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联合国9月19日电(记者林琼 危玮)中国卫生部长陈竺19日在第66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上,呼吁各国“凝聚共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
陈竺在发言时说,防治非传染性疾病是我们共同利益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健康之路。应强化本国卫生体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他说,各国政府要重视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在加强国际协作方面,陈竺强调,要通过南南合作和金砖国家合作等机制,加强发展中国家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拓展南北对话,促进发达国家根据受援国需求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领导作用,共同推进全球卫生体系的均衡发展,不断提升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陈竺同时指出,要统筹防治行动,深化全球共识。他说,国际社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行动计划,建立如健康期望寿命等更明确、可衡量和普遍适用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目标与评价指标,列入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推动将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指标纳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陈竺还介绍了中国防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情况。他说,在中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将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列为核心指标,实现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是关键措施之一。
陈竺说:“我们将致力于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道路,并愿意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积极分享经验和成果,为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所带来的全球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第66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于19日至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的193个会员国将就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问题进行磋商,并产生一份注重行动的成果文件。
香港代表、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