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则有趣的新闻:一名日本女子天天发信给当地黑帮,要求黑帮杀死自己的一名同事,并且开价100万日元作为酬劳。黑帮老大们开始不以为然,后来天天收到来信,觉得这个女子实在烦人,于是报警处理。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一名34岁的中年女子。在影视作品中,黑社会有时是无恶不作的恶棍混蛋,有时则是游走于法律边界的灰色豪客。
从小看港产黑帮片长大的80后对小马哥和古惑仔的形象印象极深,那么到底真实的黑社会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黑社会之所以能被称为“社会”,和普通的犯罪团伙是不一样的。当年震惊省港的贼王季炳雄、叶继欢和“绑架王”张子强都只能被称为犯罪团伙首脑,而非黑社会头目。一般的犯罪团伙有点类似于一个项目合作组,因为某个项目(如抢劫银行、绑架富商、集体行骗等等)而聚拢在一起。项目结束之后,其成员就各自蛰伏,尽量不互相联系,以免被警方一网打尽。
黑社会则完全不同。在历史上和某些国家,它其实是一个具有犯罪行为的半合法组织,所以能够一直存在。例如,清代的洪门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政治诉求的民间社团,主要还是以乡里或者同党互助为目的的民间组织。之所以披上反清复明的外衣,除了反对当时政府统治之外,也是希望内部人员能够谨慎保密,因为一旦加入组织就意味着你从平民变成了反贼。洪门定下严厉的门规用来惩罚叛徒,在这里最轻的处罚就是杖责30!后果最严重的会三刀六洞杀全家。为了保护组织的秘密,洪门还约定了一套密码密语,也就是俗称“黑话”的东西。一句话说错就会被当成朝廷密探干掉。
黑社会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拥有各级管理干部以及干部业绩审核和晋升的机制。这无疑是跟一般犯罪团伙最大的区别。一旦拥有这套机制,即便是老大亡故或者坐牢,帮会都可以通过既定的方式产生新的领袖,从而延续帮规、密码以及现有业务。洪门这套规矩成为日后整个亚洲黑社会的模版,随着清代中后期华人开始下南洋谋生活,洪门的组织在海外华人中开枝散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内地的传统黑社会被历次运动扫了个干净。而港澳台和日本的黑社会发展却有了新的篇章。港台的本土黑社会首先受到内地逃亡的国民党残部以及以杜月笙为首的内地黑帮老大威胁。著名的香港黑社会组织14K就是国民党逃港军官葛肇煌将军组建的,该组织一度人员超过二十万,位列全球第一大黑帮。“葛祖师”除了军人身份之外,还有军统的情报官员工作经验。比起土生土长的香港黑道,他们自然专业很多,不是猛龙不过江,这帮“军转黑”很快就在香港打响名头。
历来世界各地的情报机关都跟黑社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1960年,中情局就曾经委托黑手党刺杀卡斯特罗。无独有偶,日本近代黑帮的奠基人儿玉誉士就是日本情报军官出身。此人曾经在上海组建日本海军情报机关儿玉机关,二战后因为跟中情局合作反共被免去了战犯待遇。他凭借多年练就的本事,在日本黑道上纵横一时,甚至几乎成了整个关东黑道的盟主。苏联解体之后,不少失业的克格勃联合起来组成了黑手党。很快,俄罗斯黑帮就从新帮派变成了让世界为之胆寒的超级黑道。
黑帮的历史源远流长,说到底还是因为政府和法律在某些领域不是万能的。例如,卖淫赌博等行为在大部分国家都属于轻罪,甚至从业人员并不视为犯罪。然而,这种行业由于顾客来源复杂并且现金流巨大,自然需要有人作为保护伞出现,而黑社会往往扮演了这个角色。实际上,黑社会就是社会上一些灰色行业客观需求产生的一种组织形态,只要这些行业存在并且有市场,黑社会就不可能完全杜绝。同时,一些情报机关出于自身行动的需要也往往要借助黑帮的力量。这也是黑社会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