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大会主题论坛二

0
分享至

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大会主题论坛:

全球资源共享  投资双向互动

时间:2012年8月23日上午

地点:香港会展中心大会堂

主持人(赵情晴):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凤凰卫视的陈情晴。

主持人(陈亨利):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海外投资年会,我是陈亨利。

主持人(赵情晴):由香港中国商会主办的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昨天开幕,经过昨天的讨论,大家对中国海外投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对我们加速全球化进程也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就是“全球资源共享  投资双向互动”。

今天的论坛邀请了多个国家的政要和专家学者和我们交流,我们首先有请的是“选择美国”办公室执行总裁史蒂芬·奥尔森。

史蒂芬·奥尔森: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谢谢香港中国商会邀请我来到香港,我很高兴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而且它也是进入世界的一个门户。

我从华盛顿来到这儿,要给大家表达的一个信息就是,美国是“开门营业”的,我们欢迎您的投资。美国有一个很长远的对外国投资开放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在不同的政府跟不同的总统的年代都一直维持下来,而且有一些非常成功的跨国公司在美国可以证明,这些公司也包括一些香港的公司。奥巴马总统也是一直强调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去年就成立了“选择美国”这个项目,他也再一次表达了我们的承诺,要为外国在美国投资带来便利,因为这对美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很骄傲的,有很多的公司的子公司在美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招聘了530万的员工,他们也觉得在美国做生意是很容易的。我们有一个非常进步的机制,而且竞争力也是很强的,最终一些公司的成败也是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执行能力。我们欢迎外国的公司在我们的国家投资,而且他们不会受到歧视。我们对外国的公司跟本土的公司都是平等对待的,在美国的法律之下是一视同仁的,美国没有任何的要批示外国公司的程序,而且也没有最低投资额和其他的要求,这些要求可能在别的国家是存在的。很多公司来到美国是为了要更接近他们的客户,在这一方面,美国就代表了最大的、最成熟的消费者市场,我们有3.1亿人,美国公司可以通过美国的自由贸易的安排接触到另外的4亿多的消费者,世界上超过1/3的调研活动都是在美国进行的,美国的版权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也使得这些技术投资者更容易从技术产出里面取得盈利,而且我们也有一个很好的做生意的水平,我们对创新的回报是非常高的,美国在2010、2010年在这方面都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而且也是最创新的国家,很多不同的公司已经在美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他国家的一些公司都是雇佣美国的工人,在美国进行营运,为美国的经济活力做出了贡献。举个例子,海尔在1999年在美国开始营运,而且也做得非常的成功,尤其是在众多的在美国投资的公司里面做得非常好,他们也受到了当地的欢迎。他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颁奖,鼓励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而且我们也鼓励其他的公司能达到同样的成功。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选择美国”这个项目。这是从去年夏天开始奥巴马总统做的一个项目,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投资更加便利。我们非常欢迎大家参与到美国的经济活动中,而且也可以取得非常丰硕的文化和产业的成果,我们可以为你们在整个流程中提供帮助,“选择美国”项目可以和州政府进行协调,在联邦政府里可以用得到,我们都可以调配。我们很希望能够作为您的伙伴,帮助您成功,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网站。而且我也鼓励大家参加今天下午的“选择美国”的分论坛,我们不仅仅讨论为什么要投资到美国,而且也会讲到怎么样去做,我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信息很丰富的环节。

主持人(陈亨利):下面有请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哈沙·辛格先生。

哈沙·辛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今天可以来到这里,可以跟大家来谈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全球资源共享  投资双向互动”。这个主题跟中国要“走出去”的策略是非常相符的。这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所推出的一个做法,在2001年中国就加入了世贸,成为了主要的世界的参与者,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强的基础,可以进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开放也使中国的GDP增加了很多,而且有更多的直接海外投资,他们现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国以及进口国。下一个重大的转变就会是中国的海外投资。虽然现在是有更多的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可是他们现在也有更多的公司会“走出去”。现在已经比2000年增加了很多的海外投资者,中国现在已经有非常高的海外投资额,他们有非常高的储备,也有非常好的国际关系,所以它的经济将会发展得非常迅速。有4个层面,我们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要知道这个趋势的话。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中国的直接海外投资在不断地增加中,这可以在双边投入方面增加更多的收入,他不光是传统的投资,不光是在生产方面,而是在其他很多的方面。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可以改变全球的结构以及措施。我们来看这些不同层面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世贸在这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全球资源共享,以及双向投资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现在跟海外有非常多的协议的签署,现在在国际上已经面临着一些非常深刻的转变,在这个环境下,因为中国是一个全球的主要的市场,所以中国的制定政策的人,他们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我们来看这整个框架的时候,在风险管理等等方面都应该做得更好,有很多的官员昨天也谈到这一点。在2006年到2010年,中国的海外投资每年大概增加24%,这个增长显示出这个海外的投资在未来会变得非常的重要。假如我们在未来只有这1/3的增长率,它未来的发展也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大部分的中国的投资都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庞大的投资对于当地的政府,以及中国的政策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增加中国的投资方面,它也会有很多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假如要达到双赢的话,就是说双方都要得到好处,或者是投资与被投资方都要得到好处,我们不光是只看这个商业的回报,我们应该更有愿景。中国已经在看这些元素了,比方说最近一些国营企业的投资方向,他们也是非常注重风险管理的。而且在多国的贸易协议方面,也是希望可以参与当地的社会,以及分享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方说在最近的一个国际经济论坛的报告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些企业,他们在这方面应对这些挑战也是非常的好,他们的这些做法,是可以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得更好。可是有些可能只是临时做出来的,他们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基础,然后才可以做得更好。这些原则我们是可以从资本转移方面看出来,就是说可以提升大家互动的一些活动。我们知道,资本转移在这种国际的互动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关键就是我们要更为注重企业社会责任,让他们在商业投资之余,也可以想到在经济合作方面的活动。胡锦涛主席在这方面也提出要注意5个方面的问题,他说我们在世贸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增长的趋势,就是说我们可以更为包含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就是我们在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做得到的。它要有一个框架,可以让我们更为良好的利用重要的资源。对于商业公司来说,他们的声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这种双边的投资方面,不光是在自己投资的层面做得更好,而且他们可以建立更好的品牌,而且也可以减少风险,在长远投资方面也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合作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更好的例子,比方说管制做得更好,让我们在双边的投资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总而言之,中国的经济系统将会越来越复杂,而在技术方面也会进行提升,中国在这些方面都会进行改进。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会有更多的海外投资,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自然资源,他们要发展新的市场,也需要新的技术,要建立品牌,需要跟国际的名牌合作,使供应链更加顺畅。所以在全球的资源共享方面,在未来20年,我们会看到中产阶级增加到30亿人,这在中国表现得将会非常明显,在需求方面,尤其是自然资源方面的需求将会更为增加,所以这种双边的关系将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方面。我刚才也提到,我们需要更佳的国际合作。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需要更多的雇佣关系,在刚才奥尔森先生的演讲里面也已经提到了,而且我们也有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有一个国际的可以接受的做法,也是符合世贸的这个框架的。我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全球的供应链以及市场里可以有进入的位置,所以世贸的这个系统是可以让大家更好地分享自然资源,而供应链对于全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供应链需要是非常稳定以及可以预见的关系,让我们共同携手来合作,让我们在直接海外投资的服务方面做得更好,尤其是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里面提到了这一点。而这个供应的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去面对这个供应链所有有关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不应该是临时或者是随意做出的,在供应链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这个贸易政策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稳定性以及可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贸易以及投资方面建立一个很强的关系,这好像一个钱币的两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贸易和投资是不可以分开的。在世贸组织下,这个系统可以增加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增加,贸易以及有关的事项,我们都可以一起去面对,让我们在世贸的框架下,让全球每一个国家都增加它的贸易以及它的供应。而且一些国际投资的协议,也是让我们可以增加这个供应链的稳定性,让我们可以分享这个资源,我们一定要想到全球化的过程,我们一起携手去迈向全球化。我们会一起进步,谢谢!

