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璩静)记者27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悉,该社编审、著名翻译家、《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日前分别以“剽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将中国妇女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诉至朝阳区人民法院。
马爱农认为,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署名“马爱侬”编译的外国文学名著系列仿冒其姓名,误导消费者,构成对其的不正当竞争。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署名周黎所译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与其译本相同文字超过90%,已构成剽窃。
目前,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案件将于8月6日在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此“马爱侬”非彼“马爱农”
今年年初,一位出版界的朋友告诉马爱农,几家知名图书网站都在销售一系列署名为“马爱侬”编译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几天后,另一位朋友也来询问她如何译出那么多书,而且有些甚至并不是由英语翻译过来的。
马爱农一看才知道,这套由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推出的外国少儿作品,共计16本,收入《绿野仙踪》《小王子》《小飞侠彼得·潘》等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原著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这一系列的每本图书,在封面、内封、版权页上都署有“马爱侬编译”“作者马爱侬”的字样。
“这套书采用与我的名字读音完全一样、字形极为相似的署名,利用我在业界的成就和知名度误导读者,混淆视听,牟取暴利。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卑劣手段,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图书市场秩序,更给我的名誉带来极大损害。”马爱农说。
文学译本相似度竟高达90%
无独有偶,去年底的一天,马爱农在书店看到一本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译者署名为周黎的《绿山墙的安妮》。翻开一看,该译本的语言风格、用词习惯极为眼熟,每一章节标题都与她的译本几乎一样,甚至一些诗句也译得一字不差。
马爱农说,《绿山墙的安妮》是她1986年翻译的一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也是她的第一本译著,当年的翻译过程可以说是字斟句酌,再三揣摩。另外,这个译本还凝聚了她和祖父两人心血。“祖父马清槐(时任商务印书馆英语高级译审)特地赶到南京,对我所译文字进行修改润色。当时尚无电脑,所有译文、修改及最后的誊写都需稿纸上完成。三个月后,终于将书稿交至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马爱农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此书,10余年来再版多次。
经过对比鉴定,中国妇女出版社译本与马爱农译本相似度高达90%以上,不少大段落文字完全相同。马爱农认为,中国妇女出版社已侵害了她的署名权。
“合作出版”需加强监管 翻译环境亟待改善
目前,两家出版社还未正式对外回应此事。但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都认为两起侵权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出版社疏于职责,以所谓“合作出版”实为“卖书号”形式将图书出版“外包”给书商而造成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韬表示,部分不法书商雇用写手,对已有译本进行“微调”或对几本译本同时进行“拼接”,从而炮制出外国文学名著“新译本”,加之著作权人维权难、侵权者违法成本低等原因,这种抄袭行为近年来呈蔓延之势,在翻译出版界非常普遍。之前,就曾出现过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瑞芬”翻译包括《百年孤独》等16本世界文学名著的事件。最终查来查去,竟并没有“宋瑞芬”这个人。
多位受访的出版界人士表示,目前还有很多出版社根本没有外文编辑,有的是引进香港、台湾译本,有的为抢占市场对外来译稿只做技术性处理后就赶印出版。这样做,无异完全放弃了出版者应承担的质量把关职责。
另一方面,我国翻译市场环境也亟待改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6115种。每年要翻译万余种外文书,译量大、译者少矛盾的长期存在导致了粗翻滥译、发包翻译、多人拼译、以编代译甚至是抄袭等现象的出现,而低劣译本因成本低,印制快,抢占市场先赚了钱,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专家呼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译著学术质量和审读标准以及翻译图书出版资质管理办法,利用行政手段对违法违规出版社进行惩处,责令其召回、停售伪劣图书,消除不良影响,遏制乱象蔓延。
(原标题:《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起诉两家出版社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