,尽快很热很辛苦,但大娘们心里却喜滋滋的。
连日来高负荷的抢险进度让村民从埋怨到理解再到感激,在无情的风灾中却尽显人们之间的温情。
三次遭遇大风
8月12日20时30分,无情的大风第三次自南向北席卷滑县东南部八里营、万古、高平、慈周寨等4乡镇,人们在感叹这个夏天的多灾多难的时候,也给连日来的供电抢险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这犹如蒸笼的盛夏,抢险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周,每日抱着将近50度的电线杆爬到顶端接线,然后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的从线杆上下来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为防止抢险人员中暑,每个抢险点的负责人都会安排好每个人员的登杆工作时间,每个抢险人员的兜里都装有清凉油、防中暑药物,在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抢险工作。
“爸爸,你都好几天没回家了,你答应我说要带我出去玩的,我暑假都快结束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电力抢险人员,慈周寨供电所所长尚朝强在施工间隙看到手机上十几个未接来电后给家里回了个电话,电话刚接通,就受到了自己10岁的儿子的一通埋怨。自滑县遭遇风灾以来,尚所长吃住都在受灾现场,连着几天连个电话都顾不上往家里打,早已经将答应带儿子出去旅游的承诺忘在了脑后。
第三次大风的到来再次拉长了本来将要结束的抢险工作进度。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抢险人员放弃了个人休息时间,吃住在各个抢险点,他们有的错过了给母亲祝寿,有的错过了一直盼望观看的球赛,有的错过了一直计划的全家出游……
烈日当头,抢险分秒必争,8月14日高压线路恢复供电,8月16日分支线路供电恢复,8月18日,低压配电台区全部供电正常。此次抢修该公司共投入抢修人员300余人次,生产车辆和大型机械20余辆,由于大风影响下的高平、慈周寨、八里营、万古四个乡镇的12条10千伏跳闸线路供电恢复。(杨宁 文锟) (记者 张攻关)
为大风袭击后倾倒断裂的大树。
为滑县电业管理公司抢险人员正在进行抢修。
(原标题:滑县电力抢险战“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