主持人(陈亨利):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最古老的、历史最悠久的发展中美关系的机构,下面就有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史帝芬·欧伦斯先生发言。

史帝芬·欧伦斯: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是不是应该用中文讲话,我看有外国人,有中国人,我想我还是用英文讲话。

我来中国已经33年了,在1979年,我离开了美国的政府,来到北京做律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代表第一批的投资者,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开心的,当时可以把所有的对外投资的法规都记在脑海里,因为当时只有三个很简单的法律。几十年之后,我对我的合作伙伴要学习海外投资的需求,还是感到很惊讶的。我在当时建立的关系,已经变成了我现在核心信念的基础,而这个就是中国跟美国的利益是互相共存的,而不是敌对的。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个合作的态度。33年之后的今天,中国“走出去”的项目已经把很多中国的投资者,把他们放到我当年作为一个年轻律师的同样的境况,他们会进入美国,跟美国建立一些对他们日后有长远影响的关系。这些数以千计的投资者到美国去,他们就变成了中国的大使,他们会代表中国的文化、代表中国的传统,同时也代表他们的公司,就好像是我们美国人30年前一样,我们也是作为美国的“大使”来到中国,我们一定要尽我们的所能去搞好这些投资,而且要搞清楚他们为两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我们必须把中间的模糊地带搞清楚。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刚才奥尔森先生所讲的,美国不欢迎中国投资的这么一种说法是不存在的。今天的《金融时报》的头版都讲到,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很多人都假设美国是抗拒的,抗拒中国的购买者。这个假设是非常错的,就像CNOOC或者是华为要购买美国的企业一样,这些有关中国的投资者在美国的投资都是非常顺利的,而且不牵涉到中央政府的。在美国要批准这些投资的机构,他们对限制之内的才有管辖权,关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问题他们才可以管。其实来自中国的投资,是可以为美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企业一定要直接跟美国的人民沟通,这也可以协助中国的品牌发展世界的知名度,建立和美国的关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行为必须是双向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对外的开放。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中国控制得越来越紧的投资环境感到怀疑,这对中国的消费者和商界是有不好的影响的。如果讲这些限制,我可以讲一个上午,但是今天我在这里就讲一个,比如说中国中央政府限制化学品和电子产品、金融产品、食品、传媒、零售、资源等等行业的外国投资,而在美国是不会有这些限制的,而且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限制。但是因为中国这样做,那些反对公开投资的人,就举中国的这个例子,而且提出美国也必须做出双向的投资的限制。最近CNOOC准备收购美国的公司,这些交易如果能够进行,它对中国和美国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我认为他们应该是成功的。CNOOC要买美国的石油公司,这对我们的公司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也可以扩大他们在墨西哥湾的经营,可以雇佣更多的美国人,可以使美国更少地依赖进口能源。这家公司本来就要破产了,如果收购成功,可以保留数以千计的员工的饭碗。我同样有一个疑问,这些交易能不能在中国发生呢?美国的公司能不能同样购买中国的石油公司呢?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再比如说中国航天要收购美国的一个公司,这肯定也是不行的,这就是中美贸易关系的根本问题,就是不能双向的。我们应该把双方的大门都打开,让资金双向流动。而且仅仅是限制那些对国家安全有影响的项目。

40年前,我所在的机构就举办了中美的乒乓球运动交流,这个乒乓外交为中美有建设性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个乒乓球员在今天看来,就是美国投资中国,中国投资美国,我们携手确保双方都是门户大开的,可以让他可以在太平洋两岸能够在未来的40年有很好的互利的关系。

主持人(赵情晴):不知道要用中文还是要用英文来感谢您,谢谢。其实在我们凤凰卫视的节目中经常提到全球一盘棋,中美大博弈。

接下来我们有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上午部前副部长、香港中国商会高级顾问张志刚先生发言。

张志刚: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调结构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对世界经济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判断。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会有所变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二是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三是国际货币多元化会有所推进,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四是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会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领域,也是中外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新亮点,发展的势头举世瞩目,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对外投资,正在成为全球投资市场的新兴力量。截止2010年底,内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22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达到18000家,分布在178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业务累计合同84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2010年12月末,在外劳务人员81.2万人,随着“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我们对外投资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投资规模迅速扩大,10年前的入世之初,中国一年的对外投资规模不过几十亿美元,到了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了350亿美元。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由国有控股企业拓展到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三是投资方式多样,海外并购快速发展,合作建设境外的外贸合作区开始兴起。四是投资合作领域拓宽。对外的投资已经进入加工制造、农业开发、金融商贸、基建交通等广泛的领域。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快速发展,既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纳税达到103.6亿美元,解决了当地784000人就业。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市场一样,为世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势头很好,潜力很大。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外投资合作也面临着一些制约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总的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困难更有希望,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过困难。中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投资合作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趁势而为,全面深入地推进互利共赢的中外投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应对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更好实施“走出去”,我就有关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第一,在管理的方式上,政府要搞好宏观指导和服务,抓好“走出去”的统筹规划,完善投资布局,加强信息咨询,开展人才培训,发展中介机构,提高便利化水平,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与风险防范体系,维护海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服务。

第二,在投资领域上,要加强国内外的产业衔接。对于我们技术比较成熟,国际市场有需求的行业,如轻工、纺织、家电、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建材、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深化国际能源互利合作,帮助东道国增强发展能力,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第三,在投资的方式上,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探讨融资租赁等新形势,探索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等新模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如港澳台的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投资,推进区域性开发投资。

第四,在经营主体上,应当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类所有制、各种层次的企业有序地“走出去”。

第五,在经营思路上,企业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开展经营。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民情,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普通民众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企业应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双方的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六,企业要注意风险防范。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境外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我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等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跨国经营的水平和风险防范的能力。“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加强风险管理,在经营理念上要追求科学决策,稳健经营,避免盲目和冲动。在实际操作上要克服侥幸心理,切实做好有效规避、控制、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准备。建立防控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预案,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的能力建设。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货物进口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将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和持续繁荣提供重要的动力,预计未来的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到2015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希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的机遇,将为世界经济尽快摆脱危机的影响,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张志刚主任。

主持人(赵情晴):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香港中国商会高级顾问赵进军先生。

赵进军:陈经纬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认为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开展公共外交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今天,无论是推动“全球资源共享,投资双向互动”,还是鼓励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公共外交,都是新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而要搞好海外投资和公共外交,首先有必要了解和把握国际形势及其变化,这应当是重要前提。总的看,国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海外投资,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

第一,美欧日等西方发达经济体正遭受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打击,短期内难以走出危机和困境。不仅如此,危机还呈现出进一步扩大化和长期化的趋势。人们看到,欧盟一体化正遭受从未有过的打击,欧元贬值,股市下跌,老百姓怨声载道,某些成员国(如希腊等)甚至面临破产风险,可以说欧盟当前的危机既是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更是深刻的政治与社会危机。而在欧盟深陷困境,难以自拔的同时,美国和日本也都面临增长乏力、国库亏空、失业率居高不下、局内动荡的严重困扰。当前,欧美日三方同时陷入某种危机,综合国力同时下降,同时希望借助外力走出危机,这是二战以来少有的。显然,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很好的机遇。

第二,新兴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加速发展和群体性崛起之势,主要表现在新兴发展中国家已连续多年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超越意大利和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量已占全球经济增量的3/4,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总量的52%,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这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无疑,这也有利于中国对海外的投资和实现全球资源共享。

第三,世界格局加速调整,中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增大。美国高调宣布其战略重心向亚太东移,一些国家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处心积虑地给我设置障碍和难题,在涉我主权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我周边各类军演连绵不断,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崩溃论等各种论调甚嚣尘上。看起来,我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明确增多,对我不利,但也可以说,这正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才使中国处于这种树大招风的一个阶段。而这恰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令世界惊叹,也让某些人很不舒服。这令人想起200多年前刚独立的美国,社会充满活力,经济快速发展,但当时在欧洲人特别是在英国人眼中,美国依然是所谓政治上无政府、经济上无秩序、国民中无素质的失败国家,只是在美国人经历了近百年的努力后,包括有效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才改变了欧洲人对美国的傲慢与偏见。今天,13亿中国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西方某些人的恐惧、攻击和企图遏制,这同样是一种可悲的傲慢与偏见。然而,却阻挡不住历史车轮的前进,当然也阻挡不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对中国企业而言,对付压力与挑战的最好回答是,继续加倍努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心中有数,看到国际形势中对我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还将长期存在。正如胡锦涛主席不久前所说,我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国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打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两个“前所未有”,是一个重要判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投资双向互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应当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有利于加快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一种必然趋势,十年前,中国对外投资不到10亿美元,而到2011年底,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在1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投资企业18000余家,累计非金融类投资3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300倍。这些“走出去”的企业,给当地带去资金、技术和管理,解决了当地的部分就业、发展和税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推动力。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聘用当地员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应注重开展公共外交?是因为,在当前形势下,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充分展示中国的文明、民主、开放、进步、和谐的国家形象十分重要。胡锦涛主席说,开展公共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新的拓展方向,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政府主导下,调动和鼓励公众在各自的领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这应当是时代的要求。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正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近,全国政协外委会在沿海省份调研时了解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实践公共外交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许多民营企业把公共外交纳入到“走出去”的战略之中,这样做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增进与所在国的相互了解,消除误解,二是可赢得当地民众的尊重和信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三是可更好融入当地社会,规避投资风险。

当然,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我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个别企业还存在急功近利、违规经营的现象,对海外环境还缺乏了解,不善于和当地媒体、工会、社会打交道,熟悉外语的人才也还不够,开展公共外交仍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切都需要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源共享,投资双向互动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当前,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正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本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在赵启正主任的积极倡导和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普及和推广公共外交的理念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深信,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与开展公共外交紧密结合,一定会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做出贡献。

最后,我衷心预祝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持人(赵情晴):谢谢赵先生为我们所剖析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主持人(陈亨利):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香港中国商会高级顾问孙振宇先生。

