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7月8日电(记者张雅诗)“科技创新,合作共赢 深港合作交流会”8日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会上表示, 香港和深圳的社会与经济急速发展,社会对于创新科技的需求正不断上升,发展科研成果商品化,潜力巨大。
曾俊华在致辞中说,去年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2020年前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其成败关键在于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他说,2007年成立的“深港创新圈”为企业提供了极佳平台。香港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靠的司法制度,并且国际联系紧密,为交流新意念、新技术营造出最理想的环境;深圳紧贴创新科技发展的脉搏,既能提供大量人才,并拥有无可比拟的制造产业,能协助企业把创新意念实践。
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表示,深圳的经济发展与香港的合作息息相关。香港在多个领域上均有优势,而近年深港交流更趋频繁,深港合作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必须进一步深化有关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两地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两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邱宣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应深化深港两地在创新科技方面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企业、高校等机构之间的交流,并要积极发挥深圳前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据了解,“深港创新圈”于2007年成立至今合作成果理想,双方已达成多项合作计划及成功举办多次海外路演。
此交流会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旨在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创新科技合作。活动吸引了逾200名港深各界人士参与。