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研发中心主要在台北,南京也有部分研发人员,但每年却有数千万开发费、顾问费用列入子公司深圳鼎捷的开支之中,而深圳并未有任何研发项目,那高额的开发费和顾问费用又流向何处?”日前,鼎捷软件内部工作人员曝料。
鼎捷软件主营ERP(企业资源管理)软件领域,其前身是台湾鼎新电脑,成为在台湾退市后转而申请在大陆上市的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但进入大陆市场后,鼎捷软件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战略方面从未将中国大陆作为其发展的方向。
业内人士曾质疑,“作为谋求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鼎捷软件的核心研发团队却仍留在台湾当地,这是否有损其独立性及上市合理性?”
事实上,这可能与鼎捷软件当初与神州数码合作时的技术保留有关。鼎捷软件前身台湾鼎新与神州数码合作,于2001年成立DCMS公司,拓展业务亦借助神州数码的招牌。成立之后,风波便从未平息。双方“各怀心思”,台湾鼎新对核心技术严防死守,神州数码也不断传出与其他ERP厂商合作与收购的“小道消息”,公司动荡频频,核心员工离职不断。
但历史遗留问题却为如今的鼎捷软件带来了灾难,使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同行业龙头:用友软件与金蝶软件。计世资讯最新数据显示,用友ERP占据市场份额30%左右,金蝶为15%左右,而鼎捷市场占有率仅为7%左右。
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扈国平指出,“鼎捷单从制造来说是不错的,但如果是从财务、供应、客户、人力、OA集成来看,用友大于金蝶,金蝶大于鼎捷。一方面鼎捷产品的价格略高,另一方面,由于台湾鼎新在核心架构方面做了保留,给产品的二次开发带来困难,产品跟以前相比,没什么大的进步”。
鼎捷软件是否因急于上市而不惜财务造假,虚增研发费用呢?
经多方证实,其子公司深圳鼎捷研发团队确实“莫须有”,但从上述工作人员提供的几份财务单据里可以看到,其中仅一份列入深圳鼎捷收支的所谓开发费和顾问费单据数额即达一千万,但遗憾的是,该工作人员拒绝影印及拍照。
此外,鼎捷软件研发人员比例畸低,市场规模几乎全靠销售支撑,有靠销售短期内突击增加利润,做大业绩的嫌疑。
鼎捷软件及子公司2009-2011年平均在册员工分别为2210人、2405人、3119人,其中研发人员分别为359人、464人、610人,占比分别只有16.23%、19.28%、19.55%。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鼎捷软件销售队伍庞大,三年分别为1498人、1577人、2046人,占比均超过65%。
关于鼎捷软件的相关问题,我们将继续予以关注。(来源: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