主持人(赵情晴):有请孙先生。

孙振宇:首先感谢陈经纬先生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使得中外企业界的领袖和我们政府的代表、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同来协商怎么样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在我发言之前,我想评论一下刚才两位美国朋友的发言。听了“选择美国”办公室的领导奥尔森先生的发言之后,我感觉是给我们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鼓励我们的企业到美国投资,介绍了美国很好的投资环境,听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欧伦斯先生的发言,我好像觉得被泼了一盆冷水,就是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些曲解。国务院的文件,总体来说它的出发点是朝着更多的鼓励外资到中国来投资而设定的,增加了很多鼓励的内容。而欧伦斯先生说,所有的这些领域都好像是限制。当然欧伦斯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从改革开放以来,就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咨询,对中国情况非常了解。但是我觉得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讲清楚,我们的投资环境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比10年前、20年前要开放得多,否则我们就没法解释,为什么我们每年还有1000多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到中国来,为什么这么多的国际组织仍然把中国看成是最佳的投资的首选地。总体来说,我觉得所有的非政府或者政府的官员,还是应该更多地来释放正能量,使得我们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使我们的企业经营更加宽松。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的投资环境确实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它的所谓“保护国家安全”的定义可以是很宽泛的,去问问我们的中海油、华为公司,就可以知道,有许多所谓的国家安全,其实并不涉及安全问题,这样的话,它的限制可能就比较大。这个问题,我想我和欧伦斯先生还可以在下面继续沟通。

我今天主要讲一讲在能源和矿产领域,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比较敏感的。由于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能源崛起等因素,促使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世纪大部分的时间里,天然资源,包括能源、粮食、水等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跌,支持了当时的经济发展。20世纪人口的增加了4倍多,但是全球的经济产量提高了近20倍,原材料的价格指数下跌了将近一半。从全球的能源需求来看,现在能源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能源需求不断萎缩,而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成为了能源需求新的增长点,2012年,英国石油在华发布了《203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这个报告指出,96%的能源消费增长来自于非OECD国家,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和第三大的经济体,在能源和消费方面,将占到全球总量的35%。目前,全球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大约18亿,20年以后会增加到30亿,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汽车数量将倍增,达到17亿辆,未来20年,印度人所摄取的热量将增加20%,中国人消费的肉类将提高40%,中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相当于芝加哥所有的住宅和商用面积的2.5倍。印度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要相当于一个芝加哥。

中国能矿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矿产资源总体来说比较丰富,但是人均比较少,禀赋差,大宗的支柱性的矿产不足,虽然我们拥有煤、钨、锡、稀土等优势的矿产资源,但是在石油、天然气、铁、铜、钾等等方面,一直是依赖进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和资源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矿产资源方面面临着供需的矛盾,需要加以缓解。中国的矿业界和能源企业先后都到国外进行考察,探讨在国外开发资源的可能性,并且先后在几十个国家进行了矿产的勘探开发。2011年,我们在精梳和矿产方面投资达到154亿美元,占世界第二高位,但是不是所有人对这个事情都是感到欢欣鼓舞的,我们听到一些国家散布所谓“新殖民主义”,所谓中国掠夺非洲资源等等,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在非洲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援建了2000多公里的铁路,3000多公里的公路,100多所学校,60多所医院,实际上我们在非洲拿到的石油,只占非洲出口的13%,而美国拿到了30%,欧盟拿到了37%,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对中国的指责是不公平的。当然,我们自己必须自省,就是我们的企业如果把国内的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拿到国外去的话,确实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在整体的外部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非石油的矿产资源“走出去”的企业不太成功,除了少数企业以外,中国的矿产资源“走出去”的企业还是投资能力比较弱,在国外经营的能力比较弱,抗风险的能力就更弱,对国际的惯例和通行的规则也不够通晓。所以我对这些企业提一些建议:第一,“走出去”的企业要对国外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并且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的策略,充分发挥我们的进取精神,积极投身到国际竞争的大潮当中去。第二,企业在国外遇到的任何困难或者挑战,在国外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希望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向我们的驻外机构、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及时的反馈,这样我们在多边和双边,可以通过这种交涉,为我们的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第三,在国外开展合作,尤其是能源方面开展合作,一定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环境,不能只顾开采,而不保护当地的环境,像墨西哥湾和渤海漏油的事件,以及印度一些化工厂漏气遭到的影响,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在国外开展合作的时候,要特别处理好劳工的关系,尊重当地有关劳工的要求。比如说我们在秘鲁开的铁矿,秘鲁工会集体谈判的力量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和当地的工会的关系,使得我们在国外的企业能够平稳的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建议,我想今天和昨天的讨论当中,很多嘉宾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就强调一点,不管我们的企业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诚信的意识、责任的意识,要树立合作共赢的目标,致力于为当地的人民造福,为当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生产的多元化,促进他们的出口,帮助人民脱贫,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损害当地人民的长远利益。这样才能使我们“走出去”的企业在国外能够建立起越来越牢固的基础,我们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宽。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孙振宇会长。

主持人(赵情晴):接下来有请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冰竹先生。

闫冰竹:尊敬的经纬主席、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非常高兴来到璀璨的东方之珠,参加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今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香港回归15年的辉煌成就赢得了全球的赞誉,未来的长期繁荣稳定也受到举世瞩目,特别是香港作为引进外资的最大来源地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市场,选择在此深入探讨全球资源共享,投资双向互动这一论坛主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围绕论坛主题,从宏观和微观,行业和企业,认识和实践等几个层面,谈如下观点。

一、人类社会已经迈入全球资源共享的崭新时代。经济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全球资源,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加速崛起,必须以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资源共享。当前,从波音飞机的制造和苹果手机的生产,都离不开全球化配置资源,这是一个更加平坦化的世界。世界是平的,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客户和更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更残酷的竞争,更复杂的风险和更多样的挑战。世界是平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土地、原料、能源、环境、资金等旧资源,而且要努力共享信息、知识、技术、标准、人才、管理等新资源。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公正和创造性的智慧,迎接全球资源共享的崭新时代。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供应链,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不仅包括全球产品的制造加工,也包括人力资源的全球引进,矿产资源的全球开发,市场资源的全球开拓等等。截至2011年末,已经有1.3万家中国境外投资者,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万余家境外投资机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占到了73家。

尽管中国面临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服务”转型等诸多挑战,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投资双向互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逐年提升,发展迅猛。2010年和2011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突破了600亿美元,而2011年引入外资额为1200多亿美元,可以预期,目前海外投资和吸引外资1:2的比重将在2015年前后升至为1:1,一个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投资双向互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中国产业海外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二、中国银行业面临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和压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金融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银行业资产总量高达125万亿人民币,但银行业境外投资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比重还很低,中国银行业面临加快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客户“走出去”,推动银行国际化,银行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服务客户的需求。今年1—7月份,中国非金融类直接对外投资再创新高,同比增长了53%,达422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累计投资已达3643亿美元。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本土金融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提升金融的服务能力。

自身发展壮大,要求银行国际化。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十大商业银行中,中国独占4席。但银行业仍面临产品与服务单一,国际金融人才缺乏,电子经营手段落后等问题。只有加快国际化,直面竞争,在竞争中学习,才能在竞争中成长。

金融风险倒逼银行国际化。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国际化是金融风险的国际化,通过推动国际化发展,商业银行可以突破国内市场限制,实现区域互补,业务互补,更好地分散区域市场波动所引发的金融风险,确保稳定收益,维护品牌声誉,提升品牌形象。

金融危机蕴涵国际化的新机遇,受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价值大幅缩水,这使得商业银行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的成本有所降低,走向国际化将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受困于恶劣的经济金融环境,许多国家监管和决策部门也适当放松了准入限制,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走出去”的顺利进行。银行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体现一国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全球资源共享的新时代,要求中国银行业积极顺应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坚持把握境外业务与境内业务协调联动,综合经营与国际探索齐头并进,统一管理与差异化经营统筹兼顾,业务拓展与管理提升相辅相成等原则,开启国际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三、北京银行服务香港,走向国际的实践探索。

作为一家中外资本融合的现代化上市银行,北京银行抢抓祖国改革开放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历史机遇,不断推进品牌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银行界第十二届京港洽谈之机,成功设立了香港代表处,以此为起点,北京银行不断取得了国际化发展的创新飞跃,创造了国际化的经营业绩。通过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北京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目前,北京银行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1万亿,年度盈利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人均净利润超过了100万元,资本充足率13.8,不良贷款比例0.53,成为中国人均创利能力最强,经营管理业绩最优的上市银行。

探索了国际化的合作模式,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北京银行以完全国际化的理念,成功引入国际知名的荷兰艾立(谐音)集团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作为境外投资者,开启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崭新篇章,7年来,双方坚持信任与尊重为前提,开放包容为基础,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创新、信息科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了资本、文化、理念、机制、技术的全面融合,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以双方战略合作为依托,北京银行被誉为中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模范银行,成为中国创新能力较强,成长潜力较大的国际化中型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ING也从合作中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得到了提升。双方富有成效的战略合作,被荷兰首相誉为中荷乃至中欧金融合作的成功典范,并受到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搭建了国际化的业务网络,以设立香港代表处为起点,北京银行于2010年走进欧洲,设立荷兰阿姆斯特丹代表处,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欧洲的中小银行,同时发起设立中国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将国际新型消费金融理念引入中国,合资设立中荷保险公司,成为国务院批准中小银行设立保险机构的首批试点单位。积极探索综合化、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北京银行已经在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代表处、荷兰代表处等机构,与全球13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伴随北京银行走出北京,走进香港,走向国际,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持续提升,在2012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中,北京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32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北京银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位居中国银行业第九位。同时,北京银行连续4年在亚洲140余家零售银行中脱颖而出,被亚洲银行家评为中国最佳城市零售银行。优异的业绩,卓越的表现,打造了北京银行国际化的优质品牌。

北京银行的上述国际化探索,市场化的运作,只是中国众多中小银行尝试“走出去”战略的一份见证,一个缩影,借此机会,我也呼吁在中国海外投资的战略布局中,在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推进投资双向互动的伟大进程中,希望社会各界能从舆论引导、政策的倾斜,税收优惠等各方面更多地关注,更好地发挥众多中小银行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激发海外投资的活力,提升资源配置的效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繁荣香港,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紫荆花开、香飘九洲,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拥有最聚集的金融资源、最活跃的资本市场、最便捷的基础设施,最优越的投资环境,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最重要的平台。作为中国的中小银行,我们愿意为服务香港繁荣稳定,促进投资双向驱动,实现全球资源共享,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最后,祝愿本届年会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闫冰竹会长。

主持人(赵情晴):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先生。

陈峰:今天高朋满座,我们那么多资深的国家部委的领导,还有国际的一些友人、专家、朋友,做了那么多精彩的演讲,使我们干企业的只有学习的份,实在讲不出什么更多的高深的道路和政策。作为一个企业的参加者,我想讲几点感受。这个会开得很成功,就会的本身,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水平,我跟经纬集团的经纬主席是老会友,每年开政协会的时候,我们俩坐在一起,虽然他的普通话讲得不是很标准,但是很有感染力,我们在开会的时候经常“开小会”。所以这次受他之邀,专门给他捧场,当然也是学习。我觉得这个会议由一个企业这么大手笔的办成一个国际化的投资年会,尽管我们中国人多了一点,但是我觉得初具国际化的水准,有气魄,也有影响力。今天的时代是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时代,大家知道,金融危机连绵到现在,全球人民都看不清楚这是怎么了,看似一个偶然的金融事件,推波助澜引发了全球的长期经济低迷。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使人们发现这个繁荣背后被那么大的高额债务所支撑着,全球的经济低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去年达沃斯年会上,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大声疾呼,资本主义太贪婪,它的贪婪使全球为之付出代价,市场经济太自由,谁也没办法控制它。这带来了一个对今天时代的看法,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时代的结束,200多年来,自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国家思想解放,推崇科学,提倡科技文明,带来了第一次人类的转型,欧洲国家用他们科技的发展,船尖炮利,又用殖民主义实现了他们的原始积累。今天西方国家的繁荣背后,都有一本血泪账,而中国的千年文明完全不同,这两三百年来,全球的经济规则、政治规则都按这个体系运行下来,全球围绕着这个体制在走。而这种用消费刺激增长的发展观,使人类严重地透支地球资源,不断地把危机一波一波地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是,高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总有一天维持不下去,今天来临了,在我看来,全球是千年大变局,根本不是人们想象那么简单。因此,全球的这种危机,带来了世界上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大的调整和变化,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世界。如果你很富,你的邻居全是穷人,这样能持续吗?比如说环境的问题,人类是遇到了环境的挑战,但是这个环境的污染是谁造成的?是发达国家先污染的,你发展了以后,你的天蓝了,你把污染推到发展中国家了,你现在说要治污染。换句话说,你穿皮鞋了,我光脚,这能行吗?我们也要发展,我们要过好日子。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谁负责被污染的代价?新兴国家的崛起,是今天推动这个世界变化的重要力量,这是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必须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这是今天世界经济格局的主渠道。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从跟着人家学,拜人家当老师,不小心美国这个老师出乱子了,发现这个不能学,学也学不了。因此,中国在全球的变化中,中国的企业在学会跟国际打交道,学会自己的国际水平。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三十年太了不得了,30年前来一个外资,来一个港澳同胞,我们非常高兴,把全家最好的东西给人家吃,让人家玩,让人家投资,那时候投资一个塑料厂、投资一个鞋厂,我们都很高兴了。今天再看全球的情况,如果没有中国的游客,那个国家就有问题。中国人旅游现在还不是真正的旅游,我看就是照相游和购物游,我们还处于那个阶段。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成长,在发展。因此,今天中国的企业走到国际,是必然趋势,是三十年河东到三十年河西的转变。在这种大变局中,中国的企业只有把视野放到全球,把自己的发展放到全球,把自己发展的视野和合作方到全球的角度,这才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不实现资源的全球共享,中国的企业很难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国企业要有所准备。尽管我们还在不断的准备中,但是靠中国人的智慧、勤奋,我想这种准备的完成为时不远。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这个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到明年刚好20年,我们前年成功的收购了澳大利亚一个著名的飞机租赁公司,去年年底我们又成功兼并了GE旗下的一家公司,花了十几亿美元,成为去年全球最大的兼并案第一。实践证明,中国的企业完全可以有力量、有能力运用国际的准则,实现这种兼并,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香港是中国的特区,香港是中西文化荟粹的地方,难得的一块宝地,这个宝地是在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背靠中华民族这个背景,背靠祖国大陆,成功地嫁接了西方的现代社会的管理规则,是个难得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平台。香港在中国未来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香港有非常好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和东西交通的平台,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借助中国海外投资年会这个平台,在香港这个中西合璧的舞台,“走出去”的步伐走得更好、更快。根据预测203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上接近发达国家,中国的发展理念是王道的理念。什么是王道?自己发展,用自己的利益,带动别的国家。跟西方国家200多年发展理念是不同的,那是霸道的理念,我认为王道的理念就是大家共存于世界,这个新的时代要有商业的文明,我们应该用这个商业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祝大会取得成功。

主持人(陈亨利):接下来有请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先生。

赖小民:尊敬的陈经纬主席、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2012年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再次来到香港参加这个论坛并做发言,非常感谢大会组委会。刚才听了我的老朋友、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的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陈峰先生的发言,感同身受,刚才陈峰先生道出了我们企业家、企业界的很多感受和心声,特别是对中国30年的发展,全球200年的发展,乃至中国千年的历史,他用几句话点得很清楚。我还是很敬佩陈峰先生的,他应该说是见证了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个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优秀代表。20年前,他作为官员下海,靠1000万,一架飞机,发展到今天200多架飞机,在我国航空市场仅次于国航、南航、东航,排在第四位,应该说成绩巨大。

在此,我首先代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本次年度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我想借这个会谈三个观点:第一,当前形势下,企业“走出去”是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二,加强银企合作,实现共赢,努力地构建一个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风险第一的“走出去”的金融框架。第三,加大金融创新,支持企业实现“走出去”。

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欧洲债务危机问题持续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形势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优化对外开放的结构和布局,鼓励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大幅增长,海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境外投资,我国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密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的障碍,其中,融资难、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我想借这个机会谈几个观点。

一、当前形势下,企业“走出去”是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复杂性,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目前,发达国家整体上复苏乏力,美国经济增长低位运行,就业困难,政治、经济、金融、就业、社会矛盾重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逐步加大对国外投资的限制,同时,金融危机以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摆脱了危机的冲击,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要求仍然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和规模快速提升,对海外投资领域不断的拓展,目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已经涉足矿产业、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业、制造业,海外投资的企业经营水平也在不断地优化,对外投资的主体也开始多元化,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增长强劲。截止2011年底,我国境外投资者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超过了1.5万亿美元,至今为止,我国企业“走出去”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对外发达经济体的总量相比,与我国快速平稳发展内需相比,我国境外投资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走出去”的规模仍然偏小,开放经济发展的层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因此,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力度势在必行。

1、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当一个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将从大规模引进外资转向对外投资的转变。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国际影响、政治地位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达到3.1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部分地区更高,总体经济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我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达到50%以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国内资金相对宽裕,为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鼓励和推动境内企业“走出去”,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产业水平,“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使得我国的企业得以更好地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加大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分工与合作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海外并购领域,正在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为主,向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铺开,更多高科技企业和行业知名公司,成为并购的目标,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回旋余地。另外,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资源和市场约束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需要有更充足的能源资源保障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来支撑。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发海外能外是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客观需要。我国外汇储备自2002年起保持了10年的较快增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持续较大顺差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巨大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的存在,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形成了直接的压力。从国际经验上看,德国和日本分别是当今世界第一、第二大贸易顺差国,但其国际收支呈现大体平衡的态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两国均存在大量的对外投资。导致其货物贸易的顺差被抵消、冲减。为此,我们必须鼓励、支持加大推动企业“走出去”。

二、加强银企合作,实现银企共赢。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风险第一的原则,构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企业“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并存,挑战和商机同在,这也是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和市场把握运作能力提出了挑战。金融机构面临着两重的任务,一方面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自身也存在着“走出去”的客观需要。金融机构必须准确把握好融资企业的风险和收益平衡,依据市场化的原则,准确地决策,保证信贷的有效投放,进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银企共赢。因此,金融机构与“走出去”企业要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原则,依据市场化,找准共同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合作空间和合作层次,银企共赢,实现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平稳发展。在推进“走出去”的过程中,为进一步营造银企合作格局,推动企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我认为中国金融业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构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体系配套,要把握好三个出发点作为重要的原则:政府政策引导的原则,企业实力主导的原则,风险防控第一的原则。

政府政策引导的原则,“走出去”是我国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发展开放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关于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指导意见。对此,金融业要根据企业主业发展方向和自身的优势,重点支持“走出去”企业收购、兼并具有先进技术、品牌优势、完善产业链的国际制造业项目,重点支持国际能源、原材料开发资源等项目的融资。企业实力主导的原则,对于那些品牌知名度比较高,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金融机构要重点进行保证资金供给,增强正向的示范效应。风险第一的原则。金融机构要把控制和化解风险作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前提,推动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海外资金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风险意识,这是企业“走出去”能否站得住、长期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金融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利润是硬任务,是第一目标,时刻坚守风险底线,践行科学发展。

三、加大金融创新,发挥综合金融服务组合拳的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走出去”。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为企业海外投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才刚刚起步,创新的业务品种单一,一般多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担保业务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专项贷款为主体的银团贷款。同时,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同样以类似传统业务为主,难以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服务不足,创新能力低弱,已经程度我们企业海外拓展业务的关键制约。对此要充分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租赁、信托、基金、期货、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地创新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地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与产品,打业务组合拳。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尤其是资产管理公司,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例,我们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成立的,过去是专门处置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前后10来年,我们处置了将近7000亿的不良资产,在支持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支持国有企业脱困,特别是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和“走出去”的现实问题,从2006年开始,中国华融加大了转型力度,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按照五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推行大客户战略,彻底地走市场化路子,走一条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现代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子,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在这个大的战略规划之下,中国华融转型走出了一条过去中国政府制度设计所没有想到的。大家知道,当时国务院的法律规定,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期是10年,10年做完以后,不良资产处置完了,哪儿来回哪儿去,当时是工商银行的,工商银行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引领能力最强的金融机构,而且是金融资产最好的金融机构,也是治理结构国际化运作水平很高的一个金融机构,应该说这里有中国华融在10年前帮它剥离了7000亿的不良资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它平均不良贷款是26%,现在降到1%左右。处置完了以后,我们再进行转型,2009年以来,我们加大了转型的力度,进行市场化的转型,就像陈峰所说,我们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转型,依托市场,我们的转型比较成功,思想观念大转变,引领能力大提高。中国华融这三年连续利润实现翻番,09年比08年利润增长103%,10年比09年利润增长了146%,11年比10年利润增长的18%,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利润又增长了62%,这三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机,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到今天世界危机仍然没有过去,又面临中国经济的内外压力,特别是现在的下行压力。应该说09年是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10年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复杂的一年,11年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不确定的一年,今年是社会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这四年中国华融逆大市而上,应该说取得这个经营业绩实属不易。

我们转型发展由过去的处置不良资产转向现在的综合服务机构,我们这几年组建了六七个具有金融牌照的公司,有期货、银行、股权投资基金、地产、投资管理公司等等相关企业,在金融五大板块中,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引资银行,除了保险以外,中国华融囊括了所有的金融牌照,所以我们可以发挥资产管理、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期货、PE等业务组合拳的优势,为社会、为市场、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发挥中国华融的独特优势,而且我们坚持与众多的企业客户建立新形势下的客户关系,这三年多,我们在全球签订了230多个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1600多个新增客户,中国华融跟20个省级政府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坚持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使我们获益无穷。

中国海外投资年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个会开得非常好,我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我跟陈峰的感受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平台,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最后,我衷心祝愿海外投资年会圆满成功,会议越办越好!

主持人(赵情晴):谢谢赖小民先生。

主持人(陈亨利):下面有请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先生。

任建新:尊敬的各位来宾,非常感谢大会给我们中国化工集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是刚才各位嘉宾的演讲非常精彩,对指导我们“走出去”也非常有意义。

近年来,我们中国化工贯彻“走出去”的战略,在国际并购、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国际的探索,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些汇报。

一个是中国化工的基本情况。中国化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化工部所属的中国蓝星公司等企业上组建新设的国有大型企业,8年来,我们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实施国际化战略,引进全球最佳实践,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集团去年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中提升了73位,集团组建8年来,我们的销售收入、资产规模都比成立之初增长了10倍,现在我们有106家国内企业,有24个科研院所,还有70多家海外企业,在香港也设立了控股机构,在全球建立了我们的生产科研和营销网络。中国化工过去的6年来,完成了7家海外企业的收购,包括全球最大的蛋氨酸企业,澳大利亚最大的烯烃企业,法国的有机硅公司,还有世界最大的金属硅公司,去年我们还完成了对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司的收购。通过国际并购,我们获得了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全球的营销网络,还有1837项专利。中国化工直属的蓝星公司也引进美国黑石的6亿投资,梁锦松先生现在也出任我们蓝星公司的副董事长。

二是中国化工“走出去”的战略成效。第一我们通过海外并购,扩大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份额。比如说我们收购法国的一家蛋氨酸的公司,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有30%,我们通过收购这家公司,获取了它的技术,并且利用这个技术,在南京建立了15万吨的蛋氨酸工厂,使得我们的市场份额有效扩展。第二,也全面提升了我们的技术水平,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是化工大国,但是不是化工强国,在一些市场前景广阔的施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领域里面,我们还没有掌握有关的核心技术,通过实施并购,是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缩短技术差距的有效途径。我们收购了一些公司之后,我们拥有了很多的专利技术,使得我们在相关的领域的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缩短了10年的时间。第三,促进了国内企业治理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第四,并购以后海外企业的业务和盈利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海外企业的运营情况表明,中国化工国际并购的原则是要实现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而且还要退得出的效果。海外企业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销售收入、利润都大幅增长和提高。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些体会,首先我们还是要立足双赢,这是海外并购企业获得成功的前提。我们成功收购这些海外企业,是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世界分工调整和产业转移,以及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的机遇,在我们进行技术层次提升的同时,也满足了海外企业转型的需要。另外,我们注重海外企业文化融合,是我们并购成功的基础,我们提出,海外并购是管理的学习、产业的扩张和市场的分享。我们十分尊重对方的文化,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诚意、有步骤的文化融合的工作,也获得了外方员工的认同和信赖,推进了并购与重组的整合,实现了稳步的发展。

这次会议,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经验和大家的思想,尤其是很多发言嘉宾深入思考的思想,对我们今后国际化的经营是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我们也将努力把中国化工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情晴):谢谢任建新先生。下面有请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杜亚军先生!

杜亚军: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就今天的主题跟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稳妥推进海外发展战略,为跨境业务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于7年前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几年来,建设银行始终把海外发展和为跨境投资贸易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作为重点来推进。建设银行目前已在五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经营机构,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具有背靠内地,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是一个金融跨境业务经营的重要平台,建设银行一直把香港地区作为海外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并购,目前在香港形成了以香港分行、建行亚洲和建银国际为经营主体,集批发、零售和投行三位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海外业务发展上,建设银行采取跟随和落地并重的方针,既积极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全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努力做好落地服务,为当地的客户提供好的金融服务。具体来讲,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为公司跨境业务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了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和外资请进来,建设银行首先建立了完善的全球外清算网络,在青冈、纽约、法兰克福和东京等地,建立了世界主要货币的清算中心,建设银行的1425家代理行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自主设计并有知识产权的海外清算系统跨时区,24小时进行运作,为公司跨境业务提供全天后的外汇清算和结算方面的服务。在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除了提供信用证、票据贴现、海外代付等传统的产品之外,近几年我们还创新开发了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产品,为企业贸易融资提供更加迅捷和周全的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好评,建设银行连续两年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最佳融资贸易银行。在中长期信贷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海外并购、项目投资和上市融资的业务需求,建设银行推出了综合产品海外融资宝,在方便企业融资的同时,也明显地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已经为100多家企业办理了过百亿美元的海外融资宝业务,这个业务受到我们“走出去”企业的普遍的好评,不仅好用,而且我们对流程进行了优化。

在支持境外企业到内地投资贸易方面,以跨境授信和外保内贷为抓手,为跨国公司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世界500强公司,90%以上都与建设银行建立并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二是积极助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需求不断怎样,建设银行高度重视人民币跨境业务,为海内外和个人贸易提供便利化,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初期,建设银行是最早开办此项业务,并与央行数据检测系统对接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央行推出人民币ODI及FDI管理办法之后,到今年6月末,建行银行已于110余家境外银行签署了跨境人民币协议。目前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的范围已从最初的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转到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保函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完成人民币跨境结算达到3000多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在同业中居第二位。

三是为个人客户跨境投资和交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随着各国、各地区之间金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以及各地市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个人客户的跨境投资和交易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建设银行重点加大了个人客户跨境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一是为国内高端富裕客户跨境投资做好服务,利用建行境内外的营业渠道和网点,搭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资产全球化的配置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的服务,以投资移民相关产品为例,在香港,我们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提供的投资移民政策,对境内有需求的个人客户及其配偶子女,设置了包含各个环节的方案,该方案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认可,并带动了建行业务的持续高速的增长。二是我们推出两地建行开户和陆港通银行服务,只要是信誉良好的客户,可以在两地享受建行的很好的服务。三是为了满足个人客户的需求,我们对海外客户到内地投资,内地客户到海外投资,以及信托等方面加大了我们的创新力度,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出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尽管内地和香港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但只要各界人士在全球资源共享,投资双向互动方面形成共识和一致的行动,就必将对全球经济复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杜亚军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先生。

许罗德: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和大家做这个交流,还有一些特别的情结,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有银联卡,所以大家都是我的合作伙伴,也是我的服务对象,所以今天的交流也是给大家的汇报。

首先关于企业“走出去”我有一个看法。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有四种形态,一种形态就是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他们已经具有了国际的影响,成为了世界的品牌,这一类的企业在中国还不太多。第二类就是正在走的企业,他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已经迈出了一些“走出去”的步伐,做了一些收购、并购,在境外有一些投资存在。第三类是准备走的企业,做了很多的调研、准备,甚至把钱都准备好了,现在在看要投到哪里,这是一类企业。第四类是压根就没打算走出去的,他觉得中国的市场很好,就愿意留在中国。所以我觉得这个企业就分为这样四类。银联属于哪一类呢?我如果说得保守一点,就是第二类,正在走,如果说得冒进一点,我就是走出去了,大概银联是属于走出去和正在走的过程。这些年大家感受到银联卡好用了,不仅在中国大陆用得好,现在在东南亚、韩国、日本,甚至欧洲、非洲都用的非常好,银联的国际化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确实媒体也有很多这样的报道。其实,银联的国际化是从香港开始的,2004年1月18日,香港实现了商户能够用银联卡买东西,银联卡也可以在ATM机上提现,那是8年前。8年来,银联卡已经实现在100多个国家可以使用,银联的品牌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的银行卡品牌。回顾银联卡的发展过程,我有几个体会,这就是我今天的题目“银联的国际化把中国的成长带向世界”。

为什么这么讲,中国改革开放30年,带来了国力的强盛、居民的富裕,财富有了很大的积累,消费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要到国外旅行、购物,近几年这样的人数每年以上千万的数量在增长。银联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网络延伸到全球各地,给我们这些出境的人的消费、购物、旅游提供便利,把他的消费潜能激发出来。我记得两年前我到法国巴黎,到了法国老佛爷,它的墙上有非常大的银联的标识,我就陪我看商场的老佛爷的国际部的负责人,我说你这么慷慨的把银联的标识贴出来,而且一分钱不收我们的,你是怎么考虑的?他说中国大陆的游客来了之后,看到这个银联的标识,他特别兴奋,他购物的积极性马上就上来了,他买的东西就多了。所以我说,看起来银联是一个网络的延伸,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成长,这几年迸发出来的消费的能力带到了全球。在香港,去年银联卡的购物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今年将要超过1200亿人民币。银联网络为全球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把中国的成长带到世界,这是我对银联国际化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点体会,和为贵。今天陈峰先生讲了中国经商的理念,中国的商业文明和西方商业文明的差距是什么?西方的商业文明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你死我活”。我觉得中国的文明一直有一个传统的理念,就是“和为贵”,我们共同发展,共享成长。大家用银行卡,可能还不太清楚,银行卡的产业链是很长的,我们有发卡机构、收单机构,还有像银联卡这样的转结清算组织,或者说是卡的支付机构,还有很多提供增值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你是很难做好的,也是很难做大的,大家是很难认同你的。银联一直坚持一个理念,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与全球130多个国家的当地机构进行友好的合作,互利共赢。我们现在和全球220多家机构在进行合作,我们和渣打、汇丰都是合作伙伴,这是把我们中国的商业文明、商业理念带向世界。

第三点体会,中国银联的国际化坚持本土化。本土化是银联国际化强大的基石,我们要实现国际化,没有本土化作为基础是不能实现的,本土化方面我们做了什么?银行成立到今天整整10年,这10年,我们把国内的市场做了巨大的努力,首先就是建设了一个遍布城乡的银联卡的受理网络,现在银联卡的受理网络,东部地区已经到了乡镇,西部地区也大部分到了乡镇。第二个就是我们和商业银行研发了几千种银行卡的产品,我们的发卡银行和银联联合,发行了银联这个品牌的产品几千种。甚至我们为农民工都量身定制了银行卡的服务。大家可能看过《天下无贼》,这个农民工去打工,钱带在身上被人家偷了。我们就和商业银行联合打造了银行卡服务,让他们通过银行卡,回到家乡可以拿到钱,银行卡的服务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在大陆,银行卡的消费,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央行刚刚发布的消息是47%。第三个是银联卡的品牌在大陆已经非常深入。大陆的居民,每个人都有几张银行卡,有借记卡、信用卡、金卡,甚至还有其他的银联的行业应用卡,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了。正因为我们本土做得好,我们才可能走得出去,我们本土的人才觉得拿着这张银联卡,感觉到是一张名片,是我们的自豪,他们在境外看到银联标识,就跟看到国旗一样,有一种自豪感,本土化是银联国际化的强大基石。

第四点体会,创新是银联国际化的未来。银行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结果,原来我们消费都是通过货币来消费,银行卡是对纸币的取代,它是一种创新的结果。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很多的创新融入进去,比如说现在的芯片卡,现在这个大陆都在实行芯片卡的迁移,在香港走得更快一点,在欧洲、东南亚走得更快一点,但是大陆近年也加快了这个步伐,我们在2015年以后,不再发行磁条卡,全部是芯片化。第二个创新,现在在支付方面的网络化,也就是网上支付、移动支付。所以我们银联提出来要打造网上银联,打造移动银联,实现网上、网下、移动立体式的支付,我们和香港、东南亚地区都在进行接轨,在香港也发行了这样的IC卡,在东南亚国家也发行了IC卡,实现了国际接轨,只有不断地创新,你的发展才能持续,如果是老一套,你即使走出去了,你还得回来。所以我觉得创新是国际化的未来。

其实我想和大家交流很多,考虑到大家没有休息,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许罗德先生。

主持人(赵情晴):下面有请上海复星集团总裁汪群斌先生。

汪群斌:尊敬的陈经纬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能够在这里向很多的优秀企业家、优秀的专家、优秀的政府领导学习。今天上午这么多优秀专家、企业家和领导的演讲,让我收获非常大。

复星集团在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郭广昌董事长及4位创业伙伴在20年前共同创业的努力下,到2011年底,复星集团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375亿,再加上我们管理的第三方资产,整个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1500亿。在复星创立20周年之际,我们也非常感恩和感谢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面向未来,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全球化的发展,我想在这里代表复星集团汇报一下复星未来全球化发展的设想,一些体会,包括我们全球化的一些举措和工作的具体安排。

第一,对复星集团未来发展的定位。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定位,我们要借鉴全球的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和智慧,我们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投资集团,成为世界一流的以投资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的企业集团。我们主要是借鉴三家企业,第一个是借鉴全球优秀的资产管理集团凯雷集团,它管理着一千多亿美金的资产。第二,我们要借鉴巴菲特的集团,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快速的发展,第三,我们借鉴GE,把主业能够发展好。对复星来讲,我们现在的主业是医药、地产、矿业和商业,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最终形成复星独特的定位,独特的发展模式。

第二,复星当前发展的战略。也就是我们独特的全球战略,我们总结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从中国动力,我们的理解,首先是消费动力,虽然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人均GDP仍然很低,同时我们的消费的比重占GDP的比重只有35%,而美国达到70%多,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第二,我们也是一个资本大国,中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资产管理非常活跃,发展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围绕这样一个战略,我们能够为中国的企业走向全球化创造价值,我们也能够为海外企业创造我们是中国专家的价值。我们独特的创造价值,就是我们所希望建立的独特的蓝海战略,独特的竞争优势。

第三,我们已经做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我们在2010年,在欧债危机的情况下,投资了法国的地中海俱乐部,它具有6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有80多个度假村,我们投资以后支持它在中国发展,一方面是支持中国客户到全球度假,2010年中国客户数量增长了40%。另一方面支持地中海俱乐部在中国发展度假村,它现在已经在亚布力有了第一个度假村,现在在桂林的度假村也即将开张,还有大量的度假村都在洽谈和发展中。第二个案例,我们在去年投资了希腊的一个设施品牌,支持它在中国发展。在2011年,虽然希腊受欧债危机困扰,但是这家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依旧保持了增长,在中国开店的数量大幅增加。第三个案例,复星在医药产业的发展,复星医药正在发行H股,我们在医药方面的发展,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在硅谷投了3个药品研发的实验室,有化合物创新、生物制药的创新,还有高难度仿制药的创新,这几年的发展也非常快。

我们在海外合作和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做一个善意的、积极的股东,我们在股权比例上还是非常灵活的,有的企业我们是第一大股东,有的企业我们是控股,有的企业我们只是参股,做一个小股东来支持它的发展。对于未来,我觉得希望全球经济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当前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尤其是在欧洲有很多的机会,我们除了在消费品、医药健康领域继续在欧洲和全球寻求机会,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在金融服务、资源能源、高端制造业方面能够寻找更多的投资合作和发展的机会。

第四,我们觉得要发展,还是要对接和汇聚全球的优质资源。去年我们和保德信成功的合作,我们现在和保德信有一个6亿美元的资金,这也是保德信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同时我们也和美国的凯雷成立了复星和凯雷的投资管理公司,有1亿美元的基金,我们和国际资本积极对接,同时也在中国和很多优秀的LP对接,所以我们现在管理资产的规模达到了100多亿元。当然,我们开展国际合作的时间也仅仅是一年多,对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觉得还要进一步加大和全球,和中国优秀的LP的合作和对接。

对于复星整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是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修身是不断的学习,齐家是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我们过去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法宝,我们的创始团队合作了20年。立业是我们希望复星能够成为全球一流的企业集团,也希望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能够成为全球一流的企业。助天下就是我们希望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当然也包括我们能够为全球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具体是希望在两个生态上多做贡献,一个是自然生态,另外一个就是商业生态,怎么样使中国和全球的企业在商业发展上更加的多赢,更加的双赢,更加的生态的发展。今天早上很多专家也提了很好的建议。

总之,我觉得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我们有一句座右铭“得时勿怠”,我们有这样好的市场机会,我们要抓住机会,汇聚各方面成长的力量,尤其是全球成长的力量,为企业竞争力在全球的提升,也为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贡献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亨利):谢谢汪群斌先生。

主持人(赵情晴):下面有请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曾璟璇女士。

曾璟璇: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在即将吃饭这个时间给大家讲话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是还是希望大家给我一点时间。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论坛,让我有机会跟大家交流,而且也让我听了很多具有丰富经验,并且成功的各个行业的龙头大哥讲的话,也学到了很多。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是两个世界,这个趋势也是维持了很久。尽管现在欧债危机没完没了,美国经济仍然没有起色,但是全球的经济还是在新兴市场的带动下,GDP仍然在增长,从2000年的32万亿,到2010年的62万亿,今年年底估计会达到72万亿。这个经济总量是有一定的增长,其中新兴市场的努力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冲击,尤其是在中国,我们最近的紧缩政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反映。今年的主题是“走出去”,这个战略是在本世纪初我们国家已经想出来的战略,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很多,我想用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来说,就像是一个人,30年前我们很穷,我们要解决温饱问题,20年前稍微好一点,我们迈向小康,现在我们的钱包非常鼓,因为我们有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在钱包鼓的时候,我们普通人怎么办?我们当然是要买东西。最近的报道,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游客平均刷卡每笔是2000元,刚才银联的许先生非常高兴,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也为伦敦奥运会带来很大的消费亮点。“走出去”就是这样的情况,不用很深奥的分析去支持,它就是一个发展的很自然的阶段。普通人有钱,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我们是非常讲面子的,我们要买贵的,要买好的,名牌是最好的。香港这么多名牌店,尤其是非常有名的女士手袋的店,门口常常是排很长的队。欧美是很成熟的市场,我们中国企业要进入欧美,当然首选也是名牌大企业,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我们懂不懂得如何购买?在国外来说,他看到我们中国人拿钱去买东西,这唤起了他们上世纪80年代日本很有钱到世界买企业的回忆,他们觉得这是中国崛起和领导世界的标志,他们心里有一点害怕,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点,我们现在是否准备妥当了,这也是一个情况。欧美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首先是西方金融危机,接下来欧债危机。企业有很多现在在便宜卖,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捡便宜货,实际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好的企业是不是愿意卖给你呢?

我们说资源共享,这个是一个挺特别的题目,但是资源是用资本买的,所以是用资本买资源。而在另一方面,以资源或者是技术来换取资本,就要这样的一个交易。中国企业要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很需要能源,所以我们也是看到,有机会就马上去看,尤其是在非洲国家,怎么样可以买到适当的能源来供给给国内相关行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源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题目,技术也是一个敏感的题目,在欧美并购,他们内部自己并购都有很大的困难,更何况是一个他心里面有担心的国家去购买呢?所以现实是资源共享不一定是那么开放、那么容易的事。我们刚才听到很多很好的例子,中国化工、复星集团给到我们很多很鼓舞的非常好的例子,非常高兴我们有这些非常好的例子。但是也有很多不太美好的例子。前阵子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在吉林的一个论坛上谈到“走出去”的问题,他说得很奇妙,他说出去可能会慢死,“走出去”可能会猝死。听起来很害怕,但是他有他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在干什么,我们买什么,中间的风险在哪里,中间要做的调研非常多。我们看一些不太好的例子,就算是联想买了IBM的PC之后,进入了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上汽收买了韩国的双龙汽车,花5个亿买了一个教训,平安买了荷兰的一家公司,这个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血本无归的情况。TCL买了汤姆逊,结果也变成了很大的负担,中投投资了黑石,现在要变成长期的目标。有很多不太美好的案例,就让我们看到,有时候是要门当户对才行。我们买企业,在欧美我用一个词汇就是“婚姻”,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像华为企业,这么一个低调的公司,它最近成为外国媒体的封面,题目是“谁害怕华为”,美国说出了它的安全方面的忧虑。所以,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也有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现在我们特别愿意说的就是,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国际视野的问题,因为发展有一个过程。发达国家进行并购,在成熟国家与成熟国家之间的并购,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不成功的例子,中间也有政治的敏感,所以这也不能说不是一个问题。既然这是一个长的过程,任重道远,那么我们走出去比较容易的,首选的应该是哪里呢?在座得有些北京来的朋友,可能留意到前段时间北京是蓝天白云,那段时间我在北京,觉得特别不一样,那时候正好是中非论坛举办时期。那几天的蓝天白云有没有给我们一个提示,说在欧洲的愁云惨雾中间,显现出对非洲的投资是非常光明的。投资非洲非常符合我们国家的战略,我们也下了很多的工夫。我们先从匹配性来看,我们从非洲进口的是资源。我们中国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非洲刚好符合这个条件。中国向非洲出口涵盖很多,包括建筑、运输、电信、基础设备等等,这些都符合中国企业从低价值出口变成高附加值出口的转型要求。中国的技术、管理、经营能力也是非洲所需要,可以利用非洲作为一个实验的平台,来培养我们自己的跨国经营能力,这就是我说的双赢的资源共享,有益的、相互的、双向的互动。很多人提到非洲时说有风险,风险究竟有多高呢?

今年渣打银行在非洲已经成立150周年了,我们是在1862年在南非成立第一家分行,100多年的历史,中间有波动,我们要了解非洲的历史,在这个中间有很多的经验被我们所掌握。中国一直以来一如既往地对非洲的支持,这些都为中国的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资非洲有很多隐性的风险,也不一定被我们掌握到,大家也留意到渣打银行最近在纽约碰到了一些风险,这也非常好的说明,我们在美国也已经有100多年了,不一定说在欧美那么清晰、那么成熟的市场,你就会了解中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还是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非洲第一大的贸易国家伙伴,贸易额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663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的增速非常快,远远比欧美国家快,中非投资合作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量接近150亿美元,在非洲投资企业有2000个。同时,中国在非洲大陆发起的并购规模也达到了50亿美元。听起来是很大的数目,但是最近中海油宣布在加拿大用151亿美元并购一家石油公司,也是引起了一些政治的敏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交易,一笔交易就超过了我们整个中国去年在非洲的投资总量。所以,我们在非洲投资的前景非常好。尤其是我们现在国家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立足点是贸易,我们跟非洲的贸易就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孙子兵法》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非洲大陆与中国企业蕴藏着极大的业务的机会,但是,在走到这个神秘的大陆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功课,非洲有很特别的情况,在非洲大陆有147个国家,而且中间有很多政府还是历史比较短的,他们很不成熟,中间有很多的欠缺。国家那么多,又那么分散,虽然中国在非洲大陆经营了很久,但是也没有一个很完善的一站式的网络,或者是资讯的提供。所以客户需要投资非洲,要做很多自己的准备工作。中间可能可以找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中介,渣打银行是其中之一,我刚才说过,我们在非洲已经有150年的历史。我们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国际银行,我们跟其他国际银行不一样,我们刚刚公布了第10个年头记录性的盈利,我们没有参与很多西方金融危机中间的有毒产品,也没有参与欧债市场,所以我们受新兴市场高增长的带动,我们一直保持我们的增长,也向股东有所交代,我们这个战略是非常慎重的。我们在非洲的16个国家有170多家分行,超过7000名员工。

另外一个市场是我们出生的市场,我们1858年在上海出生,我们现在是乘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东风,我们在全国24个城市有90多家分行,有6000名员工,香港是中国的一个分支部分,但是也是独立的,我们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我们在香港有77个点,也雇佣了超过6000名员工。在大中华和非洲,我们有很大的承担,也是希望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客户和社区服务。中间有很多地方是我们可以服务的,比如做牵线搭桥的工作。我们最近在非洲峰会期间,带了20几位在非洲的同事,包括12位非洲分支机构的董事长,我们第一次在北京举办一个这样的峰会,他们也参加了中非论坛,我们也举办了一些论坛,他们和客户有一些交流,有几家在非洲有特别大投资的客户告诉我们,他们在北非有比较大的项目,但是北非的政治环境比较动荡,所以发展也比较缓慢。他们听到我们给他们介绍西非,因为我们16个点主要是在西非地区,他们听了我们的介绍之后,心里就有动摇了,准备前往发展。非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找一些中介机构给你们更多的资讯。

最后,我衷心希望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我们的能力与日俱增,最重要的是为国民,为世界带来更大的幸福。

主持人(赵情晴):谢谢曾女士。

主持人(陈亨利):下面有请加拿大前国际贸易部长、前联邦国库局局长兼亚太门户部长戴国卫先生发言。

戴国卫:谢谢,我非常荣幸来到香港,我之前是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我永远都是受欢迎的,作为一个做商业的人,我还是受到你们的欢迎,我能够告诉你,我与这里有一个个人的联系,1941年我的祖父就作为士兵来到这里。每次来到香港我都可以经历一些新的东西。对那些不是来自香港的人,你都会知道香港就意味着潮湿,我今天早上在锻炼的时候,走过星光大道,见到有人在海港里面游泳,我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再里面游泳好像没有问题,所以我也把鞋脱了跳进去游。我在加拿大的时候,我告诉大家,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做生意的地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地方,同时也是游泳的很好的地方。

我知道我是最后一位讲者,之后就要吃午饭了,所以我就必须准时的结束。我经常有这样一个经验,如果在午餐之前讲话,你就会看看在座的人是不是在听你的,还是在想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吃午饭,我向大家确认,我一定会准时完成我的讲话。

加拿大跟中国有一个很重大的战略的合作,而且加拿大的政策也是在向这一方面转移,鼓励中加的贸易往来与合作。我们的政府已经说明了,对中国贸易跟投资的重点会是越来越重的。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的总理跟中国总理温家宝握手的情况。我们这个国家非常大,坐飞机横跨全国需要6个小时,但是这么大的国家仅仅只有3400万人口。我前段时间在重庆,我了解到,那个城市的人口也是3400万,大概是等于加拿大的全部人口集中在那一个城市里。对于在投资方面提供意见的人来讲,每个人都会赞同这个观点,我们现在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最近有一项针对144个国家的研究,看看这些国家是否适合投资,大家认为加拿大是最适合投资的地方。我讲一些其他人的评价,比如说世界银行就认为加拿大是G7集团里面最容易做生意的国家。大家知道,加拿大是依靠开放改革发展的,我们2/3的GDP都是靠国际的交流获得的,我们也在这一方面是领先的。虽然加拿大的GDP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强大,但是我们的增长是非常快的,我们GDP的增长在G7国家里面表现是最好的。而且在2008年全球面临的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但是现在的失业率明显下降了,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私人企业工作。

现在中国跟加拿大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多,并且层次越来越高。这张图显示的是中加贸易增长的情况,2005年有9亿元的投资是中国投进加拿大的,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109亿,这是很大的增幅。其中有50%的投资在能源资源矿业方面。这个投资的分配,我们看到109亿的数额对有一些人来讲是比较多的钱,这确实是很多的。对加拿大的境外投资,其中有30%来自欧洲,但是中国的投资在迅速增长,机会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是全球最适宜投资的国家,因为我们的税率低,成本也低,我们的银行系统连续几年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通过2008年的挑战,很多的银行倒闭,但是加拿大的银行没有出来大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大的国家,我们有很多的能源资源,这些资源是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需要的,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提供给中国,降低成本,比如说在道路、港口等等基本建设方面,这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最近,我们的港口跟工会已经达成了协议,要确保这些港口的服务是可靠的,我们已经签了一个跟工人的8年的协议,这是在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这可以看出未来是非常平稳的。中加双方的关系在不断的增加,在未来几年会有几千亿加元的资金会投到加拿大,这其中有一半的资金会投到能源资源方面,另外50%包含在航天科技、新能源和通讯方面。华为公司对加拿大也有很大的投资,我们跟华为公司已经签了一个在加拿大发展通讯科技产品的协议,当然中间是有挑战的,但是我们都可以应对。中加的政府在能源合作方面有非常大的机会,我们有1000万人在这个行业工作。多伦多的交易是全球第七大的,在这个交易市场里有很多天然气和能源、矿业的公司上市,比其他的任何市场都要多,所以你投在这里,你会发现有很多懂得这一行业的人。

而且我们也对有附加值的行业非常感兴趣,对加拿大政府来讲,我们看投资的时候,都是要看它能够产生多少新的职位,能够为加拿大带来多少的繁荣等等。当然,中国决定要多伦多建立一个国际投资的办事处,这是很正确的一步,而且也是引领下来的很多的不同的措施跟发展。我们每天都面对全球的传媒,他们都是很关注的经济,我也知道,你对我的一些期盼是很同意的,但同时也会有保留。如果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我们知道,过去5到10年,全球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贫穷区,变成了中产或者是低中产,所以,我觉得中国是这方面很大的推动力,我们面对的机遇是很令人兴奋的,不仅仅是对投资,而且是对我们往后的外交和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加拿大我们有2个官方语言,一个是英语,一个是法语,你要知道,第三类语言就是普通话和广东话,加拿大是非常欢迎你们来做生意的国家,是全球前5个最值得你去生活的城市,有3个在加拿大,我们非常期待你们来到加拿大,与你们一起合作。

主持人(赵情晴):谢谢戴先生的演讲,今天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下午我们还有更多的平行论坛,期待大家的参与。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闹大了!央视再次发声:落实带薪休假,假期办评论区沦陷

闹大了!央视再次发声:落实带薪休假,假期办评论区沦陷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4-04-24 01:33:13
95后相亲市场最抢手的“顶配男”,被这网红拆穿得底裤都不剩

95后相亲市场最抢手的“顶配男”,被这网红拆穿得底裤都不剩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4-04-23 19:06:42
姆巴佩还没加盟!皇马争执爆发!21岁天才拒让步,金球奖成导火索

姆巴佩还没加盟!皇马争执爆发!21岁天才拒让步,金球奖成导火索

阿泰希特
2024-04-24 14:29:56
傅首尔与儿子跳舞,14岁多乐皮肤白净长相秀气,身高近一米八!

傅首尔与儿子跳舞,14岁多乐皮肤白净长相秀气,身高近一米八!

娱小小新
2024-04-24 16:35:35
美国首条“真正意义”高铁开工,“几十年的梦想”要实现?

美国首条“真正意义”高铁开工,“几十年的梦想”要实现?

新民周刊
2024-04-24 12:12:17
枪杀耶鲁华裔硕士,麻省理工华裔研究员被判35年:我完全接受惩罚

枪杀耶鲁华裔硕士,麻省理工华裔研究员被判35年:我完全接受惩罚

红星新闻
2024-04-24 20:17:09
郭士强谈赢球: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 我们输了就结束了

郭士强谈赢球: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 我们输了就结束了

直播吧
2024-04-24 22:43:11
投资不过山海关?承包6000亩荒地用20年改成耕地,当地要求补交百万使用费

投资不过山海关?承包6000亩荒地用20年改成耕地,当地要求补交百万使用费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4-23 19:07:01
山东对办理12345热线诉求事项不力严肃追责

山东对办理12345热线诉求事项不力严肃追责

大众日报
2024-04-24 16:11:15
这个穿着草鞋,袒露肚皮,抽着旱烟袋的人,竟然是地主

这个穿着草鞋,袒露肚皮,抽着旱烟袋的人,竟然是地主

作家李楠枫
2024-03-25 22:19:03
1700亿打了水漂?菲律宾“急召”中方大使,我方态度让人害怕

1700亿打了水漂?菲律宾“急召”中方大使,我方态度让人害怕

星辰故事屋
2024-04-24 13:49:16
江苏南京一市民称骑自行车上路因无牌被罚50元,当地交管部门回应

江苏南京一市民称骑自行车上路因无牌被罚50元,当地交管部门回应

纵览新闻
2024-04-24 01:58:49
这是咋了?继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后,叙利亚也宣布愿与美国友好相处

这是咋了?继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后,叙利亚也宣布愿与美国友好相处

娱宙观
2024-04-22 16:28:18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曾经年少
2024-03-05 11:38:53
杨幂每次说完话嘴唇收回就是瘪嘴的状态,很出戏

杨幂每次说完话嘴唇收回就是瘪嘴的状态,很出戏

阿芒娱乐说
2024-04-24 07:34:35
汪小菲带马筱梅现身新加坡,两人穿情侣装,女方已融入男方朋友圈

汪小菲带马筱梅现身新加坡,两人穿情侣装,女方已融入男方朋友圈

扒虾侃娱
2024-04-24 22:19:08
布林肯访华,美国媒体对中国对待布林肯的态度感到非常的不习惯

布林肯访华,美国媒体对中国对待布林肯的态度感到非常的不习惯

寥寥无几溜了
2024-04-25 00:45:38
世锦赛:希金斯5-4领先!16强对阵及赛程出炉,斯佳辉26日出赛

世锦赛:希金斯5-4领先!16强对阵及赛程出炉,斯佳辉26日出赛

求球不落谛
2024-04-25 06:34:42
偶遇孙俪在拍戏,42的她保养的这么好 脸很小,皮肤好白,又瘦又美

偶遇孙俪在拍戏,42的她保养的这么好 脸很小,皮肤好白,又瘦又美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4-24 15:25:05
滕哈赫:我们期待赢得联赛冠军 但目前并没有走到那么远

滕哈赫:我们期待赢得联赛冠军 但目前并没有走到那么远

直播吧
2024-04-25 07:55:08
2024-04-25 08:10:44

财经要闻

居民气价确实在涨,多地正普遍发生

头条要闻

"铁娘子"史美伦辞任 港交所新任主席定了年薪超400万

头条要闻

"铁娘子"史美伦辞任 港交所新任主席定了年薪超400万

体育要闻

足智多谋的哈姆,温水里的青蛙

娱乐要闻

方媛带两女儿参加婚礼,当花童超可爱

科技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剥离法案 TikTok发声明反对

汽车要闻

这灯效我能看半小时 奥迪Q6L e-tron有备而来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本地
房产
亲子

永劫无间主持人爆猛料,NBPL隐藏富二代曝光,开百万豪车上下班!

家居要闻

光影之间 空间暖意打造生活律动

本地新闻

荒野求生贝爷都得靠边站,真求生还得看留子

房产要闻

大手笔收购!华润入局三亚城市更新!

亲子要闻

这就是奶奶的梦中情孙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